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岭南寻踪惠能禅迹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宏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岭南寻踪惠能禅迹
  释宏运
  广东古代史上能人辈出,“岭南葛僚”惠能,名扬四海,影响最烈。
  惠能(亦作惠能),佛教史上称“东土禅宗六祖”、“中国佛教南禅始祖”。惠能在中国佛学史,乃至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生前曾言:“广东有个惠能,惠能在哲学上有很大贡献,他把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推倒高峰,要比英国的贝克莱早1000年,你们应该看看《坛经》。”
  惠能改造了传统佛学,创立了中国禅宗理论体系,使佛学“中国化”。惠能经其43名弟子的嗣法,形成河北临济宗,湖南沩仰宗、江西曹洞宗,、广东云门宗、南京法眼宗等5个宗派。一千多年来,南禅香火缭绕不息,至民国时期,“举国僧徒除蒙藏喇嘛外,什九皆南宗子孙矣。”
  惠能作为一名宗教领袖,所弘发的禅学理论,使禅宗“西传”,信徒“东往”,禅宗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东南亚各国、日本、斯里兰卡和北美、欧洲大陆,至今仍有众多信徒。惠能自是佛学界一位卓绝的人物,其一生所表现出过人的探索精神,不愧为中华能人、岭南英杰。(详见拙文《禅宗六祖惠能是越族人》,《广东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惠能及其学说,在日本尤其受到敬重、信仰,每逢南华、国恩寺庆,惠能诞辰、圆寂日,日本禅宗后人都会组团来华庆贺、巡派。日本并出版有《禅文化》杂志,《禅学丛书》及其他禅学书报。日本当代禅佛教思想史研究权威柳田圣山先生撰文写道:“惠能开创的新禅宗佛教,归根到底,润泽大唐四百余州,余波更广泛扩及日本和欧美,惠能解释的问题,不限于中国禅史领域。”(《参拜新兴禅宗佛教——荔枝的故乡》,日本京都花园大学禅文化研究所《禅文化》115期)
  对禅宗六祖的信仰,在日本历经千余年而盛兴不衰,并有美丽的传说和衍化为传统民俗。
  日本人穿民族服装——和服时,腰背上总要垂挂一块名为坠腰石的装饰品。坠腰石跟拜谒、纪念六祖惠能有关。相传坠腰石出自惠能所有。当年惠能五祖寺(即湖北黄梅东禅寺)求法,被派往碓房踏碓舂米。因惠能身小体轻,便在腰背上系一块60多斤重的石块,借以起重碓头。在日本各地,连小孩都知道惠能坠石踏碓学法的故事。为了纪念禅宗祖师,日本信徒便在和服上设计了这个状如石头的装饰物。以示“睹物思人”念念不忘惠能坚毅学法的精神,并约定成为民俗。
  《坛经·缘起外坛》曰:“师坠腰石……此石向存黄梅东禅。”凡来五祖寺参诣的日本信徒,都要拜谒此石,跪抱亲吻,有的还轻轻拂下石块上的尘土,珍藏带回日本,以祈吉祥。惠能在海外,享誉如此崇高地位,作为发祥地的后人,应该怎样保护,利用这一笔精神遗产呢?
  下面以惠能宗教生涯为时序,全面检阅岭南地区主要的“惠能景观”。
  (一) ;惠能成为继承人后,经南雄梅关回岭南
  唐高宗龙朔元年(661),惠能投奔湖北黄梅双峰山东禅寺禅宗五祖弘忍,弘忍选中惠能做嗣法人,秘密给他讲《金刚经》及传给他禅宗衣钵,送他回南方传经,为避教派争执之难,并告之“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惠能从黄梅双峰山逃出,取道江西,到了南雄大庚岭,疲劳不堪,口渴难忍,乃以锡杖敲点石头,石缝里即涌出清泉,此泉名“锡杖泉”。
  神秀等人追截惠能,欲抢夺袈裟,其中一位武林出身的惠明和尚,追至大庚岭现六祖寺地,惠能把袈裟放于一块大石头上,惠明伸手去取,用尽力气亦拿不动,惠明道:“我非为衣钵而来,为法来也。”后人因感念其石有灵,赐之“放钵石”。
  六祖寺亦即为纪念惠能途经大庚岭所建。寺在南雄梅关古道旁,为布瓦硬山顶,风火式山墙,梁架为穿斗式结构,寺内供奉六祖放钵石及锡杖泉等,各有神奇传说。据史籍与文物记载,跟南雄旧近的曲江,乐昌诸地,亦有惠能返岭南避难的遗地。惠能与惠明返南岭,行至韶关曲溪,又被恶人焚山追寻,惠能避石岩中才得幸免于祸,石名“避难石”,今存。
  曲江马坝镇西南2.5公里处的狮子岩上狮尾招隐岩,相传惠能为避恶僧追杀,曾在此岩隐避。《曹溪通志》载:“在寺西十里有巨石卓起,高数十丈,其中有岩,即惠能师尝隐居于此……”,后为纪念惠能,遂在狮子岩后,六祖隐居的山洞口,建起招隐寺,寺内供奉六祖像,至今香火不断。岩内右上方有一石,通体圆滑,状如石椅,背靠处刻“禅石”二字。
  《韶州府志》载,六祖从湖北黄梅山归,途经宜乐古道(湖南宜章至广东乐昌),过蔚岭关(乐昌县庆云乡五里冲狮子山附近,又名小庚岭)。当地有“六祖泉”,“昔传六祖过此,卓锡而出,故名。”
  乐昌仙人石室位于县城西北方向2公里,俗称西石岩,是一座天然溶岩洞穴。六祖北上湖北黄梅,曾憩于洞内,“仙人石室”相传为六祖憩息的石床。洞所在的山,高约50多米,名叫泐溪岭,山上林荫滴翠,怪石嶙峋。昔有古刹,名叫“泐溪庙”,与南华寺同建于南朝年间。
  (二)惠能为躲避教派之争,遵循五祖所示,“乃于四会、怀集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六载。”直到四十岁,才公开参加宗教活动,所谓“怀、会”的地望,只是泛指粤北的崇山峻岭、山地亘陵,自食其力而已,至今各地仍有纪念遗迹。
  1.惠能尊师之嘱南来怀集,隐避于县城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