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中国传统禅宗生态思想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于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传统禅宗生态思想
  于薇
  内容提要:禅宗交教义中包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禅宗认为,构成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要素有水、火、天、地、风、
  日、月,而阴阳、明暗是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禅宗始终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状态,在六祖时期,达到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思想高度。总的来看,禅宗生态思想的认识水平较高,
  其生态观念与中国传统环保思想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是中国传统环保思想重要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禅宗生态思想五对四不迁空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禅宗教义中,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最接近于丛林佛教的宗派,六祖弘道于岭南溪洞,其后南宗各派在洪州、温州、蜀地等山区大力弘传,百丈怀海以下注重“农禅”,日常生活与自然环境关系十分密切,对于自然环境的态度和看法也在经义、偈语、公案等各个方面都有体现。作为佛教中影响力最大的宗派,学界对禅宗方方面面的研究都不少,但对于禅宗生态思想这一重要问题,已有成果却寥寥。
  所谓生态,简单说就是由“要素”和“关系”两部分组成。生态要素比较明确,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生物、人: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则很复杂,气候对土壤和生物的影响,水的补给与循环,生物之间的捕食与供养等等,这些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严密复杂,构成了生态系统发展的动力。在“要素”和“关系”中,影响力最大、造成目前生态问题的,是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禅宗思想中,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这些问题思考比较多,对于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及运行机制,禅宗也有自己的看法。笔者不揣浅陋,在下文中,试对禅宗生态思想做一梳理。
  一、禅宗对生态要素的认识
  1、禅宗基本生态要素——“五对”与“四不迁”
  与现代生态学将生态系统分成若干生态因子相似,禅宗也认为外部世界是由要素构成的。水、火、天、地是禅宗思想中自然界的最基本要素。
  在六祖的《坛经》中,他将万事万物、心内心外叙述为“三十六对”,其中自然界被称为“外境无情”。
  《坛经》云:
  “外境无情对有五: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暗与明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四六)这“五对”看起来比较复杂,其中天、地、日、月、水、火是实体,可以代表构成世界的要素,虚化的明、暗、阴、阳,则可以代表这些要素的运行形态。
  对于自然的基本构成,佛经中本有一种认识。《楞严经》云:
  “当知十方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禅宗对自然的认识中,也接受了这种思想。百丈怀海法嗣长庆大安禅师就说:
  “地水火风,受想行识。”法眼宗龙华慧居禅师也说:
  “山河大地,长时说法,长时放光,地水火风,一一如是。”这四个要素,又被禅宗法师称为“四不迁”,即自然界不变动的要素:
  僧问:“如何是四不迁?”师曰:“地水火风。”问:“如何是古佛心?”师曰:“水鸟树林。”
  将“四不迁”与六祖“五对”相参照,可以看到,水、火、地三个要素是禅宗对世界认识中最不可缺少的,而天和风,一个属于“五对”,一个属于“四不迁”,也很重要;除此以外,还有日、月。而明、暗、阴、阳,则是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及运行机制的体现。
  2、禅宗对“水”的认识
  水分是现代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在禅宗生态思想中,对“水”的关注也是最突出的。
  《坛经》有多处谈到“水”:
  “如水有波浪,即是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承长流。”(二六)
  “譬如大龙,若下大雨,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如漂草叶:若下大雨,雨於大海,不增不减。”(二八)
  “犹如大海,纳于众流,小水大水,合为一体。”(二九)自然的水体,降水现象等,在经文中都有提及。
  在《坛经》与水相关的内容中,最引入注目的是,反映出一种对于自然界水循环过程的完整认识:
  “譬如其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王於江海中,将身引此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
