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门龙象>> 当代法师>>正文内容

慈舟法师专页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1日
来源:佛教导航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慈舟大师法像

慈舟法师(1877—1957):佛门教育家

慈舟法师简介

  慈舟(1877~1957),湖北随县人,是中国近代教研贤首(华严)、行在律净的高僧。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所主持的专修净土道场——苏州灵□山寺,其规矩、方针便是由慈老所订定(案:民国二十五年,印祖正在闭生死关,遂委托慈老代为订立)。后来灵□山寺能成为中国净土道场的典型,慈老的苦心擘画功不可没。

  慈老在解门上虽偏重华严,但在行门方面却大力弘扬净土。此外,对于戒律的坚持和讲究,更是民初除了弘一大师以外的另一个代表人物。由于他老人家崇高德行的感召,在往生之后,佛教界曾一度欲推举他为“净土宗第十四代祖师”。究竟慈老对于后世净业行人的教化和影响何在?透过几则他老的小故事,或许能略窥一二。

-----------------------------------------------------------------------------------------------------------------

慈舟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慈舟法师相关链接

 慈舟法师文章大全

-----------------------------------------------------------------------------------------------------------------

  释慈舟,俗姓梁,出家後法名普海,字慈舟。他是湖北随县人,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生。他的父亲讳礼简,法名真法,母亲黄氏,法名寂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

  慈舟出生於佛教家庭,所以他幼年除受传统教育、攻读儒书外,还随著父母礼佛诵经。他自幼颖悟过人,年始弱冠,补县学生员-中了秀才。以家境不裕,乃设塾授徒,从事地方教育工作,有十馀年之久。於授读之馀,研究佛经,时有出家之志,而以双亲老迈不克如愿。後来,他父亲逝世,他再求母亲允许他出家,得到他母亲的同意,乃在宣统二年(一九一○年),投随县佛洹寺,依元照和尚剃度,是年三十四岁。他的妻子平时也随他礼佛诵经,於他出家同时,也投尼庵出家。

  慈舟出家的当年冬天,到汉阳归元寺从大绘和尚受具足戒。之後在随县天斋寺静修读经。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夏,他到扬州长生寺亲近元藏老和尚,听老和尚讲《楞严经》。到了冬天,他到镇江焦山江天寺参禅,有所领悟。

  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月霞法师在上海哈同花园,创办华严大学,设有预科和正科,正科修业三年。慈舟闻知,赶到上海,考入正科班就读,随月霞法师专究华严教义,与常惺、智光、了尘、戒尘、持松等为同学。华严大学原得之於哈同夫人罗迦陵支持,後以遭人离间,华严大学在哈同花园办不下去,迁到杭州海潮寺续办,慈舟等随校迁到杭州,民国五年(一九一六年)毕业。

  从华严大学毕业後,他行脚参访,朝礼普陀、九华等名山。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他随侍月霞法师到湖北汉阳,月霞在归元寺讲《楞严经》,在武昌为居士讲《大乘起信论》,首开武汉讲经的风气,慈舟亦随众听讲。

  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春,慈舟应河南信阳贤首山之请,到信阳开讲《大乘起信论》,这是他讲经弘法之始。讲经圆满,与慕西法师结伴朝礼五台山,归途道经北京。时,北京讲经会礼请谛闲法师讲《圆觉经》,慈舟、慕西二人亦随众听讲。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回到武昌普度寺静修,次年在归元寺听德安法师讲《观经疏钞》。

  民国九年(一九二○年),早年从上海华严大学毕业的三位同学-了尘、戒尘和慈舟为了继承乃师遗教(月霞法师已於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冬季,在西湖玉泉寺圆寂),在汉口九华寺内创办了「华严大学」,专弘华严教义。招收学生一班,到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春天学生毕业,学校亦即结束。这一所华严大学,由於学生中没有什麽特殊的人才,所以对後来的影响不大。不过这对慈舟来说,却是他办僧教育的开始。

  九华寺的华严大学结束後,慈舟受请担任汉口栖隐寺住持。是年春天,他应杭州灵隐寺约请,到灵隐寺开办「明教学院」。尚未开学,因「江浙战争」的爆发而中止。他也由杭州到了上海,在灵山寺讲〈普贤菩萨行愿品〉。讲经结束,到常熟虞山兴福寺,帮忙惠宗和尚办理「法界学院」。这是月霞法师在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创办的,月霞圆寂後,由应慈主持,後来由持松主持,常惺、蕙庭、现月等,都在学院任过教。慈舟到学院的时间,是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冬天,他在院授课的时间不到两年,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到河南开封讲《地藏经》,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到安徽当涂讲《般若经》。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应镇江竹林寺之请,主讲於竹林佛学院。年馀之後,因病体不支,回到苏州灵岩山调养。病愈後,任灵岩山住持,开建「常年打七」念佛堂。

