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地藏文化与九华山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慧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地藏文化与九华山
  作者:释慧光
  一、地藏菩萨的由来
  地本一物,而所藏者无量,为四大之首,居五行之中,元气所生,万物之祖。其卦为坤,其德曰母。周易云: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体用广厚,德大难名。地者具有七义:1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2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3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一切矿、植、动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交煎的此岸,运载到清凉的彼岸。4能藏义,土地能含藏一切矿、植等物,喻菩萨能含藏一切妙法。5能持义,土地能持一切万物,令其生长,喻菩萨能总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长。6能依义,土地为一切万物所依,喻菩萨能为一切众生所依。7坚牢不动义,土地坚实不可移动,喻菩萨的菩提妙心,坚如金刚,不可破坏。所以说心地含藏无量清净功德,以此功德,自度、自成佛道。以此功德度他,令他成佛道。藏者,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义。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之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世有秘密库藏,蕴藏许多金银财宝,则能济诸贫乏,利益人寰。喻菩萨具有如来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救脱无数众生,咸登觉岸。《地藏十轮经》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名地藏。
  二、地藏菩萨与九华山
  地藏法身大士,垂形六道,随类度生。地藏菩萨,誓愿宏深,其分身尘刹,尽大地,无非为其应化疲乏场,奈凡愚不识,莫能瞻礼。特随顺众生,示金地藏为应化之身,指九华山为驻锡之所,俾众生投诚有地耳。地藏(公元696-749年)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号乔觉。生而相貌奇特,顶骨耸出特高。臂力甚大,可敌十人。为人心地慈善,颖悟异常,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唐高宗开元年间,乔觉时年24岁,出家剃发为僧,唐代的中国佛教,如日丽中天,吸引了一些日本、新罗、高丽、百济等国的僧人来华求法。地藏出家后,即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至安徽池州青阳九华山。见山峰状如莲花,峰峦耸秀,山川幽奇,便登高览胜。叹为希有。遂于此山深无人处,择一盆地,栖居岩洞。渴饮涧水,饥食白土(此土白而腻细,俗称观音土),常被毒虫伤螫,亦端坐无念,置之泰然。地藏素愿写四大部经,遂下山,至南陵,俞荡等人写献,得以归山。至德年初,地方绅士诸葛节率村人登山,见深无人迹处,有一和尚,坐禅于洞穴中。洞旁有一破鼎,存着残粒和白土,生活异常清苦,大为惊异。询如此乃新罗王子,远来求法。诸葛节等人,深愧未尽地主之谊,遂发心倡议为地藏比丘建造禅宇。时九华山为闵让和所有,建寺后请其施舍山地。闵公坚信佛教,素怀慈念,乐善好施。每斋僧百名,必虚一位,请洞僧地藏比丘,以足其数。闻知诸葛节等人要在此建造寺院,自然十分欢喜,乐意捐助山地。闵公对地藏说:“九子山头的土地,尽为我有,任意所需”。地藏答曰:“一袈裟足矣”。闵公许之,地藏遂将袈裟一展,遍覆九子山峰。闵公见状甚喜,尽将所荫之地施与地藏建大道场(化城寺),并遣其子出家,法名道明,后来闵公亦舍俗离尘,皈依地藏。现今所见地藏菩萨像,左道明,右闵公。寺院建成后,各方学者云集此山,特别新罗国的僧人,来此日多。因国内外僧众咸集于此,生活即发生困难。地藏于山中,率领徒众开山掘地,种稻、种茶、供众食用。四面八方的僧人为求法而来,虽然一些人生活非常艰苦,但是在地藏率领下,团结精进,一心向道,以苦为乐。后新罗国王得知地藏在九华山开办道场,即派人运粮供养。地藏于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七月三十日夜示寂,时年99岁。旋即召众告别,罔知攸往。但闻山鸣石陨,扣钟嘶嗄,跏趺而灭。其本坐于函中,三年开缸入塔,颜貌如生,举其骨节,如撼金锁。经云:菩萨钩锁,百骸鸣矣。是知为菩萨应世。乃立小浮图于南台,其地发光如火,因名其岭曰:神光。后来僧众尊崇为地藏菩萨应世,由斯,九华山与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齐名,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全国乃至世界佛教徒朝拜的圣地。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九华山举行隆重纪念地藏菩萨,于是香火鼎盛,闻名遐迩。
  三、地藏菩萨精神
  1、明因识果
