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大智度论》:禅前方便解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智度论》:禅前方便解说
  T25n1509_p0180b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第二十八》(卷第十七)


  问曰:行何方便得禅波罗蜜?答曰:却五事(五尘)、除五法(五盖)、行五行。

  云何却五事?当呵责五欲。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咬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譬如愚人贪着好果。上树食之不肯时下。人伐其树,树倾乃堕,身首毁坏痛恼而死。又此五欲得时须臾。乐失时为大苦。如蜜涂刀舐者。贪甜不知伤舌。五欲法者与畜生共。有智者识之能自远离。如说。有一优婆塞。与众估客远出治生。是时寒雪夜行失伴。在一石窟中住。时山神变为一女。来欲试之。说此偈言 白雪覆山地 鸟兽皆隐藏 我独无所恃 惟愿见愍伤。优婆塞两手掩耳。而答偈言:

  无羞弊恶人 说此不净言 水漂火烧去 不欲闻汝声
  有妇心不欲 何况造邪淫 诸欲乐甚浅 大苦患甚深
  诸欲得无厌 失之为大苦 未得愿欲得 得之为所恼
  诸欲乐甚少 忧苦毒甚多 为之失身命 如蛾赴灯火。

  山神闻此偈已。即擎此人送至伴中。是为智者呵欲不可。着五欲者。名为妙色声香味触。欲求禅定皆应弃之。

  云何弃色?观色之患。若人着色诸结使火。尽皆炽然烧害人身。如火烧金银。煮沸热蜜虽有色味烧身烂口。急应舍之。若人染着妙色美味亦复如是。复次好恶在人色无定也。何以知之。如遥见所爱之人即生喜爱心。若遥见怨家恶人即生怒害心。若见中人则无怒无喜。若欲弃此喜怒。当除邪念及色一时俱舍。譬如洋金烧身。若欲除之。不得但欲弃火而留金。要当金火俱弃。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故身入敌国。独在淫女阿梵婆罗房中。忧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是等种种因缘。是名呵色欲。

  云何呵声?声相不停暂闻即灭。愚痴之人不解声相无常变失故。于音声中妄生好乐。于已过之声念而生着。如五百仙人在山中住。甄陀罗女于雪山池中浴。闻其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逸不能自持。譬如大风吹诸林树。闻此细妙歌声柔软清净。生邪念想。是故不觉心狂。今世失诸功德。后世当堕恶道。有智之人观声。念念生灭前后不俱。无相及者。作如是知则不生染着。若斯人者诸天音乐尚不能乱。何况人声。如是等种种因缘。是名呵声欲。

  云何呵香?人谓着香少罪。染爱于香开结使门虽复百岁持戒能一时坏之。如一阿罗汉。常入龙宫食已以钵授与沙弥令洗。钵中有残饭数粒。沙弥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便入师绳床下。两手捉绳床脚。其师至时与绳床俱入龙宫。龙言。此未得道何以将来。师言。不觉。沙弥得饭食之。又见龙女身体端正香妙无比心大染着。即作要愿。我当作福夺此龙处居其宫殿。龙言。后莫将此沙弥来。沙弥还已一心布施持戒。专求所愿。愿早作龙。是时遶寺足下水出。自知必得作龙。径至师本入处大池边。以袈裟覆头而入。即死变为大龙。福德大故即杀彼龙举池尽赤。未尔之前诸师及僧呵之。沙弥言。我心已定心相已出。时师将诸众僧就池观之。如是因缘由着香故。复次有一比丘。在林中莲华池边经行。闻莲华香其心悦乐过而心爱。池神语之言。汝何以故舍彼林下禅净坐处而偷我香。以着香故诸结使卧者皆起。时更有一人来入池中。多取其花掘挽根茎狼籍而去。池神默无所言。比丘言。此人破汝池取汝花。汝都无言。我但池岸边行。便见呵骂言偷我香池神言。世间恶人常在罪垢粪中不净没头。我不共语也。汝是禅行好人。而着此香破汝好事。是故呵汝。譬如白迭鲜净。而有黑物点污众人皆见。彼恶人者。譬如黑衣点墨人所不见。谁问之者。如是等种种因缘。是名呵香欲。

