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英藏敦煌本《六祖坛经》通借字刍议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邓文宽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英藏敦煌本《六祖坛经》通借字刍议
  邓文宽
  《六祖坛经》一向被称为难读之书。自敦煌本《六祖坛经》问世以来,国际上许多学者,如日本学者铃木大拙和公田连太郎、柳田圣山、田中良昭、石井修道;韩国学者金知见;法国学者凯瑟琳·杜撒莉(Catherine Toulstly),美国学者阎波尔斯基(Phmp B.Yamp01sky);我国学者郭朋、杨曾文等先生,都曾用力整理和研究。迄今为止,英藏敦煌本《六祖坛经》已被译成英、法、日等多种文字,足见国际学术界的重视程度。近年来,我和学友荣新江先生亦跻身这一行列。我们之间做了必要分工,其中《六祖坛经》主要由我负责,荣先生负责另外一些禅宗文献。当我反复苦读过英藏敦煌本《六祖坛经》之后,深感要读懂此书,必须采用“敦煌学”的方法。而在运用“敦煌学”方法时,确认通借字从而进行校理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里将个人一得之见献出,以就正于海内外博学鸿儒。
  一、起、去通借
  “起”、“去”通借在《坛经》中较为多见,但也是以往人们甚感困惑的问题之一。这两个字之所以通借,是因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去”字读作“出气”之“气”,与“起”音近,故得通借。这个读音现在仍有活力。如在新近获奖的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秋菊说过:“你去(音气)不去(音气)?”下面讨论《坛经》中的相关问题。
  (1)“世人杂见不起,于念若无有念,无念亦不立。”详读《坛经》中惠能的“无念法”,是指无邪见、邪念,存正见、正念,并非不要一切念头。故这个“起”字应校作“去”。这句话意谓:世人如不去掉杂见(邪念),就是没有任何念头,“无念”也无从成立。
  (2)“此法门中,何名座(坐)禅”?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去为坐,[内)见本姓(性)不乱为禅。”“去”字当校作“起”。“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即离境离相,正符合惠能“无相为体”的思想。
  (3)“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梵音,[唐)言彼岸到(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竟(境)生灭去。”此“去”字当校作“起”。“著境生灭起”,是指若执著于境,就会“起”生灭等妄念。因为惠能的禅宗思想是无生无死,不执著的。故尔,一旦著境,也就会生出(起)妄念来。
  (4)“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亿(忆)、无著,莫去杂妄,即是真如姓(性)。”此“去”字当校作“起”。“莫起杂妄”即不要生出(起)杂见和妄念。北图本正作“起”字。
  (5)“名(迷)人于镜(境)上有念,念上便去邪见,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这是惠能分析迷人(不开悟的人)所以产生邪见的原因。“去”字当校作“起”,由文义可知。
  “起”、“去”二字通借,不独见于《六祖坛经》,在敦煌文学作品中亦有例证。《韩擒虎话本》:“擒虎闻语,便知肖磨呵(摩诃)不是作家战将。自古有言:‘军慢即将妖(妖),主慢即国倾。’道由言讫,处分儿郎,改换旗号,夜至黄昏,登途便起。”韩擒虎做好出兵准备时,既非坐着,亦非卧着,何以能说“夜至黄昏,登途便起?”这个“起”字应校作“去”。《文殊问疾》:“往毗耶,辞化主,逡巡即是登途去。”是其证。《太子成道经一卷》:“少年莫笑老人频(贫),老人不夺少年春。此老老人不将去,此老还留与后人。”P.2299“去”作“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汝若不去[慈)悲,岂名孝顺之子?”北图丽字85号“去”作“起”,是。其他例证还有,不烦赘举。
