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印度佛教>>正文内容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吕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据玄奘搜集并编纂而成的《大般若经》,共有十六种(或称十六会,十六分)。开头五分是根本般若经,其余归为杂类,叫杂般若经。根本五会,内容相似,仅文字详略不同。第一会最详,有十万颂(汉译四百卷,接近四百万字):第二会,有二万五千颂,第三会,一万八千颂,第四会,一万颂;第五会,八千颂。其中二、三两会的内容差不多,四、五两会的内容也相似。现在要问,这五会哪一会是先出现的呢学者们的看法也不相同。既然有详有略,就有两种可能:一个可能由详到略,而详本在先,一个可能由略发展为详,而略本较早。按实际情况分析,先略后详,先有小本而后发展为大本,还是合理一些。第一,般若尽管是以方广形式出现,开始的分量,不能与部派公认的诸经分量相差太远,那样会叫人不容易相信的。第二,从传播方面看,部派诸经是凭口传的,大乘经一上来就有文字记录,按写作规律讲,开始不可能太详,太大。所谓“大本”小本”,主要内容都同,只是大本的文字敷衍些而已。第三,从中国翻译史方面看,第一个译大乘经的支娄迦谶,译出的是《道行般若》(30品),在五会中相当于四会,过了一百年,西晋时才译出《放光》、《光赞》,两部经相当于五会中的第二会,至于初会,是到玄奘编纂《大般若经》时才有的。从这里看出它的发展是先简后详的。当然,从翻译的前后不能即确定它们出现的先后次序,但也可以作为推断的根据之一(由于《道行》比《光赞》篇幅要小,所以后来习惯叫前者为“小品”,后者为“大品”)。
  另外,“杂类般若”的内容,很不相同。其中有中国极为熟悉的《金刚经》,玄奘把它放在第九会,分量最小,只三百颂。也可看成是般若的一个略本,因为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它都有了。以后无着、世亲加以分析,认为经中有二十七个主题,实际包括了全部般若的主要思想。它的形式,较之大、小品,更加接近于九分教和十二分教以及后来的阿含形式。例如,经一开始就讲释迦住在王舍城,他的团体比丘有千二百五十人,并叙述到讲道的过程等等,这些都是原始经典的格式。而根本般若,就是“小品”,形式也不是这样,讲的是五千人,并说这些人都具有种种功德成就,同后来大乘的铺张说法相类似。这说明,《金刚经》的般若形式,比“小品”还更早一些。其次,南方有位学者觉音,他在解释十二分教中的“方广”时,是从它的形式讲的,他说,“方广”是问答体,在每一问题得到圆满解答的基础上,继续追究,步步深入,他举了巴利文的五部做例证。我们看《金刚经》的体裁,正是如此(其他般若经就不这样显著),第一个问题结束后,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所以无着、世亲解释说,须菩提对不了解的地方共二十七处,这二十七处是“展转相生”的。又《金刚经》的问题是借须菩提提出的,他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是得了无诤三昧,以解空著名的。《金刚经》但明“空”理,故借重他来发问。可是“小品”的内容就较芜杂,人物有舍利弗、弥勒,甚至还有帝释等等。这说明,般若类最早出现的是略本,而略本中又以《金刚经》的出现更早一些(它在我国翻译较晚,但产生应早)。
  通过《金刚经》的二十七个主题,更易掌握般若的要点。般若思想不外说明诸法“性空幻有”的道理。所谓“性空”是说佛所说的一切法即一切现象都没有实在的自性,但空非虚无,法虽然自性空,假有的现象仍是有的,即所谓“幻有”。“幻有”含有二重意思,(一)幻有并非无有,是相对于实有说其非实在的,(二)幻有非凭空而现,它的产生是要有条件(因缘)的。所以般若思想是由一双范畴性空、幻有构成的,不能单执着某一个方面。关于性空的思想,在部派佛学时也有,如上座讲人空外也讲法空,不过他们的性空进一层发展就成了方广,趋向极端,连幻有也否定了,所以龙树批评它为“恶趣空”,虚无主义。这种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与般若性空之说,是不一样的。《金刚经》全部讲的是性空而幻有的问题,最后归结为一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完满的说法,应为九喻,秦译只有六喻)。其次,讲性空幻有,应联系到佛说,般若思想反对有部认为佛说的一切法都有自性的极端态度,主张佛说法不是实有,而是幻有。佛为什么要说法呢在他们看来,是因实践的要求加以假设而已。佛法并非实有,只是我们概念上对它加以分类而成功的假有。这种思想《金刚经》表现得非常集中,它有这样一套说法的形式,如:“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概念的假设)。”之所以要假设佛法,据他们讲是为了救度众生这一实践要求。《金刚经》随处都是这种思想,所以说般若的主要思想,《金刚经》都有了。
  还有一个问题,《般若经》最初是在什么地方编纂的这已无法讲清楚了,不过它的流行地区,倒是可以从经的本身记载中看得出来。据《大般若经》三百○二卷中说,开头是在东南方,以后流传到南方,然后到西方,逐渐到北方、西北方,最后到达东北(中国地区)。这个记载与实际情况是符合的,因为这个流传路线与大众部发展的地区相一致,与正量部活动的地区也一致,前者是在东南、南、西方活动,后者是以西印为中心,然后到达西北。大乘思想,前面已经分析是与大众,正量有联系,也是得到部派的承认的,所以流行于与他们思想相接近的部派区域内,以后又发展到西北等处,是合理的,而一旦传到月氏,就得到人们的信仰,并经过西域传播到中国来了。
  大乘经有了般若之后,又陆续地在各别地方出现了别种经典,到后来还不断地在发展扩大。有的从小品逐渐充实内容变为大品,有的由一部分发展成多部分的丛书性质,如《宝积》、《华严》等就是。这类经典的流行及制作地点,现在只能从经典所使用的语言上去推定。现在留下这类经的原本梵文(特别是颂文部分),大概都不是纯梵文,而是混合梵语。纯梵文,文法非常严密,而大乘经的原本梵文却夹杂俗语或带有俗语语尾。这样就可以用这部分俗语来研究它最初流行与制作地点。现代的梵文学者正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如我国季羡林的研究就很有成绩,他认为那些俗语是东印度以摩揭陀为中心的俗语。这一结论是依据阿育王((法敕”进行勘定得出的。阿育王派人到各地刻的“法敕”,内容相同,但采用的是各地方的方言,现在它已成为研究古代印度语极为宝贵的资料。经此推定,大乘这类经典的流行及制作地点就是东印一带。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