  云何呵味?当自觉悟。我但以贪着美味故当受众苦。洋铜灌口噉烧铁丸。若不观食法嗜心坚着。堕不净虫中。如一沙弥心常爱酪。诸檀越饷僧酪。时沙弥每得残分。心中爱着乐喜不离。命终之后生此残酪瓶中。沙弥师得阿罗汉道。僧分酪时语言。徐徐莫伤此爱酪沙弥。诸人言。此是虫何以言爱酪沙弥。答言。此虫本是我沙弥但坐贪爱残酪故生此瓶中。师得酪分虫在中来。师言。爱酪人汝何以来。即以酪与之。复次如一国王名月分王。有太子爱着美味。王守园者日送好果。园中有一大树。树上有鸟养子。常飞至香山中。取好香果以养其子。众子争之一果堕地。守园人晨朝见之。奇其非常即送与王。王珍此果香色殊异。太子见之便索。王爱其子即以与之。太子食果得其气味。染心深着日日欲得。王即召园人问其所由。守园人言。此果无种从地得之。不知所由来也。太子啼哭不食。王催责园人仰汝得之。园人至得果处。见有鸟巢知鸟衔来。翳身树上伺欲取之。鸟母来时即夺得果送。日日如是。鸟母怒之于香山中取毒果。其香味色全似前者。园人夺得输王。王与太子。食之未久身肉烂坏而死。着味如是有失身之苦。如是等种种因缘。是名呵着味欲。

