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汉魏的禅学与般若学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汉魏的禅学与般若学
  科学和宗教,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是常在一起联系着的。因此,科学在一定的情况之下可能摆脱神学的因素而支持唯物主义,然而也可能附庸于神学。自秦汉以来,阴阳五行歌,虽然如黄帝内经中还保持着素朴的唯物主义的形态,但一般讲来,已经和神学、宗教结合在一起,就其有教养的哲学形态而言,成为以儒家经籍缘怖的正宗神学,就其粗俗的宗教形态而言,又成为与方技道术相结合的各种迷信符咒。后汉书方术列传:“汉自武帝,颇好方术,天下怀协道艺之士,莫不负策抵掌,顺风而届焉。后王莽矫用符命,及光武尤信谶言,士之赴趣时宜者,皆驰骋穿凿争谈之也。”我们且取下列史料略加按证:
  “是时(武帝时)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史记封禅书)
  “齐人少翁,从鬼神方兄上,上有所幸王夫人,夫人卒,少翁从方,盖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同上)
  “儒书言:淮南王学道,招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论衡道虚)
  “成帝末年,颇好鬼神,亦以无继嗣,故多上书言祭祀方术者,皆得待诏。”(汉书郊祀志)
  “哀帝即位,寝疾,傅征方术士,京师诸县,皆有侍祠使者。”(同上)
  “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征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纲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汉书王莽传)又平帝纪:“(元始五年)征天下通知逸经古纪、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及以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轺停,遣诣京师,至者数千人。”
  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在西汉之世,定于一尊的儒学是和鬼神方术相互通款的,后者又是和科学混杂在一起的。此种方术,又兼括“方技”“数术”。七略判“方技”为四家,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初学记卷二十引,汉志同),汉志列“数术”为大家,即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哀平之陈,图谶纬候之学大盛,东汉之世,更为俗儒所宗。隋书经籍志:“光武以图谶兴,遂盛行于世。汉世又诏东平王苍正五经章句,皆命从谶,俗儒趋时,益为其学,篇卷第目,转加增广,言五经者皆冯谶为说。”谶纬本为方士所依托,自谶纬繁兴,鬼神方术亦随之炽眼。在后汉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东汉儒者,大多兼明方术(主要是数术),或通“星官凤角算历”,或通“天官推步之术”,或“善风角星算、六日七分,能望气占候吉凶”,或“善天文阴阳之术”,或“兼综风角星官算历河图七纬推步变易”。
  这一时代,也正是佛教自西域输入中国的时代。
  严格说来,佛教的输人,当上推至西汉末叶,哀帝时已有伊存授经事:
  “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于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鱼豢魏略西戎传,三国志裴注引)
