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眼睛泄露你的心灵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环球科学》2007年第9期   作者:苏珊娜·马丁内斯-康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当你阅读一行文字时,眼睛从左到右迅速扫过,每个字依次成为视线的焦点;当你盯着某人的脸,眼睛同样“不安分”,视线四处飘移:左眼、右眼、鼻子、嘴……回想一下,你会发现,这样的情形经常发生,无论是在浏览文章、打量别人,还是在欣赏美丽的景色时。

这种随意的眼运动叫做眼跳(saccades),只是眼部肌肉日常工作的一小部分。实际上,我们的眼睛一直都在动,即便处于注视状态——如盯着某人的鼻子、眺望海天交界处的帆船时,也是如此。在清醒状态下,我们有80%的时间都在盯着这样那样的东西看,但不管看什么,眼睛总以我们无法察觉的幅度跳动。这种跳动对视觉的产生非常必要,如果让眼球在注视时保持绝对静止,你很快就会发现,眼中的静态景象完全消失了。

直到最近,这些“注视眼动”(fixational eye movement)才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50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幅度最大的一种注视眼动——微眼跳(microsaccades)到底有何作用?一些科学家认为,微眼跳不仅没有任何益处,反而有损视力,因为眼睛不断地跳动会使视线模糊。不过在美国菲尼克斯市巴罗神经学研究所,本文作者马丁内斯-康德教授所在实验室的最新研究却表明,当一个人注视静态景象时,必须依赖这些微妙的眼动过程,才能产生相应的视觉感知。

微眼跳还是一个“跳板”,神经科学家借此可以了解大脑利用视觉产生意识知觉的方式。过去几年,我们和其他同行找到了与微眼跳有关的神经活动模式,这使我们不得不相信,人类的绝大部分视觉感知,都是在微眼跳的作用下产生的。而且,这种细微动作的运动方向不是随机的,而是指向人们真正关注的地方,即便眼睛正盯着其他地方——眼睛真正成为了我们思维的窗户,把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意愿流露出来。

跳动着的注视

特罗克勒实验:1804年,瑞士哲学家特罗克勒发现,有意识地专注于某物时,该物体周围的静止图像会从视野中消失。盯着中央的红点,同时注意红点外周的蓝色圆圈,蓝圈很快会从视野中消失掉。眼睛移动一下,它又会重新出现。

观察眼运动:这是一个能够“看到”注视眼动的实验。注视中央黑点一分钟左右,然后看相邻黑方框中的白点。你可以看到,白色交叉线上的黑色残留影像在不停移动,这就是注视眼动产生的效果。
错觉运动:眼睛在上图中随意移动,你会看到3个“滚筒”似乎在旋转。但只要一直盯住图中央的某个蓝点,旋转就会慢下来,甚至停止。因为固定双眼能够终止错觉旋转,本文作者推测,注视眼动可能在错觉生成中发挥一定作用,虽然具体机制还不清楚。

即便你专注地看着某个物体,眼睛也从未停止跳动,只是你没有察觉到,因为这种微小的眼运动,对视觉功能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00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发现了“眼睛会不停地动”的秘密。1860年,德国物理学家、医生赫尔曼·冯赫尔姆霍茨(Hermann- von Helmholtz)指出,让一个人的双眼保持静止是非常困难的,他还认为“跳动着的注视”能防止视网膜疲劳。

人的眼睛为什么要不停地动?从动物身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由于及时察觉环境变化有利于生存,动物的神经系统进化出了监测环境变化的能力。视野里出现某种运动变化,往往意味着捕食者正在靠近,或猎物正在逃离,这些变化促使视觉细胞以电脉冲的形式及时作出反应。而不动的物体通常不构成威胁,动物的大脑和视觉系统也就没有进化出相应的监测机制。青蛙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一只苍蝇停在墙壁上,青蛙是看不见的,而一旦苍蝇飞起来,它立即就能发现,并用舌头抓住它。

冯赫尔姆霍茨猜想,青蛙看不到静止的物体,是因为静止的物体不能刺激神经,导致了神经适应——视觉神经细胞逐渐降低电脉冲输出量,直至停止反应。神经适应可以节省能量,但限制了感知能力。虽然人类也有这样的神经适应过程,但和青蛙不同,我们能清楚地看见静止物体。奥妙就在于,人的眼睛能自己制造运动。注视眼动使整个视觉景象相对视网膜移动,以此刺激视觉细胞,使它始终处于兴奋状态,防止神经适应。这样一来,静止物体就不会从视野中消失了。