  地藏菩萨根据秽土众生恶习很深,多造恶业的特点,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阎浮众生业感品)着重宣传因果报应说,并列举了二十三种因果报应。从业感差别的角度,说明如是因必感如是果,自作自受,业感缘起的管理。在谈由因感果的问题上,说得这样具体和入理,在别的经里,尚不多见。地藏菩萨的用意,是将因果关系说清楚,使人们都能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负责,由少造恶业,到不造恶业,这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有积极意义,地藏菩萨说因果报应,很少神秘色彩。只是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由此而引发的必然后果。包括个人、家庭、社会许多道德范畴,如果我们能认真研究,依经行事,解行并重,必能从中吸取很大的教益。所以说,佛教的因果报应真理,是有益于社会人心的,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道理,也就需要我们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净化身口意。
  2、注重孝道
  百善孝为先。人而不孝父母,不足以为人,孝而不了生死,不足以为孝。为什么?恩莫大于父母,虽服劳奉养,不过山海之斤滴。苦莫甚于生死,即诚意正心俯仰无愧,难界地之轮回,而况人未必孝,孝未必纯乎,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略称地藏经,乃我佛所说之出世孝经也。释迦佛自成道以来,悲悯为怀,广施化度,既以涅期迫,亲恩未报,遂升忉利,为母说法,而必乘时放光,集无数分身地藏于天宫,再四称扬,卒以度生重任,殷勤嘱咐,盖地藏因地为婆罗门女及光目女,皆因救母,始发弘愿,故说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以度佛母摩耶夫人,并使后世佛弟子一一各孝其亲,咸登彼岸,而出生死苦海也。
  1.去不可思议阿僧祗劫,有佛号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地藏菩萨那时为婆罗门女,其母悦帝利不信三宝,修习邪道,死后堕地狱受苦,此女卖掉家宅财产,广求香花,于佛塔寺,大兴供养。以至诚恭敬,摒息杂念,一心称念佛号,其母承女孝顺,为作功德,离狱生天。
  2地藏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为孝女,名曰:光目。其母生前,喜食鱼子,犯杀生罪极重。光目女知母死后必堕恶道,请阿罗汉入定观察,果意其母在地狱中,受大苦难。光目女一心念佛,恭敬供养,以诚孝的力量,拔救母亲离地狱苦。
  这两个故事,说明地藏菩萨提倡孝道,重视超度救济父母。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作子女的要竭尽孝道。对父母除衣食供养,老病侍奉外,最根本的是劝说父母,尊敬三宝,深信因果,止恶行善,具足正见。中国人特重孝道,其慎终追远的精神,与地藏法门有所吻合。所以地藏菩萨在中国,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不无道理。如: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会和七月三十日的地藏法会,在我国各地广泛流行的原因,是地藏法门与中国孝道结合得很好。儒家提倡二十四孝,王强卧冰,孟宗哭笋,皆因救母,所以历代高僧大德都特别尊崇地藏菩萨。其竟趣所在,是将佛教的度亡与中国儒家的孝道糅合在一起,使佛教进一步与中国社会相适应。
  3大愿精神
  大家熟知的四大菩萨,于名号上皆加一赞词,如: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可见地藏菩萨愿力是特别深广的。愿是十度中第八愿波罗密。《瑜伽师地论》说:由此愿故,烦恼微薄,能修精进,是故我说愿波罗密多与精进波罗密,而为助伴。愿是精进的动力,精进是达到愿力的志趣。佛教常说:信、愿、行是佛教三资粮,愿有总愿和别愿,四弘誓愿是总愿,无论发什么愿,都离不开四弘誓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观音的十六大愿,普贤的十大愿,弥陀的四十八愿,释迦的五百愿,文殊菩萨大愿,令一切众生得大智慧,发菩提心,此是文殊本昔之愿。地藏的大愿均称别愿,又称本愿,通别兼收,本即根本,即最初发心时所立的志愿,乃至成佛,与本无异,故称本愿。
  地藏菩萨的本愿是什么呢?“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度众生的特点:哪里最艰苦,就到哪里去,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最艰苦的地方,当然是地狱。所以地藏菩萨工作对象,是在地狱度极得罪的众生,那些恶贯满盈的众生,只要改恶从善,至心诵念地藏菩萨圣号,可以解除一切苦厄,使地狱相,隐而不现。医生治病,要注重防与治相结合,地藏菩萨度众生也是如此,对已堕地狱,令其离狱,但工作的重点,还是放在未堕地狱的众生身上,如何令其护持善根,永远不造堕地狱的恶业。在《十轮经》卷三,介绍有四类十一种罪,能使人堕入地狱。(一)五无间罪:①杀父;②杀母;③杀阿罗汉;④出佛身血;⑤破和合僧。(二)造五无间四根本罪。①杀;②盗;③淫;④妄语。(三)谤正法。(四)疑三宝。若人犯人述十一种罪中的任何一种,必堕无间狱中。地藏菩萨向人们广泛宣传这十一种罪是堕地狱的种了和因缘。使人们认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特别要认清堕地狱的极恶业,才能避恶趋善。不造此类的恶业,免堕地狱。地藏菩萨的大愿,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然后自己才成佛,然众生无尽,地狱也难以度尽,这样就成为不成佛道的大悲和大愿菩萨。地藏菩萨发大愿,广设方便,宁可自己不成佛道,而专心普度众生,尽令解脱的伟大精神,可以说是真正作到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和皈依的。