  润。诸水众流,却入大海,海纳众水,合为一体。”(二八)六祖提出,雨水不来自于天,而是出于江海,由龙引至天化成雨,而后降至大地,一部分被草木吸收,其余汇入江河,再重新纳于大海。这一过程的描述,竟然完全符合现代科学认识的自然界水分循环过程。这说明,在当时的禅宗思想中,就已经对与自然界水循环的步骤和形式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但是,对于水循环的作用机制,当时还完全没有科学认识,只能将由江、海水体到雨水过程中的太阳辐射蒸发、大气水分输送等原理,解释为龙的力量。
  3、禅宗对“火”的认识
  “火”在现代科学的生态系统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要素,但是,在禅宗观念中,却列于四要素之一。在禅宗思想中,火的意象比较负面。在佛经中,火一直被视作一种危险的自然力量。《法华经》有云: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将充满苦难的世界比作着火燃烧的房子,对火的力量充满畏惧。这一点,在禅宗思想中体现得也很明显。药山俨禅师法嗣道吾宗智禅师在传法中,有僧问:
  “忽然火起时如何?”师曰:“能烧大地。”法眼宗西余体柔禅师也有云:
  “一人把火,自烬其身。”提到火,多是注意到它的破坏力量。这应该与火本身的物理属性不够稳定,破坏力明显有一定的关系。以当时的技术力量,人们确实对火控制自如,所以,对这于火,态度是敬而远之。
  总的来说,禅宗思想中对于火这个要素认识的还比较简单。没有形成对水那样比较科学的把握,也没有更多的将其与自然界的热量问题相联系。
  4、禅宗对“天”“地”的认识
  《坛经》中的“天”“地”,表述的并不明确。特别是“天”,在传统语境中,阴、阳、明、暗,属于天道:日、月,属于天体,都应是天范畴内的。但《坛经》中,天与这些要素并举,处于平等的地位。从这一点看,在六祖思想中,天、地更多的是被看做一种空间范畴,与现代生态学中的大气、土壤还有很大的区别。
  5、禅宗对“风”的认识
  “风”虽然在佛经中被认为是自然构成的四要素之一,但在具体的阐发中,涉及“风”的材料却不多。在中国传统的世俗社会,“风”与农时、物候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通过风向的变化判断农时,是传统社会重要的农业技术。禅宗虽然也注重农事,禅师们会说出:“月似弯弓,少雨多风。””‘今年霜降早,荞麦总不收。”一类的农谚,却没有将风作为一种影响水、热的生态因子来认识。
  6、禅宗对“日”“月”等其他要素的认识
  “日”、“月”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天体,所以六祖将其列为“五对”之一。“日”“月”是自然界的光源。法华全举禅师公案即载:
  师曰:“如何是两重光?”主曰:“月从东出,日向西没。”
  “日照光明生”:“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天晴日出”,“日”作为自然界光的来源,是受到明确肯定的。
  而禅宗对“月”的关注,又远超过“日”,甚至超过“四不迁”中的一些要素。禅宗法师们在讲法过程中,十分喜欢借月说理,以月譬喻禅境:
  上堂:“夫心月孤圆,光吞万象。”月作为光源,在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并不十分突出,但是,在禅宗的生态思想中,月光却是十分重要的自然现象。月光与日光不同,月由于只是反射太阳光,不是自己发光,所以月亮只能提供光,不能提供热,禅宗对这一点有清楚认识。所以禅宗凡谈到月时,即多与寒对举:
  师曰:“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明月归。”
  日(佛日长老)曰:“朗月当空挂,冰霜不自寒”。禅宗对月的关注,恐怕更多的还是因为其光的表现形式与禅宗追求的境界有内在相通之处。而现代科学认识下的月球,在生态系统中主要是对潮汐产生影响,佛教对月的认识,与此完全没有关系。
  7、阴、阳、明、暗:禅宗对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认识
  阴阳不是佛教原生思想,但却是中国本土环境思想的重要内容。六祖《坛经》中提出了阴阳,应该就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产物,其后来禅师谈阴阳,也与儒道阴阳观并无二致: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四时八节,阴阳一致,谓之法性。”所以,禅宗生态思想中对“阴阳”的认识,应该与中国本土思想基本一致。
  “阴阳”观念源自《易经》,《易经》中的阴阳,是将自然万物的变化,归因于天地日月的运行和四时的更替。外境无情就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而阴阳就是这个生态系统的运转规律,阴阳相生相克的天然属性,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动力。
  “明暗”与阴阳不同,是佛教的原生概念。《楞严经》佛告阿难云: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
  {坛经》中六祖对“明暗”也有比较细致的解释:
  暗不自暗,以明故暗,暗不自暗,以明变暗,以暗现明,来去相因。(四六)
  认为“以明故暗,以暗现明”,有二者互为“因”“果”之意。日本兴圣寺本《坛经》第“四八”节末则多出一些内容:
  “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即暗,以明显暗,以暗现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
  将“明”“暗”释为“因”.“缘”,而不是“因…‘果”。“缘”与“果”相比,更注重强调其过程。从两个版本的《坛经》都以“来去相因”总结看,“明暗”确实更重表达一种缘起缘灭、由因而果的过程。