  云何呵触?此触是生诸结使之火因。系缚心之根本。何以故。余四情则各当其分。此则遍满身识。生处广故多生染着。此着难离。何以知之。如人着色。观身不净三十六种则生厌心。若于触中生着虽知不净。贪其细软观不净无所益。是故难离。复次以其难舍故。为之常作重罪。若堕地狱。地狱有二部。一名寒冰二名焰火。此二狱中皆以身触受罪苦毒万端。此触名为大黑闇处。危难之险道也。复次如罗[目*侯]罗母本生经中说。释迦文菩萨有二夫人。一名劬毘耶。二名耶输陀罗。耶输陀罗罗[目*侯]罗母也。劬毘耶是宝女故不孕子。耶输陀罗以菩萨出家夜。自觉妊身。菩萨出家六年苦行。耶输陀罗亦六年怀妊不产。诸释诘之。菩萨出家何由有此。耶输陀罗言。我无他罪。我所怀子实是太子体胤。诸释言。何以久而不产。答言。非我所知。诸释集议。闻王欲如法治罪。劬毘耶白王。愿宽恕之。我常与耶输陀罗共住。我为其证知其无罪。待其子生知似父不治之无晚。王即宽置。佛六年苦行既满。初成佛时其夜生罗[目*侯]罗。王见其似父爱乐忘忧。语群臣言。我儿虽去今得其子。与儿在无异。耶输陀罗。虽免罪黜恶声满国。耶输陀罗欲除恶名。佛成道已。还迦毘罗婆度诸释子。时净饭王及耶输陀罗。常请佛入宫食。是时耶输陀罗持一钵百味欢喜丸。与罗[目*侯]罗令持上佛。是时佛以神力。变五百阿罗汉。皆如佛身无有别异。罗[目*侯]罗以七岁身持欢喜丸。径至佛前奉进世尊。是时佛摄神力。诸比丘身复如故。皆空钵而坐。唯佛钵中盛满欢喜丸。耶输陀罗即白王言。以此证验我无罪也。耶输陀罗即问佛言。我有何因缘怀妊六年佛言。汝子罗[目*侯]罗。过去久远世时曾作国王。时有一五通仙人来入王国。语王言。王法治贼请治我罪。王言。汝有何罪。答言。我入王国犯不与取。辄饮王水用王杨枝。王言。我以相与何罪之有。我初登王位。皆以水及杨枝施于一切。仙人言。王虽已施我心疑悔罪不除也。愿今见治无令后罪。王言。若必欲尔。小停待我入还。王入宫中六日不出。此仙人在王园中六日饥渴。仙人思惟。此王正以此治我。王过六日而出辞谢仙人。我便相忘莫见咎也。以是因缘故。受五百世三恶道罪。五百世常六年在母胎中。以是证故。耶输陀罗无有罪也。是时世尊。食已出去。耶输陀罗心生悔恨。如此好人世所希有。我得遭遇而今永失。世尊坐时谛视不眴。世尊出时寻后观之远没乃止。心大懊恨。每一思至躄地气绝。傍人以水洒之乃得苏息。常独思惟。天下谁能善为咒术。能转其心令复本意欢乐如初。即以七宝名珠着金盘上以持募人。有一梵志应之言。我能咒之令其意转。当作百味欢喜丸。以药草和之。以咒语禁之。其心便转必来无疑。耶输陀罗受其教法。遣人请佛。愿与圣众俱屈威神。佛入王宫。耶输陀罗即遣百味欢喜丸着佛钵中。佛既食之。耶输陀罗冀想如愿欢娱如初。佛食无异心目澄静。耶输陀罗言。今不动者药力未行故耳。药势发时必如我愿。佛饭食讫而咒愿已从座起去。耶输陀罗冀药力晡时日入当发必还宫中。佛食如常身心无异。诸比丘明日食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具闻此事增益恭敬。佛力无量神心难测不可思议。耶输陀罗药欢喜丸其力甚大。而世尊食之身心无异。诸比丘食已出城。以是事具白世尊。佛告诸比丘。此耶输陀罗。非但今世以欢喜丸惑我。乃往过去世时。亦以欢喜丸惑我。尔时世尊。为诸比丘说本生因缘。过去久远世时。婆罗奈国山中有仙人。以仲春之月于澡盘中小便。见鹿麚麀合会。淫心即动精流盘中。麀鹿饮之实时有娠。满月生子形类如人。唯头有一角其足似鹿。鹿当产时至仙人庵边而产。见子是人。以付仙人而去。仙人出时见此鹿子。自念本缘。知是己儿取已养育。及其年大懃教学问。通十八种大经。又学坐禅行四无量心即得五神通。一时上山值大雨。泥滑其足不便。躄地破其鍕持。又伤其足。便大瞋恚。以鍕持盛水咒令不雨。仙人福德诸龙鬼神皆为不雨。不雨故五谷五果尽皆不生。人民穷乏无复生路。婆罗奈国王忧愁懊恼。命诸大官集议雨事。明者议言。我曾传闻。仙人山中有一角仙人。以足不便故。上山躄地伤足。瞋咒此雨令十二年不堕。王思惟言。若十二年不雨我国了矣。无复人民。王即开募。其有能令仙人失五通。属我为民者。当与分国半治。是婆罗奈国有淫女。名曰扇陀。端正无双。来应王募问诸人言。此是人非人。众人言。是人耳。仙人所生。淫女言。若是人者我能坏之。作是语已取金盘盛好宝物。语国王言。我当骑此仙人项来。淫女实时求五百乘车载五百美女。五百鹿车载种种欢喜丸。皆以众药和之。以众彩画之令似杂果及持种种大力美酒色味如水。服树皮衣草衣。行林树间以像仙人。于仙人庵边作草庵而住。一角仙人游行见之。诸女皆出迎逆。好华好香供养仙人。仙人大喜。诸女皆以美言敬辞问讯仙人。将入房中坐好床蓐。与好净酒以为净水。与欢喜丸以为果蓏。食饮饱已语诸女言。我从生已来初未得如此好果好水。诸女言。我以一心行善故天与我。愿得此好果好水。仙人问诸女。汝何以故肤色肥盛。答言。我曹食此好果。饮此美水故肥盛如此。女白仙人言。汝何以不在此间住。答曰。亦可住耳。女言。可共澡洗即亦可之。女手柔软触之心动。便复与诸美女更互相洗。欲心转生遂成淫事。即失神通天为大雨七日七夜。令得欢喜饮食。七日已后酒果皆尽。继以山水木果。其味不美更索前者。答言。已尽今当共行。去此不远有可得处。仙人言。随意。即便共出。媱女知去城不远。女便在道中卧言。我极不能复行。仙人言。汝不能行者。骑我项上当项汝去。女先遣信白王。王可观我智能。王敕严驾出而观之。问言。何由得尔。女白王言。我以方便力故今已如此。无所复能。令住城中好供养恭敬之。足五所欲。拜为大臣住城少日。身转羸瘦。念禅定心乐厌此世欲。王问仙人。汝何不乐身转羸瘦。仙人答王。我虽得五欲。常自忆念林间闲静诸仙游处不能去心。王自思惟。若我强违其志。违志为苦苦极则死。本以求除旱患。今已得之。当复何缘强夺其志。即发遣之。既还山中精进不久还得五通。佛告诸比丘。一角仙人我身是也。淫女者耶输陀罗是。尔时以欢喜丸惑我。我未断结为之所惑。今复欲以药欢喜丸惑我不可得也。以是事故知。细软触法能动仙人。何况愚夫。如是种种因缘。是名呵细滑欲。

