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15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15
亥七、遂求利行(分三科) 天一、徵
云何菩萨遂求利行?
天二、标
当知此行,略有八种。
四摄事这一科裡面有三大科,就是爱语、利行、同事,这三大科。爱语这一科讲过了。现在是第二大科、利行。利行、分九科,现在是第七科、遂求利行。「利行」这个「利」是能成就圣道,叫做「利」。就是你肯这样修行,能够成就圣道,所以叫做「利行」。「遂求利行」这「求」是「愿」的意思,「遂」是满足的意思,满足你的愿望,你想要得圣道,这样修行就能满愿的。这「遂求利行」是这样意思。
分三科,第一科是徵。「云何菩萨遂求利行?」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标出来,「当知此行,略有八种」你要注意、要知道,这「遂求利行」有八种的不同。这是标出来数目。
下面第三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无惭缠。
天三、释(分二科) 地一、举无惭缠
谓诸菩萨,见诸有情于应惭处,为无惭缠之所缠绕;方便开解,令离彼缠。
有八种遂求利行。第一种指什麽说的?「谓诸菩萨见诸有情」,他不是听人说,他看见很多的众生「于应惭处」,对于应该感觉到羞耻的地方,「为无惭缠之所缠绕」,为没有羞耻心的烦恼所缠绕,他不感觉到羞耻。做了错误的事情,没什麽关係,心裡面不感觉到羞耻。「方便开解,令离彼缠」,菩萨看见这样的众生,发慈悲心,「方便开解」,善巧方便地开解他、开导令他有智慧,明白这件事,「令离彼缠」,使令他远离无羞耻的愚痴烦恼。
地二、例无愧等
如无惭缠,如是见有于应愧处,为无愧缠之所缠绕;若惛沉缠,若睡眠缠,若掉举缠,若恶作缠,嫉缠,悭缠,之所缠绕;方便开解,令离彼缠。
前面第一种是举无惭缠。现在第二科,例无愧等。
「如无惭缠,如是」,前面这一段文,没有羞耻心的烦恼,「如是」这样说的,下面「见有于应愧处」这位菩萨他的大悲心看见有应该羞耻的地方,「为无愧缠之所缠绕」。这个「愧」也是羞耻的意思,就是他是看见有道德的人,他心裡面感觉到羞耻;「那个人那麽样的清淨庄严,我就这麽多的罪过。」感觉到惭愧、感觉到羞耻。那就叫做「愧」、「应愧处」。「为无愧缠之所缠绕」,而这个人不感觉到羞耻,看见那个人有戒、定、慧,那麽地无量功德庄严,他不感觉惭愧。这样的烦恼把他缠绕起来。这表示没有羞耻的心、没有惭愧心,很严重。
「若惛沉缠」,前面说无惭缠、没有惭愧的烦恼,而众生的烦恼又不止于此,还有其他的烦恼。就是静坐、修止观的时候,惛沉就来了,把他綑的没有办法解脱,「惛沉缠」。「若睡眠缠」,或者不是修止观的时候,休息、睡眠睡得太过头了,他要睡十二个钟头才够,睡八个钟头还不够。有的人睡六个钟头也就不算少了,或者有的人睡五个钟头、四个钟头、三个钟头、两个钟头也可以,止观上有一点相应的人,他就睡两个钟头就可以。而这位修行人,他的睡眠是太过头了,所以叫「睡眠缠」。「若掉举缠」,就是静坐的时候,他心裡面掉动,想东、想西,过去经验的事情,一直在思惟。这个掉举也是散乱,但是是在贪烦恼的经验的事情上说的,「掉举」。「若恶作缠」,「恶」这个字念「误 」,就是不高兴。「作」就是我做过这件事,做过这件事又后悔了,我不高兴;为什麽人家拜佛拜一千拜,我一拜都没拜;或者是我拜大悲忏我后悔了,我不要拜大悲忏。后悔,或者做好事后悔,或者做恶事后悔了,都叫做「恶作」。「嫉缠」,嫉妒,别人才华好、智慧高、文章又写得好、字也写得好、静坐的功夫也好,我看见了以后,我就不舒服、不高兴,嫉妒人家的功德。「悭缠」,悭吝不肯布施。「之所缠绕」,这麽多的烦恼来困扰着他。菩萨看见这样烦恼的人怎麽办呢?「方便开解,令离彼缠」。「方便」就是菩萨有大智慧,叫作「方便」。能为他说出来一些道理,破除去这麽多的烦恼,「令离彼缠」,使令他远离那麽多的烦恼。
静坐的时候有惛沉的烦恼,怎麽办呢?轻微的惛沉是容易对付,若是重了,就难了一点。常常静坐的时候自己会知道,这个时候会惛沉。如果不常静坐,那可能会不知道。知道的时候,你应该预先要对治、想办法破除惛沉。破除这个惛沉是什麽办法呢?先经行,你稍微快步经行,快步经行的时候,这气血的流通、全身都普遍了,他就有精神,就可能不会惛沉。但是你习惯了那个时候惛沉,还有可能会惛沉,那怎麽办呢?就是你静坐的时候,你先不要修奢摩他的止。你把你的心注意头顶,注意头顶,先用手帮助一下,你用手摸自己的头顶,就注意这头顶,它能破除惛沉,会有这个力量,这是一个方法。其次,少吃饭。少吃饭,惛沉也就会减轻。「若睡眠缠」也是,你少吃饭、它就会轻一点、会减少。或者你最初睡眠重,你不妨就这一天完全不吃饭、只是喝水,睡眠就会减轻。「若掉举缠」,掉举、他并不惛沉,但是心裡面妄想很多。妄想很多这件事,这在家人,他在社会上工作,他接触的事情很多,他容易掉举。出家人掉举应该是减少,因为出家人生活的环境,都是很平澹的境界,它繫缚你的心的力量轻。譬如说我到大殿去,我看见佛相,我到藏经楼就是经书,我到讲堂、大家同梵行者在这裡修学佛法,这样妄想自然不多。到外面门口看看、都是树,或者松树、或者柏树、或者杨树、再不然有个飞鸟飞过去,就是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它繫缚你的力量轻,你的妄想就少、就不多。但是有可能静坐的时候还有妄想,那你就特别用力的专注在所缘境上,妄想就是有,但它少。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他提出来一个方法,就是你坐下来,你要有所缘境。你在所缘境上修止或修观。修观、你不要修很久,短时间内,你自己向自己说一句话:「我现在的心在干什麽?」它就容易觉悟。在《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或者是《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说:「于所缘境数数忆念」。他就会减少惛沉、也会减少掉举、散乱,就算有散乱,时间不多、你就觉悟了。「于所缘境数数忆念」,用这个办法。自己静坐的时候有什麽问题,你要想办法解除这个问题、解除这个障碍,你不能无所谓:「我打一会儿瞌睡没关係,我打一会儿妄想没关係」,你若那样放纵自己,那你的静坐很难有成就。
