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浅淡禅宗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浅淡禅宗
作者:

一、 禅的含义和类别
  禅是梵文“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思维修”等,即止息杂想、心注一境。唐代圭峰宗密禅师在《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说:“禅是天竺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维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三中说:“言静虑的,於一所缘,系念寂静,正定思虑。《大毗婆娑论》说:“静谓静虑,虑谓筹量。”
  一般把禅指为三学(戒、定、慧)之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五,其实定慧是分不开的,定是为发慧、定慧不二才是禅。唐代道宣在《续高僧传》卷十中讲到天台宗的止观禅法时说:“如斯习定,非智不禅。”禅定是佛教各宗各派最基本的修行方法,为其所共法。由禅定而引发智慧,定慧结合,从而达到成佛的目的。
  唐代慧能所创立禅宗南宗,把“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祖庭事苑》卷五)叫做禅。这种禅宗之禅和上述佛教修行之禅不同,是一种佛性论观点,称为禅理。
  这样,禅就具备了理和行两个方面的含义。圭峰宗密禅师在《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中,明确提出禅有理和行两个方面。他说:“亦名禅那理行者,此之本源是理,忘情契之是禅行,故云理行。”
  圭峰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中把禅分为五类,叫做五味禅。他说:“禅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从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之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最上乘禅即禅宗之禅。
  二、 禅宗的起源、传承和特色
  说到禅宗的起源时,禅师们就会津津乐道地向你叙说起释迦佛“拈花示众”的故事。
  相传,当年佛陀在灵山说法,有一次,经常率领诸天前来听佛陀说法的大梵天王为了表示对佛的尊敬。同时也为了能使众生得大利益,即一枝金色般若花献给佛陀。佛陀未发一言,只是持此般若花,高高举起,向与会大众展示。在座的诸弟子、诸护法天王及其他前来听法者,都对佛陀这一举动不解,唯有侍立于佛陀身边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心领神会,悟解了佛陀的意思,便破颜微笑。这时佛陀已知摩诃迦叶能够担当护持佛法的大任,便向大众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于摩诃叶。”(以上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此后佛教便有宗、教之分。释迦佛以言语传其禅学的,叫如来禅,“经是佛语”,(《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称之教门;包括禅宗之外的佛教所有宗派。离开言语以心传给摩诃迦叶的(以心传心),叫做“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祖庭事怨》卷五),大迦叶为第一代祖师,在印度传至第二十八代菩提达摩,他于南朝梁武帝时来到中国,称为禅宗东土初祖。达摩所传此禅,叫做祖师禅,“禅是佛意”,(《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称为宗门。达摩初到北方传禅,因为宗旨不凡,禅风卓异,震动一时。但由于理旨的深玄难测,令不少学者有幽深难通之感;加以达摩禅是印度的传统,素重头陀行,经常往来游化,居无定所,所以门下够格的弟子并不多,当时主要有道育和慧可两人。有关道育的记载缺少。慧可则因为深得达摩禅的精髓,遂被后来的禅僧奉为禅宗第二祖。慧可持奉《楞伽经》,比较忠实地续承了达摩禅法。不过据《续高僧传·慧可传》所说,他“专附玄理”,显示出自己的特色。《慧可传》还有记载慧可赠向居士的一则偈颂曰:“说此真法如实,与真幽理竟不殊。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愍此二见之徒辈,申词措笔作斯书。观身与佛无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可见,早期达到摩禅不拘泥经教文字,表现出灵活任用各种启悟方法的风格;到了慧可手中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重宗轻教的态度比较明显了。他们“藉教悟宗”、“传佛心印”,偏重于禅法修持和对经教的诠释。