  二、虽、须通借
  “虽”、“须”通借,蒋礼鸿先生曾举出许多例证,但多出自文学作品。此外如《景福三年敦煌义族社约》:“敦煌义族,后代作郎,虽择良贤。人以类聚,……便虽营办,色物临事商量。立条后,各自识大敬小,切虽存(尊)礼,不得缓慢。”此三个“虽”字均当校作“须”。S.5655《太公家教》:“比干须惠,不免祸及……刀剑须利,不斩无罪之人……罗网须细,不能杀清洁之士。”此三个“须”字均当校作“虽”,P.2564《太公家教》抄本正作“虽”,是。其实,虽、须通借对读《坛经》同样适用。
  (1)“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妄念,虽在自姓(性)自姓(性)(按,衍一“自姓”)不杂著,名众中尊。”这是惠能授无相三旧依戒时说的话,“虽”字当校作“须”。“须在自性不杂著”,即必须在于自身佛性不杂著“一切尘劳妄念。”如此,“自心”也才能“归依净”,意思通畅明白。
  (2)“说即须万般,合离(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须”当校作“虽”。“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意谓说起来虽有许许多多,但究其根本道理却只有一个。正与下文“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贯为一气。
  (3)“第三祖僧璨和尚颂曰:花种虽因地,地上种化(花)生。花种无生性,于(依)地亦无(不)生。”此“虽”字当校作“须”。“因”、“依”均凭借、依靠义。“花种须因地,地上种花生”,意谓(有生性)的花种必须凭借土地才能生长。
  (4)“如根性不堪,材(裁)量不得,须求此法,违立(律?)不(无)德者,不得妄付《坛经》。”此“须”字当校作“虽”。意谓如根器太小,无法栽培,虽求顿教法……也不能把《坛经》传付给他。
  三、诸、之、知通借
  这三个字同音互借在敦煌文献中多见。其中“知”通借容易看出,但“诸”与“知”、“之”同音互借却易被忽略。蒋礼鸿先生指出:“变文‘之’字常常和‘诸’字通用。”
  (1)第18节(依铃木校本分段)开头“善诸识”。“诸”字被学者们校作“知”,是。盖因《坛经》中“善知识”用例极多,易于校理。
  (2)“大师灭度诸日,寺内异香氲(氛)氲,经数日不散。”很显然,这个“诸”字当校作“之”。
  (3)“迷人不悟,便执成颠。即有数百盘(般)如此教道者,故之大错。”此“之”字当校作“知”,文义显豁。
  (4)“报诸学道者,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知)。”“诸”当校作“知”,“报知”即告知。
  (5)“汝[师)戒定惠,劝小根诸人。”“诸”当校作“之”。《坛经》此句之前已有“小根之人”的用法,可为证。
  (6)“告诸学道者,今(令)诸蜜(密)意。”此二“诸”字均当校作“知”。“告知”犹“报知”。“令知密意”即让同道者知其深意。
  四、依、衣、於通借
  “依”、“衣”相混易于识别。“依”、“衣”分别与“於”通借,敦煌文献中用例亦多。《叶净能诗》:“岳神自趋走下殿,长跪设拜,哀祈使者。劣(当)时却领张令妻归衣(於)店内。”这是“衣”、“於”通借例。《卢山远公话》:“《涅架经》文,既有众生,於(依)此修行。若也经法全无,凭行何如(而)出世?”这是“依”、“於”互借例。
  (1)“刺史遂令门人僧法海集记,流行后代,与学道者承此宗旨,递相传授,有所於约,以为禀承。”此“於”字当校作“依”,惠昕本《六祖坛经》正作“依”,是。
  (2)“两月中旬,至大庚(庾)岭。不知向后有数百人来,欲拟头(按,头字误)惠能,夺於法。”“於”字当校作“衣”,且“衣法”二字当作“法衣”。此前五祖弘忍曾对弟子们说:“各作一偈呈吾,吾看汝偈,若吾(悟)大意,付汝衣法,禀为六代。”所谓“衣法”包括顿教法和传法之衣即“法衣”。此时惠能已得五祖衣法,往南行化,追赶他的数百人正是要夺法衣以争正统,而“法”却是无法夺的。