  “阴阳”与“明暗”都不是实在的生态要素,而是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阴阳”是规律,是动力,而“明暗”则是过程,是状态。
  二、禅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1、六祖以前:人在自然之外
  禅宗发展史比较复杂,但以南宗为主脉的发展线索是清楚的。由达摩至五祖弘忍,是禅宗的草创阶段:而后由六祖慧能化出洪州、石头二宗,是禅宗南宗的产生、发展时期:晚唐以后,临济、沩仰、曹洞、云门和法眼五宗产生,是南宗鼎盛的标志;至宋末三教合一,宗派上则禅、净合流,万法归一。禅宗生态思想与禅宗经义发展脉络一致,以六祖《坛经》中反映的思想最为卓越,之前达摩到东山阶段与漕溪之间思想差别较大,而六祖以后,除了继承和弘扬六祖的思想外,三教合一对禅宗生态思想影响也不小。
  .六祖以前,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带领僧众定居垦荒,开农禅传统,使得佛教僧侣的日常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这一阶段的禅宗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还比较朴素,将人与外部世界分开来看,主张守戒,希望能通过对人行为的控制来达到人与外部世界的和谐。
  神秀偈可以算是东山禅法的一个思想代表: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对此偈的评价是“在门外”,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禅宗思想中,人的自我,还是在自然和形体之外独立存在的,人需要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来保持内心和行为的纯洁。虽然弘忍没有将衣钵传于神秀,但这个偈子还是受到了五祖赞扬,这种思想在当时禅宗中还是主流。
  “守戒”是这一阶段禅宗处理各种关系最基本的方式。从达摩到五祖弘忍,禅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戒与禅合一。“弘忍门下的开法传禅,都与戒有关。”而北宗禅法,其后也一直秉承这种重视戒律思想。
  六祖以前的禅宗,特重《楞伽经》。初祖达摩大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与二祖慧可,并嘱他:“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依言奉行,并令弟子们“常赍四卷《楞伽》,以为心要,随说随行。”在《楞伽经》中,最重要的戒律就是“断食肉”。《遮食肉品》第十六云:
  “世尊,食肉主人断大慈种,修圣道者不应得食。”……“夫食肉者有无量过。诸菩萨摩诃萨修大慈悲不得
  食肉。”……“菩萨为扩众生信心不应食肉。”
  《楞伽经》中将“断食肉”的理由则阐释为:
  “食肉之人。……譬如旃陀罗猎师屠儿捕鱼鸟人一切行处。……亦如豺狼游行世间常觅肉食。如牛啖草蜣螂
  逐粪不知饱足。我身是肉正是其食不应逢见。”断食肉虽然客观上是一种有利于保护环境的行为,但经义的出发点并不完在此。从对人在自然之中的地位角度来看,断食肉是为了使人不因杀生而自同于豺狼牛马,而通过持戒来保持人在自然的中的独特地位。这与神秀呈心偈思想是一致的。在此时的禅宗生态观中,人与自然还是两立的,通过守戒的方式保持相互之间的和谐。
  2、六祖慧能:人即是自然
  在六祖以前,虽然禅宗一直在发展,但还是处于草创阶段。真正奠定禅宗教义、特点和影响力的,是六祖慧能。在六祖时期,禅宗经典由重《楞伽》转为重《般若》,其生态观中对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定位,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慧能偈是六祖禅法的精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此偈因达到“至空”而被五祖弘忍认为得到了禅法真谛。从偈子中能够看出,在六祖看来,自然万物和人,都有相同的本质,就是“空”。因为“空”,自然和人是浑然一体的。《坛经》云:
  “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善人恶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二四)自然万物,大地星辰,善人恶人,都在虚空之中,无所区别。人即自然,自我即自然,人、自然都是空。
  在《坛经》中,六祖构建了一个由城市、大海、须弥山、鱼鳖毒虫、人、佛、恶魔、天堂、地狱组成的世界:
  “世人自色身是蜮,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人我是须弥,
  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鳌,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三五)这个世界与自然的生态系统形式上并无二致,而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这个系统的决定因素,是人的心性:
  “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
  “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三五)人身外的自然世界是空,人身内的佛法世界由心性起灭控制,人与自然,没有界限,没有区别,人即是自然。所以,六祖并不强调执着于守戒,只要能够达到心性不动,自然就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
  3、六祖以后:天人合谐