  4荷担如来家业的地藏菩萨
  根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昔于忉天宫,受释迦世尊嘱咐,于释迦寂灭以后,未来的弥勒佛来生之前,在这个过渡时期中,娑婆世界众生由谁来负责度化?释迦佛把这一重担,交给地藏菩萨。并殷勤嘱咐他,对那些尚在恶趣受大苦的众生,要特别关心,令其改邪归正,离苦得乐。至弥勒佛出世时,使娑婆世界一切众生,皆得解脱。《十轮经》卷一说:“地藏菩萨已于无量无数大劫,五浊恶世,无佛世界,成熟有情。”说明地藏菩萨于无佛出世的过渡时期,教化众生,非始于今日,无量无数大劫以来,一贯如此。地藏菩萨每日是怎样工作的呢?在《地藏十轮经》说:“地藏菩萨,每日清晨,入恒沙定。从定起已,遍于十方诸佛国土,成就一切所化有情,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地藏菩萨每日清晨还以定力,除刀兵劫,令诸有情,互相慈悲,除疫病劫,除饥馑劫,利益安乐,诸有情事。
  地藏菩萨有二个显著特点:
  1常居秽土。“我今学世尊,发如是大愿,当于此秽土,得无上菩提。”见(《十轮经》卷一),地藏菩萨伟大精神,越是浊恶世界越要去,越是恶业深重众生越要去度化。释迦佛是在秽土成佛的,地藏菩萨发展,学习释迦佛在秽土成佛的高风,可见他是释迦精神的真正的继承者。释迦佛因将无佛时期,在秽土教化众生的艰巨任务,交给地藏菩萨自然是十分放心的。
  2现出家相。在诸菩萨中,地藏与众不同的,是现出家相。不像其他菩萨,基本上都现在家相。如:观音菩萨,现白衣大士,或天人相。文殊菩萨现童子相。普贤菩萨也现在家相。所以现在一般寺庙菩萨的塑像或画像,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等菩萨,都头戴天冠,身披璎珞的天人相。唯独地藏菩萨则不然,据《地藏菩萨仪轨》画地藏像,须作声闻形,身披袈裟,覆左肩,左手执莲花,右手施无畏,坐莲花台上,或有幢幡,右手持锡杖,左手持宝珠,地藏菩萨为什么要现身闻形?这是由于他在秽土工作的条件决定的秽土众生,无明痴暗,多诸邪见。地藏菩萨为了令众生“尊敬三宝,深信因果”,故现“出家相”。《十轮经》说:“出家僧相,是秽土世界清净幢相,可使大家见闻熏习,达到身心清净,为人们提出一条远离罪恶,解脱苦难的途径。”
  5地藏菩萨的功德
  地藏菩萨有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是诸微妙功德伏藏。是诸解脱珍宝出处。是诸菩萨明净眼目。是趣涅之导首。是能生长善根良田,是能盛贮解脱乐器。是出妙宝功德贤瓶。照行善者,犹如朗日。照失道者,犹如明炬。除烦恼热,如月清凉,是三善根殊胜果报,是三善本所引等流。常行惠施,如轮恒转,持戒坚固,如妙高山,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由于地藏菩萨悲愿特重,所以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议。《十轮经》卷一说:“诸大菩萨所,于万劫中,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悉得满足。经上又说,若至诚皈依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称其名号,礼拜供养,求已所愿,如求健康,求财富,求功名,求子女,求断烦恼等。于一百劫中,求诸大菩萨,还不如有人,于一顿饭间,至心皈依地藏菩萨,称名念诵菩萨名号,虔诚敬礼地藏菩萨功德大,若有所求,皆得圆满达到愿望。”
  释迦佛也赞叹地藏菩萨的功德说:“未为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见《本愿经》如来赞叹品第六。超越三十劫罪,生天不堕恶道,不受女身,受身尊贵端严,鬼神护卫。若人“临命终时,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见《本愿经》利益存亡品第七。地藏菩萨为什么能具有不可思议功德?《占察经》说:“地藏菩萨发心以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祗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具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萨婆若,即一切智,佛的智慧。”萨婆若海,形容佛的大觉悟大智慧,如海洋一样的深广,此说地藏菩萨于无量劫修行。早已达到了佛的智慧海。功德圆满具足,早应成佛了。但菩萨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故隐其真实功德。以本愿力,自在神通,到处现身说法,普度众生。《楞伽经》也说:有大悲菩萨,永不成佛,是说菩萨以大悲愿力,发愿度一切众生,虽然功德智慧与佛齐等,而不现佛身,始终现菩萨身,于十方世界,度脱众生。所以我们要以感恩之心,虔诚恭敬,至孝之心,感谢大悲大愿地藏王菩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