  民国十九年(一九三○年),他应武汉佛教人士之请,到汉口佛教会、武昌佛教会各讲《大乘起信论》一部。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春,又应武昌洪山宝通寺之请,讲《圆觉经》。是年冬,应虚云老和尚的邀请,到福建鼓山筹办「法界学院」。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法界学院正式开学,慈舟在院内讲《华严经》,到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春讲经圆满,复在福州城内的法海寺,再办「法界学院」。是年在青岛兴建湛山寺的 虚法师,邀请他到湛山讲演《比丘戒相》,他乃前往青岛,在湛山寺讲戒,并倡导结夏安居的古制,教风为之一振。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冬,受请膺任北京净莲寺住持,他乃将在福州法海寺办的法界学院迁到北京净莲寺。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二月,在学院开讲《华严经》,到民国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秋天始圆满。在这段时间内,他曾先後到北京的广济寺、拈花寺、居士林,以及天津、济南等处宣讲经论。民国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年),於结夏安居时,为众宣讲〈普贤菩萨行愿品〉。民国三十二年(一九四三年)春,到天津佛教功德林讲《阿弥陀经》。

  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福建陈大莲居士请他前往讲经,他赴福建途中,道经上海,访兴慈、持松诸同学,驻锡普济寺。居半月,转赴福州,驻锡舍利院。由於福州的海潮寺、地藏庵等寺院住持的坚留,他随在福州停留下来。民国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春天,鼓山涌泉寺请他再恢复法界学院,而闽北的陈大莲居士又一再催请,他乃率著学僧数人赴闽北,到邵武县,住锡双泉寺,於此结夏,并为寺众及四方参学的人讲《四分律戒本》及《四谛要义》。结夏期满,赴陈大莲居士的家乡泰宁县。抵达县城,县民手持香华,迎之於城郊外,人潮长达二里,所过之处,鞭炮声不绝於耳,盛况空前。他乃於城内天王寺讲〈普门品〉,复至城南古台岩,在岩洞中讲《大乘起信论》。

  一九四九年春,应香港佛教界之请,拟赴港讲经,乃离泰宁抵福州。因受战事影响不能到香港,即在舍利院为四众讲《梵网经》及《四分律要义》。这时北京信众也促请他返回北京,是年他由福州北返,抵平後驻锡安养精舍。一九五八年弥陀诞辰日,他在安养精舍舍报西归,世寿八十二岁,僧腊四十八年。

  慈舟法师的毕生行愿,教弘贤首,律持四分,行宗净土,数十年南北弘化,泽被众生。他持律严谨,虽游方弘化途中亦不中辍。

  他遗留的著作有《起信论述记》、《金刚经讲义》、《菩萨戒疏本疏》、《心经讲录及述意》、《阿弥陀经讲记》、《八大觉经讲录》、《普贤行愿品闻记》、《开示录》等多种,後为人辑成《慈舟大师法汇》行世。

  持戒严谨 一丝不苟

  台湾近代被誉为“说法第一”的道源老法师,年经时曾在慈舟大师创办的僧学院中修学佛法,他对慈老持戒的严谨印象极深,作过如下叙述:“上人在汉口佛教正信会讲大乘起信论时,不知是谁把闹钟的快慢针拨到快的角度上了;因之,外面的时钟刚到十一点,而上人房内这个闹钟已跑过十二点了!饭开来了,上人不吃!虽然经人一再解释,上人终究未吃这顿午饭!又如上人在北平净莲寺,有一天伤了风,信徒们特往‘同仁堂’买来两丸药,嘱上人在睡前服之,过一夜病就好了。次日晨,我问上人的病好些吗?上人说:‘未见好。’我说:‘居士送来的丸药,说是很有效,怎么无效呢?’上人说:‘丸药未用。’我惊奇地问:‘为什么不用呢?’上人说:‘先是未记得服药,到临睡时想起来要服药,可是你们都睡了,没有人给我‘授’,所以也就没有服用。’噫!这种苦药,纵然不加‘口授’,又有谁能说是犯了戒呢?!然而上人以为‘大律’如是说(案:乃指“过午不食”),即应如是持。其持戒之精严真诚,有如是者。”

