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第六十一课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2日
来源: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第六十一课

 

  十不善业中,身不善业之“杀生”讲完了,现在讲“不与取”。

  己二(不与取)分三:一、权威不与取;二、盗窃不与取;三、欺诳不与取。

  庚一、权威不与取:

  像国王之类势力强大的人,不是依靠合法税收,而是以非法暴力强取豪夺他人的资源、矿产、土地等,或动用军队明目张胆地掠夺。诸如此类的不与取,叫做权威不与取,或势力不与取。

  如今,世间人的贪婪极其炽盛,据说在2003年,美国就是为了抢夺石油,才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1840年,外国列强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赔款,谋取经济、政治、军事上的种种特权,也是源于一个“贪”字。这些国家对国家的掠夺,属于大的“权威不与取”。而在人与人之间,强者夺取弱者的财物,则是小的“权威不与取”。比如在读书时,自己喜欢的笔、玩具,常被大孩子抢走,而且连说都不敢说,如此光天化日下把他人的东西归为己有,就属于这种不与取。

  其实不与取这条戒非常严格,如果把别人的两三元钱,明里暗里地弄到手中,就已经触犯了这条戒律。所以,此戒特别容易犯。

  庚二、盗窃不与取:

  诸如盗贼一类的人,趁着主人没有看见时,偷偷摸摸地窃取饮食、财物等,这叫做盗窃不与取。

  在大城市里,近几年来,偷盗现象十分常见。有时我们出家人去“人人乐”、“家乐福”等超市买东西,售货员就寸步不离地盯着,生怕一个不小心,东西就被我们偷走了。有一次我跟售货员说:“我不会偷,你不用总是跟着。”但听说他们超市一个月就被偷了一百多次,损失相当严重。

  这种现象,在学校中也时有发生,不管是衣服、学习用具,常常丢失一些东西。做这种事的孩子,一方面可能是老师没灌输正面的教育,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个人的不良习气。如果他从小没有改正过来,那长大之后,很可能会变本加厉、贪污投机,最终毁坏自己和他人。

  对没有良心的人来说,把别人的财物偷到手里,自己就觉得非常快乐,但是有良心的人知道,这会让别人极其痛苦。《大智度论》云:“他物不可触,譬如大火聚,若盗取他物,其主泣懊恼。”意思是,我们不应盗窃他人的财物,否则,这些将如大火般焚烧你,而且失主也会哭泣懊恼,像发疯了一样到处找:“我的钱和卡不见了,怎么办!”

  现在的社会,盗窃现象相当猖獗。城市里的人为防止小偷登门入室,都安上了防盗门、防盗窗,楼房里有一层层的铁门,如临大敌,自己的私人空间搞得像囚牢一样,怎么样都没有安全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社会风气越来越差,人们的道德、良心、善心越来越少,恶心、贪心、嗔心、邪见越来越增盛。这样一来,即使高楼大厦一年比一年高,轿车、豪宅一年比一年舒适漂亮,但内心的伦理道德日益下滑,人们的快乐反而日益减少。因此,现在大城市的幸福指数越来越低,原因也在这里。

  所以,偷盗是非常不好的恶行,人们从小就应该明白这一点。作为出家人,根本不可能偷东西,除非你隐藏得好,没被人发现,否则无法呆在僧团里。而在家人的话,有些教育可能是出了问题,个别偏僻地方把盗贼视为英雄,家长见孩子偷了东西,不但不惩罚,反而还一直鼓励:“真厉害,可以给你奖励!下次能不能再偷点别的?你现在越来越懂事、越来越聪明了,长大后肯定更了不起,真是个英雄!”这种教育极其颠倒。我们作为人,务必要懂得取舍之理。

  庚三、欺诳不与取:

  在经商贸易等过程中,用谎话连篇、短斤少两、非法秤斗[137]等手段,欺骗对方,以获取他的财物,这叫欺诳不与取。

  谄诳和欺骗,在生意场合中极为常见,可如今,甚至救死扶伤的医院也无法避免。据有关媒体曝光,一种克林霉素的抗生素出厂价只有4元多,到了医院就要卖30多元。而且,市场上食品的质量也越来越差。有些食品在申请许可证时,质量还算可以,但后来在经销的过程中,就偷工减料、唯利是图了,以至于对人体有利的成分越来越少,有害的东西越来越多。如此不择手段,其结果,只能是人类自己毁灭自己。