  六祖以后,禅宗一花结五果,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派系,派系间修禅的方式和对教义的解说互有差异。在六祖以后,禅宗还与儒、道两家在思想上的合流,而后禅宗与净土合流,与华严、天台等宗互动交流也非常多,使本来已经十分复杂的禅宗思想体系更为纷乱。考之佛教史乘分宗以后的记载,具体的一事一论,每有一种说法,他处几乎必存有与之相悖的另一材料。所以,这一时段的天人关系,只撮其大要略述之。
  六祖以后原生阶段的禅宗思想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虽然还是将六祖“至空”作为禅法极致,但一方面,六祖自己也承认“人有利钝”,他的禅法是“劝上人”,这种思维高度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另一方面,在三教合流及宗派交往的过程中,禅法难免发生微妙的变化,逐渐向一种较为中和的方向回落。在六祖以后,禅宗对与“空”的体认,多注意避免为空而空,由空至玄,倾向承认人与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这样,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将人又重新定位于自然之间,不再刻意强调二者之间的完全一致,而是更注意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此时禅宗对待天人关系的基本态度,既不执着合二为一,也不隔阂于天人相分,而是自在相处的“天人和谐”。这虽然从形式上似乎是对六祖以前认识的回归,但一种思想达到顶峰后,形式上虽然类似,但本质上已经由初始的自发状态提升为更高层次的自觉行为。
  三、禅宗生态思想的特点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禅宗的生态思想,既有与世俗社会客观世界相同的内容,又有作为宗教思想的一些特色。总的来说,禅宗生态思想有以下特点:
  1、禅宗对于自然的认识水平较高。
  禅宗对于构成自然的基本要素有明确的认识,将自然界的要素总结为“水”“火”“天”“地”“风”“日”“月”,虽然还不能完全科学把握,但已经比较接近现代科学的水分、热量、土壤、气候等生态要素的划分。从单个要素上看,对水、光的自然属性,把握的已经比较升入。当然,对于佛教这样一个高级思想体系来说,将外部自然界分解成一些关键要素来认识,并不困难。可贵的是,在禅宗生态思想当中,既有佛教原生的“明暗”思想,又吸收了中国传统的“阴阳”观念,看到了各个要素之间互动变化的过程,认识到自然界各要素之间有一定的动力机制,将自然看成一个自我运行的系统。
  2、禅宗生态思想中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十分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禅宗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无论将人置于生态系统之外还是之内,都主张保持与自然的圆融和谐状态。宏智正觉禅师有云:“诸禅德,来来去去山中人,识得青山便是身,青山是身身是我,更于何处著尘根。”’在禅宗“无我”“无执”的基本思想下,人与自然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现代生态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人类中心主义,禅宗的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如果能达到禅宗这种和谐状态,很多现代生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禅宗生态思想与中国传统环境思想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佛教不是中国的原生宗教,但禅宗产生于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与儒家、道家相互碰撞融合,吸收两家。的思想;另一方面,又与儒、道一起,为中国传统环保思想提供思想资源。所以,禅宗在生态思想想,体现出与中国传统环境思想的高度内在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反映在对天、地、阴、阳等问题的认识上,最根本的,还是体现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上。中国传统环保的思想,儒家体现为“以时禁发”顺时而动,道家体现为“无为少动”静免其扰,其核心都可以归纳为一种“休养生息”理念,就是人尊重自然的规律,依据自然法则处理二者关系,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禅宗生态思想,将人与自然纳为一体,自然法则即是人的法则,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尊重,与“休养生息”的思想完全一致。
  从禅宗的生态思想中,我们能够看到它所追求的理想生态环境,是一种“自然清净”的山林世界。在那里,没有人为干扰,水质清洁,植被繁茂,“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入深山,住兰若,岑岑幽邃长松下,悠游静坐野僧家,阒寂安居实潇洒。”“江月照,松风水”,“寂静林间独自游”。这样的生态环境,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的。虽然仅凭佛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但佛教思想可以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有益的思路。佛教环境问题,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只是刚刚开始。未来的研究中,通过对佛教环境问题的深入发掘,一定能够发挥佛教生态思想更重大的现实意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