另外有一件事应该注意,你常常静坐你要知道,要知道这个时候我静坐会好一点。就是你要知道你自己什麽时候静坐容易相应,要知道这事。你常常静坐你会知道。譬如打禅七,从早晨起来静坐,到晚上也是静坐,然后休息。这一天的时间,你要知道这件事,我什麽时候相应、什麽时候不相应,应该知道。知道了,这相应的时间非常宝贵,你要特别努力静坐,使令止也相应、观也相应。不相应时、预先要想办法防止、对治它。
「若恶作缠」就是后悔,这是愚痴的行为,我作好事后悔了,这不是愚痴吗?做错误的事情后悔了,应该反省:我做错误了,也应该忏悔,但是不要再老是打妄想。老打妄想,障碍自己的止、也障碍自己的观,那是聪明人的事情吗?「嫉缠、悭缠」这都是智慧不够,就会有这个问题。「方便开解、令离彼缠」这是菩萨慈悲,常会开示我们,要解除这麽多的烦恼。
这第七科,这是八种烦恼。若是解除了这八种烦恼,那你的止观就成功了,你的戒定慧都成功了,叫做遂求利行。
亥八、二世乐利行(分三科) 天一、徵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利行?
前面是第七科,遂求利行。第八科,二世乐利行。分三科,第一科,徵。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利行?」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标。
天二、标
当知此行,略有九种。
天三、释(分三科) 地一、依淨身业
谓诸菩萨于他有情,依淨身业,劝令远离一切杀生;劝令远离诸不与取;劝令远离诸欲邪行;劝令远离一切窣罗若、迷隶耶、及以末陀、放逸处酒。
第三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依淨身业,来说二世乐。
「谓诸菩萨于他有情,依淨身业,劝令远离一切杀生」这些菩萨、诸菩萨,于他有情,「依淨身业」从这清淨的身业这方面,「劝令远离一切杀生」劝令众生不要杀害众生、不要杀生。「劝令远离诸不与取」,劝导众生远离偷盗的事情,不合理的财、不要拿。这个事情,我看,不要说在家居士,我们出家人还不容易…。这个「不与取」,就是我们出家人还是容易犯,有什麽犯?
我说一件事:可能十年以前,三藩市弘福寺有一位慧生老法师,那时候可能没到八十岁,大概七十多岁。而有些在家居士总是对老法师很恭敬、护持。就说:「老法师、您年纪大了,没什麽收入,可以向政府申请福利金。」老法师说:「好啊!怎麽办呢?」拿来表格要填表格。表格上说:如果你超过两千块钱、还是三千块钱,你就不能填这个表格。慧生老法师说:「那我是超过这个数目,我的钱比这个数多,那我就不申请了,我没有资格申请这个福利金的。」就不申请了。可见这老法师,他不作不与取的事,他不作这件事。但另外我认识一位法师,我不要说名字,他的财富要比两千还多、可能两万还多,但是他就申请这个福利金了,政府每个月给他五、六百块。明白说、这就是不与取嘛!政府说:你若有一千块钱,你算是穷人,我每个月给你多少福利金,你若超过这个数,我就不给,你就不能申请了。但是他就说谎话:「我没有」,犯个妄语戒,也犯个盗戒。另外,我们自己可以想这个事,譬如说,我们到医院去看病,医院说:「如果你没有钱就免费。」但是你要看病,还要药、还要医生,都是要钱的。医生给你看病,就是要有人给他钱的。那个钱就是另外有人付了,就是医院来负责。但是,我们说「没有钱」,那就是他们付了。但是、事实上你有钱没钱?如果你真是没钱,那你没说谎话,他就愿意帮助你。如果你有钱、你嘴裡说「我没有钱」,这就是有问题。
再讲一个事情。这个故事出在《影尘回忆录》,这是倓老法师在青岛湛山寺的时候,那时候是一九四八年,老法师讲他生平的事情,由大光法师记录,其中说到一件事。在渖阳庙裡面一个出家人,这个出家人要造庙,他就各处去化缘。有人就相信老法师的话、就捐助他。他是出家人、是不是读过书?这个事不清楚。他拿到的捐款,回到他的住处,他把这钱交给在家的皈依徒弟管理这个钱,他自己不管。大概这个钱还是有个数的。后来他要用这个钱来造庙,就到皈依徒弟那要这个钱的时候,他说:「你没给我钱呀!没有,你为什麽同我要钱?」这个老和尚就是很淳厚的人,没有那麽多的分别心、也没有现代的知识,没有说:「你收到我的钱,你给我写个收据。」完全没有,就是这一句话。这时候,他那皈依徒弟就是:「没有给我钱,你不能同我要钱。」这老和尚说:「我给你钱了,怎麽不承认?」就到法庭去告他。这法官当然把两方面人叫来。到了出庭就问:「你有什麽证据?你钱给他」。他没话好说,什麽证据也没有。「没有证据,你又说你钱给他,你犯法,要打你。」打手板,打他一下;「阿弥陀佛」,打他一下;「阿弥陀佛」。就这样结束了。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对方是不与取,实在没有信用的事情。后来有一天,就看见老和尚到他家裡来,看完了,他太太就生小孩。到庙裡一问,老和尚死了。这个事就这样。