在《历代法宝记》、《景德传灯录》等禅宗典藉的记载中,继慧可之后成为禅宗第三祖的是僧璨。由于僧璨基本上禀承了达摩至慧可的早期禅宗的禅法,他平素的风格也仍然是“萧然静坐。口说玄理,不出文记”(《楞伽师资记》第四)的。达摩禅到了唐朝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继僧璨为禅宗第四祖的是道信。道信的禅法重在起心动念,有所谓“菩萨戒是持心戒,以佛性为戒”。成为戒禅合一,强调“一念清净心,顿超佛地”《大乘无生方便门》。道信受南方般若学的影响较大,将《楞伽经》、《文殊说般若经》相结合起来。道信以其宏大的气魄,将达摩禅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道信以后,被称为禅宗第五祖的是弘忍。道信、弘忍两人创立了“东山法门”。道信著《修心要论》,其禅学有自己的特色。他认为,众生自性圆满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只要努力“守本真心”,久久便能妄念不生,自然与佛不二。禅宗从达摩到道信,禅法的传承一直恪守“一人一化”的付法方式。到了弘忍这里,东山法门的弟子遍及南北各地,开始出了“多头弘法”的现象。据《楞伽师资记》、《历代法宝记》等禅宗典藉的记载,弘忍门下有十大弟子,但其中以神秀和慧能二位在师为主。神秀主张渐修,慧能主张顿悟,又慧能接弘忍禅师的衣钵,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
  六祖慧能的禅学更有中国禅的特点。有人认为,他是中国禅宗的真正创立人;禅宗这个宗名是在慧能大师时代才出现的,在他以前没有以禅宗命名的佛教宗派。从慧能以后,禅宗流传广泛,枝盛叶茂,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佛教史的主流。
  慧能门下最初主要的荷泽神会、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三大系,各有自己的宗风。到了隋唐五代时,怀让、行思两系发展起来,出现了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大宗。按他们立宗先后顺序,对其禅学思想和宗风特点作些简单的介绍。
  (一) 审细密切,上令下从——沩仰宗
沩仰宗的基本思想是“三生说”。且看《人天眼目》记载了灵佑的一段话:师(指沩山灵佑)一日谓仰山(慧寂)曰:“发智境为宗要出三种,所谓想生、相生、流注生。”《楞伽经》云:“想生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智觉。”想生即能思之杂乱,相生即所谓思之境。微细流俱为尘垢,若能净尽方得自由。
沩仰宗的宗风是师资唱和,方圆默契,审细密切,上令下从。《人天眼目》说:“沩仰宗者,父慈子孝,上令下从;你欲吃饭,我便捧羹;你欲渡江,我便撑船;隔山见烟,便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
  (二) 机用峻烈,单刀直入——临济宗
临济宗的门庭设施,有“临济将军”之称。《五家宗旨纂要》中说:“临济家风,气大机大用,棒唱齐施,虎骤龙奔,星驰电掣,负冲天意气,用格处提持。卷舒纵横,杀活自在。扫除情见,回脱廉行。以无位真人为宗,或棒、或唱、或坚拂明之。”为接引学人,运用了一些非常的手段,主要的三玄三要、四宾主、四料简、四照用等。这是为了使参学者能除却一切违背佛教教理的错误见解,更好地对禅的神密境界进行体悟。
  (三) 绵密回互,妙用亲切——曹洞宗
这与临济宗大机大用、星驰电掣般的峻烈宗风回然为同。在祥宗五家中,以临济宗和曹洞宗两派流传最广,影响深远,其禅学思想和家风门庭也更有特色。曹洞宗主张即事而真。其师徒之间经常互相探讨,以互回不互回之称用使弟子得以悟境。《人天眼目》卷二在论曹洞宗家风时说:“曹洞家风细密,言行接物,就语接人。”
  (四) 孤危险峻,简洁明快——云门宗
云门宗重视一切现成,即事而真。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真如体现。他们提出“云门三句)。据《五灯会元》卷十五记载,云门文偃曾说:“我有三句,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流。’若辨得出,参学有分。若辨不出,长安路上辊辊地。”云门宗认为,对真如佛性的体悟既然无关文字,便不必多语,超脱意言,直下顿入。云门宗后来至南宋即衰微,与它的宗风有一定的关系。
  (五) 闻声悟道,见色明心——法眼宗
法眼宗的文偃禅师在桂琛禅师门下受到启发。桂琛说:“若佛法,一切现成。”便成了法眼宗的禅学特色。
对于法眼学的禅学,《人天眼目》卷四中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此是法眼宗立宗宗旨。其宗吸收了华严宗的六相圆融之教义。他们认为:“观通世间一切法门,能入法界之宗,不堕断常之见。”
法眼宗认为,事理圆融是事物的本然之理,而非人为的刻意按排。因而佛法“一切现成。”文益曾有偈言:“吾有一言,天上人间。若也不会,绿水青山。”又说:“三界唯心万法澄,盘环钗钏一同金。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看。”德韶禅师也偈曰:“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一个是“绿水青山,”一个说“满目青山,”皆是一派景色。佛法本体也就尕含于“满目青山”的自然风光之中。心外无法,一切现成,不必外求,是他们的结论。