相反,注视眼动减弱,视野中的影像就会慢慢消失。早在1804年,瑞士哲学家伊格纳茨·保罗·维塔尔·特罗克勒(Ignaz Paul Vital Troxler)就报告说,有意识地专注于某一事物,视野周边的静止图像会逐渐消失(见左页下图)。其实,这种现象每天都在发生,专注于某一事物会使注视眼动的频率或幅度暂时降低,注视焦点之外的事物的视觉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眼运动的频率和幅度稍有下降,我们的视觉能力就会被削弱。但是,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因为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的事物上,看不见的东西自然无法引起注意。

要使眼运动完全停止,只能在实验室实现了。20世纪50年代初,一些研究团队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先把一台微型幻灯机安装在隐形眼镜上,再利用抽吸装置,将隐形眼镜附在眼睛上。于是,受试者透过眼镜看到的,就是幻灯机镜头投射出来的影像,而镜头会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利用这种视网膜稳定技术,图像与眼睛保持相对静止,结果导致视觉神经细胞产生适应性,影像从视野中消失。如今,科学家改进了这一方法:先用摄像机对准眼睛,监测眼运动情况,然后将眼球位置数据传送给一个投影系统,根据这些数据改变投影位置,使图像与眼睛保持同步运动。

20世纪50年代末,科学家已经能将微眼跳的作用“分离”出来:在抵消了所有的眼运动(包括规模较大的眼跳)之后,他们人为地为眼睛增加了一些类似于微眼跳的运动,结果发现视觉感知恢复了。然而,另一些小组的研究结果却相反:在同样的条件下,加上微眼跳之后,没有产生任何效果。当时的视网膜稳定技术都不够完美——比如附在眼睛上的隐形眼镜可能滑落,仍然有微弱的眼运动在发挥作用。于是,没人说得清楚,试验结果到底是由微弱的眼运动导致的,还是由“人工”微眼跳带来的。

微眼跳与视觉无关?

科学家一直不敢肯定微眼跳与视觉的关系,而且从某些视觉现象看,微眼跳的确对视觉功能没什么贡献。然而本文作者得出的结论却截然不同。

几乎在同一时期,科学家还发现了另外两种形式的注视眼动:飘移和震颤。飘移是一种慢速的曲折运动,在快速直线运动(即微眼跳)的间隔期出现;震颤则是叠加在飘移之上的、幅度小但频率高的振动。微眼跳是幅度最大的一种注视眼动,需要横跨数十个到数百个光感受器细胞的范围。光感受器(photoreceptor)细胞的作用是探测光线,可分为视锥细胞(cone)和视杆细胞(rod)两种,前者负责精细视觉和颜色视觉,后者负责低亮度视觉和外周视觉。震颤是注视眼动中幅度最小的一种,不超过一个光感受器细胞的尺寸。几十年来,对于这几种注视眼动(尤其是科学家研究最多的微眼跳)是否有维持视觉的功能,科学家都不敢贸然下结论。持否定态度的人指出,有些人能够在几秒钟内抑制微眼跳,而视野中心的景象并没有因此消失(通过特罗克勒实验可以证明这点:当你暂时抑制住微眼跳时,圆圈消失了,但视野中心的红点仍清晰可见)。此外,在执行射击或穿针等精确度极高的视觉任务时,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凝神屏气,让微眼跳暂时停止。1980年,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心理学家艾琳·科勒(Eileen Kowler)和罗伯特·M·斯坦曼(Robert M. Steinman)由此得出结论:微眼跳对视觉没有任何贡献,它们可能“只是一种神经紧张的表现”。

此后,这一领域的研究陷入停滞,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有了新的进展。科学家开始研究注视眼动可能在眼睛、大脑中产生的神经反应。1997年,我们开始与哈佛医学院的戴维·休伯尔(David Hubel)合作,他曾在1981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研究中,我们先在电脑屏幕上显示一个小点,在小点之外的其他地方显示一根光条,然后训练猴子紧盯小点。当猴子注视小点时,我们记录下它的眼动情况,以及中脑外侧膝状体核(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和后脑初级视觉皮层中的神经细胞的电活动情况(右图)。

上述试验的结果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公布,表明不管静止的光条出现在被记录细胞的感受野之内,还是感受野之外,在它的刺激下,微眼跳都能提高外侧膝状体核和视觉皮层细胞的放电率。这些发现有力支持了“微眼跳有用论”——即微眼跳在维持视觉景象、防止视觉消失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这种作用确实存在,就意味着我们的研究开启了破解视觉感知密码的大门。在猴子试验中,我们发现,相对于神经脉冲的零星发放,微眼跳与电脉冲快速爆发式发放的出现关系更密切,这表明电脉冲的爆发式发放是大脑使用的一种信号,标志着猴子看到了东西。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