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白话文:楞伽经 变化品第七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30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白话文:楞伽经 变化品第七

  译文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如来何故为阿罗汉授无上正等正觉记?何故又说有无涅槃法之众生,不能成佛?又何故说从初得佛道至涅槃不说一字?又何故说如来常无觉无观?又说佛事皆是应化而作?又说诸识刹那变现?又何故说金刚力士常随从护卫?何故既言有众生得涅槃,而却又说本际不可知?何故佛初成道时有诸魔扰乱事?何故旃遮婆罗门女曾谤於佛?何故佛曾有乞不到食,空鉢而回等事?世算既有这等业障,为何得成佛智?既得佛智成佛了,为何又不离此种种过失?

  佛说:好好听着,我当为你解说。大慧,我为那些自以为证涅槃便是成佛之声闻方便说与之授记,目的是让其进修菩萨行。凡是有菩萨心、乐求声闻涅槃者,我令其舍是心而进修大乘,所以方便说与授记,而且是化身佛给应化的声闻授记,并不是法性佛所给的授记。大慧,给声闻授记是方便说。大慧,佛典所言佛与二乘无差别者,只就断除烦恼障说,非指所知障。断除所知障,要见法无我性时,才会清净。烦恼障者,只见人无我,只有舍离七转识,断除诸法障碍藏识习气等,才是究竟清净。

  大慧,我依本然常住之法故作此说,非与前佛所说有异,虽然语言平等,但言语生灭无有自性。大慧,如来正知,无有妄念,不待思虑然後为众生说法,如来久已断三界之一切见思烦恼、二种生死(即分段生死和不思议变易生死),断除烦恼、所知二种惑障。

  大慧,意及意识、眼识等七种识,以妄想习气为因,是刹那无常性,离无漏善,不能往来六道,如来藏性常,能持生死流转,是涅槃、苦乐之因,凡夫不知,妄著於空。

  大慧,化身佛方便现众生相,有金刚力士随侍卫护,非法身佛,法身佛离一切形相,二乘外道所不能知,离一切妄想而现受法味之乐,智慧具足,不须金刚力士卫护。一切化身佛不从业生,非是真佛,然依真而起,也不离真佛。譬如陶匠以泥、水等而造器皿等,化身佛也是这样,众相具足而演说法,但不能自证圣智所行之境。又,大慧,愚痴凡夫见此身灭,不见未来生,故起断见,不知藏识念念流注,故起常见,自心妄分别想是其生死本际,所以说本际不可得。离开这种虚妄分别,即得解脱,四住烦恼俱断,远离一切过失。

  原典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何故授阿罗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何故复说无般涅槃法众生得成佛道?又何故说从初得佛至般涅槃,於其中间不说一字?又言如来常在於定,无觉无观;又言佛事皆是化作;又言诸识刹那变坏;又言金刚神常随卫护,又言前际不可知,而说有般涅槃,又现有魔及以魔业,又有余报,谓旃遮婆罗门女孙陀利外道女,及空钵而还等事?世尊,既有如是业障,云何得成一切种智①?既已成於一切种智,云何不离如是诸过?

  佛言:谛听,当为汝说。大慧,我为无余涅槃②界故,密勒令彼修菩萨行,此界他土有诸菩萨,心乐求於声闻涅槃,令舍是心进修大行,故作是说;又变化佛与化声闻而授记别,非法性佛。大慧,授声闻记是秘密说。大慧,佛与二乘无差别者,据断惑障③解脱一味,非谓智障④。智障要见法无我性,乃清净故。烦恼障者,见人无我,意识舍离,是时初断藏识习,灭法障解脱方得永净。

  大慧,我依本住法作是密语,非异前佛,後更有说,先具如是诸文字故。大慧,如来正知无有妄念,不待思虑,然後说法,如来久已断四种习⑤,离二种死,除二种障。

  大慧,意及意识眼识等七,习气为因,是刹那性,离无漏善,非流转法。大慧,如来藏者,生死流转及是涅槃苦乐之因,凡愚不知妄著於空。

  大慧,变化如来,金刚力士,常随卫护,非真实佛,真实如来离诸根量,二乘外道所不能知,住现法乐,成就智忍,不假金刚力士所护。一切化佛不从业生,非即是佛,亦非非佛,譬如陶师众事和合而有所作,化佛亦尔,众相具足而演说法,然不能说自证圣智所行之境。复次,大慧,诸凡愚人见六识灭,起於断见,不了藏识起於常见。大慧,自心分别是其本际,故不可得,离此分别,即得解脱,四种习断,离一切过。

  注释

  ①一切种智:《大智度论》所说的「三智」之一。「三智」者,一、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知一切法之总相,总相即空相;二、道种智、菩萨之智,亦即能从空入假,知诸法种种差别;三、一切种智,即佛智,能由空、假更入於「中」,了知诸法实相。

  ②无余涅槃:二种涅槃之一,与有余涅槃相对。所谓有余涅槃,指生死之因之惑业已断尽,但作为前世惑业造成的果报身还在;无余涅槃指生死之因果都尽,下再受生三界。

  ③惑障:即「烦恼障」,「二障」之一。二障者,烦恼障、所知障。烦恼障即是以我执为首的诸烦恼,能障涅槃。

  ④智障:即「所知障」。所知障即是以法执为首的诸烦恼,能障觉悟。

  ⑤四种习:即「四住烦恼」,三界见思之烦恼。一、欲界之一切见思烦恼,二、色界之一切见思烦恼,三、无色界之一切见思烦恼,四、三界之一切见思烦恼。

返回目录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