所以这「不与取」这个事,任何人不能不与取,你要「不与取」的话,你将来要还他的。你不合道理,你要还他的。那个居士拿他的钱不承认了,以后这老和尚死了、到他家来做儿子,你钱还他不还他?所以我们学习佛法,要学第一义谛,「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当然是高深的意思,但是要相信因果。所以这菩萨「劝令远离一切杀生,劝令远离诸不与取」,这件事要远离。「不与取」你不要。我认为我们出家人一千个、一万个不应该「不与取」。而在家居士,相信佛法的也不应该做这个事。
「劝令远离诸欲邪行」,这件事也是要这样做。但是这件事就是要修不淨观,你常常修不淨观,就没有这个问题。「劝令远离一切窣罗,若迷隶耶」,这「窣罗」就是米酒,用米做的酒。这「迷隶耶」有的地方说是药酒,就是甘蔗等根、茎、枝、叶,造的酒。「及以末陀」,末陀是什麽?是葡萄酒。总而言之是「放逸处酒」,喝了酒以后,失掉了理智,就会放逸、做错误的事情,菩萨劝令远离。不要饮酒。
地二、依淨语业
依淨语业,劝令远离一切妄语;劝令远离诸离间语;劝令远离诸麤恶语;劝令远离一切绮语。
「依淨语业,劝令远离一切妄语」。前面是身业,要使令自己身业清淨。现在这是「依淨语业」,说是「语业清淨」叫「淨语」,实在就是心清淨,就是我们的心、常常地保护它不污染叫「清淨」。「劝令远离一切妄语」,不要说谎话。「劝令远离诸离间语」,就是,这个人和那个人感情好,你不要说破坏人的感情的话,不要这样子。我感觉「说谎话」,我看,有些人也不容易守清淨,就是会说谎话,说话不真实。如果你相信因果的话,说谎话,有因就有果。是在《华严经》那一品?《华严经》、《涅槃经》、乃至《阿毗达磨论》,就是这裡的《瑜伽师地论》都有提到,我们有时候口发出来的气会臭,会臭;什麽原因?就是你说谎话的馀报。口气常臭。也会常遇到别人说谎话骗你,这还是馀报。严重的妄语要到三恶道去的。所以是「劝令远离一切的妄语」。「劝令远离诸离间语」,就是破坏别人的感情。其实他们的感情是属于中庸性的,也没什麽不好,可也没什麽特别好。但是你给传了一句话,他们两个就变成有仇恨的人了。为什麽你要传这句话呢?你传这句话的时候,你感觉他们变成有仇恨的人、你快乐啊!何必传这句话呢?你要想一想,这句话说出去的时候,它的后果是什麽?所以不应该说离间语。你还感觉,「我告诉你这句话,我对你好!」实在来说是对他不好呀!这增加他的瞋心了嘛!他对那个人没有瞋心,你说这句话,他就对他有瞋心了,那好吗?你对他好吗?所以是「劝令远离诸离间语」。
「劝令远离诸麤恶语」,「麤恶语」就是骂人。「劝令远离一切绮语」,不要说些放逸的话。
地三、依淨意业
依淨意业,劝令远离一切贪欲、瞋恚、邪见。
这是第三科。要清淨自己的心。这「定资粮」,修禅定、先要有个前方便。前方便,其中就有个「正知而住」。这「正知而住」是什麽?这「八正道」裡面有个「正业」,「正业」是什麽?「正业」就是「正知而住」呀!常保持内心的清淨,叫「正知而住」。这样的修行,实在是修定的前方便。从早晨起来、睡觉醒了以后,你常常地保护内心的清淨,叫他「正知而住」、不要有染污心,你看这修行怎麽样?你不妨试一试看怎麽样?
我们汉文佛教,很久以来不提倡修止观了,多数提倡念佛;念佛好呀!但若是不念佛、我不欢喜念佛的时候,那其他的方法怎麽修行?「我不知道!」其他的修行方法不知道。我们的汉文佛教,多数是这样情形。现在我们若是读《瑜伽师地论》的话,我们会知道,告诉我们很多的修行方法。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正知而住」,你试一试。从早晨起来一开始,我老是保护内心的清淨、叫他明明白白地、不要污染,看这修行方法怎麽样?当然,我们坐在那裡、闭上眼睛、修止观,这是修行,但是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正知而住」,你试一试、看怎麽样?说是,有人不讲道理,给我一捶、或是骂我一句,你这时候能不能「正知而住」?能不能?如果这时候你忘了、把「正知而住」丢到三千里外去了,就想:「这个人怎麽这麽坏蛋,给我一捶」,老想这个事,就看出来这个人没有修行。本来你可以说有修行,但是这一捶就把你考验出来了,你没修行。或者,说一句话、也就考验出来了。
「依淨意业,劝令远离一切贪欲心、一切的瞋恚、一切的邪见。」你时时地保持内心的清淨。贪欲的时候、不贪欲,瞋恚的时候、不瞋,邪见的时候、不邪见。当然这「邪见」,我们不能广学经论、不深入地学习佛法,很难有正见。一发生事情的时候,你的见地有问题,你不能表达出来佛法的思想,佛法应有的态度、你没有,就是你没有正见。为什麽没有正见?你就是对佛法学习得不够。不够、你就没有正见。佛在世的时候,在大众僧裡当执事的人要得阿罗汉,要到阿罗汉这时候请你作第一上座、或者是担任各式各样的执事,为大众僧服务,这是阿罗汉服务的。若是末法时代的时候,为大众僧服务、要什麽样的人才能服务?你一定是要阿罗汉、没有阿罗汉、那麽谁来服务?应该有「正见」。你应该有这程度,你为大众僧服务的时候,不会有错误。虽然不是圣人,但是有正见,事情会做得很公平。但这件事现在能办到吗?我看办不到。因为现在,我们汉文佛教,普遍地不欢喜学习佛法。就算来到佛学院,我们肯学习佛法,一点不对劲,我要告假、我要走,不学习佛法了。感觉到这很有道理,任何人不能勉强他,我看就是他的师父都不能勉强,你勉强不来的。所以我们现在汉文佛教这样的程度,在寺院裡乃至作住持的都算在内,未必都有正见。那麽这个寺院能住持佛法吗?我说这话,什麽意思?就是我们各位同学在佛学院裡学,你要认识:我们今天的佛教是什麽样?要知道,是这麽样一个情形。所以我们应该发心努力地学习佛法,能得「正见」,不要邪知邪见。你邪知邪见,你本人有问题,你在寺院裡面做住持;是兴盛佛法?是败坏佛法?这话应该怎麽说?