  奉祀浮屠见于史籍者,始自楚王英(光武之子)。后汉书本传载英“晚节更喜黄老,为浮屠斋戒祭祀”,明帝给楚王英的诏书中也说到:“楚王尚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这时已有伊蒲塞与桑门(优婆塞与沙门)。汉末,桓帝好神仙祭祀事,于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事见襄楷上疏。据此,佛教传入之初,不过是作为祭祀方术之一种,梁启超在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中说“楚王英襄楷时代,盖以佛教与道教同视,或径认为道教之附属品”,汤用彤于汉魏雨晋南北朝佛教史又详加考论,所言均属史实。
  正由于佛教最初被当作一种祭祀方术,因此,当时来华的译经名僧,也多半被当作方技道术之士看待。这在高僧传中是可以按证的:
  “安清,字世高,……志业聪敏,克意好学,外国典籍,及七曜五行,医方异术,乃至鸟兽之声,无不综达。”(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亦称:“有菩萨名安清,字世高,……博学多议,贯综神模,七正盈缩,风气吉凶,山崩地动,针脉诸术,暗色知病,鸟兽鸣啼,无音不照。”)
  “曼柯迦罗,此云法时,……幼而才悟,质像过人,诗书一览,皆文义通畅,善学四韦陀论,风云星宿,圆谶运变,莫不该综,自言天下文理,皋己心腹。”
  “康僧会……篇志好学,明解三藏,博霓六涩,天文圆谶,多所综涉。”
  上引诸人都是汉末或三国时人物,他们都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井以之附庸于方术。他们和十六世纪以来基督教传人中国的人物有些相似,是以科学和方术的结合作为弘教的手段,晋时佛图澄便曾从方术取得石勒的信仰:
  “(石勒)召澄,问曰:‘佛道有何灵验?’澄知勒不达深理,正可以道术为征,因而言曰:‘至道虽远,亦可以近事为证’,即取应器盛水,烧香咒之,须臾生青莲花。光色曜目,勒由此信服。”(高僧傅佛图澄传)
  据此,汉末僧徒施行的方术,或由于传法之初恐时人不达深理,而从道术为征。
  当然,浮屠之祠与中上的各种鬼神祭祀,并非尽合,但作为神人仙鬼之祠来说,在时人心目中,其性质是可以当作同类的东西看待的:外来僧徒的方术,未必就是图谶纬候之学,但作为方技数术来说,在时人心目中,其性质也可以当作同类的东西看待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汉代传习已久的鬼神方术,实为佛法在中国的最初流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佛教输入之初,实以鬼神方术而见合于世俗。
  在宗教形式上,佛教传入之初既列于鬼神方木,那么在教义上,也就容易被当时人理解为与黄老图谶不相出入的神道,后汉起中说:
  “浮屠者,佛也,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汉言党,其教从修慈悲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净,其精者号为沙门,沙门者,汉言息心,盖息意去欲,而欲归于无为也。又以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故所贵行善修道,以炼精神而不已,以至无为而得为佛也。佛身是一丈六尺,黄金邑,项中佩日月光,变化地方,无所不入,故能通百物而大济群生,……有经数十万,以虚无为宗,苞罗精粗,舞所不统,善为宏阔胜大之言,所求在一体之内,而所明在视听之外,世俗之人以为虚诞,然归于玄微深远,难得而测,故王公大人,观死生报应之陈,莫不瞿然自失。”(孝明皇帝纪)后汉书中说:
  “浮屠者,佛也,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汉言党,其教从修慈悲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净,其精者号为沙门,沙门者,汉言息心,盖息意去欲,而欲归于无为也。又以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故所贵行善修道,以炼精神而不已,以至无为而得为佛也。佛身是一丈六尺,黄金邑,项中佩日月光,变化地方,无所不入,故能通百物而大济群生,……有经数十万,以虚无为宗,苞罗精粗,舞所不统,善为宏阔胜大之言,所求在一体之内,而所明在视听之外,世俗之人以为虚诞,然归于玄微深远,难得而测,故王公大人,观死生报应之陈,莫不瞿然自失。”(孝明皇帝纪)后汉书中说:
  “至于佛道神化,兴自身毒,而雨汉方志,莫有称焉。……汉自楚英始盛斋戒之祀,桓帝又修华盖之饰,将微义未译,而但神明之邪,详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且好仁恶杀,蠲敝祟善,所以贤达君子,多爱其法焉。然好大不经,奇谲无已,虽衍谈天之辩,庄周蜗角之论,尚未足从概其万一。又精灵起灭,因报相寻,若晓而昧者,故通人多惑焉。”(西域傅论)
  按此处所论,似即为汉魏之际安世高系统的禅学。此派人物可考者为南阳翰林、颖川皮业、会稽陈慧,曾向三人请问者为康僧会。这派的主要经典为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六度集经等。从这些经典的译文中,可以按证后汉纪及范书所论佛教的输廓及某与中土道术的离合。
  世高系统的禅学主旨在于修练精神,在于守意而明心。此派认为,“心”是极端微妙的,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中说:
  “心之溢荡,无微不浃,恍惚仿佛,出入无间,视之无形,听之无声,逆之无前,寻之无后,深微细妙,形无丝袜。”(大正藏卷一五,页一六三)这种对“心”的描述,和中国道家对“道”的描述是相通的。然而据此派讲来,这样神妙的“心”,因了诸“阴”的积聚,便从“心”之棘而孽生亿万“意”念,“弹指之间,心九百六十转,一日一夕,十三亿意”,同时,“意有一身,心不自知”,即无数粉繁意念之生灭,为“心”之本然所不知,且此“心”之为意欲所蔽,犹如明镜处于泥秽垢污,只有澄清一切意欲,才能使“心”复明。这时,人就成为神,并且由于修练这一神妙的“心”而可能达到一切神通。
  这种精神修练,便是“摄心还念”,使“诸阴皆灭”,便是“安股守意”,便是行祥观,它的最高境界是:
  这种精神修练,便是“摄心还念”,使“诸阴皆灭”,便是“安股守意”,便是行祥观,它的最高境界是:
  “得安股行者,厥心即明,举明所观,无幽不睹,往无数劫方来之事,人物所更,现在诸刹,其中所有世尊法化弟子育习,无遐不见,无声不闻,恍惚仿佛,存亡自由,大弥八极,细贯毛厘,制天地,住寿命,猛神德,坏天兵,动三千,移诸刹,八不思议,非梵所测,神德无限,六行之由也。”(同上)
  康僧会所论“安般”的最高境界实本于所译六度集经中的“四禅”,禅度簸极章中说:
  “菩萨心净,得彼四禅,在意所由,轻举腾飞,履水而行,分身散体,变化万端,出入无间,存亡自由,摸日月,动天地,洞视撤听,靡不闻见。心净观明,得一切智,未有天地众生所更,十方现在亦心所念,未萌之事,亦生魂灵为天为人,入太山、饿鬼、畜生道中,福尽受罪,殃讫受福,无远不如。”(大正藏卷三,页三九)
  这一最高的神境,也就是“佛”的境界。汉末牟子理惑论假是这样来理解“佛”的:
  “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散身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染,在祸无殃,欲行则飞,坐则扬光,故号为佛也。”(弘明集卷一)
  在中国人看来,这样宗教的“佛”,从神学意义上解释也就是“道”,因此,理惑论中便把“安般”的最高境界当作“道”,当作“无为”,在汉魏佛经的译文中,也是如此,牟子说:
  “道之言导也,导人致于无为,荤之无前,引之无后,举之无上,抑之无下,视之无形,听之无声,四表为大,綩綖其外,毫厘为细,间关其内,故谓之道。”(同上)
  在这里,“佛”与“道”合,“道”与“心”合,由“安般守意”的精神修练言,可以由入而成神,由心而合道。
  在安世高系统的佛学中,这一微妙的“心”的修练,那所谓“安般守意”,不论在理论上或宗教实践上都有详细的说明,特别是现存的安般意经一书,言之尤悉。这一经籍,由康僧会作序,而经文与注文错综不分,宫本在趣未注云:“此经按经首序及见经文,似是书之错经注不分而连书也,义当节而注之,然往往多有不可分处,故不敢擅节,以遣后贸焉。”(大正藏卷一五,页一七三)在这一经注不分的译本中,往往用中国固有的概念,特别是道家的术语传译或注释经文,当然,我们要判别何者为佛学的本然思想,何者为佛道融合思想,还需要趣这一番说明,但这种混合中印思想的传译注释,已是表旦汉魏时期佛学风貌的重要史料。
  在这一译本中,“安般守意”的涵意是这样表述的:
