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中亚的禅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赖鹏举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亚的禅法

赖鹏举
圆光佛学研究所
圆光佛学学报(1997.10)
圆光出版社发行
页 63-78


--------------------------------------------------------------------------------
.

页 65

提要
对早期中国佛教的影响,包含弘化僧侣、经论、义学、
禅法等方面,中亚佛教几乎要超过印度佛教。故还原中亚佛
教是了解早期中国佛教的当务之急,这是本文在研究方向上
的大背景,并选择禅法作为实际的下手处。
中亚的禅法主要沿袭西北印的小乘禅法,并将之转为大
乘化。研究上首先遭遇的困难如何区分何者是原来西北印的
禅法?何者是中亚改造的禅法?幸好五世纪初中亚佛学大师
鸠摩罗什来到中国长安,以汉文的形式留下足以分办两者的
资料。
本文解读罗什留下的资料,找出“实相”、“法身观”
及“十方佛观”是区别中亚禅法与西北印禅法不同的要点所
在,并以此找出什译《坐禅三昧经》中的〈菩萨禅法〉及附
在竺法护译《修行道地经》中的《三品修行经》皆是中亚的
禅经。


前言

“中亚”谓亚洲中央,指帕米尔高原及其周围地区,东
侧含中国的新疆,西侧含阿富汗,往北还包含了一部分俄属
中亚的地区。
在早期的佛教史中,中亚佛教扮演过相当重要但却鲜为
人知的角色。这种角色的重要性可由两方面来阐述:
其一是就印度佛教而言,印度大乘佛教的开展主要是依
循龙树中观与世亲唯识两条脉络,而中观一系的发展在龙树
、提婆以后,主要兴盛的地域还是在中亚。中亚的佛教学者
将龙树之学应用在解释方等经典及发展禅法之上,而逐步建
立了实相一系的大乘慧学与菩萨禅法,并由此再传入中国,
形成佛教北传地区,龙树实相之学独盛的场面。
其二是就中国佛教而言,早期中国佛教所接受的经论及
弘化僧侣,泰半来

页 66

自中亚。中国佛教一开始即朝大乘的方向前进,所受的自中
亚。中国佛教一开始即朝大乘的方向前进,所受的影响主要
来自中亚,其次才是印度。而后中国佛教建立的重要宗派,
如净土、华严与天台等,若欲还原其思想、义学与禅法,舍
中亚佛教,则无异缘木求鱼。
故知中亚佛教居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间的枢纽地位。然
而中亚佛教的研究在三者中却是资料最少、研究脉络最不清
楚、研究成果最少的一环,故其重要性也最不为人所知。所
幸中亚地区保留的文献虽少,但却因干燥的气候而保留了不
少佛教的造像。且五世纪初中亚的佛教泰斗罗什来到中国长
安,也以汉文的型式留下了不少有关中亚佛教的第一手资料
。若能对中亚所保留的佛教造像作适当的解读,配合有限的
文献,尚堪还原中亚佛教的大致面貌。本文即是上述构想下
,在禅学方面的一个尝试。
中亚佛教主要包含新疆佛教与阿富汗佛教,限于资料的
解读,本文乃以新疆地区为主来撰写,但仍延用“中亚”一
词,以便引起大家对中亚佛教的注意。
七世纪初玄奘去西域时,中亚佛教巳甚为没落,故中亚
佛教兴盛的时间在七世纪以前,尤其是在四至六世纪,本文
及后继相关的研究即以这段时间为主。


第一节 罗什与中亚禅法的界定

鸠摩罗什是新疆天山南麓龟兹地区的佛学大师,早岁学
毗昙,他在四世纪后半,曾随其母游学印度罽宾地区,《高
僧传.鸠摩罗什》(注 1 ):

什年九岁,随母渡辛头河(印度河)至罽宾,遇名
德法师槃头达多,…,从受杂藏、《中》、《长》
二含。

罗什年十二时其母又将其带至新疆与西北印交界的沙勒国,
再次学习西北印的一切有部之学:

