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毕淑敏:先有“语” 后有“文”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文摘报   作者:毕淑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陆的学校,将这门最重要的课,叫作“语文”,小学叫语文,到了大学,还是矢志不渝地叫“大学语文”,执拗得可爱。这个称呼很妙,有一种真知灼见藏在其中。港台有地方管这门课叫作“国文”,可能是为了和“英文”排列对仗,其实却很皮毛,失了神髓。

“语文”二字,顾名思义,是又能“语”,又能“文”的,而且是先“语”而后“文”的。

老师们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通常是从抓“文”开始,特别是升学考试,只考“文”的部分。因为“文”这个东西,比较看得见摸得着。字词连续写上100遍,抄录范文的段落篇章,作文优美句子下面画上红色波浪线……都比较直观,容易量化。

这固然无错,但从提高学生素质水平来说,似乎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请重视培养学生“语”的能力。“语”字当然有很多种解释,请允许我用最简单的一种,就是“语言”——“说出你自己的话”。

对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掌握语言的能力一定先于文字。当我们会说很多话的时候,很可能还一个字都不会写呢。民间的老艺人,不会写字,可是他们会说,说得非常好,动人形象幽默。语言和文字相比较而言,容易训练和掌握。不言而喻,孩子没上学之前,学习语言的方式是散漫的自由的听天由命的。父母就是他们的语言老师,孩子无可选择。上了学,在语文课上,他们将学习新的语言风格,并尝试着用更丰富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惜的是,语文老师常常忽略了这个环节。他们没有把锤炼自己的语言修养当做万分重要的事情,以为只要教孩子们认识了汉字,会读课本上的范文,能写出通畅的句子,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体察自己的内心,准确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是人生基础之一。一个人一生使用语言的场合,比使用文字的频率要多得多,即使如我这样以写作谋生的人,说话的时间也要十倍于提笔的总和。对于不是作家的人来说,差距会更大。那么,谁来教我们说话的本领呢?有些大学开了演讲的选修课,可日常的说话,并不是演讲。如果一个人总用演讲的风格讲话,别人一定退避三舍。

学会温和地形象地生动地描绘自己的内心,让别人准确地掌握自己所要表达的思考和决定,应该是哪门课教授给我们?思来想去,担子落在语文肩头。语文课应该先教会孩子们如何说,然后再教会如何写。先学说清楚,有真情实感。再是写明白,文采斐然。

语文老师们啊,你们不单肩负着传授知识的责任,而且是在训练让你的学生们一生幸福的必备要务,千万要上心!至于其中有些人成了作家,那是语文的副产品,小概率事件,几可不计。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