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身心灵>> 修心养性>>正文内容

论出家学佛(二)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7日
来源:自在之行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出家应具备之条件
  
  佛教虽高度赞扬出家的功德,但并非认为修道非出家不可,更非主张一切人皆应出家。在家一样能学佛,而且还有其较出家学佛优胜之处,只是障碍多、进道难罢了。佛经中一般说,只有小乘极果阿罗汉和大乘极果佛,才必须现出家相而证得。佛教的究极宗旨,原是超越了在家相,也超越了出家相的。出家最有利于速证解脱道,但出家者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具备适宜出家的根器,若非其器,草率出家,对白身修持来说反而会多所障碍,对佛教而言更非好事。《大威德陀罗尼经》卷一有云:“有众生不出家时,于佛教中应生天上,既出家已,堕大地狱,至不善处;有众生不出家故,应堕大地狱中,到不善处,彼出家已,得胜漏尽智者。”前者指出家而不能守戒者,后者指业障深重而求道心猛利者。国家和佛教界,对出家一事,历来有一定的制度管理控制,并非想出家便可出家。出家须具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

  
  1。具有正信,目的纯正。出家必须具有对佛法的正信,自觉追求解脱,发心自度度人,这是出家后能否清净持戒、精进修行的根本保证。如果缺乏正信,无修道的动力,或者目的不纯,为谋生、避债、图安闲、赚钱、出国等而出家,必难守戒修行,为佛制所不许。《宝雨经》云:“于如来教中,正信出家,非因王力所逼,不为贼抑,不为负债,不怖不活邪命出家,为寻求正法,以信出家。”若因贫穷、负债等而藉出家谋生求食,或为图清闲、不劳动而出家混日,经中斥之为“秃贼”、“恶人”,不名为僧。出家这碗饭,大概要算世上最不好白吃的,古人言:虚食信施,得披毛戴角偿还他,为吃佛吃教出家,实属自害害佛的危险之举。有些人在生活中受了挫折,或失恋失业,或考学不中,或落魄失意,想出家避难于佛门,而无真实正信,无自度度人的志愿,亦属目的不纯。缺乏正信、目的不纯者混入僧团,使僧团素质降低,失信于社会,是使佛教衰败的主要原因。历来大德有见于此,多强调简择剃度,如印光大师说:“若或稍有信心,无大志向,欲藉为僧之名,游手好闲,赖佛偷生,名为佛子,实是髡民,即令不造恶业,已是法之败种,国之废人;倘或破戒造业,贻辱佛教,纵令生逃国法,决定死堕地狱,于法于己,两无所益。”1984年中国佛协制定的《关于汉传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规定,“信仰佛教”,为出家者必备的首要条件。十年浩劫后,僧尼青黄不接,急需补充,有些寺院把关不严,吸收了一批不具正信、目的不纯的年青人出家,其中有的不能守戒修行,损害了僧团的形象,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吸收出家者一定要严格把好正信关,对已出家、经教育熏陶而尚无正信、不守戒禁者,应劝令还俗。
  
  2。具有当好僧尼的根器。除了律中所制六根具足,非畸形、残疾、奇丑、两性人、七十岁以上等条件外,出家者还应具有品行端正、能守戒自律、耐清苦生活、不太愚笨等能当好僧尼的起码条件。若虽有信仰,而生性放荡,自制力差,则难守禁戒;或生性懒惰,则不能精进修行;或娇气十足,则不能忍受淡泊生活,心理难得安定,不能守戒修行,功德未就,罪业先熟,袈裟下失人身,尤为可怖,倒不如在家修行为佳。《叔迦经》中,佛对在家与出家孰为胜不作定答,谓“若出家者,或不修善根,则不如在家;若在家者,能修善根,则胜出家。”凡出家后不能守戒修行者,则出家对其而言反成了坏事,又出家后若不能有较在家更好的修行条件,或因根器不能上进者,亦不宜出家。如佛父净饭王在家证得初果,要求出家,佛观他出家后不能证得更胜果,未许可。又在家较出家更具度人条件者,亦不宜出家。如给孤独长者之女善无独要求出家,佛不许,而令她嫁给外道牛授童子,度化彼童子正信佛法。(见《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印光大师主张出家者第一要真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天姿,堪弘扬正法,为人师表,方宜剃度。《关于汉传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规定出家者须“正直爱国”,“有一定文化基础”。真正具正信发心出家的人,应从爱护佛教的立场出发,自量根器,如果真具有当好出家人的根性,有自度度人、弘扬正法的德与才,不致贻辱法门,方可出家。 
  
  3。父母许可。释尊在世时,其子罗睺罗未经禀告而出家,其祖父净饭王不乐,佛因此敕定:以后出家者,须得到父母的许可,以免给亲人造成痛苦,招人非议。有的经中还加上国主同意的条件,以解决国家与教团的矛盾。《关于汉传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根据佛制与国法,规定“被吸收出家的人,必须年满十八岁”,“本人确实愿意出家,父母许可,家庭同意”。
  
  既然佛教和国家都不许可,也不可能人人都出家,故杞人忧天,担心佛教盛传会使人类灭绝,大可不必;应该担忧的,倒是由盲目繁殖欲望所造成的人口过剩问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