  道宣老法师对于慈老持戒的精严也十分敬仰,曾回忆道:“上人持戒精严,非常人所能及!在泰宁天王寺讲普门品时,有一天,通意师作饭误时,将饭送至房间,上人见时钟已过十二时,竟不食!又有一次,上人勉励学僧们必须严持净戒,‘宁愿持戒死,不愿破戒生!’上人说:‘这两句话,乃是在北平时所发的愿。当时曾生重病,肩背间烂一大洞!在外面治不好,乃入医院动手术。经过数日,医生见我过午不食,即劝说:此病甚重,又年长体弱,过午不食,实在营养不足,最好请吃一些晚饭。不然,这种重病,恐不易痊愈!’上人闻此语,亦深感谢医生之好意;但是自己随发大愿:‘我今已是快到七十岁的人了,此病好与不好,皆听因缘。宁愿持戒死,不愿破戒生!’遂不接受医生的劝告,仍然过午不食!只是坚定信愿,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然而,不久病即痊愈了。又有一次,上人开示持戒的法要:‘比丘若能持净戒,虽然现生不能了生死,亦不致堕落三涂,何以故?以不破戒,无罪故。无罪,故不堕落,常生人天,继续修行。世尊如是说,我们应如是持’。此是上人持戒之精严。”

  临危不乱 专志念佛

  关于念佛的工夫,道源老法师对于慈老的修持曾如是描述:“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宋哲元的军队与日本兵开战。打了几天,胜负未分,这一天晚上,忽然报馆发行‘号外’说是:‘中央的陆军、空军都开到了,立即加入战斗,日军在节节败退中’,我们虽然是方外人,但谁都有一个爱国心,得著这个消息,真是欢喜若狂!讵知天尚未明,卖豆腐的来报信说:‘宋哲元的军队都开走了!城门也开了!警察也不见了’!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把大家惊得面面相觑,手足无措!天将发亮,日本的一大群飞机低空飞过,轰隆之声,几乎把门窗玻璃震破!大家对于这种‘境界’都没有经验过,立时感觉到大难临头了!有的浑身发抖,面如土色!有的牙齿打颤,语不成声!我赶快到上人房间□看看,见上人闭目端坐,如入禅定!我慰问说:‘上人受惊吗?’上人微开双目,呵斥说:‘越是到了性命交关之时,越要‘放下’!这一句佛号,不要打失了!快去静坐念佛!惊个什么?!’噫!遇到惊慌的境界,能若无其事,足见上人的定力坚固了。”

  道宣老法师对于慈老的“定力”也有深刻的印象:“上人从闽北乘船回福州,船行至下洋地方,忽见对面来一大船,直向我们的船撞来!只听轰隆一声!我们的船已被撞破!水手们急忙将船靠岸,学僧们急忙将上人搀扶上岸。而上人方在念佛,尚不知为何事登岸。我们刚刚离开船,而船中的水已满了!真是危险!是时众人无不惊怖!唯独上人如如不动!”又说道:“时局日非,人心不安,同住诸师,常以‘避难’为话题,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上人乃集诸大众,而开示曰:‘五浊恶世,到处皆不清净。有的说到香港好,有的说到台湾好,无非妄想攀缘。吾等须深信因果,路上死也好,水□死也好,万事随缘了。但提正念,一心念佛,切勿自扰!’若非定力坚固,何能作如是语?闻说匪人离城百余里,今夜要来福州,城内的军队全退走了!上人闻此消息,即对大众说:‘愈遇急难临前,愈要专心一志念佛!万不可生怖畏,忘失正念!吾等一生修持,只在急难之中,要作得主宰!一句弥陀,念念无间,虽有性命之厄,亦无妨碍’!此是上人定力之卓绝。”

  慈舟大师一生阐扬华严大教、南山律学,但却始终以念佛法门为依归。在一次对大众的开示中,他老曾确切地说:“真为了生死者,必修净土法门!何以故?一者,弥陀慈悲愿力摄受,二者,行人信心愿力念佛,念至一心不乱,临终即得往生故。一旦住生,圆证三不退,登一生补处位。故曰修净土法门,了生死最易。倘若行者,弃舍净土,而曰:‘我欲了生死,我欲度众生’,真是自欺欺人!自己现生既不能了生死,亦不能度他人现生了生死,非自欺欺人而何?故古时大德,通宗通教者,多劝人修净土。我自己真为了生死,亦欲令众生真为了生死,故将净土法门,自度度他。吾等当学古人,勿学时人。众生在生死海中,必仗佛力,乃得解脱。”

  关于大师晚年及临终前的状况,道源老法师有如下纪录:“四十五年,五月间,病重!类似中风,不能言语,但神智颇清。或师预知时至,不愿再说话,以便专心念佛!送入医院,治疗数月,病势已大见轻,乃迁回精舍疗养。四十六年,岁次丁酉,十一月十七日,早七时,师自睹接引佛像!于大众助念声中,微合双目,安详舍报!七日后火化,送龛者数百人。获舍利数千粒,五色缤纷。”慈老一生如实修行,能有如此殊胜果报,实乃水到渠成。老人虽已神归安养,但吾人应时时循著他所留下来的足迹,继续这趟解脱之旅。纵使菩提路遥,相信只要心中长存“典型”,如是效法,必定功不唐捐。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