其冬诵阿毗昙,于<十门>、<修智>诸品,无所
咨受,而备达其妙。又于《六足》诸问,无所滞碍

<十门>与<修智>皆是《阿毗昙毗婆沙论》中的二品(注
2 ),而《毗婆沙》与《六足论》皆是印度一切有部的重要
论典。
由此可知罗什早年在龟兹、罽宾及沙勒所学,皆是以西
北印地区的一切有部之学为主,这也是日后罗什能建立大、
小乘之别的重要基础。
罗什佛学生涯的转变也发生在上述十二岁至沙勒之后,
沙勒位天山南北路两道的交会,罗什与母亲由此转入南道之
莎车,而开始接触大乘佛学。《高僧

页 67

传》:

时有沙车王子、参军王子兄弟二人,委国请从而为
沙门,兄字须利耶跋陀,弟字须耶利苏摩。苏摩才
伎绝伦,专以大乘为化,其兄及诸学者皆共师焉,
什亦宗而奉之。(大正 50,页 330 )

天山南路南道,向有大乘法及大乘经典的流传,其中尤以于
阗更为早期中亚大乘佛教的中心之一。三世纪后半朱士行取
回之《放光般若》出之于于阗,五世纪初支法领由于阗取回
晋本《华严经》,而僧睿亦谓流传中国的《法华经》亦出之
于于阗(注 3 )。 中国早期传来的经典,大乘方等相对偏
多而小乘论典相对偏少,多少亦与中亚出现大乘佛教中心有
关。
  以阿毗昙为基础的罗什,在重新接受大乘时,自有其一
番由小转大的思辨过程。《高僧传》:

苏摩后为什说《阿耨达经》。什闻阴界诸入皆空无
相,怪而问曰:此经更有何义而皆破坏诸法?答曰
:眼等诸法非实有。什既执有眼根,彼据因成无实
,于是研核大小,往复移时,什方知理有所归,遂
专务方等。

《阿耨达经》论及阴界入空,而阴、界、入正是以论说法相
见长的毗昙重心之所在。小乘诸学尚不达五阴、十二入、十
八界等诸法空,苏摩以因成无实向罗什反覆论说诸法空义。
最后罗什方始解悟空理,而转务大乘方等经典,不再以小乘
经论为务。这种过程的经验,使罗什以后能很明确地对慧远
叙说一切有部色心二法如何与大乘不同。
  以后罗什回到龟兹后,由度化其师罽宾的一切有部学者
盘头达多而再次论证大小二乘的差异。《高僧传》:

什得师至,欣遂本怀,为说《德女问经》,多明因
缘空假,昔与师俱所不信,故先说也。师谓什曰:
汝于大乘,见何异相,而欲尚之?什曰:大乘深净
,明有法皆空。小乘偏局,多诸漏失。师曰:汝说
一切皆空,甚可畏也。…。什乃连类而陈之,往复
苦至, 经一月余日,方乃信服。 (大正 50, 页
331 )

罗什以方等《有德女所问大乘经》向其师说明大小二乘之差
异,在大乘明一切法空,小乘“偏局”,虽以五阴、十二入
、十八界等明我空,但尚持阴、界、入等不空,故多诸漏失
,未臻究竟。
  罗什留莎车期间,除接触方等经典外,并得见二世纪印
度大乘佛教创始者龙树一系的作品。《高僧传》:

页 68

因广求要义,受诵《中》、《百》二论及《十二门
》等。(大正 50,页 330 )

