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声明>> 文学>>正文内容

觉悟诗歌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霞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觉悟诗歌

  李霞

  汉语新诗90年的历程,语言方式有两大流向,一是口语诗,二是意象诗。前者是向民间学习的结果,后者是向洋人学习的结果。

  到21世纪初,口语诗几乎只剩下了口语,意象诗几乎只剩下了意象。口语诗的优势是平易又鲜活,劣势是直接又轻浅,现在其劣势竟发扬光大,不仅低俗越来越多而且平庸越来越多;意象诗的优势是抒情又深刻,劣势是生涩又做作,现在意象诗除了装深弄神就是做作虚假,不知哪儿还有可爱之处。

  网络时代给诗歌带来了传播革命,也把诗歌的丑陋带到了显微镜下,且恶搞一个诗人,就极大地羞辱了所有诗人。在发表诗难于上青天的的时代,所见的诗歌数量比网络时代少得太多,相对劣诗也少得太多。而网络时代,写出诗就可发出且想发几处就可发几处,相对劣诗也就多得多,尽管现在的诗歌发展是新诗史上最好的时期。诗人的尴尬,有如农民,欠收没粮肯定穷,丰收粮多践买还亏本,干孬干好都是苦。加上无空不入无处不在的媒体只对恶搞裸诵之类感兴趣,如此诗人的社会形象只会越来越丑陋。

  而诗歌的丑陋,是平庸太多诗意难寻。

  出路何在?

  一

  公元6世纪佛走出印度,与中国本土的老庄儒学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佛教——禅宗。它不承认任何的权威偶像,没有教规,也没有圣典,是一种非宗教的宗教。

  佛,即觉悟,即智慧。禅,“诸法无我,明心见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对生命境界的提升,是对大自然和神秘宇宙的直觉感应,它用暗示的非逻辑的方式以有限示无限。

  禅是难言的,无言的,也不是不言的。诗就是禅之言。

  禅与诗的结合,形成了禅诗。晋代以来一千多年间,谢灵运、陶渊明、白居易、王维、孟浩然、苏轼、唐寅等历代诗人,都留下了不少传世禅诗。

  现代禅诗在日本、美国和我国台湾都留下了印痕。

  美国著名的"垮掉派"诗人加里-斯奈德, 在大学期间就翻译中国诗僧寒山子的诗,并在1956年东渡日本,居住十多年,并曾出家三年,专习禅宗,回国后和他的日本妻子一起隐居于加里福尼亚北部山区。他的诗在"返归自然"的主张下,将禅的精神融进诗中,力图将历史与自然景象容纳到内心,从而使诗歌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色,以对抗其所处时代的失衡,紊乱及愚昧无知,从而以质朴简练的语言和富有智慧的洞察力,在美国当代诗坛上独树一帜。

  在台湾,似乎正在形成一个写作现代禅诗的诗人群,并且有不少这方面的诗集和评论出版。洛夫、周梦蝶是代表。

  国内孔孚、顾城、车前子、大仙、梁健的一些作品表达了对禅的理解和体验;欧阳江河、臧棣、舒婷的一些作品臻于无意为禅而禅意自浓的境界;南北近年致力于现代禅诗的探讨和写作,并创办了现代禅诗探索论坛,已形成一个新的现代禅诗写作群体。

  现代禅诗对接母体东方神秘文化,洗涤现代物欲浮躁,开启心智创造美感,实现诗意人生,是汉诗复兴的啼更鸡。

  二

  古代禅诗,出现了不少绝品。有以景抒情的,客观自然,如境似仙;有以景示理的,启人心智,觉悟生命。

  饮酒

  (晋)陶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有人呈献了一朵鲜花给他。他便手拈这朵鲜花,看着众人,久久地一语不发。这时众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有摩诃迦叶心有所悟,脸上显现出会心的微笑来。于是,佛祖便将这"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道传给了他。禅,就这样在"拈花微笑"中产生了。同时,诗也再生了。

  现代禅诗,得古人真传且有发展的是孔孚与洛夫。

  孔孚写景的山水诗,不泥于“第一自然之实”,彻底从模山范水中跳了出来,并邀“第二自然”(人类改选中的社会)入诗,糅合升华为艺术的“第三自然”,重在写神。他的诗不是“再现”,也不是“表现”,而是“隐现”,求一种隐秘之趣。他的诗由求“清”到求“灵”,由营造“外象”到追求“内象”,不断在玄奥虚静的“隐”的道路上深入,他所主张的尚无轻有、简出淡出,跳脱“以物观物”,走向“以虚观虚”,都上接中国古典美学的至高之境“用无”,充满了静思的意味、禅定的神韵。

