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修习禅功须“调五事”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潘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修习禅功须“调五事”

  <<潘智>>

  修习禅功的人,首先要懂“调五事”,必须调节饮食、睡眠、身、息、心,它既是修禅的主要内容,也是练功的重要手段。隋智顗《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修禅好比“世间陶师,欲造众器,先须善巧调泥,令使不强不懦,然后可就轮绳。亦如弹琴,前应调弦,令宽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诸妙曲。行者修心,亦复如是。善调五事,必使和适,则三昧易生;有所不调,多诸防难,善根难发、下面便是智顗对“调五事”的详细叙述。

  调饮食

  饮食本来是用以资身进道的,调饮食就不得过饥过饱,忌食不干净和不宜食的食物。如果吃得太饱,就会气急身满,百脉不通,心气闭塞,坐念不安;,倘若吃得太少,又会身羸心悬,意虑不固,假如吃了不洁净的食物,就会心识昏迷;假使吃了不宜食的东西,就会引发旧病,使身体机能下降。因此。《坛经》说:“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诸佛教。”

  饮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是人类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倘若饮食不调,无疑会危害身体健康。据《青海日报》报道,青海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郭传信炼功一百天后,却食欲大减,仅以稀饭维持生命,继而水米不进,郭自信身体“没病”,“功到自然成”,不听领导和朋友的劝告,也不及时就医,而其妻和两个儿子竟以为这是练功的“必然阶段”,以致最后气绝身亡。

  饮食应以不饥不饱为宜。我们知道,吃得太少,会使人体力不支,引起头昏、恶心、出冷汗,甚至休克。长期饮食不够会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体力下降,抵抗力减弱,从而导致疾病产生。而饮食过量又可引起消化不良,暴饮暴食则可引起急性胃肠炎或急性胰腺炎。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养生学家们就十分重视调饮食,这与修禅似乎异曲同工。

  调睡眠

  初修禅者,首先应保证必要的睡眠时间,但不可放纵贪睡。如果睡眠过多。不但白白浪费时间,而且还令人心地昏沉,难以入定。因此,睡眠时间要恰到好处,“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念心明净、当然修禅功夫深入后,睡眠会自然减少,所以初修禅者又不可刻意减少睡眠时间,使自己勉强硬撑而坐禅。《坛经》说;“初夜后夜,亦勿有废,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常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睡眠与人的寿命相关。美国心脏病专家韩明发现,每晚睡眠十小时的人比睡七小时的人,因心脏病死亡的比例高一倍;因中风而死亡的比例高三.五倍,这说明睡眠太多反而不利于健康。韩明从一九六六年开始进行这项调查,当时他针对四十至八十岁的男女发出了八十万份调查表,两年后他再分析这群人们所填的调查表,并与他们的现状进行比较,发觉睡眠过多会造成心脏病突发或中风。原来,睡眠时血液循环缓慢,会增加心脏和脑内血凝的危险,甚至引起动脉硬化。

  因此,修禅能使睡眠自然减少,无疑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

  调 身

  调身要“不宽不急”,端身正坐,犹如奠石。平时不要做过于剧烈的运动,“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悉须详审;若所作粗犷,则气息随粗,以气粗故,则心散难录,兼复坐时烦愦,心不恬恬,身虽在定外,亦须用意逆作方便、因此,平时宜静,利于修禅入定。而修禅时应把坐垫放牢稳,这样才“久坐无妨”。

  然后还要掌握其他调身方法,如“正脚”,有如“跏跌坐”之势;“解衣宽带”,使周身气血自然通畅,但又不可使坐时脱落;“安手”,有如“定印”之势,“正身”,挺动身躯和各关节,使身体自然调畅,然后端直身体;“正头颈”,鼻与脐相对,不可偏斜,头不低不昂;“口吐浊气”,张口缓缓放气,再闭口鼻纳清气,反复三次;“闭口”和“闭眼”。

  调身实际上是一种躯体姿势和动作的锻炼,也算是静极而动的自发功或是自我保健按摩。调身一方面有助于大脑进入入静状态,同时也有利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并影响到全身各个系统。中医认为“人为血气之属”,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在调身时,气血运行得以加强,从而直接影响到全身的血液循环机能。有实验表明,修禅时,大多数人可见手指增粗,脉搏波迅速扩张,最明显的可达原来的三至四倍,甲皱微循环流速增快,长度增加,管径扩大,因而外周阻力下降,结果是心脏输出量增加,而血压下降。同时,修禅还可使脑阻抗血流量相对减少,而血管弹性则改善,这也有助于大脑进入入静状态。