《中论》及《十二门论》为龙树撷取《般若经》精义,形成
“实相”宗义的重要作品,而《百论》则是龙树弟子提婆讨
论空义诸问题的作品。本段引文说明了至少在四世纪后叶,
龙树实相之学已完整地进入中亚地区的天山南道,随著佛教
北传之路而进入中国。较之五世后叶,唯识之学假北魏中叶
的诸译师,如菩提留支等,足足要早了一百年。由尔后罗什
在中国对大乘的阐扬来看,罗什是以龙树的“实相”之学为
宗,如译出大小品《般若经》后便同时译出龙树对《般若经
》的广论《大智度论》及其精要之论《中论》等。在译出方
等《十住经》后,亦同时传译龙树对此经的注解《十住毗婆
沙》。乃至罗什所传译的中亚禅法,亦以龙树的“实相观”
为核心。
  充分了解龙树大乘与罽宾一切有都差异的罗什,在入关
后不久,即接到了当时居中国佛教泰斗地位的慧远来信,请
教诸多佛法中的大难题。慧远在罗什入关之前曾延聘了罽宾
一切有部的义学大家僧伽提婆至庐山,慧远并与之共同翻译
了一切有部的要典《阿毗昙心论》。慧远虽承道安,代表中
国本土的大乘佛教,但在接触提婆之后,亦接受了不少罽宾
一切有部的观点,发之为问题的,被收录于《鸠摩罗什法师
大义》(注 4 ), 其中<次重问法身并答>、<次问修三
十二相并答>、<次问答造色法>、<次问分破空并答>等
皆反映了罽宾一切有部的第一手内容。
罗什便随著这样的因缘,除了道出二者在法义上的差异
,也说出了中亚大乘禅法与罽宾地区念佛禅法的不同。此不
同主要在二个方面:一是中亚的念佛三昧以“实相”为基础
发展出新的“法身观”,二是中亚念佛三昧中出现“十方佛
观”,这些将在下节中分别加以讨论。


第二节 中亚与罽宾对“法身观”看法的不同

“法身观”是念佛三昧中“像观”、“生身观”、“法
身观”的最后一个境界,大小乘在此产生不同的看法。罗什
在<次重问法身并答>中清楚地陈述了两者观点的差异:

小乘部者,以诸贤圣所得无漏功德,谓三十七品及
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等以为法身。又以三
藏经显示此理,亦名法身。是故天竺诸国

页 69

皆云:虽无佛生身,法身犹存。

小乘部者,在佛生身之外,另以佛所得的无漏功德及显示此
理的三藏经典为法身。以罗什说话的背景而言,此处的“小
乘部者”主要是指与中亚禅法渊源深厚的西北印一切有部,
又下文言“天竺诸国”皆同此法身看法,而谓佛生身虽已灭
度而载佛功德的经典尚存,故佛“法身”犹在。言“天竺诸
国”,表示罗什是站在中亚大乘的立场。以此可知罗什所出
《坐禅三昧经.五门禅法》中的〈念佛三昧〉以佛十号功德
为法身者,是罽宾的禅法。而罗什所代表的中亚大乘禅法“
法身观”内容为何?罗什接著说:

大乘部者,谓一切法无生无灭,语言道断,心行处
灭,无漏无为,无量无边,如涅槃相,是名法身。
及诸无漏功德并诸经法,亦名法身,所以者何,以
此因缘得实相故。又大乘法中,无决定分别是生身
,是法身。

前文所谓的小乘乃执具相之佛功德为“法身”,大乘部者则
谓见一切法“无生无灭”、“无漏无为”等“实相”境界为
法身。以能开阐此实相故,前所谓佛十力等无漏功德亦名法
身,乃至于佛“生身”中能见实相,亦名法身,故“大乘法
中不决定分别是生身,是法身。”
以“实相”为法身的观点,将菩萨“法身观”带入一新
的境界,下文中将再开展。现在的问题是罗什提出此种新的
禅观角度,其依据何在?
罗什后来在长安译出的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其中的
《助念佛三昧品》提到了色身、法身、实相三种念佛的关系

菩萨应以此四十不共法,念诸佛法身,佛非色身故
。…,新发意菩萨,应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念佛
如先说。转深入得中势力,应以法身念佛。转深入
得上势力,应以实相念佛而不贪著。(注 5 )

得中势力菩萨以四十不共法念佛法身,再进一步之上势力者
,应以“实相”念佛。这与罗什用实相深化罽宾法身观的作
法如出一辙,故知罗什新的法身观,导源于龙树。


第三节 中亚的“十方佛观”

   上节言及罗什所言的新“法身观”为菩萨念佛三昧开创
新的境界,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十方诸佛观法》。
   《十方佛观》源出于经典《般丹三味经》,在《思惟略
要法》中已被整理

