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禅学与人类病理学之关系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9日
来源:不详   作者:耿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禅学与人类病理学之关系
  耿林
  禅学是一特殊法门,许多宗教的哲理都是与禅学相连的,在印度有古老的婆罗门教提倡禅定。在中国的道教以及儒教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所谓“三教同源”之说历久不衰,可见佛教学说影响之深了。
  禅定修行
  禅定修行是佛学的一个最基本的行为活动,其中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也涉及到疾病的发生原因与治疗。
  佛教有小乘、大乘之分,称修自己的叫小乘,为众生而修的叫大乘(大乘又有八大宗,即华严宗、三论宗、唯识宗、净土宗、律宗、禅宗、密宗、天台宗)。小乘功法是修己为主,有理与法。而大乘功法则多讲顿悟,尤其是禅宗。这里我们仅谈佛家练功中的心理问题。
  佛家禅定修行的心理思想中心是“明心见性”,“虚堂寂灭”,修性为宗,“幻性命以超大觉”,主张“断惑证真”,“以佛治心”,讲究超出三界,出入人天而无碍,目的在于妙契佛性。佛家禅定修行方法多收于《大藏经》中,不管何宗,佛家练功的基本行为模式为禅定。小乘功法有四禅八定,而禅宗则以修禅为主,天台宗则以止观而达禅定,密宗坐禅也让师父摩顶开悟。
  1 观心--佛教禅法
  佛教禅定修行法较多,我们仅举大小乘各一例,从中观察其心理学问题。
  “出世间禅”为佛教小乘之法,主要以观色(身体及物质世界)为主要门径。此类禅是以小乘的人命观、哲理观(观苦、虚空、无我、无常)为指导思想,渗透了厌世、出世的宗教思想。智顗认为修此类禅,能达到个人出世间、断生死的目的,故称“出世间禅”。此类禅包括九怒、八念、十马、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九次第定、狮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等。
  “出世间上上禅”为佛教大乘之禅法,此法主要以观心为门径。智顗认为修习此类禅,不仅能达出世间、超生死的涅槃彼岸,而且能破尽“无明”,成佛渡众生,超出于世间禅,故称出世间上上禅。它包括天台宗所称“圆顿止观”,“一行三昧”,“法华三昧”,“念佛三昧”,“首楞严三昧”等。中国汉地佛教徒实际所修的只有“一行三昧”(禅宗之禅)、“念佛三昧”、“法华三昧”三种。
  2 住心--修止过程
  小乘的四禅八定之前有一个修止的过程。智顗在《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中把它分为四段:
  1、粗住心:摄入专注一缘,从多杂念至少杂念,称为“粗住”。
  2、细住心:心泯泯转细,身体自然端直,不觉疲困,似有一股力量扶持,称为“持身法”。
  3、欲界定:心更寂定,能任意入定,心无流逸散动,但仍觉得自身与外界物质,心未超出欲界。
  4、初禅未到地定:从以上之欲界定再修习,功夫深到一定地步,觉身泯然空寂,犹如虚空,不见有身体、床座,能一坐终日及至数日、数月,已超出欲界,但尚未达四禅中之禅。
  修止时可用意守脐或守息以对治心神散乱者。守脐可观脐而使脑中有脐之意识成象,不像道家之意守脐中。调息法则以守鼻孔处,只觉气由鼻孔进出而求入静。
  3 非非想--四禅八定
  小乘有四禅八定,又称“四禅四定”。指初、二、三、四禅与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1、初禅(有觉有观三昧):修禅至初禅未到地定时,再修习后功夫深入,在不觉有身体存在的空寂心中渐渐还觉有身,轻如云影,即出现八触或十六触,心眼内见身中诸物。入此禅有寻(寻思)、伺(思察)、喜(身有八触而觉乐,超过欲界所感觉之乐)、定(心念寂定不动)的几种功法。