  当今这个商业时代,假如大多数人能取舍因果,凭着良心做事,应该能获得一些利益。然而事实却与之相反,无数人在贪心的驱使下无恶不作,以谄诳虚伪的手段来骗取财物,对此没有惭愧心,没有因果心,没有善良心,一味地只想牟取利益,这样一来,势必会造下许许多多恶业。《正法念处经》亦云:“若人行欺诈,方便取他物,则是大贪心,常行不善行。”现在一些贪官落网以后,听了他们的罪行,很多人都大吃一惊:“啊,为什么这么贪!他的良心是不是被狗吃了?”其实这些人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在大贪心的吹动下,自己完全失去了控制,根本没有做人的观念。

  我经常想,世人若能守持佛教最基本的三皈五戒,那么一定会社会和谐、国家稳定。但可惜的是,大家不知道佛教如此殊胜,不说是一般人,就算万人之上的国家领导,连五戒有时也守不了,如此,想要对社会、对自己做非常有意义的事,肯定相当困难。

  其实,佛教的戒律,与世间的伦理道德并不相违。且不论比丘、比丘尼的诸多戒条,仅仅是在家居士所受的五戒,对社会有何等利益,大家想想就会明白。比如说,一个大城市的市长或市委书记,若能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那么在他的任期之内,一般不会出现大的违缘,不会像现在很多官员那样,到了一定时候,就无法抗拒金钱的诱惑,最后毁坏自己的一切。因此,作为世间人,应当好好思维这些道理。

  关于盗窃,当前很多人认为,只要没有亲自偷东西,仅仅以经商等欺骗手段赚钱,这不会有什么过失。但实际上,你若通过尔虞我诈的欺诳手段经商,那无论赢得多少利润,都与直接偷盗没有差别。

  尤其值得提醒的是,当今末法时代,在家人做生意比较正常,但许多出家的僧人,甚至众人敬仰的高僧大德,若不把经商看成是过患或罪恶,平时也没有想过闻思修行或利益众生,只是将毕生精力都放在经商上,整天为此忙得焦头烂额,还自以为精明能干,这是十分颠倒的。

  网上常见有人评论:“某某大德,不是佛法的高僧,而是经商的大老板。”这或许是无因诽谤,但也可能真实说到了他的过失。不管怎样,僧人经商很不好,再没有比这更能毁坏僧人的相续了。佛陀在《发觉净心经》[138]中也说:“我今出家求利德,莫作诤竞生恶心,无有田地及商估,为何事故起诤斗?”我们出家是为了求功德,最好不要与人竞争、生恶心,如果没有田地也不经商,又有何事让我们争斗呢?

  因此,出家人应当看破世间琐事,既然已经身披袈裟、剃除须发,就应利益一切众生,假如还像在家人那样,想方设法地赚大钱,这是很不应理的。而且,出家人所居住的寺院,也应该是闻思修行、弘法利生的道场,不能借此来牟利敛财。

  你们来藏地求学的出家人,以后要将目光放在弘扬佛法上,这对每个人来讲最重要。大家应该清楚,上等的修行人,在证悟超胜的开悟境界后,能利益无边无际的众生(像藏地有位大德,是噶丹巴的四大弟子之一,他一辈子造了108座寺院;汉地的虚云老和尚,也是坐拥十五道场,中兴六大祖庭,兼承五宗禅门);中等修行人,维护道场的同时,自己精进修行;下等修行人,整天生出不同的烦恼;最下等的修行人,不但不能利益众生,反而经常做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所以,我们即使现在做不了第一种人,但个别人以后也许能做到。对于他们的境界,自己就算达不到,但也一定要随喜。

  有些人经常说:“一切都是空性的,修道场有什么用呢?”这种说法不正确。虽然在胜义中万法皆空,但在世俗中,积累资粮也不能放弃。虚云老和尚曾讲过:“空花佛事时时做,水月道场处处建。”像空中鲜花一样无自性的佛事,时时都要做;像水月般显而无实有的佛教道场,处处都要建。寺院如果多了,还是很有好处的。就像在我们藏地,每个山谷下都有小寺院,即便在佛教遭受灭顶之灾的年代,这些小寺院对周围的老百姓,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要知道,现在不像过去,宗教政策还是比较宽松的,如果各方面因缘具足,尤其在汉地,应该多建一些寺院。假如一个城市有几百万人,但只有一座寺院,那用世间的话来讲,“根本不能满足信教群众的要求”。现在很多人对佛教有信心,每逢初一十五,寺院的门口就人山人海,挤都挤不进去。若能在各地多建一些道场,还是很有意义的。

