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与自然>> 地球母亲>>正文内容

灾后重建 重整山河织锦绣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4日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4版   作者:张小青 曹家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汶川大地震灾后一周年之际,四川人民在重建家园中坚持走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之路成为各家媒体报道的重点;正值第十八届“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媒体纷纷披露当前各地水资源和水环境形势,热议不同城市的节水举措;在国际层面,在日内瓦举行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成员国部长级会议决定再限制使用并最终停产、停用林丹等9种化学品,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本周这3个报道热点,掀起了环境报道的新高潮。
  
重建不忘生态文明
  
一年前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撕毁了灾区人民的美好家园。今天,四川人民坚持走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之路,正在进行一次创造性的伟大实践。
  
第一财经日报以“将灾后民居的重建作为让乡村建筑走上生态文明之路的最好契机廖晓义的‘乐和家园’重建探索”为题报道说,在农村,房屋是最能体现生态、环保理念的。彭州市通济镇大坪村建设的“乐和家园”是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建设的,其建筑材料大多就地取材于山区里较丰富的土、石、木和竹,不仅不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还起到对大坪村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乐和家园”项目在去年底获得“2008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前不久,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高度评价该项目“不仅对四川灾区重建具有标杆意义,而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前瞻意义”。


  
人民日报报道了地震灾区在重建家园过程中,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规划理念。就是映秀这个弹丸小镇的重建,也汇集了国内规划设计界的高手。其目标不仅仅是要把她建设得精致美丽,更要成为“抗震建筑示范区”、“防灾减灾示范工程”。
  
科技日报说,灾后重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复原,而是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依靠科学的重建,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实践。在灾后重建中,四川根据地震灾害影响和区域资源环境差异,将灾区划分为“适宜重建、适度重建、不宜重建”3种类型,对人口布局、产业布局、用地布局进行系统优化和总体调整,力求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强调,“灾后恢复重建是百年大计,必须遵循规律,科学规划,科学实施。我们要把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科学安排重建内容”。目前,集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于一体,已成为四川灾后重建规划设计的核心宗旨与必备要素。比如,汶川县城的重建方案就是把山、水、城融为一体,体现山水相连的规划理念;而彭州市小渔洞镇太子村的“川西民居木结构抗震房示范工程”,是一种最新型的环保抗震木结构“小别墅”,每栋两层楼,180平方米,修建成本仅为每方平方米700元左右,受到了村民的普遍赞扬。文章还说,一个生态恢复与生产发展相结合的双赢模式,也成为重建中新的探索。比如,因地制宜,利用有限的土地提高产值,开展生态经济种植、养殖;在人类活动区域避开主断裂带,避开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努力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寻找发展机遇。
  
环球时报推出了题为“重建速度史无前例坚强中国挺过难关世界目光重回汶川”的报道。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也对灾后重建进行了报道。
  
节水宣传周声势大
  
在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各地正在如何厉行节水?本周媒体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中纷纷介绍各地节水特色。
  
因南水北调引长江水进京将推迟到2014年,未来6年北京的水资源紧缺形势更加严峻,水价调整等节水措施势在必行。据北京晚报报道,北京水价调整今年箭在弦上。据中新网报道,连续9年的干旱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北京将加强非常规水源的利用。据京郊日报报道,今年北京京郊将新发展节水灌溉10万亩,以服务于农业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办法,使万元GDP耗水再降5%;将年利用再生水的数量增至6.5亿立方米;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完成40家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工业企业的退出工作。
  
上海正在建设节水型社会,媒体介绍了上海的节水数据,并传播了专家关于节水的建言。据新华网5月10日报道,去年上海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从上一年的100立方米降至87立方米。专家认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的“举手之劳”可产生惊人的节水效果。如果每人每天洗澡洗手擦肥皂时关闭水龙头30秒,可节水约6升,以上海2000万人口计算,一年可节水4380万立方米,相当于3个西湖的水量。
  
“广州50万户居民可免费改造节水马桶”这条消息近日由南方日报刊载。今年将陆续在广州中心城区居民家庭推广应用节水型便器水箱,免费为部分家庭每户改造一套节水型便器水箱配件。
  
长沙计划两年内创省级节水型城市,2~3年内创国家级节水型城市,红网将湖南长沙的这一节水计划传播给受众。据报道,长沙市政府今后将采取补贴等措施,鼓励和帮助居民家庭更换使用节水型器具,强制淘汰落后的耗水过高的用水器具。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和民用建筑中,均不得继续使用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
  
吉林省暨长春市举行的“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的相关报道由吉林日报及时刊载。据人民网报道,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系列活动在天津启动。
  
再禁九种有毒化学物
  
2001年5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通过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禁止生产和使用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近日全球再禁9种有毒化学物,媒体对此立即给予了报道。
  
5月11日,新华社报道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当天宣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意再限制使用并最终停产、停用9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们分别是杀虫剂副产物α-六氯环己烷、β-六氯环己烷;阻燃剂六溴联苯醚和七溴联苯醚、四溴联苯醚和五溴联苯醚;农用杀虫剂十氯酮;阻燃剂六溴联苯;杀虫剂林丹;五氯苯;全氟辛磺酸、全氟辛磺酸盐和全氟辛基磺酰氟。这样,使这一公约禁止生产和使用的化学物质增至21种。这意味着,除非获得延长生产和使用的特定豁免,这些化学物必须在一年之内彻底停产、停用。
  
北京青年报报道,《斯德哥尔摩公约》执行秘书唐纳德·库珀说,之所以禁止生产和使用这9种化学物,是因为它们能持久存在于广泛地域的大气、土壤和水中,并且极难降解。这些化学物能通过食物链在人或动物体内积聚,影响机体生长发育和生存繁衍并引发癌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网站刊载了联合国副秘书长、执行主任施泰纳先生的话说:“这些化学品所隐含的风险十分明显,这些有毒物质在全球留下了化学足迹。”
  
广州日报、南国早报、扬子晚报、新民晚报、中国化工报、网易等众多媒体都报道了上述消息。
  
此外,本周媒体还在其他方面进行了环境报道。中国化工报说,生物质能源原料“非粮”化闯出新路,我国首个木薯乙醇装置成功投运;人民日报说,欧盟寻求能源渠道多样化;科技日报说,四川省宜宾市19万尾珍稀鱼类放流长江。

标签:环保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