  2、二禅(无觉无观三昧):有内净、喜、乐、定四种功法。心更明净,出现更深刻的喜,故二禅也叫喜俱禅。乐为心豁然明亮,心身自然轻快无比。
  3、三禅(乐俱禅):出现舍、念、慧、乐、定五种功法。舍,指舍离二禅中心爱喜的纷扰;念,指自然能以正念觉照,守护所得定;慧,指能以合宜的方法调心,离贪著于禅定之乐等过失;乐,指绵绵之乐,从内心而发,心乐美妙,不言可喻。
  4、四禅(世间真实禅定)。再上升,有舍、念清净、不苦不乐、定四种功德。舍,指舍离乐的扰动,这是四禅之特征,故称舍俱禅;念清净,指心离诸念,而明照无垢;不苦不乐,指超越苦与乐两种不寂静境界;定,比前三禅的定心更寂静,因心极静而觉呼吸出入随之而断的感觉。入四禅,心如明镜。在此寂定中,修学五神道等世间法及佛教的出世间法皆易于成就。
  5、空处定:入此定,心念明净,远离苦乐等觉受,只见虚空无边,不见自身与世界,精神有如“笼破鸟飞”。
  6、识处定于空处定中,灭除虚空天边的观念,内视自心,便能入识处定。入此定时,不见一切,唯见现在心识念念不住,过去心识已灭,未来心识将起。心识在时间上无限,空间上广大无垠。
  7、无所有处定(不用处定):继观心识亦无所有。一心内净,空无所依,怡然寂绝,诸想不起,身中诸脉及心跳皆停息。
  8、非想非非想处定:进观无所有的观念亦空,于此定中,已离无所有的念想,故名“非想”,但尚有“非有非无”,“离有离无”的细微观念存在,并未离绝一切观念,故名“非非想”。
  从四禅八定修性的心理状态看,是由浅入深的入静法,也是运用意识的过程。四禅为入静四个层次,从入静而觉察体内的气的流行,于是出现八触。到了入定后的四个层次,这时已无任何杂念,全心注于空。但又不是完全之空,尚需回过来察照(观)自己的心识。当然也有少数入定非常深入者出现全然的一念不起,脑中全无兴奋灶时,则息停心止而进入了冬眠态。就如一些瑜伽师入定至此可被埋入地里几十天或浸入水中几天等表演的事实。现代医学暂时不易解释其奥妙。
  4 觉观自在--调息治心
  天台止观四部,其中一部是释禅波罗密,“觉观自在”是中心思想,它说发心修习禅观之行。
  修行“觉观自在”,是运用了息念法门。呼吸是直接的,可操作的,也是人类生命所系。若无呼吸,生命即失。呼吸对人们的性情急缓、躁静都起著决定性的表现,如生气时,气息不能定,心散乱,故须要调息,有助于心定相。调息是重要法门,能除恶向善。若常出息入息,将心安住在出入息中,心自然而定,为修止。佛陀在根本教化中也用此安然数息法教化弟子。再用念息法门,增加心的力量,由定发慧,才能断除烦恼,开启智慧,发悲愿心。定心之法虽多,但以调息为最基本法。修心调息,首先辨别息相中,有风、喘、气、息四相。风相是坐时鼻子息出入,觉有声音。喘相是坐时,息虽无声音,而出入结滞、不通。气相是坐时,自己虽无声音,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什么是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若绵绵,若存若无,神智安稳,情怀愉悦,此就是息相。守风数风则散,数喘则结,数气则劳,数息则定。坐时,若有风、喘、气三相,是名不调。
  关于调息,有几个方法如下:
  1、有师教系“心数”出息,则气不急,身体也不胀,身心轻利,容易入三昧。
  2、有师讲法,若教入息,容易入定,随息内敛,容易断外境,容易见身内三十六物,身力轻盛,内实念恚,故有如是等胜力,故应数入息。
  3、有师教法数入或数出都可以,随人人方便习惯而数,都能心安入定。但用功数息时,最好不要入与出。一同数急,容易生出毛病。其次我们依云依妙门用功方法,一呼一吸算一,一呼一吸算二。若有妄想来,不净再从新算,目的是摄心对息。若能从一算至十,令人不散,就是安般息。为什么从一数至十,而不从十一、十二,一直数下去?因一至十是单数,自然习惯,不易分心,易入定。而十一以上是两位,要用心去算起,易分心,不易入定。
  谈到觉观自在,调摄散乱心,方法很多,但数目一、二、三、四至十,全心在缘中都是摄心功夫。又如有些人早晚运动,也有用数字来摄心,每一动作从一数到十,没有他想,这些都可说世间禅。数息摄生心法,用法简单,可制止散乱心(释修慈:《修习“觉观自在”--以调摄身为佛教心理教育之重心》,《海潮观》一九八四年,第七期,第10页)。