  调 息

  调息要不涩不滑,“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而息有风、喘、气、息四相:

  风相——鼻中出入之息有声音;

  喘相——息虽然无声,但呼吸结滞不畅,气相——息虽无声也很通畅,但呼吸所出入的气息不细微;息相——呼吸不但无声、出入通畅,而且气息很微细绵长,若有若无,不易被察觉。

  在这四种呼吸现象中,前三种都是不协调的,佛教称之为“不调相”,只有“息相”方可入定,被称为“调相”。正如智顗所说;“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因此,调息时“当依三法;一者下着安心,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同无障。”

  调息是对人体呼吸系统的调节,它产生复杂的生理神经反射机制。调息要求用主观意志去控制和引导自动呼吸,使呼吸自然达到深、长、柔、缓的特点,其呼吸频率一般可从原来每分钟十四至十八次降低到七至九次或更少,此时从呼吸描记曲线上可见波幅加大而均匀,频率减慢,它反映了情绪的稳定。用X光观察其隔肌活动,可见上下活动范围比平时增加二至三倍。增强了氧气交换,肺功能测定表明,每分钟通气量减少约三分一,吐气中二氧化碳成分增加,氧气成分减少,说明肺泡氧气交换充分,这就激发了心血管和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尤其是随着加深的腹式呼吸运动,产生了内脏按摩作用,增强了胸腹腔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消化液的分泌,胃肠道的蠕动,改善了消化吸收机能。

  调 心

  调心要不沉不浮,“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念,心即定住,则心易安静、修禅时若内心昏沉,无所记录,头好低垂,则为“沉”;若心念飘忽,身亦不安,念外意缘,则为“浮”。因此,只有不沉不浮,才可入定。

  若能入定,又有“心宽病相”、“心急病相”之说。“心宽病相”是心志散慢,身体倾倚曲逶,口中流涎,心理暗晦。此时应“敛身急念,令心住缘中、而“心急病相”是因摄心太猛而入定,导致胸臆急痛。此时应宽放其心,想气向下身而流。

  因此,调心要排除杂念,意念归一,大脑逐渐进入一种特殊的入静状态。研究表明,此时脑细胞的活动趋向有序化,大脑的精神意识和思维等高级神经活动得到锻炼,从而使之进入特殊的功能状态,这与清醒和睡眠都有所不同,表现在练功中脑电波显著增强;并从枕叶向额叶扩散,且不易受外界刺激影响而消失。近年来有人用计算机分析,脑电功率谱技术表明,修禅入定后, a波的中心从枕叶逐渐向额叶转移,且左右脑半球从不对称趋向对称,这是脑细胞活动处于有序化和同步化的良好生理状态,有利于细胞的修复和调整,并调节大脑各级生命中枢的活动,使修禅的主观感觉为一种特殊的身心愉悦状态“α状态”。

  调心通过调整神经系统功能,增强了皮层和皮层下各级中枢的协调性,降低了机体的应激状态和对环境劣性刺激的敏感性,提高了机体的修复和抗病能力,并能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能力。

  调五事不仅涉及练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辅助方法,而且还包括一些重要的练功原则。尤其是“调身、调息、调心”这三调对我国静功的发展影响较大。它既适宜于坐禅功法,又普遍用于各种静功乃至动功,使“三调”为各家所接纳。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修禅有益於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如修禅后,脑电图上出现 a节律,使大脑皮层进入稳定状态,从而有益于神经系统的自我调节。修禅三个月后,红血球和血红蛋白增加,白血球可增加13%至23%,而且其吞噬能力可增强40%,吞噬指数可提高99%,肺结核病的血沉转为正常的人约占89%,饮食、睡眠和体重改善者达90%以上。肾上腺皮质类激素、血管紧张素、儿茶酚胺、多巴胺活性,特别是β——羟化活性均见降低,因而从生化和内分泌角度证明了练功确实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减轻应激反应。有人发现性激素如血浆雌激素和睾丸酮水平也得到了调整。

  总之,“调五事”不仅为气功界所重视,而且已逐渐引起世界上许多医学家的重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