这裡面说:「依淨意业,劝令远离一切贪欲、瞋恚、邪见。」我们不要说大话,就是我们常常看《瑜伽师地论》上告诉我们,这八正道裡的正业,准备定资粮的时候有个「正知而住」,我们就从这裡开始修行。就是贪欲来的时候、赶快把贪欲驱逐了,叫他心裡面「正知而住」。瞋恚心来了、把瞋恚心驱逐出去,让他心裡面「正知而住」。不容易一下子办得到,那非要长时期地学习佛法,才能有正见。有正见、就没有邪见。
而我们今天的佛教…我这话说出来又是有问题,就是刚出家就要做住持。并没有怎麽学习佛法,就要做住持,因为他有这个因缘、有这条件,他就做住持了。那这件事对不对?自己还邪知邪见,但是就要住持佛法、就要收徒弟。这事怎麽样?
这裡是「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利行?当知此行略有九种。」计算这个数,是不是九种?「依淨身业,劝令远离一切杀生、远离诸不与取、远离诸欲邪行」,这是三个。后面,「劝令远离一切窣罗」不要饮酒,这是第四个。「依淨语业」是四个,加起来是八个了。那「淨意业」,那是三个算一个,加那八个,就是九个。这就叫做「此世他世乐」,你若能这样做,现在也快乐、将来也快乐。说是:我愿意现在也快乐、将来也快乐,但是我愿意干什麽就干什麽、不守规矩,那你「二世乐」吗?是办不到的。
亥九、清淨利行(分四科) 天一、徵
云何菩萨清淨利行?
这是第九个。这利行一共是九个,现在是第九个,「清淨利行」。分四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菩萨清淨的利行呢?下面第二科是标。
天二、标
当知此行,略有十种。谓诸菩萨于诸有情,依外清淨,有五利行;依内清淨,有五利行。
第二科是标,「当知此行,略有十种」。有内清淨、有外清淨。「谓诸菩萨于诸有情,依外清淨,有五利行」。菩萨教化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诸佛教」,这下面就是这意思,就这样子就叫做「依外清淨」。教化众生,不作一切恶事,能广行众善,修学圣道,得到三业清淨,主要是心清淨,这「依外清淨」一共有五种利行法门。
「依内清淨,有五利行」,内清淨就是菩萨自己心清淨,也是有五样,加起来就是十种。
天三、释(分二科) 地一、依外清淨(分四科) 玄一、徵
云何菩萨于诸有情依外清淨有五利行?
第三科是解释。前面是标。「依外清淨」分四科,第一科是徵。「云何菩萨于诸有情依外清淨有五利行?」。下面第二科是列。
玄二、列
一、无罪利行。二、不转利行。三、渐次利行。四、遍行利行。五、如应利行。
一共列出来这五种利行。这五种利行,这是标列出来,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五科,第一科,解释「无罪利行」。
玄三、释(分五科) 黄一、无罪利行
谓诸菩萨于诸有情杂恶行者、先恶行者、有罪行者、杂染行者,于诸善中能正安处。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无罪利行。
这是先解释这「无罪利行」。先解释罪行者,「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菩萨对一切众生这「杂恶行者」,或者说,能杂的就是恶行,所杂的就是心,心为恶所杂。这麽讲也可以。或者说「杂恶行者」就是杂善行恶,他有的时候也作善,但不是纯善、中间会作恶,这恶参杂在善裡面,这麽说也可以。「先恶行者」这个「先」是时间,就是以前,以前作了很多罪过的事情,叫「先恶行者」。
「有罪行者」,前面是「先」,那这个「有罪」就是「现」,这《披寻记》说得很清楚,他是说「生现法罪」、「生后法罪」、「生俱法罪」。「生现法罪」就是你现在做这件有罪过的事情。说我现在没做、我将来会做,那麽「生后法罪」,以后会造罪。「生俱法罪」呢?就是现在也造罪、将来也造罪,这样叫做「有罪行者」。
「杂染行者」,这《披寻记》上的解释,就是由贪瞋痴为因缘起,叫「杂染行者」,这样讲。
「于诸善中能正安处」,前面是说:菩萨大悲心看见很多的众生,杂恶行、先恶行、有罪行、杂染行,看见这些造罪的众生怎麽办呢?「于诸善中能正安处」,菩萨有大悲心,就教化这麽多有罪的众生,把他安置在善法之中,教他转恶为善。其实就是劝导他的心在善法中。身口意在善法中,再不作恶了,劝导众生相信善恶果报,作恶有恶报、不要作恶了,修习善法。「能正安处」,菩萨有大智慧。教导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麽容易呀?菩萨要有大慈悲心,还要有大智慧,「能正安处」,能很好地,这「正」者「好」也,很好地把一切众生安置在善法中。这是菩萨的慈悲。「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无罪利行」,这「无罪利行」就是劝导众生不要造罪,要修学善法。
黄二、不转利行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不于非解脱非定清淨处,求为真解脱、求为定清淨者,即于其中能正劝导。是名菩萨于诸有情不转利行。
前面是无罪利行,就是不要作恶,要作善。这第二科是「不转利行」。「又诸菩萨于诸有情,不于非解脱非定清淨处」,这是第二个意思,就比前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境界高了一点,「诸菩萨于诸有情,不于非解脱」,什麽叫做「解脱」?要见第一义谛才能「解脱」,你不见第一义谛、不能得解脱的。说:「我能到非非想定」,到非非想定也不能解脱,你还要回到六道轮迴裡受生死苦的。非要见第一义谛才可以。我们初开始在佛法裡面;「我不愿意学习佛法,那都是嘴巴皮、没有用。我天天念经、作早课、作这些事,我就是有修行。我是行门,你们都是解门,是嘴巴皮。」我看,多数人有这个意思,轻视学习佛法的人,这不应该。你用功修行、好,不要轻视学习佛法,不要轻视。但是这裡有问题,我们读这个经,看的白纸黑字;你读经是读了,但是不见第一义谛,你没见。我有时听人说:某某高僧有五百世的道行了,这样说。你说他有五百世道行,那我去看看。我看他五百世道行,也没什麽了不起,还是一般的这种境界。现在我有点分别心了,就是;没有见第一义谛,你五百世也没见第一义谛,所以还是在生死流转,也还是贪瞋痴,顶多比一般人福报大一点,也可能聪明好一点,只此而已。就是没见第一义谛,没见第一义、不能得解脱。我曾说过,现在再重说:就是《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它这样说真是令我大感意外,他说:「般若波罗蜜是佛教的真义,其他的都是方便」哎呀!这句话说得真是。其他都是方便。这部《大日经》是密宗裡面根本的教典、根本的圣典,说出这麽一句话来。我若不读这部经的时候,那密宗必是另外有「实相、无相、无上的法门」,这是怎麽说的?不知道。看了这部经,原来是这样子,那样和显教无差别。