  (3)“惠能来衣此地,与诸官僚、道俗亦有累劫之因。”此“衣”字当校作“於”。“来於此地”即来到这里。
  (4)“思量一切[恶)事,即行衣恶;思量一切善事,便修於善行。”“衣”字当校作“於”,上引后句文字可比证。
  (5)“譬如大龙,若下大雨,雨衣阎浮提,如漂草叶。”“衣”亦当校作“於”。惠昕本、契嵩本、宗宝本《六祖坛经》正作“於”。
  (6)“第三祖僧璨和尚颂曰:花种虽(须)因地,地上种化(花)生。花种无生性,於地亦无(不)生。”此“於”字当校作“依”。引文中的“因”、“依”二字均是凭借、依靠义。“因地”、“依地”均是凭借土地之义。
  (7)“顿教法者是西流,求度世人须自修。今保(报)世间学道者,不於此是大悠悠。”此“於”字当校作“依”。“悠悠”即遥远义。《楚辞》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不依此是大悠悠”,意谓不依上面所说的“求度世人须自修”去做,离开顿教法要求也就太遥远了。
  五、但、坦通借
  惠能临圆寂前,曾对他的弟子们嘱咐道:“……但无动无净(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但然寂净(静),即是大道。”“但”乃“坦”之借字。《唐马光亮墓志》:“地平但但,松竹青青。”二“但”字亦“坦”之借字,可为佐证。故“但然寂静”就校作“坦然寂静。
  六、汝、以、与通借
  “汝”与“以”、“以”与“与”通借已见于敦煌文学作品。《舜子变》:“瞽叟便即与(以)大石填塞。”同篇:“舜子拭其父泪,与(以)舌舐之,两目即明。”可知“以”、“与”可通借。《垆山远公话》:“道安答曰:‘贫道天以人(以人天?)为师,义若涌泉,法如流水,汝若要问,但请问之,今对与前疑’。”“对与前疑”就是“对汝前疑”。可知“与”可通“汝”。“与”既然分别与“以”、“汝”通借,则“以”、“汝”二字亦可通借。
  (1)“其夜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法及衣,汝为六代祖。”这是记叙五祖传法予惠能的经过,“汝”当校作“以”。此前五祖弘忍曾对弟子们说:“各作一偈呈吾,吾看汝偈,若吾(悟)大意,付汝衣法,禀为六代。”“禀”即承义。现在惠能已得衣法,“以”他为六代祖,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2)“[五)祖处分:……若得心开,汝悟无别。”“汝悟”二字日本学者铃木大拙曾校作“与吾”。“吾”、“悟”不分,《坛经》中多见,不烦举证。“汝”通“与”见前引《卢山远公话》文。故铃木所校甚是。“与吾无别”即同我没有差别。
  (3)“善知识,听汝善知识说,今(令)善知识依(於)白色身见自法性有三世佛。”“汝”当校作“与”。《坛经》有:“今既归依三身佛已,与善知识发四弘大愿”;“今既发四弘誓愿讫,与善知识说无相忏悔”。可知“与善知识”如何是惠能的口头语。“与”即给也。
  (4)“经云:‘诸佛世尊,惟汝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此“汝”字当校作“以”。惠昕本、契嵩本、宗宝本《六祖坛经》正作“以”。
  (5)“大师言:‘汝心名(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以心悟自见,依法修行。汝自名(迷)不见自心,却来问惠能见否,吾不自知!”这是惠能最初批评神会的话。“以心悟自见”与上文“汝心迷不见”相对应,可知此“以”字当校作“汝”。
  (6)“六祖问(闻)已,即识佛意,便汝法达说《法华经》。”此“汝”字当校作“与”,义犹“给”。惠昕本《六祖坛经》正作“与”。
  (7)“大师言:‘汝众近前,五(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问,为外(汝)破疑……吾若去后,无人教与’。”很显然,此“与”字当校作“汝”,由上下文义可知。
  (8)“吾与如(汝)一偈——《真假动净(静)偈》,与等尽诵取,见此偈意,汝吾同。与(依)此修行,不失宗旨。”“汝等”一词是惠能讲法授戒时指称弟子们的用词,《坛经》中习见,可知“与等”当校作“汝等”。“汝吾同”之“汝”当校作“与”。“与吾同”犹“与吾无别”,见本节第二条引五祖弘忍语。