  如是呵五欲。

  除五盖者。复次贪欲之人去道甚远。所以者何。欲为种种恼乱住处。若心着贪欲无由近道。如除欲盖偈所说:

  入道惭愧人 持钵福众生 云何纵尘欲 沉没于五情 着铠持刀杖 
  见敌而退走 如是怯弱人 举世所轻笑 比丘为乞士 除发着袈裟 
  五情马所制 取笑亦如是 又如豪贵人 盛服以严身 而行乞衣食  
  取笑于众人 比丘除饰好 毁形以摄心 而更求欲乐 取笑亦如是 
  已舍五欲乐 弃之而不顾 如何还欲得 如愚自食吐 如是贪欲人 
  不知观本愿 亦不识好丑 狂醉于渴爱 惭愧尊重法 一切皆已弃
  贤智所不亲 愚騃所爱近 诸欲求时苦 得之多怖畏 失时怀热恼  
  一切无乐时 诸欲患如是 以何当舍之 得诸禅定乐 则不为所欺 
  欲乐着无厌 以何能灭除 若得不净观 此心自然无 着欲不自觉  
  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 尔乃出四渊 诸欲难放舍 何以能远之 
  若能乐善法 此欲自然息 诸欲难可解 何以能释之 观身得实相  
  则不为所缚 如是诸观法 能灭诸欲火 譬如大澍雨 野火无在者
  如是等种种因缘。灭除欲盖。

  瞋恚盖者。失诸善法之本。堕诸恶道之因。诸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如佛教瞋弟子偈言:
  汝当知思惟 受身及处胎 秽恶之幽苦 既生之艰难 既思得此意  
  而复不灭瞋 则当知此辈 则是无心人 若无罪报果 亦无诸呵责 
  犹当应慈忍 何况苦果剧 当观老病死 一切无免者 当起慈悲心  
  云何恶加物 众生相怨贼 斫刺受苦毒 云何修善人 而复加恼害 
  常当行慈悲 定心修诸善 不当怀恶意 侵害于一切 若勤修道法  
  恼害则不行 善恶势不并 如水火相背 瞋恚来覆心 不知别好丑 
  亦不识利害 不知畏恶道 不计他苦恼 不觉身心疲 先自受苦因  
  然后及他人 若欲灭瞋恚 当思惟慈心 独处自清闲 息事灭因缘 
  当畏老病死 九种瞋恼除 如是思惟慈 则得灭瞋毒
  如是等种种因缘。除瞋恚盖。