页 70

为完整的禅法(注 6 ),在定中得见十方诸佛。 但依罗什
的看法,依三昧力得见十方诸佛只能算是“见佛三昧”的其
次, 其上者为菩萨得神通, 飞到十方所,见佛难问(注 7
)。菩萨欲提升《十方佛观》至圆满“见佛三昧”之究竟,
得“法身观”则为可行的方法。罗什在回答慧远有关如何修
三十二相时,说及了法身与化身偏身至十方世界的关系:

(菩萨)从无漏法性生身,名为法身。又此非从一
身而已,随本功力多少而有其身,或有二身、三身
、十身、百、千、万、无量阿僧祇身,乃至无量十
方世界皆现其身。(大正 45,页 127 )

由“法身”随本功德,能现二身乃至百、千、万、无量阿僧
只身,如《十住经》由一地至一地时的状况。能在十方世界
,皆现其身,请法问难,而得圆满“见佛三昧”。此“法身
”境界的禅法,非是小乘禅法所能,其因何在?罗什又谓:

迦旃延《阿毗昙》中,无漏法无有果报。何以故,
声闻法中但说三界事及小涅槃门。 (大正 45,页
127 )

为何小乘法中不能有法身现十方世界之事,以一切有部迦旃
延《阿毗昙》中认为法身由“无漏”法所出,而无漏法是没
有果报的,故不能有法身偏十方事。这也是因为声声法的境
界但局限于三界内,不知整个法界;但知小乘的有余涅槃,
认无漏法无果报,不知大乘的无余涅槃。
  由此可知,“十方诸佛观”乃是“法身偏于十方”的前
方便,故此等内容,皆为中亚菩萨禅法所特有,不见于西北
印的小乘禅法。
  中亚菩萨的“法身观”在罗什入关后,取得更进一步的
发展,乃至与“净土观”、“十方佛观”合而为一,而出现
于西秦建弘元年(公元 420 )年炳灵寺 169 窟无量寿佛龛
的造像中,这已是另外一篇文章的范畴。(见拙著<五世纪
初长安净土学与西秦建弘元年炳灵寺无量寿佛龛的造像>)


第四节 《坐禅三昧经》中<菩萨五门禅法>
是中亚的作品

  由上文的讨论可以勾画出中亚禅法有别于西北印禅法的
重要特征,即“实相”、“法身观”及“十方佛观”。本节
的目的,在根据这些特征,寻找一些属于中亚禅师作品的禅
经,作为尔后还原中亚禅法的基础。
   首先被注意到的是罗什传译的《坐禅三昧经》中有称为
“菩萨禅法”(注8)

页 71

的部分。整理其内容,共有五部分:
菩萨不净观
菩萨慈三昧门
菩萨十二因缘观
菩萨阿那波那(数息)观
菩萨念佛三昧
此五种禅法的内容与《坐禅三昧经》前文中的“五门禅法”
内容相对应。此五门禅法僧睿在本禅经的<序>中已交代其
主要出于西北印地区的禅师,但对“菩萨禅法”僧睿则没说
明其出处。粗检视其内容,虽同为五门,而禅法内涵与罽宾
者有所不同,具前述中亚之特色,故宜详细比对,加以确定


一、菩萨不净观(大正 15,页 281 )

   <菩萨不净观>的次第为先观“不净”,再为“净观”
,最后是“无净无不净”的“实相观”。前二者与罽宾的不
净观内容相同,最后的“实相观”则不见于罽宾的禅法。兹
先叙述其“不净观”的部分:

行菩萨道者于三毒中若淫欲偏多,先自观身,骨、
肉、皮肤、筋、脉、流血、肝、肺、肠、胃、屎、
尿、涕、唾,三十六物九想不净。

观自身内三十六物不净,故名“不净观”,其内容与同一部
经中罽宾的不净观相似。其次为“净观”:

复次既观不净则厌生死,当观净门。系心三处,鼻
端、眉间、额上,当于中开一寸皮,净除血肉,系
心白骨。

“净除血肉,系心白骨”故名净观,这与罽宾禅法之“除肉
观骨故名净观”(注 9 )相同。最后是“实相观”:

有少净想,心生爱著。不净想多,心生厌患,有出
法相故生实法。诸法实相中,无净无不净,亦无闭
亦无出,观诸法等,不可坏不可动,是名诸法实相

由身三十六“不净”及白骨的“净观”中见“无净无不净”
的法身,这同于中亚的大乘禅法由佛生身及功德中见不生不
灭的“法身”。


二、菩萨慈三昧门(大正 15,页 282 )

罽宾的“慈悲观”主要是三种慈心法门,即慈及亲爱、
慈及中人、及慈及


页 72

怨憎。菩萨的慈三昧门内涵与此显然有别,乃在慈念十方众
生,见诸众生悉在目前(注 11 ):

行菩萨道者,若嗔恚偏多,当行慈心。念东方众生
,慈心清净,无怨无恚,广大无量,见诸众生悉在
目前。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若
得一心当发愿,我以涅槃实清净法,度脱众生,使
得实乐。

此处菩萨的慈观,不但及于亲爱、中人及怨憎,更及于十方
法界一切众生。且其慈心不止罽宾“慈悲观”的“愿与乐”
,乃是予众生“涅槃”之究竟。又其观十方众生所用之观法
,同于中亚禅法特色中之<十方诸佛观法>,只不过将所缘
的对象由“佛”改为“众生”而已。亦即中亚之禅师用中亚
特有的“十方佛观”来改造西北印原有的慈悲观,而形成新
的菩萨禅法。


三、菩萨十二因缘观(大正 15,页 282 ~ 284 )

   《坐禅三昧经》上卷中的罽宾十二因缘观,但述及十二
因缘之名目,依习行之久近,所观项目有多有少。中亚的菩
萨十二因缘观除详细分别十二因缘中每一因缘的内容外,并
引入龙树般若实相的观点来提升其禅法,如:

问曰:若无吾我,无主、无作,云何去来言说,死
此生彼?答曰:…,五阴亦尔,因此五阴生,后世
五阴出。非此五阴至后世,亦不离此五阴得后世五
阴,五阴但从因缘出。

言“五阴从因缘生”“非至后世”,这是龙树实相中的“不
来不去”。言“不离此五阴得后世五阴”是龙树实相中的“
不一不异”。此十二因缘观的末尾,并法龙树《中论,破因
缘品》的论法来论破“因缘”(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
缘):

复自思惟,言若法先因缘中有,则不应言是法因缘
生。若无亦不应言因缘中生,半有半无亦不应因缘
生。
显然中亚的禅师引用龙树的般若思想来开展其菩萨十二因缘
观,这与罗什入关后再度引用大乘方等经典(《持世经》)
来进一步扩展十二因缘观的方向是一致的(注 12 )。


四、菩萨阿那波那(数息)观

中亚的菩萨数息观分量最少,较无特色:

菩萨心多思觉,常念阿那波那。入时出时,数一至
十,一一心不令驰散。

页 73

菩萨数息观的内容仅止于罽宾数息观“数、随、止、观”中
的“数”。中亚数息观之所以发展较少,或以罽宾原来数息
观的发展已相当完备。


五、菩萨念佛三昧(大正 15,页 281 )

   罽宾的念佛三昧,主要是念释迦佛的“像观”、“生身
观”及“法身观”,中亚的菩萨念佛三昧则是念十方“生身
”、“法身”:

若行者求佛道,入禅先当系心专念十方三世诸佛生
身。…。但念诸佛生身处在虚空,…,有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常念佛身相如是,行者便得十方
三世诸佛悉在心目前一切悉见三昧。…,是时便见
东方三百千万亿种无量诸佛,如是南方、西方、北
方、四维、上、下,随所念方,见一切佛。…。得
是三昧已,当念佛种种无量功德、一切智、一切解
、一切见、…、四无畏、五眼、十力、十八不共法

“系心专念十方三世诸佛”是中亚念佛三昧所缘的十方佛,
先缘东方,次第缘南方、西方、北方、四维及上下共十方诸
佛,同于前文所述中亚禅法特色中的<十方诸佛观法>。而
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生身”,显然是将罽宾念佛
三昧中的“像观”与“生身观”合而为一。“念佛种种无量
功德”则是念佛之“法身”。故知中亚的禅师用“十方佛观
”来扩充罽宾原有的念佛三昧。
总之《坐禅三昧经》中的“菩萨五门禅法”乃是根据罽宾地
区的“五门禅法”,加入了中亚地区特有的“实相”及“十
方佛观”加以改造而成的禅法,故知此种菩萨禅法应是形成
于中亚地区。佛教北传一系的禅法,由西北印而中亚而河西
而入中国的过程中,逐渐地大乘化了。