  “安为身,般为息,守意为道,守者为禁,亦谓不犯戒,禁者亦为护,护者遍护一切无所犯,意者息意亦为道也。安为生,般为灭,意为因缘,守者为道也。安为数,般为相随,守意为止也。安为念道,般为解结,守意为不堕罪也。安为避罪,般为不入罪,守意为道也。安为定,般为莫使动摇,守意莫乱意也;安般守意,名为御意,至得无为也。安为有,般为无,意念有不得道,意念无不得道,亦不念有,亦不念无,是应空定意随道行。有者谓万物,无者谓疑,亦为空也。安为本因缘,般为无处所,道人知本无所从来,亦知灭无处所,是为守意也。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名为,是清净无为也。无者谓活,为者谓生,不复得苦,故为活也。安为未,般为起,已未起便为守意,若已意起,便为守意,若已起意,便走为不守,当为还,故佛说安般守意也。安为受五阴,般为除五阴,守意为觉因缘,不随身口意也。守意者无所著为守意,有所著不为守意,何以故?意起复灭故。意不复起为道,是为守意。守意莫今意生,生因有死为不守意,莫会意死,有死因有生意亦不死,是为道也。”(大正藏卷一五,亘一六三——一六四)
  显然,从哲学的涵义言,“安”“般”是对立的两个范畴,“安”“般”为“生”“灭”,为“有”“无”,“生”、“有”则为有万物,“灭”、“无”则为空万物,“守意”则为“生”“灭”、“有”“无”的抚一,亦即为“道”,亦即为“无为”:这种统一,意味着不生不灭、非有非无、无为而无不为。这里所表现的世界观,正是以万物之“有”为心意之外化,因之可从通过“安般守意”而使之“无”,但这种“无”并不是相对的虚无,“意不复起为道”,固已摒去意念,但摒去意念,仍是“守意”,仍是有意可守,这就是一方面既主张“莫令意生”,另一方面又主张“莫今意死”。可从想见,这种“有”虽然客观上好像是指万物之总体,或宇宙之大圣,但它都是各种意念生起之总和。这一总体与大全,就其排斥个别性与特殊性而言,与“无”没有差异,因此,“安般守意”的最高境界乃是心灵上的万有总体的混沌观,而反对执着任何个体或殊相;就其不执着任何个体而言,所直观到的便是“无”,即与“有”相统一的“无”。因此,“安般守意”的最高境界,又是超脱一切个别的、特殊的、无数意念的生灭而直观出一个作为绝对的、统一的意念——“心,’。就此种超脱而言,即为“止”、“寂”,就此种直观而言,即为“观”。在早期禅学中,虽没有像后来的天台宗那样侈言止职寂照,但对“止”“观”已连类并提,如说:“止与观同”,“佛有六洁意,谓数息和随,止观还净”(安般守意经),“何等为九(指九绝处),一止,二观,……”,“二法为行,一为止,二为观”(阴持人经)。世界万物的本体或总体,就全体言,是“有”,亦是“无”,就个体言,乃是有生有灭的各个意念,当直观到这种“有”“无”的统一时,即人神境,好像安般守意的结果,并不是槁木死灰的空虚,而是得大自在,得大神通,无所不入,神与道合,即这一神秘的“心”与“心”通过意念而外他的宇宙万物的合一,以及“心”在这种合一中所获得的绝对自由,因此,就可皿“别天地,住寿命”等等,即回复于“心”之本然,世间的一切苦难也均由此解脱。
  “安般守意,,的主旨即在于此,在这里,有些问题,我们还需作补充的论证与考察。
  (一)心意外化而为万物,在此派禅学中并未如后世所傅译的唯识宗翘论那样祥加论逃,但亦不然痕迹可循。安般守意经释“无身”说:
  “有身亦无身,何以故,有意有身,无意无身。”(大正藏卷一五,页一六七)
  “无有故者,谓人意及万物,意起已灭,物生复死,是为无有故也。”(同上)
  “视上头无所从来者,谓人无所从来,意起为人,亦谓人不自作来者,为有所从来,人自作自得,是为无所从来也。”(同上)
  “知起何所,灭何所?谓善恶因禄起便复灭,亦谓身亦谓气生灭,念便生,不念便死,意与身同等。”(同上)
  据此,则身之有无,可归结为意之有无,意与身同等,推身以至万物,则物之生死,可归结为意之起灭。这就露骨地暴白出唯我论的世界观。
  又“心’之溢荡为“阴”(见前引安般序),“阴”积聚于“心”(参看隐特人经注),“阴”有五阴,即色、痛、想、行、识。今大藏经中标名为陈慧注的阴持人经注中说:
  “四大可见谓之色。
  志所存愿,惨怛惧失之情为情劳,谓之痛也。
  想,像也,默念日思在所志,若睹其像之处已则前,故曰恩想矣。
  ,行也,已处于此,心驰无极,思善存恶,周旋十方,靡不迊也,故曰也。
  识,知也,至睹所,心邱知之,故曰识也。”(大正藏卷三三,页九下)
