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专访少林寺延王法师 谈少林问禅活动缘起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记者:您是第一次参加机锋辩禅的活动,之前了解过吗?

法师:少林问禅这个活动,缘起于我跟台湾漫画家蔡志忠的一个念头,我和蔡志忠是好朋友,有一年秋天,我去台湾在他家跟他聊天,他说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去少林寺给你作画,旁边有一些朋友说,既然你们两个见面,不如再多找几个朋友组成一个活动不是更好吗,于是第一届少林问禅就这么起来了,那时候蔡志忠、朱德勤、袁和平等好多朋友都来参加了。到第二届的时候,问禅活动就增加了机锋辩禅活动,以后还会增加新的项目,越来越丰富。

记者:您觉得这活动对禅宗的弘扬有什么意义?

法师:它能激起人们对禅的兴趣,还能把古代的禅宗恢复起来,这个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形式,通过这个形式能够启发人们的智慧,打开思路。

记者:前两届辩禅的形式是把辨手分为两组进行辩论,而这一次更侧重于每个人点对点的辩论,您怎么看这一形式的改进?

法师:禅是个人的修为,表演自己的心,不能把它分为两个群体,要么是个体,要么所有人都是一个群体,分为两派辩论的话,不适合禅的辩论。

记者:您认为通过这种机锋相对的辩论,能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实证?

法师:平常学习、修炼、修持都能在辩禅中一目了然。哪怕一个人吹牛、说谎,但也是他当下真实心态的流露,一切都是真实的。

记者:辩禅毕竟不同于社会上的辩论赛,有些法师有实证真修但口才不好,辩才不好,会不会影响他的得分?。

法师:口才只是一方面,如果他辨得很好,但对禅的学习不广,理解不深,悟得不透,这些还是能看出来的;如果他辨得不好,但有实证,观众可能看不出来,而我们能看出来,因为他说的东西是从本心而发,佛法的义理是学来的,但是本性的流露是自然的。

记者:一些人认为禅是不可辨的,您怎么看。

法师:禅也不可不辨啊!辨成为口头禅,不辨不成为哑巴禅了吗?该辨的时候就辨,不该辨的时候就不辨,禅不可说这句话是错误的,应该说禅可以不说,后面是可以说,禅是能说清楚的,只是不说也能清楚的情况下我就不说了,不是说禅不可说,不可说的东西是模糊的,没有说不清楚的东西,都能说清楚。

记者:您认为这次活动对辩手们的实修有何助益?

法师:禅是一种手段,包括这次辩论也是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能启发一些东西,比如说按正常的思维,正常的思维是有间断地逻辑性的,你可能自己不知道,但是突然一个机锋过来,就可能让你回头,这个作用是很大的。

记者:如何用禅来启发现代人的智慧,促进内心的和谐呢?

法师:还是从个人内心做起,社会是一个大的群体,人无数,众生无数,国民无数,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从个体出发,一切行为、语言都是从心来发的,禅的根本就是降服自己,通过对禅的学习和修证,把心管住了,就什么都好办了。

标签:佛教观点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