  禅悟法门
  佛教禅定要求悟性,从佛主释迦牟尼至六祖慧能,以及以后无数高僧,都留下顿悟佛理的美谈,为人们称道。其中禅宗派,从其名称到具体作法都强调领悟,可以说禅宗修行即是一种领悟功夫。虽然领悟功夫有渐悟、顿悟之争,但“悟”却是共同的。
  1 禅宗讲悟的前提和方法
  禅宗作为大乘的主要派别之一,它由达摩在南朝时开创,唐代神秀、慧能将之推到辉煌的高峰。禅宗讲悟,前提是安心,所用方法就是壁观,即静坐面对壁以调心,领解空无,可见有、不存、自他、凡圣等分别。如此便与真如之理相应。如《大乘起信论》中说的真如三昧,一行三昧。
  安心悟理后须“起行”,行有极宽行、随缘行,无所求行与称法行四门。这是说,一方面要治自心的悭吝、贪嗔、懈怠等烦恼,另一方面也要力行利他之事,而执著于能行所行,不希图行为的果报,完全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荣辱誉毁,把禅的精神贯穿于修行者的整个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
  禅宗传至六祖慧能时,慧能鲜明地突出“顿悟”的理论和修行为法。他强调一入门即“顿见佛性,定慧一体”,不走由定生慧的传统修禅门路。慧能研究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心不染著于感知所得的一切表象、知觉、概念,这种无念心达到任何时候都不迷失,运用自如,成为对生活的自然根本的主张,便叫一行三昧。他不拘坐禅形式而把它贯彻于生活中。他不讲究从佛理的钻研,而著眼于“悟”,认为“即心即佛”,只要当下离却“妄念”便顿然见性,明白性本来是佛,叫顿悟成佛。
  禅宗由此发展的有看话禅,以一句无意语让学生“疑情”,并将此疑团紧抱不舍,专注不散,及至潜意识中也不放舍,至极点时则出现“心花发明,顿悟心性”。
  2 念佛的念法
  净土宗禅定念佛是为了求断烦恼,超出生死。念佛以念阿弥陀佛为主,有三种念法,一种念出声,另一种念小声,第三种心中念。该宗旨以信愿、行为纲,强调绝对信仰为前提,才了解和领悟佛理,确信西方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确认自己虔心念佛,必被佛接引往生。
  净土宗念佛领悟修行过程中,为了便于一般的人掌握和学佛,也有配合计数念的,如念一声记一数,从一至十,不断重复。或随息念,也有听息念。因为很多人无文化,要修佛却无法了解深奥的佛经,于是又有人创出了这种念佛法的净宗修行方法。这是方便那些文盲者修佛,只要天天口念:“Nam Mo O Mi To Fo”(南无阿弥陀佛)即可。唐朝时曾有十万人在长安念佛,也可入静而入定,这是一种简单易于普及的修性方式。
  从这一方法上看,目的是求绝对的信仰,口念“阿弥陀佛”,以求入静,也能入四禅定而生慧。这对无知识的人较易达到心地光明的心理效应。
  3 坐禅领悟的目的
  佛家坐禅领悟,一般皆从心性入手,以所谓“明心见性”为基本目的。道家的修身重今生,求长生不老;而佛教重修心,重来世,求佛心永存。这只是入门功夫的不同之处。如佛家中有一种密宗功,除修心外,也重视修身。但它与道家的“自力派”不同,密宗则以“他力派”为主。因为道家以自修,从聚精生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入道,皆以自身的修炼之力。而密宗则以上师、本尊的灌顶、摩顶开悟,配合观想、本尊、手印等。密宗虽来自各种佛家修持禅定之法,但也吸收了道家的一些调息法,有一些类似小周天的方法。
  佛家的修炼,从总的来看,不离禅定,也有人称为定学,皆由从禅入定而达开悟、开智慧,直到超渡死生的理想境界。
  4 “先理后禅”的修炼方法
  关于禅悟的心理状态与施行过程,现代人都进一步予以明朗化,以便修行。如柯云路《人体--宇宙学》中就有“先理后禅”的修炼方法。其做法如下:
  第一步,坐下来入静。排除与研究课题无关的杂念,使自己的大脑灵敏起来。
