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身心灵>> 身心智慧>>正文内容

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栽 纪宝成谈国学教育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郑剑、袁新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电视讲坛、学术讲座,重温经典、讲解历史……近年来,学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兼国学院院长纪宝成因力倡重振国学并推动成立新中国第一个高等院校国学院而备受关注。近日,人民日报 就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重振国学的一些问题采访了他。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记者:如何看待日渐兴起的传统文化热、重读经典热?

  纪宝成:这既有现实背景,又有历史原因。就现实背景来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人民群众越来越希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传统文化必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等国际国内的新变化、新形势,也呼唤中华传统文化彰显其价值。就历史原因来说,一段时间内,一些人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种激愤的看法,把中国的落后归咎于传统文化,进而反对、批判、否定传统文化。由此一来,传统文化的价值遭否定、意义遭质疑、地位遭贬低,人们接受传统文化的机会少了,对传统文化产生了疏离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进入21世纪,时机成熟了,条件具备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就提上了日程。

  记者: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什么关系?

  纪宝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含大量有价值的思想理念,也包含许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为人处世的准则。仅以孔子的思想为例,“仁者爱人”、“和为贵”、“和而不同”、“为政以德”、“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君子不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至今仍有意义。今天的中国从昨天的中国走来,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需要借鉴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也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也是非常好的精神食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涵养人的精神气质,提升人的素养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记者: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纪宝成: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传统文化中有糟粕,这是避免不了的。我们不能割断历史,也不应苛求古人。苛求古人的人,也必将被后人苛求。我们讲弘扬中华文化,是弘扬其中的优秀成果、有益部分,对于“三纲”之类的专制思想等糟粕当然应当抛弃,但判定什么是糟粕应该非常慎重。这需要做一番甄别挖掘、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工作。还是党的十七大报告说得好: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重振国学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重振”不是照搬古人、复古复辟

  记者:您提倡重振国学是出了名的,为什么这么坚定执著?

  纪宝成:重估国学的价值,重振国学,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国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华文明中的观念文明部分主要是通过国学这种文化形态得以展现并传承的。可以说,国学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也深刻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记忆中没有历史,思考中没有哲理,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而如果没有国学,所谓诗意、历史、哲理也就失去了大部分源头之水。

  记者:对国学的含义与重振国学的意义,好像也有不同看法?

  纪宝成:这涉及对国学概念和重振国学的理解。“国学”这个名词早已有之,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则是在20世纪初形成的,指的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学问。具体说来,国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就是研究“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的学问(胡适语),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于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传统思想文化,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了解、继承弘扬的重点。我们所说的“重振”是重建和振兴,是创新基础上的重建,是重建基础上的振兴,而不是钻故纸堆、食古不化,更不是照搬古人、复古复辟。可以这样说,我们提倡的国学是今人眼中的国学、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是具有现代形态、处于世界文明格局中的新型国学,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果这么来理解和看待,就可以减少分歧,减少担心。

重振国学,加强国学教育带有基础性

  记者:重振国学应当从哪里做起呢?

  纪宝成:重振国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许多工作要做。从大的方面看,一是加强国学研究,二是加强国学教育。国学研究是一直在做的,虽然过去主要在文史哲的框架内来做,并且也有一些这方面的机构和人员,但仅有这样的研究是不够的,还需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只是在文史哲的框架内把传统文化人为地分割开来研究。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从培养人才入手。离开国学教育,我们倡导的新型国学研究就没有支撑,国学的价值就很难完整地显现,国学也难以走进人们的生活。现在,许多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不少大学生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就反映了国学教育的不足乃至缺失。因此,当务之急是通过加强国学教育,把传统文化的文脉接续下去。宋代大词人辛弃疾说:“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栽”。我提倡加强国学教育,本意就在这里。

  记者:这是不是您大力推动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直接原因?

  纪宝成:是的。我们办国学院,决不是图热闹、作作秀,而是要踏踏实实做一些事情,为弘扬中华文化尽绵薄之力。为此,我们注重采用新的理念、新的办法,并在学制、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实行本硕连读的6年学制,硕士毕业后还可以继续读博士;按照“新型国学”的定位来构建学科体系和设置具体课程,开设以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为模块的数十门课程,内容既包括传统的经史子集的经典、元典,也包括经济、政治、法律等现代学科以及外语;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课堂教学鼓励自由讨论,每一届有两次“游学”——让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在教学中,我们强调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国际意识,积极借鉴国外的研究理念和方法,加强比较研究,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从实际情况看,这样的学科设置和教学方式效果很好,很受学生欢迎。

国学人才有着广泛社会需求,尽快设立国学学位十分必要

  记者:有一个问题不能不面对,就是国学学生的出路在哪里?

  纪宝成:国学学生的适用领域是非常广的,国学人才有着广泛社会需求,大有用武之地。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过去,许多单位的公文公函都写得学理丰富、文采斐然,这说明那时的“秀才”们有学养、有底蕴。显然,现在的机关、企业乃至社区也需要这样的人才,这个需求是多大?再举一个例子。前两年,我见到我国台湾的南怀瑾先生,他问我开办国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说,主要是把丢了的东西捡起来,培养国学人才,接续文脉。他直截了当地说:这还不够。要培养国学人才,培养学问家;更要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培养出将入相的人才。这样看来,治企治校、治县治市、治国治军都需要国学人才。同任何学科一样,只要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就不愁没有出路。

  记者:国学教育还遇到哪些矛盾和问题?

  纪宝成:最突出的有两个。一是国学学位的设立。我国目前的学科制度和学科门类是借鉴西方而确立的,有优点也有不足。比如,学科分立虽然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单向深化,但不利于学术研究的整体推进,而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优势。现在,文科中设有文、史、哲,没有国学。文、史、哲都包含国学的内容,但都涵盖不了国学,它们不能相互替代。所以,这些年我一直在呼吁尽快设立国学学位,在现行学科体系中给传统文化一个“户口”,并组织力量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随着国学教育的延伸和发展,这个问题将更加凸显。解决这个问题,关系众多学生的切身利益。二是师资的来源。国学的综合性、贯通性对师资提出了很高要求,但现在高素质的国学教师明显不足,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高端人才更少。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是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措施,把官方民间、国内国外的国学高端人才发掘出来、激发起来、引进过来。当然,大批优秀国学人才的涌现,还需假以时日。我寄希望于年轻一代,“后生可畏”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