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声明>> 文学>>正文内容

诗阶述唐─学诗先读求味─(二)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0日
来源:明轮期刊第1期   作者:雪庐李炳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题目:诗阶述唐─学诗先读求味─(二)            作者:雪庐李炳南
本文:
劳 劳 亭           李白

-─--─ --─── ---── ───--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文法格局】首句从广大处着想,是写推情。次句在当前触目,是写主境。伤心是果,送客
是因,首句言理,次句指事。三句是凭虚假设,写无情之风,惜别尚不胜苦。四句是主境陪
景,写折赠之柳,为风留不住青。上句是因,下句是果。两联皆系流水格,文有倒正不同,
三句映首句。四句映次句,极严整,极灵活。
(讲 要)亭在江宁,即晋之新亭,所谓天下者,天下人之省词,伤心之事,莫过别难,而
此亭无知,尽教人来分散。更惹恨者,依依杨柳,每作青色,诱人折以赠别。差有情者,惟
是春风,不来送暖,则柳条无由发青,可以留住行人,少慰其心也。地丶亭丶柳丶风丶皆是
无情之物,却向之恩恩怨怨,层层推进,痴情痴语,皆为天下人想。
(取 境)别离之苦,不从有情者说,不从当局者说,而在无情无千之风上想,称扬其为解
事者。
(参 考)劳劳亭,李颀诗「朝闻游子唱骊歌」据汉书王式传「歌骊驹」来,言别离之苦也
。许浑诗「劳歌一曲解行舟」据韩诗外传,「劳者歌事」来,言行役之劳也。亭既为别离之
所,命名得非取此?然筑亭之山,亦曰劳劳,亭与山名,何先何属,尚须待考。

桃 花 溪           张旭

──--──- ─--──-- --──--─ ──---─-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文法格局】首句远望有境,疑为烟迷,飞桥形高,虽隐可见。次句近问土着,冀其可通,
矶畔状低,亦写停泊。三句乃所问之由,正写眼前实景。四句为所问之主,是意中想像。三
句提证,对二句以之发问,四句质疑,对首句隐烟幻想。首与三句写景,为一隐一显,二与
四句写情,然二系景中写情,四却情中寓景。
(讲 要)溪在湖南桃源县,相传陶渊明寓意之桃花源,即其处也。飞桥者,弓形之高桥也
,不高则为野烟隐而不见,尽日乃言徘徊之久。此诗之意,只在沿溪寻洞,而不及他,所以
别致。最妙之句,为隐约飞桥,以下诸句,皆所孕育,看无痕迹,脉似不连,洞在何边者,
乃言溪东乎?溪西乎?西则循之而进,东则即应过桥,始悟起句之妙,乃为结处伏笔。
(取 境)故作信陶虚构,而出此恍惚疑似之辞。
(参 考)桃花源 靖节先生集,中有桃花源序。

苏 豁 亭           戴叔伦

---──-- -─--──- ───--── ─--──--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栏。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文法格局】首句实写所见之主景,草漫漫寓人迹少。次句虚写所想之主情,谁倚栏特设疑
问。三句虚写情是静中静,春事晚情中寓景,惜时将去。四句实写景是动中静,杏花寒景中
寓情,孤负花开。
(讲 要)草蔓亭上。栏无人倚,虽有旧巢,燕已不归。春事将晚,只馀汀岸杏花,烟雨荒
寒,分明今昔之感。此作非遭时事丧乱,即伤权贵势落,但极含蓄,细玩自得。
(取 境)物故事迁,含蓄烘托。
(参 考)亭非若鸟衣巷金谷园而有史迹,故不知其处。
                     第1期 公元1971年3月发行 创刊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