第五节 《三品修行经》也是中亚的禅经

依罗什对中亚禅法的界定,上节中先找出《菩萨五门禅
法》属中亚的作品,本节将再介一种中亚的禅经:即现附于
竺本《修行道地经》末的《三品修行经》。至于其他与中亚
有关的禅经,或由于罗什个人色彩较重,如罗什以《持世经
》内容增益“菩萨十二因缘观”而成的《十二因缘观经》,
罗什引用《大智度论》“禅定”、“神通”内容增益《坐禅
三昧经》相关内容而成的《禅法要解》等宜放在罗什个人的
禅法专题中来作研究;亦有罗什入关后,与弟子共同发展出
来的禅法,如依再译《法华》而出的“法华三昧”,依《维
摩经、佛国品》而

页 74

出的“净土观”等则宜摆在“关河禅法”的范畴,故皆不放
入本文中。

  《三品修行经》的记载见于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二
的<新集经论录>:

三品修行经,(小字注)安公云近人合大修行经。
(大正 55,页 9 )

另与本经有关的是同在<新集经论录>的一段话:

修行经七卷二十七品。(小字注)旧云修行道地经
,太康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出。(大正 55,页 7 )

由上二条引文可知《三品修行经》在安公四世纪后叶之前即
已存在,并在安公时被并入法护所译的《修行道地经》二十
七卷本中成为其二十八至三十品。现《三品经》没单独流传
而是附于上述修行经而流传。
  《三品经》也是一部谈修行方法的禅经,内容为讨论声
闻、缘觉、菩萨三乘修行禅法的不同。既为禅经,又失译者
,则先须究其出处,为罽宾?中亚?或即中国本身?有二个
层面可以来论证本经是中亚的作品:
  首先在整体禅法的结构上,全经的禅法以“般若”为究
竟(注 13 ),这同于中亚的禅法。又全经三品中有二品皆
提及“现在定意见十方佛”三昧(注 14 ),般若实相与十
方佛正是中亚禅法的二大特色。
  其次在细部的内容上,《三品经》在三处特殊的内容上
与中亚禅法相符:
(一 ) 与中亚用相同的标准来认定小乘的“法身观”
《三品经》中的<缘觉品>谓:

假使奉教六度无极而皆有想,欲得尊号、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威神尊重,不了善权,佛现色身,反
谓有身,便堕缘觉。

《三品经》的角度认为小乘的缘觉乘乃认“无极”的“六度
”为有想,认为佛的十种“尊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为真有其身。这与中亚罗什以知“无生无灭”为佛真法身
者为大乘,执有相之“佛十力”、“四无畏”等为法身者为
小乘,其观点相通。
(二 ) 认“十二因缘空”与中亚菩禅法同
《三品经》的<缘觉品>:

若有发意学菩萨道,不了深义,不分别空。世间无
佛,出入闲居,处于树下,观察万物,非常苦空,
身不久立。不解本无,以得缘觉,自以为成,临般
泥洹,佛在前住,为现大法深妙之教,十二因缘本
无有根也,晓本末空,无去来今。 (大正 15,页
227 上)

页 75


“缘觉”乃无佛世自觉悟十二因缘而证道。但以“不解本无
”,故欲入“泥洹”前,佛方现前告以“十二因缘本无有根
”,“根”指“无明”,“无有根”即大乘菩萨所解悟之“
无明本无”。乃至“本末空”,“本”指“无明”,末指“
生老死”,故“本末空”指无“无明”乃至无“生老死”。
“无去来今”指十二因缘中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这
与罗什所撰《坐禅三昧经》中<菩萨十二因缘观”观点一致

一一推之痴不可得,云何无明缘行。…,乃至生缘
老死亦尔。(大正 15,页 285 )