  所以,你们来藏地求学的道友,一旦学好了,还是应该落叶归根,回到自己的故土。我们藏地也有种说法是:“禽老回原巢,人老归故土。”到时候,你们如果有能力、有条件,应该修建一些道场。虽说像古大德那样一人建108座,恐怕不太现实,但一人建一座寺院或精舍,应该是可以的。当然,这些精舍也不能始终关着门,除了自己以外,谁都不让进,这样会无法跟众生结上缘。如果能够对外开放,周围起码会有十几个人常来听佛号、学佛法,渐渐给他们的相续种下善根,慈悲和智慧的火焰,就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这非常有意义。

  不然的话,整天把目光和精力放在财富上,这不但不能利益众生,自己的修行也不会成功。为什么这样说呢?你可以想一想,假如整天为了做买卖而四处奔波,必会将求学参学、积资净障等该做的闻思修行忘得一干二净,而且也没有求学修行的机会,最终跟世人同流合污,自己的良心也会失去。有些出家人今天到香港,明天到北京,逢人就宣传:“最近我们公司要上市了,应该没问题。过段时间我准备搞搞关系,跟民政局、商务部的领导见见面。我相信以后的发展肯定更好,不管是整个寺院的规模,还是……(不能这样说,嗡班扎儿萨埵吽!)”

  甚至有些出家人,连晚上睡觉都一直在考虑经营的账目:“这个生意的成本是多少?路费扣多少?每件产品能赚多少?投入资金后,得来的利润除去国家的税收、工人的工资、电费、水费、房租,到底能不能赚钱?哦,恐怕有点困难……”如此久而久之,自己身不由己地在迷茫中打转转,势必会断绝信心、出离心、慈悲心等的根本。(虽然他每天想着赚钱、赚钱,结果却可能是亏钱、亏钱,最后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从前,米拉日巴尊者来到一座寺院,晚上在一位僧人家中就寝。由于尊者常以普通人的形象云游,故那个僧人不认识他,二人一起吃过晚饭后,就各自休息了。那僧人躺下以后,心里便展开这样一幕筹划:“明天杀一头牦牛[139],我该怎么销售它的皮肉呢?它的头可以赚这么多,大腿赚这么多也没问题,前腿的肩胛部分可以赚这么多,小腿也能赚上这么多……”他将里里外外的部位盘算好了,整个晚上都没有睡,除了牛的尾巴以外,一切均已计划妥当。(不知道当时一头牦牛卖多少钱?去年我们到红原放生时,牦牛被杀之后,肉直接运到拉萨的话,一头大牦牛,要五千块左右,这是比较贵的。还有一部分会运到成都,一头是三四千块钱。)

  这时天也亮了,那个僧人立刻起来,装模作样地念经礼佛、供施食子等,做些习惯性的佛事。他见米拉日巴尊者仍然沉睡不醒,一直在打呼噜,便过去冷嘲热讽地说:“你自以为是个修行人、舍事者,可法事、诵经等什么也不做,竟然还在睡懒觉。”

  尊者回答说:“实在对不起!本来我平时是不睡懒觉的,但昨天夜里,我一直在考虑如何出售一头被杀的牦牛,没有空出时间来睡觉,因此今天早晨才睡着,没想到一下子睡过头了。哎哟,是不是天亮了?好想睡哦,不过牦牛的尾巴还没算好……”尊者的这番话,淋漓尽致地揭穿了那个僧人内心的丑恶。

  可见,一个人出家若只是表面形象,骨子里一门心思想赚钱,那不要说白天没有修行的机会,连晚上睡觉的时间也没有。现在唯一经商的那些人,白天晚上都在考虑生意账目,经常处于散乱中荒废光阴,在死亡的时候,也只能在这种迷乱的状态中死去,一辈子没有真正行持过善法。

