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六种遮胎门——说“受生中有”之二(二)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生与死的禅法》   作者:谈锡永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三,四喜遮胎门。

这法门只适合修习过圆满次第的密乘行人。如果修习得好,根本不须遮胎门。于临死时,由于地、水、火、风等“四大”逐渐消融,由母分而来的“红菩提”自然上升、由父分而来的“白菩提”自然下降,二者会合于心轮,分别成为红彤彤、白雪雪的现分,此际生机显露,于是生起俱生大乐。于此时际,假如修习圆满次第娴熟的人,便会依着“四喜”的修习,于神识昏厥以至内息断绝这一段时期内,由“俱生大乐”引生俱生智——这俱生智,即是“乐空双运”的境界。以现证智故,其人刹那即入法界而得解脱。

关于这些,必须有上师的指导然后才能修习,千万不可依靠坊间的一些书本即便自行修习,尤其是不可妄自修习“双身法”,不但容易出毛病,而且于临死时,可能会出现遗精(女子则为白带),由是堕入饿鬼道。因为正误之间只相差一线,很容易犯错。

若未能如是解脱,亦即圆满次第未能娴熟,则可在“法性中有”时期,由见寂静与忿怒尊的双身,从而忆念俱生大乐,于是本觉智即能徐徐显露,由是解脱。

在这里,需要一谈关于寂静尊与忿怒尊。

寂静尊虽然表相祥和,但在形象上亦跟显乘的佛像不同。他手中拿着的法器,称为“标帜”,这就说明了密乘寂静尊形象的建立,即以“标帜”作为重点。而显乘的佛像,只有用“三十二相”以及“八十随形好”来表彰佛的功德(详见《宝女问经》),除此之外,便只有手印作表义。可是密乘寂静尊却由五佛冠开始,以至十三种衣饰,手印标帜,身光肤色,无一不具足特殊的表义。同时还具备九种舞姿,更是“明分”与“现分”的标志。

至于忿怒尊,除了用死亡来成为标志,与寂静尊不同之外,那些多手多足、多头多眼等等,更是超越时空的标志。——他虽然在形相上依然脱离不了三元次的立体,可是,手足头眼的数量跟我们不同,毕竟能令我们感觉到,并不是一切高级生命形态都跟人类一模一样。

我们看电视上的“外星人”,不也只是用跟人类不同的人造型来作为象征吗?

因此,当意生身于“法性中有”时,见到寂静尊与忿怒尊以双身的形态展现,便当现证超越时空,周遍一切界的自显现,生机具足,表义俨然,然后由生机现证现分,由表义现证明分,由是现证本来空分、明分、现分三者不一不异的境界,是即为自生智——如是解脱。

至于根器最下的行者,既不能如上根之现证四喜,又不能如中根之现证明分与现分,那便只能于受生中有时,见到阴阳交媾,立即由根器之乐转化为修习四喜时的大乐,于乐空双运中遮闭胎门。

第四,对治遮胎门。

对于比丘、比丘尼,因持戒律之故,不能由双身现证,那么,便可以于见到中有父母时,立即忆持戒律,修不净观,如是断除对父母形相的执着,断除欲行与非梵行,即能遮闭胎门,至少亦能生于善胎。

这法门稍逊于前三者,但凡持戒的人都可以做到,是其优点。

若为不持戒律的凡庸者,亦可以用平常心来对治,只须无妒念,无欲念,亦可因善业牵引而受生善道。

第五,清净光明遮胎门。

第六,幻化身遮胎门。

这两个法门,不适合普通人。前者,意生身生前须修过光明教授,或修过立断、顿超;后者,意生身生前至少须修过梦幻,始能遮断胎门而得解脱,于此无须详说。

上来所说的修习要领是——

修习生起次第的行者,对于“处生中有”的一切形相,也即是现世界一切事物的形相,应视其自性为本尊父母(或上师父母)。也即是说,须由事物的“现分”来体会,现证一切法的生机。

修习圆满次第的行者,须视一切相为“明分”。即视一切相为本觉智之自显现(亦即空性中的自显现)。

复次,由视一切显现皆如镜影,故知其虽显现而无自性。此即“现空不二”。由于“梦幻中有”中,昼间所见皆为欺妄相,梦中所见皆为虚幻相。由欺妄与虚幻相,生起清净现分,生起清净光明,当于中有时,一切所见亦然如是,这即是于中有中解脱的基础。

行者日常复须如是行持——

将眼前所见一切显现,视为自己死后徘徊于中有时之一切自显现。

将一切已生、未生有情,视为受生中有内之有情。

于是观修一切境界:风息怒吼、闪电雷鸣、雨雪冰霜、天昏地暗、人声鼎沸、犬吠鸡鸣、军旅对阵,以至所见有情之各操各业、异语交谈、载歌载舞,以及种种世间杂乱,悉皆为中有境界。

现实与观想混成一体,两个境界任其重叠,因为同属欺妄与虚幻。缘想此即中有,此即受生中有时的境界。眼前所见的亲友,亦视为已死,与自己同于中有中飘流。

如是久久行持,即不知不觉得证大手印。心识等持于此证量,成为习惯,由是即可于“法性中有”中解脱。

复次,恒时心识等持,不加整治,于无整治、自显现现前中住心,凡念头生起,皆于四大解脱中消融,现证一切法自生起、自解脱。这即是“禅定中有”的境界。

如是行持,即在本来清净中住心,能恒时住心,即可于“临终中有”时现证光明而自解脱。

上来即是修习中有自解脱的重点。行者若将中有依现实分为生、死二段,证量即难获致。

谈锡永专栏:http://www.longquanzs.org/columndetail.php?id=94

图书信息:

《生与死的禅法》

作者:谈锡永

定价:¥26.00元

出版发行: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46242

页数: 203

定价: 26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8

目录:

我们的心要落妆

让心自在于生死

在一座中经历轮回生死

“三自解脱”和“如来藏”

认识“自显现”

——佛家修行的关键

生前死后的“六中有”

鸽子归巢 现证“本住”

——说“处生中有”之一

把禅法带人生活

——说“处生中有”之二

念念分明修“胜观”

——说“处生中有”之三

幻人离幻境

——说“梦幻中有”之一

梦中知梦与转变梦境

——说“梦幻中有”之二

“四大光明”的理趣

——说“梦幻中有”之三

“三虚空”与“四大解脱”

——说“禅定中有”

临终的解脱与往生

——说“临终中有”之一

死相·临终·死光明

——说“临终中有”之二

“往生”的修习与实践

——说“临终中有”之三

怖畏与离怖畏

——说“法性中有”之一

生起四种“现分”

——说“法性中有”之二

意生身与习气身

——说“受生中有”之一

六种遮胎门

——说“受生中有”之二

三个禅的境界

——完结篇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