刚才说解脱,你要见第一义谛才能解脱,不见第一义谛、不能解脱。但是这句话说:「不于非解脱,求为真解脱」应该这麽念,「不于非定清淨处,求为定清淨者」,应该这麽念。这用白话来顺这文,「不于非解脱法门,求为真解脱」应该加「法门」两字。「非解脱法门」,这话的意思就是,我们佛教徒裡有这种人,就是「于非解脱法门中,求为真解脱」,就是有这种事情。你还很用功喔!但是你学习那个法门,不是解脱法门,别人说你还不相信的;「你不要讲,我这是无上法门。」还有这问题。这就是「不于非解脱法门,求为真解脱」。我们说得比较含蓄一点,就是我们佛教徒要有正见,你才能得解脱,你才有希望。有了正见,然后你修学圣道,这修学圣道从正见中来,然后才能得解脱。没正见,没办法得解脱。这「非解脱」,没有正见,那叫作非解脱,没正见不可能得解脱。不要在非正见裡面求为真解脱。「非解脱」就是在没有正见,就是邪见,「在邪见中我就能得解脱」,那有这回事?「求」,我希求能得解脱。
我曾说过,有位法师,这位法师已经死掉了,他在香港的时候,另一个法师在拜佛,他到前面:「我就是佛,你拜我。」这话说得对不对?「不于非解脱」,这「非解脱」就是邪见。不于邪见「求为真解脱」,不要这样。这个众生有这样的愿望:「我希望得正知正见,从这裡希望能得解脱。」这叫做「不于非解脱,求为真解脱」。
前面那「不于」还贯下来。「不于非定清淨处,求为定清淨者」。譬如说我们不学习经论的话,我们静坐的时候,忽然间感觉到身体没有了,都空了。不要说现在的人,古代的人都有这问题,他没有学习经论,他认为他得无生法忍了,他就认为是得解脱了、认为得无生法忍、认为得禅定了、认为得首愣严三昧了,就会有这个事情。现在说「不于非定清淨处」,这个不是佛法中清淨的三昧,不于非清淨的三昧中求为定清淨,从这裡希望得到清淨的三昧,不这样做。如果我们不学习经论,你得到初禅的时候,你知道怎麽回事吗?你得到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还有无所有处定,你知道是怎麽回事吗?我也说过这个;在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密》裡面解释那个「非想非非想定」是什麽?智者大师说是「真神不灭」。「真神不灭」就是「我」。「神」者「我」也,就是「真我」。一切法都空了,「我」是湛然常寂。这就是非非想定。非非想定的人就是这样思想,就是「我」还在,其他法都是空了,有这个味道。我们若不学习《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我们能承认「无我论」吗?我看不容易。《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我们中国佛教,还是流通得很广,大家都在读《金刚经》、或者背《金刚经》,常在作功课。但是你真实明白「无我论」吗?都不见得。还是一个很有名的法师,他讲《金刚经》的,但是别人和他辩论的时候,讨论这个「无我」,最后他说「还是有我」,还是这样讲。
所以这地方说,你若没有正见的时候,你得了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你认为可能就是成佛了。这位众生有正见的这种愿望,我不要在那「非清淨」,不是佛法的清淨三昧,认为是清淨的三昧,认为是成佛了。我不要有这种邪知邪见。他有这个正见的愿望。
「即于其中能正劝导」菩萨看见这个众生,就对这个众生能很好的来劝导他、教导他,为他讲解佛法,使令他真实地能得解脱,能得真解脱,能得到真实的清淨三昧,不是邪知邪见。「是名菩萨于诸有情不转利行」,这就是菩萨对于有情「不转利行」,使令他的邪知邪见不活动,使令他不流转生死,能令他得圣道,那叫「不转」。
《披寻记》p1459:
「不于非解脱非定清淨处等者:若诸有情以正方便求真解脱及定清淨」,这解释也很好,「以正方便」,什麽是「正方便」就是戒定慧。「以正方便求真解脱」,断惑证真就是真解脱,「及定清淨」,你有戒定慧,那就决定会得真实的三昧。「不以非方便求」不以邪知邪见的那些方便,去求真解脱、求定清淨。「是则名为不于非解脱非定清淨处求为真解脱求为定清淨者」,这麽解释也很好。「菩萨于中能正劝导令非方便毕竟不转」,使令他那不是得解脱的方便,不是得定的,叫他不活动,「是故名为不转利行。」
黄三、渐次利行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先审观察;知劣慧者,为说浅法,随转麤近教授教诫。知中慧者,为说中法,随转处中教授教诫。知广慧者,为说深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令其渐次,修集善品。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渐次利行。
这五种利行,现在是第三种渐次利行。第一个利行,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意思。第二个「不转利行」是「自淨其意、是诸佛教」,就是修学圣道,修学圣道以正见为本。现在第三科渐次利行。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先审观察」,很认真地、很深刻地观察众生的根性。「知劣慧者,为说浅法」,知道这个众生是个敝劣的智慧,就是求人天福报而已,修学散乱的善法,这件事他欢喜,这是最初机的佛教徒了。「为说浅法」,那菩萨就为他说浅显的佛法,你去做种种的善法,这世界上很多的苦众生、很多有病的众生、生活困难的人,要同情他们。「随转麤近教授教诫」,菩萨这样教导他,他也能随顺菩萨的教导去用功、去做,叫「随转」。「麤近教授教诫」,而这个教授教诫,是麤浅的、不是深远的「教授教诫」,就是一般的人天善法,这样教化众生。