  此处本来是讲“不与取”,但华智仁波切主要针对当时的状况,指出了出家人经商的过失。其实现在也是如此,有些出家人把经忏当成赚钱的工具,正如前不久有个居士所说,寺院根据超度者身份的高低,价位上也相应有上、中、下等之别。甚至开光加持也有了价钱,上等开光值多少钱,中等开光值多少钱……很多人打着佛教的旗号行事,实际上就是在做买卖。如此成天为赚钱筹划、安排、设计,肯定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修行势必受到影响。

  其实作为真正的修行人,除了维持基本的衣食以外,最好是将精力放在利益众生、修学佛法上。尤其是一个道场的住持大德,应该关注寺院有没有闻思修行,而不要把它当成专门赚钱的单位。现在有种说法是:“佛教搭台,经济唱戏。”先用佛教搭好台子,再在这个平台上发展经济,从世间的角度来讲,这确实是个方便,因为现在信教的人越来越多了。但从佛教的本意来看,当人们遇到各种痛苦时,内心需要一种信仰,这时最好能给他佛法的教育。否则,建寺院只是为了赚钱,当地领导可能比较高兴,但这对人类社会没有意义,对弘扬佛法也没有意义。

  不过,现在末法时代,这种现象很难避免。莲花生大士说过:“人不变心变,人不变时变。”虽然总体而言,人是不变的,但人心会变,时代也会变。因此,作为出家人,某些方面一定要注意。不然的话,如果整天忙着做生意,那十种不善业几乎全都具足了。

  比如,在销售过程中,本来自己卖的是低劣商品,却巧舌如簧地说:“我自己买进时,成本也是花了多少钱。先前某人说给怎样的价,我都没有卖。但如果你要,算了,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不赚钱了,赔一点也可以……”全是一派胡言,这就是妄语。

  别人在进行交易时,自己如果也很想买,就谎称这个物品不好,在买卖双方之间制造不和,最终使自己得利,这是离间语。

  口出不逊地说对方质量太次、数量不对,或因欠款不还而吵得天翻地覆等,这是恶语。不过也有公司规定:在接待客户时,不能说恶语,态度要温和。有些商场还要求:不能跟顾客吵架。所以,个别人虽然很想吵,嘴皮也一直在动,但还是尽量压着。按照他们的规定,只要口中不说出来,心里生嗔恨是不“犯戒”的。

  毫无意义地评论价格太高,本来不想买也与对方讨价还价等,属于绮语。

  想尽一切办法欺骗别人,野心勃勃想把对方的财物据为己有,这是贪心。

  希望他人一败涂地,这是害心。生意人很容易起这种心,所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直想把别人吞下去。

  杀羊、杀鱼、杀鸡等做买卖,就是杀生。

  可见,在经商的时候,十不善业除了邪见、邪淫以外,其他都已直接具足了。当然,间接也可具足这二者,比如为了谈生意,踏入不正当的场所,这是邪淫;生意做久了,不好好闻思修行,自然就会诋毁因果、三宝,这就是邪见。如《大宝积经》云:“贪著他资财,数起于嗔恚,兴种种邪见,是人趣恶道。”假如贪著别人的财产,数数生起嗔心及邪见,此人逐渐会毁坏自己的道心,将来定会堕入恶趣。

  除了造不善业之外,做生意如果经营不顺利,还会倾家荡产,使大家深感痛苦,最终损人害己,甚至落得个饿死的下场。如果搞得好,生意稍有起色,那不论赚了多少也不知足,一直贪得无厌,就算是财产与多闻天子不相上下,也仍旧兴致勃勃从事罪大恶极的经商。现在许多人都是这样,即使拥有几千万、几亿,但还是不断在投资,一辈子既没为社会做什么事,也没享受过一天的快乐。到头来,就这样在忙忙碌碌、散散乱乱中,寿命已经到了尽头。由于毕生没有行持过善法,每天都大吃大喝,杀害了无量众生,也欺骗了无量众生,临终时只能是手抓胸口,悲惨地堕入三恶趣。诚如《正法念处经》所言:“若人为恶贪,常覆其心者,恒入于地狱,及在饿鬼等。”

  因此,有钱人的生活看似充满欢歌笑语,但因为他们造的业太多了,这些快乐只是暂时的。要知道,凡是生意场上的人,总是怀揣恶念、居心叵测,心里装着各种阴谋诡计,像刀刃、矛尖、针尖一样与人针锋相对,特别恶毒。所以,有些做生意的人一旦出家,在很长时间中,恶心都转不过来,即使身处于清净的僧团,也还是用世间方法来对待僧众,甚至对三宝的财产不懂取舍,完全背离了饶益他众的菩提心,结果只能使无边的恶业一增再增。

  那么,既然做生意的过患这么大,或许有人会问:“出家人若为寺院弘法利生做些生意,在家人为了维持生活而经商,是否都不如法呢?”