  孔孚倡导“东方神秘主义”,在诗中表现空灵、追求玄虚,其诗学主张的核心是隐象,即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远龙”,这其中既有东方哲学的玄秘色彩,也有西方哲学的超现实性表现。他把禅道精神纳入自己的作品,推崇妙悟的功能作用,追求和大自然契合无间的境界。孔孚写崂山、黄山、庐山、峨嵋以及帕米尔高原的诗都空灵而飘逸。在一组精巧短小的大漠落日诗中,孔孚更以自己独到的创造--“减法”将诗删至寥寥几字,极力使“象”隐藏在“义”后,表现为一种“无”的状态,在“无”之中见色明空、豁然得悟。

  大漠落日

  圆

  寂

  戈壁落日

  一颗心

  燃尽

  峨嵋月

  蘸着冷雾

  为大峨写生

  从有

  到无

  洛夫是台湾现代禅诗的倡导者和代表诗人,他看来禅是诗中的一个美学问题,甚至是诗中的哲学,而“诗与禅的结合绝对是一种革命性的东方智慧”,“诗和禅都是一种神秘经验,但却可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我对禅的理解是:从生活中体验到空无,又从空无中体验到活泼的生机。诗与禅都在虚虚实实之间……”他的《石室之死亡》即已颇具佛意,只因意象过于繁复,意蕴深藏难觉,而其体积、规模、重量又与中国的短诗传统有隔,故读者只见存在主义之虚无而不见佛禅之空无。洛夫后来采用生活题材写的许多诗作,因意象单纯而含义在若现若隐、似有似无之间,故被诗评家称为现代禅诗。

  金龙禅寺

  晚钟

  是游客下山的小路

  羊齿植物

  沿着白色的石阶

  一路嚼了下去

  如果此处降雪

  而只见

  一只惊起的灰蝉

  把山中的灯火

  一盏盏地

  点燃

  《漂木》节选

  1

  ……滴答

  午夜水龙头的漏滴

  从不可知的高

  掉进一口比死亡更深的黑井

  有人捞起一滴:说这就是永恒

  2

  另外一人则惊呼:

  灰尘。逝者如斯

  玻璃碎裂的声音如铜山之崩

  有的奔向大海

  有的潜入泡沫

  3

  都是过客留下的脚印

  千年的空白

  一页虫啮斑斑的枯叶

  时间啊,请张开手掌

  让太阳穿越指缝而进入

  但洛夫诗中的意象过密过稠,冲淡了禅诗净虚之韵。

  朦胧诗派中杨炼的作品也明显带有中西文化合璧的色彩,如长诗《诺日朗》、《自在者说》,借用了佛教禅宗的一些典故与意蕴,启示一种无所顾忌的终极自由与对万物生死界限的超越,最耐人寻味的是《诺日朗》第4章那首《偈子》,诗人主张超越人生循环不断的希望和绝望,通过以心相印步向永恒超脱的彼岸,“或许召唤只有一声-- / 最嘹亮的,恰恰是寂静”,这种刹那间石破天惊的顿悟,正是禅悟的典型体现。新生代诗群中的西川、张枣、大仙、车前子等,都以“进入”传统又能“现代”的“新古典”诗艺著称,许多诗具有一种简淡平和万趣融于神思之中的东方文化性格,表现出内在灵魂的安宁和直觉上的澄明感。还有当代现代主义的代表诗人欧阳江河和王家新,诗作善于捕捉生存经验中一些微妙的情境,富于冥想气质和玄学色彩,他们对生存的省察和沉思虽然经由西方观念出发,却常常在朝圣路上与东方神秘主义相联。

  然而,登上了现代禅诗极顶的是已故诗人昌耀,在《斯人》中,我们才真正领略到了什么是静,什么是空,而且这种静和空,是现代的也是古代的,它已穿越和淹没了整个人类与历史,它还说明简洁与大慧是诗的至境。

  斯人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援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2007-1-18于忘我斋。3200字

  450003郑州市金水路16号河南工人日报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