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刘墉:为什么要让孩子请老人出来吃饭?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凤凰网   作者:刘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前几天啊,我接到一位读者的信,写得很哀伤,因为她的父亲过世了,她在信里头怨自己是外省人,1949年爸爸妈妈从大陆到台湾,爷爷奶奶都留在了大陆,所以她从小生长在没有老一辈的家庭.。她又说她好羡慕那些有祖父母的朋友,小时候有老人疼爱,长大之后又能对老人尽孝心,每次看见她的朋友带点心回家,说要给爷爷奶奶吃她都好羡慕,甚至羡慕那些朋友,能够经历祖父母的死。

读到这儿我心一惊继续看原来她的意思是,如果能够经历祖父母的逝世,虽然伤心,却也做了人生的功课,有一天父母逝世,就比较能够承受打击,不像她突然之间父亲过世了,完全没有预警,也不曾想到有这么一天,差点崩溃。

放下信,我想大概只有像她这样深思的人,能够领悟这一层的人生道理吧,死是需要学习接受的,由接受祖父母的逝世,到父母的离开,乃至未来自己必须面对的那一刻。看着一个婴儿的诞生成长,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历程,看着老一辈由记忆当中的年轻,一步步老去死亡,也是感受生命。

所以当我们希望孩子健健康康过一生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教他们从老人的身上学习,学习敬老也学习面对生命,只有一个人能够了悟生死接受生死,才能够深信安顿的过一生。过去人们的平均寿命很短,如果问我们的老一辈,很可能得到惊人的答案,居然很多人在童年就做了孤儿,更别说是跟祖父母相处。相对的现在平均寿命,比以前增加很多,今天教育新新人类,是不是更应该加强孝的教育,尤其教他们怎样善待祖父母。

只是各位想想我们新新人类,有没有感受这一点,他们可能从小就由老人家带,连上下学都由祖父母接送,他们确实比过去任何一代,有更多接触老人的经验,但是他们在享受老人照顾的同时,有没有相对的回馈。

记得我有一年在大陆上一个有现场观众的电视节目。一个初中男生抢过麦克风,理直气壮地问,为什么他将来要照顾一堆老人,除了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说他累死了。还有个大学生也在节目里头说,老人家很奇怪,有一次他们凑钱买了好多食物,到偏远的山区慰问老人,说那些老人的脾气很坏,居然还挑东挑西不懂得感激。

我当时心想,那初中小男生好大胆子啊,居然敢问这种问题,他不怕被电视机前面的爹娘听到挨骂吗?他不怕爷爷奶奶听到会伤心吗?而接着我读到大陆一本谈亲子关系的书,说有小孩上学,到了校门口不进去,非要爷爷反过来叫他爷爷不可,你要叫我爷爷,叫我爷爷我才上学。那爷爷没办法,乖乖地叫爷爷。

于是你可以想见,今天中国因为一胎政策,许多老人家捧着中间一个宝贝娃娃,孩子被骄纵的不成样子,甚至失去敬老的美德,根本不在乎老人的感受。要知道能够敬老的社会,才能够显示经济的富裕,如同能够爱护古迹的国家,可以显示文化的成熟,相反的当社会不够富裕的时候,人们比较难厚待老人。

比如三十多年前,台湾兰屿那个小岛还很贫困。有一天,我去采访,在海边看到一家人,把刚捕上的鱼分成四堆,我就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啊?那个中年女人就指着鱼说“男人鱼、女人鱼、小孩鱼、老人鱼”。其中分给老人吃的,是最差的鱼。

相信大家也听说,早期爱斯基摩人,当孙子诞生之后,祖父母可能自动走向冰天雪地,走向死亡。因为环境艰困,食粮不足,为了让下一代能够活命,不得不牺牲老人。

问题是今天中国越来越富裕,我们是不是应该更敬老呢?又或是依然像早期兰屿人一样,把最差的东西给老人。我很幸运,除了我母亲近二十年,岳父岳母也跟我同住,使我学到了很多。比如我母亲逝世前两年,有时候不知道饱或者是饿,记性又不好,才吃完她就说我还没吃饭,我说你吃过了,我没吃。于是又给她准备吃的,她又把东西都吃完。我也知道自从我岳父母,每天去老人中心上课交朋友。呵!一下子年轻十岁。

正因此当我在电视节目里头,听大学生怨老人的时候,我会开导他们去试着了解老人。直到现在每次到了吃饭的时候,我都会亲自去请或者是叫女儿请老人家出来吃饭。有一天我女儿就问了,公公婆婆知道吃饭了,为什么还要请,我说因为老人家常常会觉得自己老了没用了,是吃闲饭的,如果你去请他,他会有被尊重的感觉。

有的时候老人会跟你不断的强调,他以前怎么照顾你,你要顺着他的话说,是啊,谢谢您。谢谢爷爷,谢谢奶奶的照顾,不然我不可能长得这么好。因为他提往事是要你值他的情,在他老而没用的时候,你还愿意照顾他,你这样回答,他会觉得很安慰很有安全感。

当我们教新新人类孝道的时候,做父母的也要检讨,会不会只在表面上敬老,到吃饭的时候把老人请出来,吃完饭又急急的把他们送回房间;我们有没有让老人,参与家里的活动,当老人听不见看不懂的时候,为他们解说;在老人不想动的时候,带他们出去走走。当晚辈放学的时候,进去向老人问安,希望老人长寿,不是只让他们甘旨无缺,更要使他们觉得活着有意思,有价值有尊严。

今天的中国因为孩子少,越来越走向老年的社会,当然也越得加强敬老的教育,只有这样,他们将来才会承担,照顾老人的责任,也只有多跟老人接触,他们才能更体认生命的历程,有一天接受自己老去的事实。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