「知中慧者,为说中法,随转处中教授教诫」,这「中慧」那就是声闻、缘觉,二乘人的根性,这样的智慧的人,菩萨为他说这中等的佛法,他也能随顺菩萨的教导,依教奉行,「随转」。「处中」的「教授教诫」,他能够依教奉行。
「知广慧者,为说深法」,菩萨在禅定裡,看见这个众生有广大的智慧,他是上根利智的人,「为说深法」,就为他说第一义谛了,说这般若的无相法门。「随转幽微教授教诫」,菩萨那幽深微妙的教授教诫,他也能随转、依教奉行。「令其渐次,修集善品」,这劣慧者、也是渐次的,中等慧的人修学圣道、也是渐次的,广慧的菩萨道、也是渐次的,它都有浅深,渐次的修集善品。如果说,劣慧的修学浅近的佛法,这是一开始的渐次,进一步、为说中法,再进一步、为说深法,这麽讲也可以。
「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渐次利行」,渐次的这样用功修行。
黄四、遍行利行
又诸菩萨,于诸四姓乃至天人一切有情,随力随能行义利行求利乐者,即于其中随类劝导。是名菩萨于诸有情遍行利行。
这是第四科、「遍行利行」,这个就是普遍地。前面那个次第有前后的差别,这地方没有前后的差别。「又诸菩萨,于诸四姓」,四姓,应该就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戍陀罗,这四姓。「吠舍」,就是作生意的人,作商贾的人。「戍陀罗」,就是农民、耕田的人。「又诸菩萨,于诸四姓乃至天人」这「一切有情」,这四姓是人间的人,天人就是超越了人间、欲界天以上的人,「随力随能行义利行」,随他的体力、身力、或者他的心力、或智慧力的程度,教导他「行义利行」,得圣道这些法门的行。「求利乐者」,各有所求不同的利乐,求人世间的欲乐、或者生天福、或者生色界、无色界天的三昧乐、或者求出世间的圣道,「求利乐者」。「即于其中随类劝导」,这是总说,随各式各样根性的人来劝导他。「是名菩萨于诸有情遍行利行。」
《披寻记》p1460:
「于诸四姓等者:谓诸世间刹帝利众、婆罗门众、吠舍众、戍陀罗众,是名四姓。又众会中有八众差别」,众人集会之中有八众的差别:「一是刹帝利众」刹帝利翻个「田主」,就是统治阶级,王族。「二、婆罗门众」这是读书人,相信梵天的这些人。「三、长者众」,就是社会上有道德的人。「四、沙门众」或者出家的外道,或者佛教中出家的也称沙门众。「五、四大天王众」,这是天上的人。「六、三十三天众,七、焰摩天众」,焰摩天就是高过忉利天以上的,翻到中国话就是「时分」,时分天众。「八、梵天众」就是色界天上的人。「是名天人一切有情。」这是把那句话解释完了,其他就不解释了。
下面第五科如应利行。
黄五、如应利行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若于自义诸善法品,随下中上功能差别可劝导者,及由方便功能差别可劝导者,随其所应,于彼如彼,方便劝导。是名菩萨于诸有情如应利行。
「又诸菩萨」他行菩萨道的时候,他怎麽样教化众生呢?「于诸有情,若于自义诸善法品」,这「自义」就是戒定慧,是自己应该成就的圣道,叫「自义」。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世间上荣华富贵那个事情,那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所以那是「他义」。现在「若于自义」就是若于圣道这方面「诸善品法」,或者三十七道品、四念处、乃至八正道,这些善品法。「随下中上」随这个人他是下根、中根、上根,「功能的差别」,下根的功能差别,中根、上根的功能差别,不一样。「可劝导者」,这个人有这善根,过去生中在佛法裡栽培过信、戒、闻、捨、慧的善根,他有善根,菩萨就可以教导他,他有可能会进步的。「及由方便功能差别可劝导者」,「及由方便功能差别」是什麽?就是这类有善根的人,他来到佛法裡接受佛菩萨的教导,他就会採取修行圣道的行动,他能修学戒定慧,他能这样用功修行。「方便功能差别」,修学圣道是得涅槃的方便,你这样用功,修学戒定慧的功能也是不一样的,下根一样、中根一样、上根又是一样。这样的人他来到佛教裡面,随他根性的程度的不同,他能在佛法裡有进步,那就是,佛菩萨可以教导他,不会徒劳的。「随其所应,于彼如彼,方便劝导」,这教化众生的菩萨有道种智,在禅定裡有神通能看见众生应该怎麽教化,有这个能力,所以「随其所应」,随他的程度能正适合于他,「于彼」善根的程度,「如彼」用功修学圣道的程度,能适合他的程度。这「程度」是两种,一个是过去生中栽培的圣道的程度;一个今生他能进一步修学圣道的程度,所以有两个「彼」。「方便劝导」,菩萨的大智慧、大神通,善巧方便的契合他,和他的程度相契合的来劝导他。「是名菩萨于诸有情如应利行」,如其所应,教他修学圣道,能得涅槃。
玄四、结
是名菩萨于诸有情依外清淨五种利行。
这是「依外」,就是所教化的众生,令他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诸佛教。」这是外清淨五种利行。
《披寻记》p1460:
「若于自义诸善法品等者」这是论文。「谓诸声闻独觉菩萨,为求自义法随法行有多品类」这所教化的众生分这麽三类,一个声闻种性、一个独觉种性、一个菩萨种性,这三类都是修学圣道的,所以「为求自义法随法行」,这「法随法行」我们前面讲过。「法」是涅槃,「随法」就是八正道,菩萨有可能是修六波罗蜜。「有多品类」,声闻是一个品类、独觉一个品类、菩萨一个品类,菩萨与菩萨也不同,声闻与声闻也不完全相同,是有多品类的。「名于自义诸善法品」,这个自义诸善品法就这麽解释。「彼诸有情或为软根或为中根或为利根,名下中上功能差别」,前面那下中上功能差别就这麽讲。「彼诸有情或为软根」,就是他栽培的善根力量不强,所以叫做「软」。「或为中根」就是中等的。「或为利根」,利根就可能得圣道了。「名下中上的功能差别」,就这麽解释。「依彼有情种姓根行别故,建立三乘圣道令得自义」,依据彼有情种性根行的差别,「种性」,声闻种性、独觉种性、菩萨种性,这就是他的根行,他这善根是属于声闻、独觉的钝根、属于菩萨的利根,这根行不一样。「建立三乘圣道」菩萨为他用名言来建立声闻、独觉、菩萨圣道的差别。「令得自义」,使令他依据这个圣道去用功修行可以得自义。「是名方便功能差别」这后面那个「于彼如彼,方便劝导」这个事情,「是名方便功能差别」。「菩萨于彼三乘种姓有情如彼三乘圣道方便而为劝导,是故名为如应利行。」
下面第二科、依内清淨。前面是外清淨,解释完了,现在解释内清淨。分三科,第一科,徵。
地二、依内清淨(分三科) 玄一、徵
云何菩萨于诸有情依内清淨五种利行?
