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当前语境下的现代禅诗探索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大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当前语境下的现代禅诗探索

  作者|大畜

  上世纪末以来,新诗创作呈现出自由化、个人化、多元化的特征,但总体而言,它们体现了诗人对语言与生命的关注。语言/生命成为诗歌写作的二维,成为貌似无序的诗歌现场的内在规约。现代禅诗探索是一批诗人基于当前语境以网络为交流平台进行现代禅诗的创作(或实验),禅是他们心灵的根本,语言/生命是他们探索的向度。

  如果说朦胧诗有集体创作与“启蒙”意味的话,那么自“朦胧诗”后开始,诗人不再作为大写的“人”,不再扮演崇高的“代言人”身份,诗歌转为对个人的表达。这自90年代以来至今发展为明显的个人化诗歌写作,产生了许多新审美倾向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出现把诗歌单纯作为泄欲工具的现象。后者的诗歌是放逐自我而非拯救自我的,不仅降低了诗歌艺术品位,而且使诗人迷失了心灵与生命的价值。现代禅诗探索首先是对当前诗歌创作状况的反思,并吸取中国禅宗的思想,以图探寻诗歌创作的新境界。

  自佛教东传,禅诗成为中国传统诗歌的一部分(如一些山水田园诗,有浓厚的禅境禅意),禅诗注重生存的本质,追问生命的意义,意图“穿越”凡尘俗世,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彻悟。在充满欲望诱惑的当下,禅无疑是化解欲望膨胀的清凉剂。禅又是自由的体现,摆脱一切束缚,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追求荡荡无碍的境界。这与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想有着某些相似之处。无论是由禅宗想到解构主义,还是由罗兰·巴特、德里达想到慧能禅师,都体现了禅学在现代工业社会所具有的思想魅力。因此,现代禅诗探索既体现诗人对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动继承,又体现当代中西诗学向探索者发出的召唤,从而探索诗与禅的结合并不是偶然的。

  宗教往往被认为是神秘的,以彼岸世界为向往的目标,但通过对禅宗的研究发现,禅宗有与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它没有彼岸世界,没有高高在上的“至尊”或“上帝”,即反对崇拜权威。禅宗认为“佛”不在外面而莫向外求,强调对自我的发现,自性成佛。禅宗的确有点不像宗教,但对自我的重视,恰与当前诗歌(包括现代禅诗)体现个人的觉醒相符。现代禅诗探索的诗人南北认为,现代禅诗“在本质上来说,就是在一种非宗教的,反对任何权威和偶像崇拜的前提下,求得心灵最大放松和自由的一种艺术和人生的境界追求。”然而,现代禅诗探索作为一种对当前诗歌的反思,它所认为的写作主体,是把握禅宗思想的个人主体(而不等同于其他个人化诗歌写作的主体)。在一种“大彻大悟,澄明宁静”的生命状态下,诗人本身具有自由超拔之心、和谐圆融之境,他们追求心灵的自由,但又不至于沦为盲目欲望的奴隶。这使现代禅诗既符合当前个人化诗歌写作的趋向,又有助于提升诗人的生存质量。

  禅是“不离世间觉”的,“禅既然是佛性的一种特别体现,是无所不在,深入人心和海洋,涵盖天空和大地的,那么,又能有什么是它所不能进入和需要回避的呢?当然不会有。”(南北)不脱离生活实际的现代禅诗探索,把生活的万象皆视为现代禅诗的题材,即现代禅诗具有民间写作的色彩。比如它可以写生活的肉身性爱,也可以写庸俗粗陋的日常事物,但现代禅诗探索不会成为“下半身”写作,也不会成为“垃圾派”写作(这里仅将“下半身”和“垃圾派”诗歌视为其他向度的写作,并没有否定的意思),这种微妙区别在于:现代禅诗虽然取材于生活,但从不黏着于生活,所谓“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现代禅诗是禅心观照生活的结果,是禅悟生活心态的表达。

  语言一直是新诗关注的焦点,新诗即产生于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运动中,新诗的发展也呈现出语言典雅与通俗的波动现象。朦胧诗重视语言的意象化,善于营造独有的意象群,但很快受到反拨,比如,有人提倡“口语化”,甚而提出“拒绝隐喻”。现代禅诗探索重视诗人的直觉能力,对现实采取直观的方式,那么,它使用的语言应该简洁、朴素、干净,把物“还原”为物,没有承载过多的历史意识。另一方面,要完全“拒绝隐喻”是不可能的,现代禅诗的语言仍然有“所指”,但重要的是不执着于“所指”(执着便是一种束缚了),从而实现语言的自由滑动(但这不是玩语言游戏),达到禅的“念念不住”,获得文本的愉悦。

  那么写作现代禅诗的诗人必须是顿悟佛禅的吗?个人觉得顿悟与否本身是很难判定的,如自称不信佛的陶渊明,是谈不上是否顿悟了,但他的一些田园诗却给人十足的禅味。什么是禅?平常心是道。只要多看看《坛经》之类的典籍,领悟其意,以成平淡心境,是能进行现代禅诗探索的。现代禅诗的诗人为何要写诗呢?这个问题看似尖锐,其实已不成问题,在此可以引用波德莱尔的话作答:“只要人们愿意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中去,询问自己的灵魂,再现那些激起热情的回忆,就会知道,诗除了自身之外没有其他目的;它不可能有其他目的,除了纯粹为写诗的快乐而写的诗之外,没有任何诗是伟大、高贵、真正无愧于诗这个名称的。”现代禅诗也是没有外在目的的,诗与诗人应该相融为一,而非对立的,那么诗人可以不写诗,但也可以写诗。

  以上概述了现代禅诗的一些特征,虽然以新诗形式写禅诗早已有之,但有意识地群体性(又保持个人独立)地进行探索的是“现代禅诗探索”的这一批诗人。他们尚处于探索阶段,要对他们做非常明确的评定还为时过早,就目前而言,个人以为他们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有更大的探索空间。一是审美上可追求多维度,古代禅诗主要是山水田园诗,以静美为主,现代禅诗应该含有动态美,因为生活是充满生机与节奏的,现代禅诗也应有活泼泼的一面。当然,这种动态美不是激情式的、嚎叫式的,而是静中之动、静后之动。二是题材上可以再拓宽些,应该不离世间。这一点不再阐述。此二者可归结为“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也就是说,诗人在体悟“静”“空”之后,不离开“动”与“万境”。总之,现代禅诗作为艺术是审美的艺术,而艺术是由人创造的,是人的生命形式的体现。在当前多元化的诗歌创作现场,重视语言艺术、更重视追问自我、生活和生命的现代禅诗探索无疑将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翼。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