“痴”即“无明”,“痴不可得”、“乃至生缘老死亦尔”
即指十二因缘本空,这同《三品经》义。又<菩萨十二因缘
观>谓:

因此五阴生,后世五阴出。非此五阴至后世。(大
正 15,页 238 中)

“此五阴”指现在,“后世五阴出”指未来。“非此五阴至
后世”即谓“现在”不入于“未来”,同于《三品经》之“
无去来今”。
(三 ) “法身”观点与中亚大乘观点一致
《三品经》的<菩萨品>:

世尊法身本无有形,用吾我人而现此身。

此种“本无有形”的“法身”观点与罗什所言中亚的大乘法
身观相同:

大乘部者,谓一切法无生无灭,语言道断,心行处
灭,…,是名法身。

先定位了《三品经》为四世纪后叶以前中亚的禅经,便可进
一步探讨《三品经》中涉及《法华》内容所形成的特色。《
三品经》中涉及《法华经》处有三:

(一 ) 在 < 弟子品 > 处

譬如导师将大贾人,远涉道路。于大旷野,断无水
草,贾人呼嗟,谓涂悠悠,安能所至,永为穷矣。
时彼导师…,知于贾人心之所念,厌患涉路,则于
中道化作一国,域邑人民,土地礼乐,五谷平贱。
(大正 15,页 225 ~ 226 )

此段文出于《正法华》之<往古品第七>,为有名之“化城
喻”。
  (二)在《三品经》之<缘觉品>处:

譬如长者,年又老极,其子众多。有大殿舍,柱久
故腐,中心火起,诸子放逸,淫于五乐而不觉此灾
。父…,欲作方便,诱化使出,令免火难。父则于
外,作诸伎乐,使人呼诸子,各当赐汝象马车乘,
摩尼之珠,…。

此段文乃出于《正法华》之<应时品第三>,称为“火宅喻
”。

页 76

   (三)为<三品经>的内容主要在叙述声闻、缘觉、菩萨
三乘修行之不同,以前二者为不究竟而以菩萨为究竟。其用
意同于《正法华》之《善权品第二》。
  有趣的是《三品修行经》既依<善权品>义而开出三乘
,但会归于一乘时并不是依《法华经》的内容,而是以当时
流于中亚的《般舟三昧经》及菩萨禅法为会归的所在,如<
弟子品>:

入海得七宝者,至七觉意成罗汉道也。遂至孝者,
知弟子限至泥洹界,更发大意为菩萨道。得照明珠
父更少者,现在定意见十方佛无所挂碍也。(大正
15、页 224 )

“现在定意见十方佛”即是《般舟三昧经》经题的含义。又
其<缘觉品>:

以得缘觉,自以为成。临般泥洹,佛在前住,为现
大法深妙之教,十二因缘本无有根,晓本末空,无
去来今。(大正 15,页 227 )

依前文的说明,“本无有根”、“本末空”、“无去来今”
属中亚的“菩萨十二因缘观”。又其<菩萨品>:

(菩萨)初发大意,六入五阴三毒未除,不能得见
十方诸佛。从成就菩萨受法深教,行四等心,解三
界空,便得三昧见十方佛。(大正 15,页 228 )

“得三昧见十方佛”亦是《般舟三昧经》的十方佛观。
  故知在《三品经》时,中亚的禅师虽依《正法华.善权
品》义而试图以声闻、缘觉、菩萨来组织当时中亚已有的小
乘及大乘禅法,但此时中亚的菩萨禅法及依般舟经所形成的
“十方佛观法”已然成熟,故以之作为三乘修禅的最高境界
。但相对地,以<见宝塔品>为主的“法华三昧”则尚未成
熟(注 15 ),这可由《三品经》虽用了《正法华》中<善
权>、<应时>、<往古>三品的内容,但却没有支字提及
<七宝塔品>的相关内容可知。


结论 中亚禅法的特色

   中亚是佛教北传一系中大乘禅法的重要发源地,部派的
禅法由西北印出来后,进入中亚,于四世纪左右经过中亚的
大乘化,然后再传入中国。此种大乘化主要依循著二个方向
进行:
  其一是大量地将方等经的内容引入禅法。如引入《般舟
三昧经》的内容,衔接西北印对单尊佛的“念佛三昧”,而
发展出“十方诸佛观法”。引入《法