这是徵。菩萨于诸有情依内清淨有五种的利行。这是徵,下面解释。分五科,第一科,由悲意乐。
玄二、释(分五科) 黄一、由悲意乐
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起广大悲意乐现前,而行利行。
前面是约所化众生说的,现在是约能化的菩萨本身说的。「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起广大悲」发起广大的悲心,「意乐」就是意愿,也就是他的志愿、也就是他的誓愿,要普度众生远离一切苦恼。「而行利行」,这样子行菩萨道、广度众生,这叫「行利行」。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由心无倦。
黄二、由心无倦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所作义利,虽受一切大苦劬劳;而心无倦,深生欢喜,为诸有情而行利行。
这些诸菩萨对于有情,所作、所行的菩萨道的义利,「虽受一切大苦」,受了很多的辛苦,「劬劳」劬也就是劳。「而心无倦」,而菩萨虽然受了这麽多的辛苦,但是他心裡面不疲倦。「深生欢喜」他作利益众生的事情,他心裡欢喜。「为诸有情而行利行」为诸多苦恼众生,作了很多的利益众生的事业。
黄三、由心谦下
又诸菩萨虽现安处最胜第一圆满财位;而自谦下,如奴如僕,亦如孝子、旃荼罗子,其心卑屈,离憍、离慢、及离我执,于诸有情而行利行。
这下面第三科,由心谦下。「又诸菩萨」虽然显现出来「安处最胜第一圆满财位」,他安住在,「安处」就是安住,最殊胜、第一的圆满的财位,有大财富,这个菩萨。「而自谦下」在社会上的凡夫世界,若是财富多地位就是高,但是菩萨本身不高慢,「而自谦下」还是很谦让的、很谦虚的。「如奴如僕」,他就像人家的奴婢似的,像僕使似的。「亦如孝子」似的,儿子对于父亲孝顺那种态度。「旃荼罗子」,「旃荼罗」翻个「屠宰者」,以杀为业的人,那旃荼罗的儿子。「其心卑屈」,他那个心卑下,「屈」就是很收敛的。「离憍、离慢」这个菩萨那麽高的身份,但是他如奴、如僕、如孝子似的、如旃荼罗子似的,心裡面卑下而不是那麽放纵。「离憍、离慢」,不憍、就是不高傲、不摆架子。「离慢」不瞧不起人,「慢」是瞧不起人的意思。「憍」是摆架子,这菩萨不摆架子。「及离我执」,这是圣人,他是修无我观成功了,不执着有我。「于诸有情而行利行」他能对一切众生,作利益众生的事情,肯作这件事。
黄四、由实哀怜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心无爱染,无有虚伪,真实哀怜,而行利行。
前面这是第三科,由心谦下。我们不妨找个书法家把这几句话写下来,放自己书桌每天最少念一遍,都不错。
下面第四科,由实哀怜。「又诸菩萨于诸有情,心无爱染」菩萨这样就像孝子似的,他看一切众生都是他的父亲,他一点高慢心没有,但是他怎麽回事,「于诸有情心无爱染」,他没有爱染心,度众生、无众生可度,没有爱染心。「无有虚伪」,他表现出来的很诚恳,真是关心众生的苦,不是虚伪的。「真实哀怜」,他的心很诚恳,真是哀愍、哀怜众生。「而行利行」,这样的态度做利益众生的事业。
《披寻记》p1460:
「于诸有情心无爱染等者:决择分说」,我们现在学的《瑜伽师地论》是本地分,到五十一卷以后就是决择分了,决择分说:「若诸菩萨于己有恩诸有情所」,这位菩萨「于己有恩」,看见这个众生以前他是我的父亲、他是我的母亲、或者我出家的时候他是我的大护法,就是有恩的人,「于己有恩诸有情所」。「随顺恩想相续发起亲友意乐」,随顺以前有爱,「恩」者爱也,随顺爱想,「相续地发起」不间断发起「亲友意乐」,这个众生是我的亲友,有这样的意乐。「以有染心方便摄受」就是对他有爱着心、有染心,方便地摄受他,「欲为朋党」,就是和他组织起来併成一党,併成朋友,实在就是组织党,我们是死党,来对付一切的怨家。「当知有罪」,如果菩萨有这样的想法,这个菩萨有罪,不是行菩萨道了,有罪过的。
「或于有怨诸有情所,随顺怨想」这位菩萨或者他没得无生法忍,他没有无我无我所的智慧,他对于这一类众生有怨恨,「诸有情所,随顺怨想」,这个人是我的仇人,他一直地这样想,他不能向道上理会、不能够「若见诸相非相」,他不能这样做。「相续发起怨雠意乐」,他有这种仇恨想,相续不断地这样想,他还不能觉悟自己已经错了。「有秽浊心」,他心裡面有恨、有怨,这心不清淨。「当知有罪」这个菩萨这样做,这个菩萨有罪了,并没有功德。
「或于无恩无怨诸有情所」,或者这位菩萨看见这个众生,这个众生对他也没有恩爱、也没有怨仇,这麽多的众生。「相续发起中庸意乐」,平平的这种心情。「放捨意乐」,就把这个众生放弃了,这个众生不是我的…没有爱、也没有恨,我管他什麽事情?不要管他的事情,「放捨意乐」,没有意愿来利益他,「当知有罪」,你若这样想,你也有罪。这三种想法都是有罪的。