  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出家人做生意,若是为了利益众生、护持僧众,佛陀在《毗奈耶经》中有开许。《瑜伽师地论》讲十一种利他事业时,也说过:“或是出家,便有营为衣钵等业;或是在家,便有无倒商估营农仕王等业。”出家人为了基本的衣食,可以做些生意;而在家人的话,依靠务农、经商、做官等维生,也是可以的,只要不特别颠倒就行。例如,你到批发市场进一些货物,再拿到小卖部去卖,从中赚取利润是很正常的。

  还有,《杂阿含经》中也讲得比较清楚:“始学功巧业,方便集财物,得彼财物已,当应作四分: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一个人通过学习工巧技术,可将其作为一技之长来谋生,依靠这种方便积累财富后,应将赚来的钱分为四份:一份自己使用;两份用于投资;最后一份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但现在许多人不懂这一点,赚了钱以后,自己不舍得用,又全部投资进去,最后连本钱都拿不回来。所以,大家应该学学佛陀的这个方法,比如你赚了四百万时,其中一百万自己使用,两百万作为运转资金,还有一百万就放着不动,一旦出现经济危机、金融风暴,便可以用它来应急。

  所以,佛陀在有关经典中,对在家人所讲的求财方法,是要具足“无倒”、“智慧”。《妙法圣念处经》也说:“若于有情所,如同父母想,能离不与取,智慧福无量。”若能把一切有情当作父母,便可远离不与取,并获得无边的智慧与福德。因此,一个人要“以智慧择法,以大悲待众,以信心求证”,这是我强调的三点,也是修行人的基本要素。

  话说回来,不与取也像杀生一样,具有罪业的四种分支,这在《三戒论》等论中也讲过。因此,我们甚至仅仅给猎人、强盗等少许口粮,也将分毫不差地得到他们杀生或不与取的罪业。所以,干坏事的人,最好不要去帮助他,也不要从人力、财力等各方面支持他,否则,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果报。

  以上讲了不与取的过失,这些道理很重要。大家在求学的过程中,虽不敢说当下大彻大悟,但每天都应从佛法中获得一些受益。要知道,佛法真的很难得,你们有缘得到时,务必要好好珍惜,不要置之不理。然而,人的心理有时特别奇怪,轻易得到的往往不重视,而越是得不到的,就越会倍加珍惜。

  唐朝有位鸟窠禅师,他以树为家,因住在树上而得名。有个弟子跟他苦行了六年,禅师一句佛法都没传。有一天,弟子生起了厌烦心,对师父说:“我辛辛苦苦依止您六年了,但您从不为我开示法要。今天我就离开了,要去参访其他上师,研究佛法。”禅师问:“你要什么呢?”弟子回答:“要佛法啊!”禅师听他这么说,不疾不徐地从破烂的僧衣上,抽出一根脱松的线,对他说:“你看,这不是佛法吗?”弟子一看,当下就豁然开悟了。

  所以,是不是我讲得太多了,你们才不能开悟啊?虽说有些上师不需要传法,光是用行为表示一下,弟子就能大彻大悟,但这是禅宗利根者的特点,不一定人人都是如此。其实,大家即使现在没有开悟的境界,但对佛教取舍因果的基本道理,每天哪怕听一堂课,也会有一堂课的收获。

  如今,有些人学佛非常精进。今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兰州大学中国哲学系一位研究生打来的。她说从去年“金刚萨埵法会”到现在,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把智悲佛网“法音宣流”的课程都听完了。我问:“大概有多少节课?”回答是:“1300多节课。”她说自己晚上只睡三四个小时,甚至有时只睡两个小时,平时除了听学校的课程外,其他时间一直用来学习佛法。相比之下,个别道友就应该值得惭愧了,你们一周听两三堂课,都会抱怨压力大。那天有个居士说:“您知不知道,我们特别努力啊!”我问:“为什么?”“我们一个礼拜,要听一节课哦!”(众笑)

返回目录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