  七、是、事、示、时通借
  “是”、“事”通借亦见于敦煌文学作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须菩提言:‘……若早是醉迷,又望坑而行,必见颠坠,此是(事)亦然。”’《卢山远公话》:“须臾之间,敢(感)得帝释化身下来,作一个崔相公使下,直至口马行头,高声便唤口马牙人:‘此个量口,并不得诸处货卖,当朝宰相。崔相公宅内,只消得此人。若是别人家,买他此人不得。’牙人闻语,尽言实有此是(事)。”《秋吟一本》:“伏惟某官,清同秋水,行比春兰,口口子建之能,武播田文之略。东堂贵客,无非朱紫之流;口口口宾,并事(是)绮罗之艳拽。”至于“是”与“示”、“时”通借,亦因同音或音近之故。
  (1)“童子答能曰:‘你不知大师言,生死是大,欲传於(衣)法……”’。“是”当校作“事”。惠昕本、契嵩本、宗宝本《六祖坛经》正作“事”。
  (2)“《维摩经》云:‘即是豁然,还得本心。”’所引经文出自《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大藏经》本“是”作“时”,是;同本《坛经》另一处引此句经文亦作“时”。
  (3)“何名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直是正路,是大善知识,是大因缘。”此“是”乃“示”之借字。惠昕本、契嵩本、宗宝本《六祖坛经》正作“示”。
  (4)“善知识,将此顿教法门,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是佛故(教)。”此“是”字当校作“事”。《降魔变文一卷》:“王遂敕下百司:速须备拟,来月八日城南建立道场。佛家若强,朕与合国之人总归事佛;分毫差失,二人总须受诛。”是其证。
  (5)“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勿(务)令破彼疑,即是菩提现。”“是”当校作“事”。“事须”即必须义。《韩擒虎话本》:‘某等弟兄八人,别无报答,有一合(盒)龙膏,度与和尚。若到随(隋)州使君面前,以膏便涂,必得痊差。若也得教,事须委嘱,限百日之内,有使臣诏来,进一日亡,退一日则伤。若以后为君,事复(须)再兴佛法,即是某等愿足。”《降魔变文一卷》:“佛……唤言:‘吾为三界之主,最胜最尊。……事须广造佛塔,多建堂房。”“事须”一词在敦煌文学作品中用例很多,不备举。
  (6)“汝听吾说:人心不思本源空寂,离却邪见,即一大是因缘。”“是”当校作“事”。此前《坛经》引经文云:“诸佛世尊,惟汝(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是其证。
  八、第、定通借
  二字通借,见于《叶净能诗》:“岳神启使人曰:‘皆奉天曹匹配,与之作第三夫[人)’……岳神曰:‘伏惟太使,善为分疏,终不敢相欺。’使人回至店中见净能,具传岳神言语,云皆奉天曹匹配,为定三夫人,非敢专擅。”可知“定”、“第”二字可通借。
  (1)“吾灭后二十余年,邪法辽乱,惑我宗旨。有人出来,不惜身命,第佛教是非……”“第”当校作“定”。惠昕本《六祖坛经》正作“定”。
  (2)“无《坛经》禀承,非南宗定子也。”“定”当校作“弟”。敦煌写本中“第”多作“弟”。
  九、为、谓通借
  此二字通借,亦见于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为言千载不为人,铁把(杷)楼(搂)聚还交活。”郭在贻先生云:“‘为言’同‘谓言’。”《搜神记一卷》:“时人云:齐人空车,鲁人负父,此之为(谓)也。””
  《六祖坛经》:“所为化道(导),令得见性……”。“所为”应校作“所谓”。“为”亦“谓”之借字。
  十、於;如通借
  二字通借亦见于文学作品。《搜神记一卷》:“有一鬼变作生人,复如此树下止息。”郭在贻先生云:“‘如’当读作‘於’。敦煌写本中‘如’、‘於’通用者甚多。”《垆山远公话》:“相公闻语,由於(犹如)甘露人心;夫人闻之,也似醍醐灌顶。”王庆菽先生校“由於”为“犹如”,甚是。“犹如”与“也似”对举,互文见义。同篇,“五者,喻於天地覆载众生,若也天地全无,万象凭何如(而)立?”“喻於”就是“喻如。”