说你们是菩萨这样想有罪,我不是菩萨,我有恨、或者是有爱、或者是中庸;对不对?也同样是有罪。最好是、如果对《瑜伽师地论》裡面那一段的文你合适,要背下来,或者《金刚经》你欢喜背下来也可以,或者《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好,《解深密经》、《愣伽经》都好,那一段文你合适你背下来,背下来常思惟。我刚才说闻思修,把这文句背下来就是闻,但是常思惟裡面的义,你的智慧就增长。这经论上的法句,显示第一义谛的言句,非常的贵重。我们没得圣道、我们心随境转,出现这个人是可爱的、是可恨的,他做的事情我不同意;你立刻要觉悟,我不应该有这个想法;那怎麽办呢?立刻把经上的法句在心裡面念他一遍,然后思惟法义,应该这样来对付自己、使自己「正知而住」。若是你的止观修得有力量,那这件事很容易做,不是难事,这个如理作意很容易就现前。你若是不是那麽熟悉,你就是要背一段法句;如果你这段法句背得不熟,你可以写出一段,或者是影印机影印也可以。最好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来,或者请书法家写好,那个字美、能引诱你欢喜读,揣在兜裡头,我背不下来,我从兜裡拿出来看看,都可以。这样做帮助你有正念,不是儿戏,帮助你有正念,是很重要的事情。
你在佛学院住几年了?如果你住了多少年了,遇见事情的时候,你还不能觉悟:「我现在不对了」,都不能觉悟。那就感觉到你…不能说空过光阴,你多少是…大概六十分还不及格。一定要努力这件事,这件事要努力。
我们这裡是提倡修四念处的,提倡修止观的。但是你若不修止观的话,你离开这裡到其他地方去,那些有修行的人不用问、就知道你有没有修行。有一年,海灯法师他来三藩市。他讲一段话;他在一个地方住,他是住持?是知客?我说不清楚。但这时候有喇嘛来,到他这个庙来挂单,他就留他。他在房子裡给他准备个舖,他这天不睡觉,他就在那裡或者写字、或者读经、或者修禅,这麽坐着。而这个喇嘛躺在床上去,这个海灯法师就注意他,注意什麽?这个喇嘛躺下以后,不动。一直到起来,他就起来,中间他不动。说:「这个人有修行」。不要说,请你讲开示才知道你有没有智慧,不是。就你躺下以后一直到你起来,这海灯法师就一直在注意他。他当时讲开示,我在那听这句话,有道理。如果这个人有修行,那就是有修行,不是说坐那裡、闭上眼睛,叫有修行。躺在那裡他不动,躺下去就不动,一直到起来,中间不动,那就是有修行。什麽修行?他一躺下去、不是说一定睡觉,他心就安住在所缘境修止观了。若睡就是睡,不睡、一直地修止观,他身体不动,那就是有修行。若是我们没修行,就像烙饼似的,翻过来、掉过去、翻过来、掉过去,你心不住在所缘境了。那就是你没有修行。我们不要说:「我不说、你都能知道吗?」,我到那儿装、静坐起来、我眼睛闭上,他一定说我有修行。不一定的。说一句话就知道,现在他不出声,就看另外有人来,和你谈谈话;他在旁边一注意、就知道你有没有修行。你有没有正知正见,都能知道。你说:「我到法云寺佛学院多少年毕业了,我还有毕业证书。」这话都没有用。他也不须要出考题、出几个题目你答,不用。就随便说一句话就知道。说我们到什麽地方去,「那个人瞧不起我」,你不要怨他瞧不起你。若人家瞧不起你,你心裡有怨,这就表示你没修行。「我很有修行、他对我不恭敬」,你这句话说出来,你就是没有修行了。我们这裡的学习功课不是很多,就是讲一堂,然后你要温习,然后静坐,我们就这麽点功课。很多的时间、你可以静坐、可以温习,和其他的佛学院不同,其他佛学院的功课多、上完这个课、上那个课、又上那个课,考试的时候很麻烦。现在我们不是、我们安排的功课不多,你有时间温习。假设你肯努力静坐来调伏心的话,应该不会很久,不须要三年,你心就调伏了。贪心来了能调伏、瞋心来了也能调伏,我不须要找老师去评论:「你不对」。不须要讲这个话,自然心裡面自己已经调伏了,自然是这样子,没有问题,可以无为而治,应该可以这样说。说还有很多事须要老师去处理,那表示我们没有修行。你希望那件事都很如你意、都很公平、都是合理才行呀?这不是修行人,不是那样意思。有修行、什麽事都一样,「入不二法门」,是这样子嘛。
「或于无恩无怨诸有情所,相续发起中庸意乐,放捨意乐,当知有罪。」这个人和我没有什麽恩爱,我不要管他的事情,你这样想法你有罪。(陵本七十五卷四页),前面这一段话是出在这裡。「今说于诸有情心无爱染,翻彼应知」前面这一段文是决择分的文,和这一段文翻过来就对了,就知道了什麽叫「无爱染」,什麽叫「有爱染」。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饶益方便,于大菩提趣证方便」,「又诸菩萨于诸有情饶益方便」,就是利益一切众生的方便,「方便」就是法门,利益众生的法门,「于大菩提趣证方便」,菩萨自己想要证悟无上菩提的方便。「无颠倒智俱行胜解」,就是,度化众生也好、自己修无上菩提的圣道也好,心裡面「无颠倒智」,没有迷惑颠倒,没有这件事,心裡面总是与道相应,而不是有所得,没有这个执着。「俱行胜解」,你这明了的心、一直同智慧在一起。这「胜解」就是对这法义的学习非常地有力量,就是有什麽事情;「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法句的胜义立刻现前,这贪心不能和你这智慧对抗,就是你这智慧有力量,那叫「胜解」。若是我们自己读经、或者读咒,发现了一件事情,立刻地、心就被它夺去了,我们没有胜解,没力量。我们的正念被那些颠倒的事情夺去了,就没有正念了、正念就失掉了,立刻这染污心来了,我们没有「胜解」。「是名菩萨无虚妄意乐」,就是他有力量,没有这虚妄分别的事情。「如(增上意乐品)说」,(增上意乐品)在那裡呢?在(陵本四十七卷十一页)。「此说无有虚伪义应准知」,这裡说、这位菩萨发慈悲心,是真实的、没有虚伪,这个意思「义应准知」,准前面这段文、应该知道,就明白了。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