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与自然>> 地球母亲>>正文内容

纳米比亚的土地和生物管理模式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2日
来源:wwfchina中文网   作者:Jan Vertefeuille & J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飞机一进入非洲南部国家纳米比亚的首都温德和克,就像进入了一个自然保护区。由于温德和克位于中央高原上,并且以阿瓦斯山脉为天然屏障,游客一进入该市就能间或看见捻角羚和其他羚羊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纳米比亚可谓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在那里,游人可以有机会欣赏到陆地上的五种大型动物——狮、豹、大象、野牛和犀牛。尽管纳米比亚的红土地和山区孕育着多样性最丰富的生物群体,那里的人民却相当贫困。对于当地政府和环保组织而言,如何既处理好复杂的人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又减少贫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纳米比亚有巨大的潜力来同时解决环境和发展两个问题。”WWF的LIFE项目负责人Chris Weaver说。该项目的工作是帮助当地社区管理其土地,并将土地按野生生物保护区、耕地、旅游用地和其他可持续发展的用途来进行划分。这种以社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被称为社区治理。作为一种渐进的活动,它可以把农村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联系起来。

  “大量野生动物、美丽的风景、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大片的林地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Weaver说,“我们希望当地社区能够对土地、生物和自然资源进行更好的管理,使之为居民们带来经济利益,并最终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自行运转。”

豪华旅舍
  
  Pascoleno Lena Florry曾经是一个牧羊人,而现在的她已成为纳米比亚第一个管理旅舍的黑人妇女——这对一个贫苦的纳米比亚农妇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成就。

  她经营达马罗兰旅舍已达8年之久,这个帐篷形状的豪华旅舍位于霍布河谷北面,距纳米比亚骷髅海岸的托拉湾仅90公里,而它的南面则是布兰堡山脉(Brandberg Mountain)生机勃勃的丛林。达马罗兰曾一度处于没有任何保护的状态下,进而成为偷猎者的乐园。这一情况直至1988年第一个社区生物保护管理机构成立才得以改变。

  “人们来到这里是为了观赏大象、黑犀牛和各种野生生物,欣赏美丽的风景,并与当地居民接触。” Lena说,“我们已经禁止了偷猎,因为人们开始珍惜野生生物并看到旅游的价值。”

  达马罗兰旅舍处于352,000公顷的托拉管理区(Torra Conservancy)的管理下。该管理区是成立最早的同类机构之一。如今,托拉管理区有独立的资金,其中的普通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均由当地居民担任。管理区提供的导游服务、旅游设施的收入以及运动型狩猎的战利品,均由管理区成员进行分配和管理。当然这里的运动型狩猎要由政府规定配额并进行监控。凭借在上述活动中取得的收入,托拉管理区正在开始建立一个山羊、绵羊和奶牛的培育站,用以在狮子或其他肉食动物咬死家畜时对农民进行补偿。其它资金被用于当地的办学,或是以分红的形式分配给当地居民,用来支付学费或其它家庭开支。

  “达马罗兰从附近村庄共20户人家中每家雇佣一个人,这样,人人都可以享受到旅舍带来的利益。”Lena说,“每个人对管理区的事务都很积极。我认为我们将来还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白夫人旅舍
  
  在纳米比沙漠,托拉管理区的南面是西西勃管理区(Tsiseb Conservancy),它与一家私人企业合伙开了一家名为白夫人的旅舍。这个名字的来源是纳米比亚最著名的岩画,位于布兰堡山脉中一座山的侧峰。旅舍是私人所有的,但其业主与西西勃管理区协议每月支付社区20,000纳米比亚元(合约3170美元)作为租金。

  上帝赋予了西西勃连绵的山脉和丰富的矿土,出产许多种宝石,其中有紫水晶和电气石(俗称碧玺)。在管理区建立前,许多当地居民靠矿石为生。他们挖出矿石后,就站在马路边叫卖,常常得在眩目的阳光下站好几个小时等待过路游客的眷顾。

  但现在,有了管理区系统后,许多人开始从事旅游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地一个矿场倒闭以后,失业的矿工们组建了一个旅行社,在文化价值极高的布兰堡山脉地区提供导游服务。其另一个原因则是居民发现无人陪同的游客有毁坏和盗取古岩画的行为。现在,布兰堡全国性规范要求游客必须雇佣导游才能进入该山区。

  西西勃管理区还将部分收入用于购买土地,并修建了一个设施齐全的游客中心,里面有咖啡馆、网吧和出售当地居民手工艺制品的小店。

  “我们为这一切感到骄傲,但每取得一点成就仍很艰难。”西西勃管理区经理艾瑞克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还有很多事要做。”



治理活动
  
  纳米比亚直到1990年才获得独立,但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功,特别是在推动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已成为典范。