  《六祖坛经》:“教是先性(圣)所传,不是惠能自知,愿闻先性(圣)教者,各须净心,闻了愿白(自)除迷,於先代悟。”这是惠能正式讲法前的开场白语。“於”当校作“如”。“如先代(世)悟”,意谓如同先世修行者那样心开悟解。惠昕本、契嵩本、宗宝本《六祖坛经》正作“如”。
  十一、智、值通借
  智、值音近,故得通借。
  惠能讲法、授戒完后,“合座官僚、道俗礼拜和尚,无不嗟叹:‘善哉大悟!昔所未问(闻)。岭南有福,生佛在此,谁能得智!’一时尽散。”“智”当校作“值”。敦煌本神会《南阳和尚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诸佛菩萨、真正善知识,极甚难值遇。昔未曾闻,今日得闻:昔未曾遇,今是得遇。”“值”、“遇”同义互文。S.4474《押座文》:“佛世难遇,似忧(优)昙钵花;我辈得逢,似盲龟值木。”“逢”与“遇”互文见义。前引《六祖坛经》文义是说:岭南有福,活佛就在这里,我们之外谁还能遇到?正是听众感慨的表示。
  十二、无、不通借
  二字通借亦见于敦煌文学作品。《唐太宗人冥记》:“子玉见口口(太宗?)有忧,遂收问头,执而奏曰:‘陛下答不得,臣为陛下代答得无?”“代答得无”即“代答得不”。王梵志诗:“凡夫累劫中,不解思量事。见善不肯为,见恶喜无睡。”“无睡”就是“不睡”。现在常用的谦词“小子不才”也就是“小子无才”。
  《六祖坛经》:“第三祖僧璨和尚颂曰:花种虽(须)因地,地上种化(花)生。花种无生性,於(依)地亦无生。”“无”当校作“不”。末二句意谓:无生性的花种,就是凭借土地也不能生长。接上引文:“第四祖道信和尚颂曰:花种有生性,因地种花生。先缘不和合,一切尽无生。第五祖弘忍和尚颂曰:有情来下种,无情花即(不?)生。无情又无种,心地亦无生。”二“无生”均当校作“不生”。 十三、迷、名通借
  (1)“学道者用心,莫不息(识)法意。自错尚可,更劝他人迷,不白(自)见迷,又谤经法。是以立无念为宗。即缘名人于镜(境)上有念,念上便去(起)邪见,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迷人”是《坛经》中用得很多的词语,指未开悟的人。从上下文义也可看也“名人”当校作“迷人”。契嵩本、宗宝本《六祖坛经》正作“迷人”。
  (2)“向者三身[佛)在自法性,世人尽有,为名不见,外觅三[身]如来。”此“名”亦“迷”之借字。惠昕本、契嵩本、宗宝本《六祖坛经》正作“迷”。
  (3)“故遇善知识开真[正)法,吹却名妄,内外名(明)彻,於自姓(性)中万法皆见。”“名”亦“迷”之借字。
  (4)“何名自姓(性)自度?白色身中,邪见、烦恼、愚痴、名妄自有本觉性。”“名妄”亦当校作“迷妄”。
  其余“迷人”作“名人”,“迷妄”作“名妄”者从略。
  敦煌本《六祖坛经》通借字大量存在,俯拾即是。本文拈出的一些例证,主要是不易校理和能典型地反映唐五代西北方音者。其他如河与何、智与知、小与少、愚与遇、时与释、领与岭、性与姓、问与闻、吾与悟五伍、惠与慧、至与知、至与志、圣与性、座与坐、被与彼、境与镜、障与章、受与授、忆与亿、名与明、记与既、到与倒、勿与务、保与报、帝与谛、得与德、诚与城、净与静、情与清、坛与檀、颂与诵、花与化华等,都存在通借现象。因这些字较易校理,本文不再赘论。
  从本文所举的通借字例证可以看出,英藏敦煌本《六祖坛经》中的一些通借字具有明显的唐五代西北方音特征。尤其是“去”与“起”、“以”与“汝”“与”、“虽”与“须”、“於”与“衣”“依”、“诸”与“知”“之”通借,更是敦煌地区特有的语音现象。张金泉先生曾把这种现象概括为“方音通假,字随音转。”从音韵学角度去考察,这几组字之所以通借,都是因为止摄与遇摄不分的缘故。而这正是敦煌方音的重要特点。
  由上述讨论,我们可得如下结论:所谓英藏敦煌本《六祖坛经》应包括两层含义:(1)这些抄本出自敦煌石室;(2)它们是唐五代敦煌人使用的。这是校理敦煌本《六祖坛经》时应予重视的问题。
  (原载《敦煌研究》1994年第1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