页 77

华经》三乘修行不同的概念,在西北的小乘禅法中,另开出
菩萨乘的《三品经》。中亚的罗什进入中国长安后,更进一
步引用其所翻译的《持世经》形成新的十二因缘禅经,引用
再译的《妙法莲花经》开展出“法华三昧观”(注 16 ),
基本上都是这种中亚禅法特色的延伸。
其二是中亚禅法在基本禅观的修持上引入了印度龙树的
般若实相观,这使得中亚的禅师能从本质上越超西北印部派
禅法的限制,往禅法的另一层次迈进。如西北印原来的净、
不净观在中亚被提升为观“无净无不净”的“实相观”,而
避免禅师因修不净,心生厌患而走入取证涅槃的地步。但龙
树“实相”最重要的影响还在“法身观”方面,最初令西北
印的“法身观”由观佛具相的功德转为观“不生不灭”的法
身,由此进一步导出中亚《十住经》菩萨诸地证入十方的修
行方法,乃至更进一步融合由《般舟经》导出的“十方佛观
”于一炉。这种实相的法身观还随著罗什的入关而带入中国
,继续在净土、法华及千佛的禅观上,散发出无与伦比的威
力。


注  释

.注 1:大正 50,页 330 ~ 333。

.注2:大正28,页270 ~ 354,390 ~ 399。

.注3:僧睿<喻疑>:“法华正本, 于于填大国,辉光重
壤, 踊出空中,而得流此。 ”(大正 55,页 42
上)

.注4:大正45,页122 ~ 143。

.注5:大正26,页86 上。

.注6:《思惟略要法》中的<十方诸佛观法>,先观东方
诸佛,次观东南,乃至下方等十方诸,乃是将《般
舟三昧》十方诸佛皆现在前予禅法修行上的次第化

.注7:《鸠摩罗什法师大义.次问念佛三昧并答》:“见
佛三昧有三种:一者菩萨或得天眼、天耳,或飞到
十方佛所,见佛难问,断诸疑网。二者虽无神通,
常修念阿弥陀等现在诸佛,心住一处,即得见佛,
请问所疑。三者…。是三种定,皆名念佛三昧,其
实不同,上者得神通,见十方佛,余者最下。(大
正 45,页 134 中)

.注8:大正15,页281 ~ 285。

.注9:大正15,页272 上。

页 78

.注11:大正15,页 272 中。

.注12:参考拙著<关河的禅法>一文,收在《东方宗教研
究》新五期,页 102,(台北:国立艺术学院传统
艺术研究中心出版,1996 )。

.注13:《三品经》的内容在说明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
修行而皆归结于菩萨,描述菩萨行则以“般若”为
主。如<弟子三品修行品>:
知罗汉限不至究竟,见佛受教更发大意为菩萨也。
…,谓六度无极,…,谓大慈大悲,分别空行,不
著不断也…,观三界空,不畏生死。 (大正 15,
页 224 下~ 225 上)其<缘觉品第十九>:
以得缘觉,自以为成。临般泥洹,佛在前住,为现
大法深妙之教,十二因缘本无有根,晓本末空,无
去来今,大慈大悲,不见三界,无泥洹想。(大正
15,页 227 上)
其<菩萨品第三十>:
菩萨如是,省三处空,犹如野马、梦幻、芭蕉、深
山之向,但可有名而不可见。 (大正 15,页 228
下)

.注14:<弟子三品修行品第二十八>:
成罗汉道也,…,更发大意为菩萨道,…,现在定
意见十方佛无所挂碍也。(大正 15,页 225 中)
<菩萨品第三十>:
从成就菩萨,受法深教,行四等心,解三界空,便
得三昧见十方佛。(大正 15,页 228 上)

.注15:罗什入关方传出以<见宝塔品>为主的“法华三昧
”,参考注 16。

.注16:参考拙著< 后秦僧肇的“法华三昧”禅法与陇东南
北石窟寺的七佛造像>,收在《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第二期,页 211 ~ 231,(台北:国立台湾大学
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印行,1997)。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