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救救孩子:你为什么不懂“审美”?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凤凰网   作者:凤凰文化综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温习一下这随手撷来的句子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那样明亮的户外,那样的四季,那样的江河岳脉——若荷尔德林之“诗意的栖居”成立的话,至少这洁净的山光水色乃必需的吧。可是,它们今天又在哪儿呢?那“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天光明澈,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皎月寂静今又安在?

从自然的角度讲,古人的世界要比现代人丰富得多,健康而优雅得多。地球上自几十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生物物种的诞生、进化、灭绝就不断上演,物种灭绝本属自然进化之正常,但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灭绝速度大大加快。自然状态下的物种灭绝极为缓慢,而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目前地球上的动植物灭绝速度要比2000年前快上近千倍。这是一种远高于自然速度的“工业速度”——这分明是“屠杀”!

多少珍贵的动植物已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鲜活的生态活页从我们的视野中被硬硬撕掉,被生生扯去?多少诗词风景像“广陵散”般成为了遥远的绝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河水清且涟漪”……我在抚摸这些《诗经》句子的时候,除了对美的巨大感动,内心更有一份莫名的冰凉、疼痛和颤栗。因为就在模拟那份远古“现场”的同时,我骤然被一个念头惊醒:她已永远不属于我们了——永远!那自然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生命与自然最相爱最和谐的“蜜月之岁”,永远同我们告别了。或者说,我们杀害了她。

阅读竟成了告别,竟成了永诀和追悼。难道人类不应为此哭泣吗?

语文教材中的众多游记,无论赏三峡、登黄山,还是临赤壁、游洞庭……除了传递水墨画般的自然意境外,更有着“遗址”的凭吊和祭奠意义!更有着“黄鹤一去不复返”的绝唱意味!而我们在对之阐释时,难道就只能停留在汉语表面的字义上?(比如“蒹葭”、“雎鸠”,难道除了“一种植物”、“一种水鸟”外,就再也延伸不出别的含义了?)除了挖掘莫须有的政治意义和阶级分析,难道就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隐隐动容?除了分享审美愉悦,难道就品咂不出“挥别”的忧愤与悲怆来?

我更想建议老师:为什么不问问孩子,那些美丽的“雎鸠”、“鹿鸣”哪里去了?视野中为什么再不见她们的倩影?甚至还可以让孩子去想,假如诗人活在当代,他又会作何吟?作何感……这等反差难道不会在孩子心里掀起一场风暴吗?

我不知道老师们在沉醉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当儿,有没有升起过一丝隐隐的伤感和悲情?有没有把一份疼痛悄悄传递给台下的孩子?如果有,如果能把这粒“痛’’埋进孩子们的心里,那我要替我们的教育和家长感到庆幸,要为这位老师鼓掌——感谢他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因为在未来,这粒小小的“痛”或许会生出郁郁葱葱的“良知”来……

今天他们是孩子,可明天他们是成人。鲁迅说:谁拥有孩子,谁就拥有未来!

我相信,携带这支“疫苗”的孩子,多少年后,当面对一片将被砍伐的森林、一条将被推土机铲平的古街时,至少一丝心痛和迟疑总是有的吧?这就有救了,最终阻止无知与粗鲁的,或许正是那一丝迟疑和心痛——而它的源头,或许正是当年的那一节课,那一支无声的“疫苗”!

其实,又何止语文课!地理、音乐、美术、哲学、生物、历史……哪个不包含着丰饶的自然信息和生命审美?哪个不蕴藏着比僵硬的笔划、词条、年代、人名、事件和“中心思想”更辽阔的人文资源和精神含量?关键看你能否感受到那些信息,并有力地展示和传递那些信息。

如果连最日常、最初级的人文课堂都无法让孩子树立起“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保护动物”的信仰,当他们进入成人行列后,那些所谓的环保宣传和口号标语又有什么用呢?影响一个人终生价值观的,一定是童年的记忆和生命印象——那些最早深深感动过心灵的细节!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大多停留在了概念说教和灌输上,而在最重要的“审美”和“感动”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我们的老师似乎太缺乏审美习惯和艺术能力了,解读上“偷工减料”,目光也往往只有咫尺的长度……试想,从小缺乏“感动”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的成人?所以,当今天被“吃猫”的新闻(刚从网上看到:广州餐桌上日均“吃猫”一万只)惊讶得目瞪口呆时,我突然想到:这些食客曾经也是孩子,曾经也是学生,可谁告诉过他们“人不是什么都可以吃的”呢?,我随即又想起了那个用硫酸泼熊的清华学生……

我曾经看过两则报道,都和“树”有关——

一位叫朱丽娅·希尔的少女,为保护北美一株巨大的被称为“月亮”的红杉树,从1997年12月10日起,竟然在这棵18层楼高的树上栖居了738天,直到树的所有者——太平洋木材公司承诺不砍伐该树。

在瑞典的语文教材和旅游手册中载有这样一件事:1971年,首都斯德哥尔摩,当市政工程的铲车朝古树参天的“国王花园”逼近时,一群勇敢的年轻人站了出来,他们高喊“拯救斯德哥尔摩”的口号,用身体组成人墙,挡在那些美丽的百年古树前面。终于,政府做出了让步,将地铁线绕道而行。多么幸运的古树啊,而新一代的瑞典人,在享受古树的阴凉的同时,也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绿色。几十年来,那些护树者,一直被瑞典公民视为心目中的英雄。

读这些报道的时候,我深深被打动了。一群多么勇敢和纯洁的心灵啊,其力量来自于对生命和地球的热爱,其心灵像那些大树一样美丽而健康!我深信,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与其童年教育和自然意识的启蒙有关,与其早年积淀的与树有关的审美记忆和生命情结有关——这热爱一定是童年就埋藏在心中的,正是那些深刻的印象刺激和鼓励着他们,才使之做出这般不顾一切的举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想,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树”不出这样的“人”来呢?

像“树”一样郁郁葱葱、根深叶茂的“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