  睡眠盖者。能破今世三事欲乐利乐福德。能破今世后世究竟乐。与死无异。唯有气息。如一菩萨以偈呵眠睡弟子言:
  汝起勿抱臭身卧 种种不净假名人 如得重病箭入体 诸苦痛集安可眠
  一切世间死火烧 汝当求出安可眠 如人被缚将去杀 灾害垂至安可眠
  结贼不灭害未除 如共毒蛇同室宿 亦如临阵白刃间 尔时安可而睡眠
  眠为大闇无所见  日侵诳夺人明 以眠覆心无所识 如是大失安可眠
  如是等种种因缘呵睡眠盖。

  掉悔盖者。掉之为法破出家心。如人摄心犹不能住。何况掉散。掉散之人如无钩醉象决鼻骆驼。不可禁制。如偈说:
  汝已剃头着染衣 执持瓦钵行乞食 云何乐着戏掉法 既无法利失世乐

  悔法者。如犯大罪人常怀畏怖。悔箭入心坚不可拔。如偈说:
  不应作而作 应作而不作 悔恼火所烧 后世堕恶道 若人罪能悔  
  已悔则放舍 如是心安乐 不应常念着 若有二种悔 不作若已作 
  以是悔着心 是则愚人相 不以心悔故 不作而能作 诸恶事已作  
  不能令不作。
  如是等种种因缘。呵掉悔盖。

  疑盖者。以疑覆心故。于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无故。于佛法中空无所得。譬如人入宝山。若无手者无所能取。如说疑义偈言:
  如人在岐道 疑惑无所趣 诸法实相中 疑亦复如是 疑故不懃求  
  诸法之实相 是疑从痴生 恶中之弊恶 善不善法中 生死及涅盘 
  定实真有法 于中莫生疑 汝若生疑心 死王狱吏缚 如师子搏鹿  
  不能得解脱 在世虽有疑 当随妙善法 譬如观岐道 利好者应逐
  如是等种种因缘故。应舍疑盖。

  弃是五盖,譬如负债得脱,重病得差,饥饿之地得至丰国,如从狱得出,如于恶贼中得自免济安隐无患。行者亦如是,除却五盖,其心安隐清净快乐。譬如日月以五事覆曀,烟、云、尘、雾、罗[目*侯阿修罗手障则不能明照,人心亦如是,为五盖所覆自不能利,亦不能益人。

  若能呵五欲、除五盖、行五法:欲、精进、念、巧慧、一心。行此五法,得五支,成就初禅。欲,名欲于欲界中出,欲得初禅。精进,名离家持戒,初夜后夜专精不懈,节食,摄心不令驰散。念,名念初禅乐,知欲界不净,狂惑可贱,初禅为尊重可贵。巧慧,名观察筹量欲界乐、初禅乐,轻重得失。一心,名常系心缘中,不令分散。

  复次专求初禅,放舍欲乐。譬如患怨,常欲灭除,则不为怨之所害也。如佛为著欲婆罗门说:我本观欲:欲为怖畏忧苦因缘;欲为少乐,其苦甚多;欲为魔网,缠绵难出;欲为烧热,干竭诸乐,譬如树林四边火起;欲为如临火坑,甚可怖畏;如逼毒蛇;如怨贼拔刀;如恶罗剎;如恶毒入口;如吞销铜;如三流狂象;如临大深坑;如师子断道;如摩竭鱼开口。诸欲亦如是,甚可怖畏!若著诸欲,令人恼苦。著欲之人亦如狱囚,如鹿在围,如鸟入网,如鱼吞钩,如豺搏狗,如乌在鸱群,如蛇值野猪,如鼠在猫中,如群盲人临坑,如蝇着热油,如[病-丙+宁]人在阵,如躄人遭火,如入沸咸河,如舐蜜涂刀,如四衢脔肉,如薄覆刀林,如华覆不净,如蜜涂毒瓮,如毒蛇箧,如梦虚诳,如假借当归,如幻诳小儿,如焰无实,如没大水,如船入摩竭鱼口,如雹害谷,如霹雳临人。诸欲亦如是,虚诳无实,无牢无强,乐少苦多。欲为魔军,破诸善功德,常为劫害众生故。出如是等种种诸喻,呵五欲、除五盖、行五法,得至初禅。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