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学问僧”圣严 禅法播西方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学问僧”圣严 禅法播西方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尽!
  今生做不完的事,
  愿在未来的无量生中继续推动;
  个人无法完成的事,
  劝请大家共同推动。
  ──法鼓山?圣严法师(2005)
  2005年底,花了16年心血擘建的法鼓山终于开山前,圣严法师一度传出病重。但开山大典中,法师在寒风细雨中出现了,法衣飘飘,合掌微笑。原就瘦弱的身子在宽大法袍中,更显弱不禁风。他走上主礼台,以“大悲心起”的弘誓与四方信众立约。
  当日的简介小册最前页,印下法师这段话,似乎他早知今世的人间旅程将达终点。
  承继汉传佛教禅宗临济、曹洞二法脉的圣严法师,拥有日本立正大学博士学位,致力“人间佛教”,以“心灵环保”为核心理念,号召追随者“提升人的质量、建设人间净土”。
  “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单德兴形容他是“集宗教家、教育家、社会运动者、学者、作者等角色于一身”,长期致力佛教的人间化、现代化、学术化与国际化。
  为法师立传的作家施叔青,也曾在摄氏零下20度的低温中,目睹圣严法师在纽约郊区象冈道场主持“话头禅七”的景况。他让抽象的“禅”以简单心法在西方知识分子圈中扎根。
  在日渐市俗化、讲求神通灵异的台湾佛教界中,法鼓山的简朴家风显得安静内省,不出风头;当教界好以供养搜集古物、圣物自重之际,圣严法师却宁将获赠的大陆古佛寺佛头奉还原寺。以四方供养投入僧伽教育,创办台湾第一所获教育部核可的佛学院。圣严法师一介“文化僧、学问僧”的身影更显高洁。
  他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曾获选为“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他全世界弘法,马不停蹄,是多次世界宗教会议的佛教代表。为了以现代人的语言和观点普传佛法,仍一字一字着书写作。他所创办的“中华佛学研究所”,被公认是水平极高的佛学机构,让看似鼎盛的佛教有思想的根。
  圣严法师最为台湾民众熟知的身影,是9?21大震之后,一帧他悲悯俯首合十祈祷的身影,“台湾,加油!”他一句“所有的死难者都是大菩萨”,给人心带来极大的安慰。
  在社会景气与人心低迷时刻,已罹病的圣严法师仍关心众生,巨幅“你可以不必自杀”的公益广告,又挽救了许多绝望的灵魂。
  出身江苏贫农之家的圣严法师曾自述此生:“我的生命是用来报三宝恩的,只要还有一个地方为了佛法非要我去不可,无论如何我都一定前往。”
  圣严一生弘扬佛法 建设人间净土
  法鼓山圣严法师今天圆寂,享寿80岁;他出生于农家,一生为弘扬佛法不遗余力,并创建法鼓山,希望提升人的质量,建设人间净土。
  圣严法师1930年诞生于江苏;1943年在江苏南通广教寺出家;1959年,结束军旅生涯,于东初老人座下再度出家;1961年,于高雄美浓朝元寺禁足,闭关6年,解行并进,深入经藏;1969年,留学日本东京立正大学,6年后取得文学博士学位。
  1985年在北投中华佛教文化馆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1989年,创建法鼓山,以“提升人的质量,建设人间净土”为理念。
  1998年,圣严获天下杂志遴选为400年来对台湾最具影响力的50位人士之一。
  2001年,主持法鼓山僧伽大学佛学院创校暨开学典礼,应邀于台北举行的“世界宗教合作会议”发表演说。2002年,以佛教领袖身分出席纽约“世界经济论坛”,出席泰国曼谷举行的“世界宗教领袖理事会”。
  2003年,他推动法鼓山人文社会奖助学术基金会与北京大学合作设置“法鼓人文讲座”,应世界宗教领袖理事会之邀,出席于日本京都举行的“世界青年和平高峰会”第一次筹备会议,并荣获第二届总统文化奖菩提奖。
  2005年,创设的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落成开山。2006年,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大殿举行“第二任方丈接位大典”,将方丈职位交付果东法师。
  2007年,创办台湾第一所获教育部核可设立的法鼓佛教研修学院,提出“心六伦──新时代.心伦理运动”。
  圣严个人在1990年获得好人好事代表,1992年获台北市荣誉市民奖,1993年获第六届“吴尊贤爱心奖”,1995年,“推动社会教育有功个人奖”,1996年获第一届“中国杰人奖”,1999年获第一届“国家公益奖”,2000年获“行政院文化奖章”,2002年获壹等“内政奖章”,2003年获第二届“总统文化奖菩提奖”,2004年则获“斐德烈二世和平奖”(Federico II forPeace)。
  《圣严生平》吃树根的男孩 小四学历拿博士
  金融海啸之下,人心空前彷徨,恶疾缠身的圣严法师在今年初仍吁大众:“只要心安,生活就有平安”,亲手写下“心安平安”四字,成了法师最后手书。
  在开示中,圣严以自己经验说,幼时家贫,他饿到吃树根,还是挺过来了。即使是弟子无数、创建法鼓大学、各地有道场的高僧,圣严法师一生是从挫折、困顿之中走过来的。
  圣严法师俗家姓张,1930年出生于江苏贫困农家。他自幼体弱,六岁才能出门走动,十一岁才入小学。即使身体虚弱,也得跟着父亲走几哩路去作小工;除草、踩水车、割稻、拾棉花。在旧时农家,穷人家的儿子得送到别人家“招女婿”。但母亲舍不得,怨叹这聪明的幼子“错生了人家”,培养不起也养不起,只有去“做和尚”了。老和尚在佛前请示了男孩的八字,佛祖同意,小男孩就这样出家了。
  因为战乱,小和尚只得加入军队来到台湾,当了十年兵,才再度出家。近四十岁获东初和尚赞助到日本留学,原本学历只到小学四年级的圣严,终以明朝佛教史论文获博士学位。但他回到台湾,却没有道场、教职接纳他。他在信徒邀请下,因缘际会在美国当起禅师。
  六十岁前挫折连连,圣严法师说,他由此学会“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这“四它”也转而成为许多人面对困境“山不转、路不转”时的“心转”法门。
  圣严法师曾说,创建法鼓山充满挫折,有人劝他“都已是六十岁的衰病老人了”,料定他会“为了张罗法鼓山的建设而很快死掉”,要他不如多念佛多打坐,多准备往生资粮,还打什么妄想,还建什么道场。
  但他认为,正因为自小体弱,早被人认为会早死,但“幸亏我是从不计较早死晚死的”,只在意自己是不是白白空度一生,他只期待能“尽形寿、献身命”,在尚未往生佛国净土之前,培养更多人才,将地球世界建设成人间净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