  “人们希望能参与决策过程,并积极参与对其生活产生影响的决策实施。”纳米比亚总统努乔马不止一次这样说过,“这样他们就会对决策产生主人翁意识,并希望确保决策顺利实施。”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从游客和狩猎者身上赚钱的大多是拥有大量私人土地的白人农场主。到1996年,纳米比亚的黑人群体才得以要求政府通过一项法律,允许政府管理的保护区由当地社区管理。

  托拉管理区委员会成员Bennie Roman告诉我们,“这里居民生活相当贫困。我们看到旅游线路经营者和其他外来人口却在从我们的资源中获利。我们意识到我们也可以那样做。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保护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一些能创造就业机会的事业。”

  要建立一个管理区,当地社区必须划定区域的边界、登记成员、制定章程并选举管理委员会。而一旦政府认可,管理区就成为法律实体,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些野生生物和自然资源享有所有权和其他权利。

  “在建立管理区之前,这里几乎没有工作机会。”托拉管理区导游服务经理Vitalis Florry说。“而现在我们看到了经济的发展,也看到其带来的利益。”

  他还告诉我们托拉管理区如何扩大其经营范围,并说他现在手里有一个寻找稀有的黑犀牛的游戏项目,这是管理区的最新业务之一。当他停在导游宿舍接人的时候,他指给我看远处一片新围起来的地方。

“我们在那里种了辣椒和柑橘,希望这些经济作物可以卖个好价钱。不过,我们还得防止大象之类的家伙先把作物吃掉。”



减少人与生物的冲突
  
  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天然栖息地的减少,人与动物在生存空间和食物上的冲突愈演愈烈。冲突的影响是巨大的:人们失去庄稼、牲畜、财产甚至生命;为了报复,人们又会去杀死动物,而其中很多动物已经濒临灭绝或即将变为濒危物种。人与动物的冲突已经成为许多物种继续生存的主要威胁。此外,屡禁不绝的偷猎行为也是主要威胁之一。因为不管是猎取象牙或犀牛角,又或是斑马肉和羚羊肉,都是获利颇丰的行当。

  Chris Weaver说:“如果对冲突的解决方式不够圆满,当地人对环保的支持也会下降,因此我们正努力工作以提高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作为应当保护的重要自然资源的了解和认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通常认为纳米比亚西北部只有50只大象,不到1000只斑马和50只犀牛而最近一次调查显示,那里有大约500只大象,14000只斑马和世界上最大数量的自由迁徙的黑犀牛群,此外,诸如剑羚和跳羚之类的羚羊数量也有显著上升。

  “由于多年的偷猎,跳羚的数量大为减少。”Khoadi/Hoas管理区的环境服务主管Bob Guibeb说,“尽管目前仍然存在偷猎者,但偷猎情况已经减少。”

  治理活动以事实表明,无论从环保还是经济角度而言,由当地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环境管理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从生态旅游和严格控制的狩猎运动等经营项目中获得的收入能够作为医疗卫生和办学资金再次投入社区,而野生动物的数量也在大幅回升。

  “人们在利益驱动下将选择保护动物而不是偷猎,项目工作才得以进行”Weaver补充道,“如果社区居民从保护自然中获得的利益能够与以前从事非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获利一样多,甚至更多,那么潜在的冲突即可转化为人类与野生动物双赢的局面。”

  正如托拉管理区向导Rosalia Haraes所说,“管理区的人们都想照看好动物。所有人都很清楚动物对我们和对游客而言有多重要…现在我们是在为我们自己照看动物。”

  纳米比亚全国已登记的管理区有31个,覆盖了78,000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这些管理区通过生态旅游和规范管理的狩猎业务进行环境治理。在这些地方,野生动物繁衍迅速,社区也开始获利并创造了稳定的就业机会。目前,另有40个地方即将成立管理区,涉及到生活在80,0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00,000人。据估计,纳米比亚将来每9个人中就有1个参加到管理区的治理活动中。

  随着亚洲和中东对犀牛角需求的增加,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偷猎活动也达到高潮。在1970年到1992年之间,黑犀牛数量迅速减少了96%。现在野生黑犀牛只有3600只,其四个亚种全部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动物名单。纳米比亚有着世界上最大数量的黑犀牛群。

  于1993年5月启动的“生活在有限的环境中”项目(LIFE)通过向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社区提供技术支持、培训、资金、地区协调和信息传播来协助综合性的社区自然资源管理项目的进行。WWF通过与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签订合作协议来实施该项目。根据协议,与WWF进行合作的国际机构有:纳米比亚自然资金会(Namibia Nature Foundation)、美国合作联盟(Cooperative Leagu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和国际资源集团(International Resources Group, Inc. )等

  其他合作者也向管理区提供了基础性的协助,如总部在纳米比亚的农村发展及自然保护NGO合作组织(IRDNC),它与托拉管理区和其他40个已登记或正在申请的管理区进行了紧密合作。此外合作者还包括纳米比亚环境与旅游部、纳米比亚社区自然资源管理服务提供者协会(NACSO)的13个成员以及许多私人经营者。

标签:环保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