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以“绝渗漏,无走作”为禅修的标准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4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永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以“绝渗漏,无走作”为禅修的标准

  ◎陈永成

  禅的修行,无论是打坐或是参话头,开始的时候都是以除妄想为主。妄念清净,才有开悟见性的可能。是故禅修一般以妄念多寡作为衡量禅修进步的标准,有些修行人就追求断绝思念,以为开悟后是不用想念,祇需要用直观和直觉生活,并认为这就是禅宗所谓“无念”的意思。

  然而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却说:“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祇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六祖很清楚的告诉我们,无念不是百物不思,而是有心和有念的。祇是心不会因为境界而产生污染的念头,起心动念是不会受外境干扰而得自在的。在‘六祖坛经’的一个偈子里,六祖又说:“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镜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所以可以肯定的说,六祖认为禅悟之后,不是没有念头,心念是可以因应境缘而活动,祇是不会受外境污染而恒常清净的。

  既然开悟是包含有念头的,我们就必须分办清楚,甚么是修行时要除却的妄念,甚么才是修行完成后清净的念头。其实众生的心病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妄念相续不断,二是误认妄想为我。所谓妄想,实际是指心内不受控制,相续不断的念头的活动,这在开始打坐内观的人最容易察觉得到。念头受内境外缘发动,奔走天南地北,难以驾驭。这些含有我执和贪瞋痴等烦恼的混乱妄动,就是驱使我们时常身不由己,做出损人害己的行为的原因。一般人更以这些混乱的心念活动,看作是有一个“我”在背后思想这些妄动的心念。其实所谓“我”,不过是意识对心内的乱识,串联起来作一个整合的推想解释。一个虚构的“我”,自然就产生更多虚妄颠倒的行为,去满足这个推想出来的“我”的欲求。要真正看出这个幻我的意思,就必须要去尽妄想后,前后做个比较才会明白。

  所谓清净心,并不是没有心识活动的念头,而是念头不受控制地自发不断繁衍,不断相续的活动力,得到止息,正如‘楞严经’云:“狂心顿竭,竭即菩提”。此时若不是在思量事情的话,内心是完全没有念头的。若要停止心念,亦可随意立刻停止。按曹洞宗默照禅的发明者宏智正觉禅师所提出的标准就叫做“绝渗漏,无走作”。宏智禅师说:“绝渗漏无走作,唤作了事衲僧。”又谓:“绝渗漏,唤作能成家业底汉。”可见绝渗漏是禅师认为修行的目标所在。

  宏智禅师引用清平禅师的公案去解释甚么叫有漏无漏:“示众举僧问清平,如何是有漏,平云笊篱。如何是无漏,平云木杓。”笊篱是会漏水的篮子,即是说修行未完成的心就像会漏水的容器,意谓带烦恼的意念不停的在心识内漏泄,就是相续不断的妄念。修行的过程就像把破漏的洞口补起来,让水漏越渗越慢,到最后完全止息,一滴不漏。清平禅师把这个时候的心比喻为一条木匙,是完全不会渗漏任何水滴的。这个时候心里自发不断繁衍,不断相续的念头活动,便完全止息。身心会如释重负,感到无限轻省,或唤作“身心脱落”,这时的心境就叫做“绝渗漏,无走作”。烦恼的心识活动止息后,内心是完全寂静的,昔日看作为“我”的相续心念就不复存在,很容易就会发现“无我”的这个事实。修行到这个地步,会比从前轻松省力极多,但还需要继续护持保任,确保修补过的漏洞能够越来越坚固,不会再有渗漏。更要把绝渗漏无走作的心境延伸至所有的日常生活当中,才算是真正的受用。

  作为禅修的标准,绝渗漏无走作会比无妄想更为准确和可靠。因为无妄想难以分开妄念和净念,而且容易偏向一种无念头的修行主义,就是六祖惠能所严厉批评的错误的修行观念。另外,妄想薄时有时很难判断数量的多寡,尤其是挟带着一些非妄想的念头,例如调整修行姿态或方法的一些想法。绝渗漏却是一个极为清楚的状态,因为心一就是有漏,一就是无漏。心内祇要有一个再小的漏洞,都会把烦恼的心识漏泄出来。修行人还是会感到烦恼的心识走作,不得安宁。祇有把心里的漏洞完全堵住,妄想流的活动才会终结,才会感到烦恼顿息。而绝渗漏无走作后所运作的念头,都可以算做清净的念头,不用再怀疑念头是不是妄想,所以可以把妄念和净念驱分得很清楚。

  总的言之,绝渗漏无走作是一个更为清楚明确的禅修进度的指标。是通向发现无我,大彻大悟的门径,应受到禅师和习禅者更广泛的使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