  第二步,以理智把自己所获取、所占有的全部事实、资料、定理结论、各种见解、猜想、体会、思路、命题都扫瞄一遍,包括全世界对特异功能研究的资料,摊开思维将凭借的全部素材。
  第三步,禅定,即进入气功态,把一切都忘记,都淡化,都虚无,虚无之极,返璞归真,恍兮惚兮,惚兮恍兮,隐隐约约记著禅定开始时给自己的一个意念:我要悟到“人体--宇宙学”的大真理。渐渐连这意念都化为一丝云消散了,没有了。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寂。无以感觉、无以体验的十方圆明。
  第四步,张开慧目,俯瞰世界。混兮沌兮,混沌开而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宇宙从恍恍惚惚的原始状,圆圆融融地演化而来星云混沌,星象清晰,混沌清晰交替著。星云收缩膨胀,星象变幻无常,阴阳交合、分离,万物繁衍,光怪陆离。宇宙千变万化地演进著,无数角度,无数方向。思维与宇宙一同运动,亿万逻辑错综交叉,无数维,无数层次。语言的运动,顺时的,逆时的,超越时间的。瞥一眼人类文化的那些现有理论,小小的一个圆圈,何其单调、死板、狭隘、生硬、牵强的思维,与纷纷繁繁、圆圆融融演化的世界太不相符。星象变换,世界流动,自己思考的主题:人体--宇宙学,就变成一个空间图画时隐时现浮出来。不只是三维?四维时空?不只是四维?四维是无数维的,无维的,一个等于零的数学点内可以生出一个内宇宙,还是负宇宙?思维,语言,符号,物理学,数学,哲学,艺术,宗教,神话,亿万个命题与思路瞬间(这一瞬间无限小,可能等于零,也可能是负的)而生灭,由黄色的亮光描绘成的多维图画在眼前隐著,现著。要凝视它,要固定它,要看清它,要记录下它。但是,它依然飘飘忽忽地隐现著,又被搅乱著,混淆了,变幻著。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不能用生硬的意念力去强求。等待著,它可能浮现出来,也可能消失、隐没。这种“先理后禅”思维法,在其他诸学科诸领域都可以试用。
  5 顿悟--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
  从德国完形心理学的观点看,顿悟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中国的禅宗派在参禅顿悟上颇有会心,“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说明了不管何种功法,如不从意念著手,就无法修炼,也无法达到气功的高深境界。
  从卦爻周天的结小丹↓大丹至结胎,而将胎从开顶后送出一步回来,出一里回来的高深阶段,无不用意识来控制这些象(气聚成之象);四禅入定到高深仍然有非想、非非想的念头,还要找回心识,如不悟解意识,怎能一层层地上升,又怎能察照这些细微变化呢?净土宗从简单的念声计数入手,而到达断烦顿悟的高深境界。密宗的心身并修,领悟佛理;禅宗的领悟与渐悟,都使佛理论述变为精彩简练。
  参禅修练者不管上升到什么层次,或元神显露,或者说意元体的显露,人的意识都没有全然消失。如果入静到全然的不知,那并不是高级气功,只能是昏沉旳阶段,不能成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灵明之性。道佛两家入手功夫虽然不同,但到高级阶段都是一样。道家的元神显露与佛家的佛性皆为一个东西。大家都为到达灵明之性而作功夫。
  这里要申明的是佛家修练过程本身不是目的。他们的主旨是通过禅定、止观等方法,去领悟生死,求得绝对的自由,与宇宙同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再不必为人间的生与死而烦恼。有人说道家怕死,故以修身,而佛家修性至高深,反不怕死,或说求死。佛家所谓死不是常人所理解的死,而是所谓证得佛性,领悟正果,超脱色身,不为人间的欲望所扰动,达到涅槃的境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