  由于“一切现成”,其接学人之句自藏机峰,因而法眼宗教学人之机,调机顺物,寻症施药,一句之见,便使参学者闻声悟道,见色明心。
  三、 禅宗的宗旨和境界
  (一) 不立文字,不离文字
  为了显示禅宗的不立文字、不离文字的特色,有必要认清佛说法和文字的关系。正确处理二者显出禅宗的特征。
  禅宗提出不立文字、不依靠经教,是因为佛陀的真理——佛性实相,是不生不灭的是绝对的,只能靠着我们各自的悟解才能体验。而言语文字是念即思想,是有生有灭的相对。相对不能表达绝对。《楞伽经》卷二云:“大慧,彼恶烧智,不知言说自性,不知言说生灭(相对者),义不生灭(绝对者)。大慧,一切言说堕于文字,义则不堕,离性非性故,无受生亦无身。大慧,如来不说堕文字法,文字有无不可得故,除不堕文字。大慧,若有说言如来说堕文字法者,此则妄说,法离文字故。是故大慧,我等诸佛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所以者何?法离文字故(在绝对本体中文字不能存在)。非不饶益义说,言说者,众生妄想故。” 《涅槃经》亦有云:佛陀“始从鹿野苑,经至跋提河,中间五十年,未曾说一字。”这就是,凡言说文字,都无实相,皆属相对,相对不能表达绝对。
  但是,不立文字并不等于不用言语文字。不立文字是不要去执著于言语文字,是不着教相于文字之上。《传法正宗记》卷一有云:“言语文字皆解脱相。”实相成佛本离言语文字,而不用言语文字却又不能诠实相联系。言语文字用以表意之工具,不能离开文字,而得意忘言,不要执著于言语文字。《祖庭事苑》卷五云:“传法诸祖,初以三藏教乘兼行。后达摩祖师单传心印,破执显宗,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甘情愿,见性成佛。然不立文字,失意者多,往往谓摒去文字,以默坐为禅,斯实吾门之哑羊。且万法纷然,何止文字不立者哉。殊不知道犹通也,岂拘执于一隅。故即文字,文字不可得。文字既尔,余法亦然,所以为见性成佛也,岂待遣而后已。”这里明确批评不用文者为哑羊,是“拘执于一隅”的片面性。文字虽属相对,却倘能因指而见月。则文字当体为实相,相对也就变为绝对。因此,教禅一致是佛教的基础。离开言语文字,也就没有三藏十二部。由此可知,不立文字并不妨碍言语文字的使用,并不是不能把言语文字作为工具来使用。
  (二)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宗的宗旨。禅宗认为,一切众生都有妙真如性,而佛性背觉合尘,迷而不返,如果能在一念当中回光返照,真如佛性显现即是成佛。佛和众生仅一念之差。
所以,佛与佛之间唯传一心,故叫直指人心。诸佛代代相传,只是唯传一心。《圆觉大疏钞》卷一中说:“此心唯佛与佛之间才能究竟了知,唯此事实,无二无三乘。”《楞伽经》云:“无始以来自性清净,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尽未来际,常住不灭。”此佛性又名如来藏性、妙真如性。又《华严经》云:“我有明珠一棵,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佛陀说真心被一念无明所盖。无明断尽佛性即现,即是成佛。
  (三) 禅宗的境界
  禅宗从达摩一直到神秀是渐悟法门。六祖慧能之后才主张顿悟。禅宗五家家风和特点不同,而见性都是一样的顿悟法门。禅宗的根本宗旨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见悟的方式是顿悟。这是禅宗从内容到形式所独有的特色。禅宗反对一切外力的依靠和崇拜。相传,释迦佛出生时,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禅宗云门派创始人文偃禅师对此说“我当时若见,棒打杀与狗子吃,却图贵天下太平。”(《五灯会元》十五卷)这在常人看来是大逆不道之言。但当时一位著名的禅师称赞文偃禅师是真正报佛恩。其实,在禅宗大师那里,参禅悟道主要是,训练自己佛性的活动,只要在可能的范围内选择最直截了当的途径,达到“明心见性”,就能够当下成佛,不需要什么外在的附加力。在他们看来,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都是与此背道而驰的。禅宗认为,一切文字,逻辑推理都是有限的、片面的,是缰死的和外在的;人们不仅不可通过它去“明心见性”,相反倒使之远离“真性”。禅宗采取了拳打、脚踢、当头棒喝等等生动活泼的传心方式。在一嗔一笑、答非所问之间启迪人们的“悟性”,以此帮助人们尽快地达到自识“本性”的目的。由于禅宗的参悟主要是心性,所谓“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坛经·般若品》见性成佛的禅境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一切皆真。此种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到边无可倚倚的第六般若波罗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