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215篇,用时2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楞伽》简介

    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或称《入楞伽》。为印度佛教法相唯识系与如来藏系的重要经典,内容阐述‘诸法皆幻’之旨趣。中文译本共有四种,最早为北凉·昙无谶所译之《楞伽》。然此本已佚。现存三种,如下所列︰(1)刘宋·元嘉二十年(443)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又称《四卷楞伽》、《宋译楞伽》。(2)北魏·菩提流支译《入楞伽》十卷,又称《十卷楞伽》、《魏译楞伽》。(3)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2847186.html
  • 浅谈《楞伽

    浅谈《楞伽》  福建闽南佛学院讲师 湛如法师  《楞伽》是当初达摩祖师带来,作为印证我们学习佛法心得的一部经典。尤其是在禅宗和法相宗那里,它更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在法相宗里,它是“五经十一论”的中心点,其重要性表现为“性相并重”。  《楞伽》有三种译本,一个是宋本,一个魏本,还有一个是唐本。这三种版本,古来大德都有很多注疏,藕益大师在他的注疏当中对这三本都有解释,三本虽然并重,但还是...

    湛如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4849566.html
  • 楞伽》人间佛教义趣论要

    楞伽》人间佛教义趣论要  刘泽亮   《楞伽》般若,唯识,真常三系统摄,实为一部小型的"佛教百科全书".探讨   《楞伽》的人间佛教义趣,事实上是分析整个大乘佛教人间佛教思想的一个绝好的范   本.本文从佛凡不二的心体论,转识成智的禅悟论,宗说俱通的传释论,不舍众生的解   脱论四个层面窥视《楞伽》人间佛教的义趣.   关键词:楞伽 如来藏 人间佛教   作者刘泽亮,1959年生,...

    刘泽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3855098.html
  • 楞伽的知识意义探究

    楞伽的知识意义探究  《楞伽》的知识意义探究[1]  华梵大学哲学系杜保瑞[2]  摘要:  本文探究《楞伽》中重要名相的知识意义,首先指出,佛教经典的言说内涵必定具备知识理论的传达目的,也因此存在观念议题重点的互异现象,亦即各个佛经必然在知识传达及理论建构上各有重点,因此《楞伽》亦有观念重点,此即本文欲揭露之主题。其次,各佛经固然探究重点不同,但是彼此仍应形成一统合一致的理论网络,作者...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4060030.html
  • 楞伽》与禅宗思想

    早期禅宗传授,非常重视《楞伽》。《楞伽》,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16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本章随文注括号内只标卷数不另注出处者,均出此本。 禅宗东土初祖达摩大师以四卷《楞伽》授与二祖慧可,并嘱他“我观汉地,唯有此。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依言奉行,并令弟子们“常赍四卷《楞伽》,以为心要,随说随行。”《续高僧传》卷16《慧可传》。按同...

    吴言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3546912.html
  • 书《楞伽》后

    !  楞伽义趣幽眇,文字简古,读者或不能句,而况遗文以得义、忘义以了心者乎?此其所以寂寥于世,几废而仅存也!大子太保乐全先生张公安道,以广大心,得清净觉,庆历中,尝为滁州,至一僧舍,偶见此,入手恍然...,尽得风流雅兴之故事,则为世人轻忽矣。《书楞伽后》明白地告诉我们他与本的因缘,他对教理趣的信仰态度,还有他对人生磨难的潇洒的情怀。故而,本文不可不读。  东坡居士自出川入仕后,并未放弃他的入佛...

    北宋·苏 轼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01853707.html
  • 楞伽》的知识意义探究

    楞伽》的知识意义探究[1]  华梵大学哲学系杜保瑞[2]  摘要:  本文探究《楞伽》中重要名相的知识意义,首先指出,佛教经典的言说内涵必定具备知识理论的传达目的,也因此存在观念议题重点的互异现象,亦即各个佛经必然在知识传达及理论建构上各有重点,因此《楞伽》亦有观念重点,此即本文欲揭露之主题。其次,各佛经固然探究重点不同,但是彼此仍应形成一统合一致的理论网络,作者认为若能透过哲学基本问题...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2360070.html
  • 对《楞伽》如来藏说之探讨

    大   纲  一、前 言  二、《楞伽》的译本  三、《楞伽》的特色  四、空如来藏  五、不空如来藏  六、结 语  【参考书目】  一、前 言  如来藏(tathagata-garbha)是...,以中观及唯识的“密意”去解说他。其实这一思想体系,有其独到的立场,主要是众生与佛有共同的体性;依此为宗本,说明依此而有生死、众生,依此而有究竟解脱、如来。  本文以《楞伽》为主来探讨如来藏说,主要...

    释大礼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145075.html
  • 佛在楞严经及楞伽中的教诲!

    佛在楞严经及楞伽中的教诲!  食肉修行必落神道,神福享尽直堕恶道  佛陀说:万物最尊最贵者‘生命’所以佛制五戒十善第一戒皆是 ‘不杀生’戒。楞严经佛对众弟子所说四种清净明诲中,对杀戒如此觊切的说:...应该没有过咎吧!这是欠缺思虑,推诿责任的说法。市场、屠宰场的肉是为谁而杀?楞伽说:‘若无教想求,则无三净肉。’古德云:‘世无肉食者,屠门不开张。’世间如果没有想吃肉、想买肉、教人杀生、教人卖肉的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1248947.html
  • 楞伽》导读(一)

    楞伽》导读(一)  谈锡永   前言   《楞伽》是一本十分重要的佛家经典。印度、汉土、西藏,三地的佛家都与本有很深的渊源。   在印度,称为“空宗”的中观派,以及称为“有宗”的瑜伽行派(唯识学派),都重视对本的研究。   据西藏宁玛派说,西元一世纪“大圆满”法系大师俱生喜金刚(Prahevajra,藏称Garab Dorje)所传的颂偈,即有与《楞伽》相同的法义。这种法义,后世称之为“...

    谈锡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0663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