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身心灵>> 身心智慧>>正文内容

孔子如何看待女性?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作者:许莉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孔子因为说了一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千古以来,不知遭受到多少指责。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女士很感冒孔子看不起女性,竟把女性和小人相提并论。

作为人类文化史上四大伟人之一,与西腊的苏格拉底、印度的释迦牟尼、犹太的耶稣并列的中国的孔子,会仅仅因为性别的原因,看不起占人口一半的人,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感到奇怪的事。释迦牟尼接纳奴隶阶层的妇女为他的学生,耶稣的博爱精神泽及妓女,咱们中国的孔子与他们相比,不是未免太小肚鸡肠了吗?

其实,孔子的全部学说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仁”,仁就是爱人,孔子所主张的爱人,并不是只爱某种性别的人,只爱某种阶层的人,而是“泛爱众”,即爱一切人。由仁而派生出来的孔子著名的伦理准则之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千百年来被中国人视为待人接物的金科玉律。西方的基督教文化的“金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简直就像孔子这句话的西方翻版,人类文化精神在最高层次上,往往是相通的。很难想象,拥有这样一种思想的孔子,会看不起占人口一半的女性。

如果进一步考察孔子的思想体系,我们会发现,孔子很重视妇女在创造一种和谐的家庭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孔子编订的《诗经》曰:“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宜尔家室,乐尔妻孥。”“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中庸》)这哪里有丝毫看不起妇女的意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生活的原则与治理国家、治理天下的原则的一致性,是孔子学派的重要思想,《大学》中说:“所谓治国者,必先齐其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和平,在于人心的和平,在于家庭的和平,“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因而儒家重视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认为处理好夫妇关系,创造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也就是在为天下作贡献,由此也可知蔑视妇女的思想,是与孔子的思想体系不相容的。

孔子是个性情开朗乐观的人,对音乐美和女性美,都具有很高的审美能力。他喜欢弹琴唱歌,平时经常“曲不离口”,还很喜欢和人合唱。孔子听音乐,能达到高度忘我的境界,“三月不知肉味”,即使在困境中,孔子也镇定自若,“讲颂弦歌不绝。”具有这样一种性情的孔子,自然也善于欣赏女性的美。如他与学生探讨女性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审美意蕴,觉得很受启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古代的情歌,描述了君子从看见窈窕淑女,心生羡慕,梦寐以求,终成琴瑟之好,其乐融融的过程。孔子赞赏这首诗具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特色,深合中庸之道,这里哪里有丝毫蔑视妇女的意味?

孔子学派还有一个有趣现象,就是孔子、曾子、孟子都是早年丧父,是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成人的。孔子19岁那年母亲去世,孔子为母亲守孝3年。曾子也以孝著称。他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子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子俩相依为命,居然达到了心灵相通的程度。“孟母三迁”更是传颂千古的择邻而居的教子佳话。孔子、曾子、孟子成为一代伟人,都与母爱的呵护密切相关。因而主张孝顺父母,自然也就成为孔子学派的一个重要的伦理思想。可想而知,孔子绝不会把女子归为小人之列。

既然孔子并没有蔑视女性的思想,那么孔子为什么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把女性和小人相提并论呢?其实,这里的“女子”是指“女中小人”。正如男子中有小人那样,女子中也有小人。孔子称精神道德健全的人为“君子”、“大人”;称精神道德不够健全的人为“小人”。这样理解孔子这句话,于情于理,都是合乎逻辑的解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