  由此可见,“阴”是主观的威党恩维,此种主观的威党思维被认为不依存于客观物质世界而直接由“心”所起,而客观物质世界复被认为是五隐所外他的“五阴相”,从下列的例子中可以窥见:
  “何等为五隐相?譬喻火为隐,薪为相也。”(安般守意经,大正藏卷一五,页一六七)
  这样看来,此派实认为不是由薪生火,而是由火外化为薪,同理,不是由外物引起人的感觉恩维,而是由人的感思维外他为外物。从这样颠倒的世界观出发,“安般守意”便可以从物质世界中获得循对自由。
  (二)应该指出,在安世高系统的禅学中也援引了一些中国本有的概念。在下列的译文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理家又曰:‘夫身,地水火风矣,强为地,软为水,热为火,息为风,命尽神去,四大会离,无能保圣,故云非身矣。’王曰:‘善哉!佛说非身,吾心情哉!’”(大度集经卷三,布施度无板经,见大正藏卷三,百十六)
  此假合为“身”的“四大”复按中国“气”的概念而指为“气”的化现。
  “深睹人原始,自本无生。元气强者为地,软者为水,暖者为火,动者为风,四者和焉,识神生焉。……神依四立,大仁为天,小仁为人,众秽杂行,为娟飞蚑行蠕动之类。由行受生,厥形万端。识与元气,微妙难睹,形无系发,熟能获把,然其释故禀现新,终始无穷矣。”(六度集经卷八,察微王经,见大正藏卷三,页五一)
  隐持人经注又以“元气”注释五阴说:
  “师云:五隐种,身也,身有六情,情有五阴,……灭此生彼,犹谷种朽于下,栽受身生于上;又犹元气,春生夏长,秋萎冬枯,百谷草木,丧于上上,元气潜隐,禀身于下,春气之节,至卦之和,元气捐躬于下,禀身于上,有识之灵,乃草木之栽,与元气相含,升降废兴,终而复始。”(大正藏卷三三,页一○)此种“元气”概念之导人佛经译文,颇可注意。按汉代“气”的概念,可从作唯物主义理解,亦可作唯心主义理解,前者如王充,后者如正宗神学。汉魏经帅采用“阴”这一译名,似与汉代神学“阴阳”之概念有关。我们且举如下材料以资对比:
  “性者生之质,命者人所禀受也。情者阴之数,精内附著,生流通也。情者魂之使,性者魄之主,情生于阴以计念,性生于阳以理契。”(孝经援神契)
  “情生于阴,欲以时念也。性生于阳,以就理也,阳气者仁,阴气则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也。”(孝经钩命诀)
  据此看来,汉儒以“阴”为人的精神中的消极因素,利、欲、贪,均系之,以“阳”为人的精神中的积极因素,仁、理、性均系之。在古佛狸的传译中,“阴”的涵义已扩大为咸党思维,且取义于“出入无间,莫睹其形”,但同样是作人的精神中的消极因素。在这里,五阴、识神、元气,虽有异义而可旁通。又按春秋元命苞:“元者端也,气泉,无形以起,有形以分,窥之不旦,听之不闻”,察微王经亦谓“识与元气,微妙难睹”,这种神秘化的“气”,在谶樟中又是与人的精神相感通的,乐动声仪说:“神守于心,游于目,穷于耳,在乎万里而至疾,故不得而不速,从胸臆之中而撤太极,控引无题,人神皆感,神明之感,音声相和。”据此,则纬书中所描述之心意,亦为通元气(太极)、达天地的神妙的精神而与佛家言心意之恍惚仿佛、出入无间者,可以旁通。元气心意、敲神等概念,在经文的传译中固可窥见其与中土本有概念相通款的消息。因此,佛经中,援引了“元气”的概念以释宇宙与四大,并以此与识神并提。
  安世高一派的禄学理论,已如上述,其修练方法(数总禅观等)在安般守意狸、阴特人经、佛说禅行三十六品经中亦有详细表越,这些表述充满着宗教的罪恶意敲与戒律观念,如言守意即是不犯戒、不堕罪,守意是为了止恶等等,此处不作簧述,但绸指出,数息之法,在形式上实可与中国道敛之食气、吐纳、胎息等相比附。
  我们且以后汉纪与范书西域传论中所说的佛教来和上述的教义作一比较。所谓“息意去欲,丽欲归于无为”,“清心释累”等,当均指“安般守意”的禅法;所谓“练精神而不已,以至于无为而得为佛”,“所求在一体之内,而所明在视听之外”,“佛道神他”,当即指得安般行与进人四禅学之最高境界:至于“空有兼遣之宗”“从虚无为宗”,则当指“安般守意”之对立范畴的统一、神与道的合一、自我与宇宙的合一。此外,所谓“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精灵起灭,因报相寻”,在六度经及阴特人经注中所在多有:所谓“宏阔胜大之言”,“好大不狸,奇谲无已”,更是诸经所充斥,不恃烦举。
  与安世高康僧会一派的祁学系统并行的为支谶支谦一派的般若学系统。他们所译出的重要经典为道行经、首楞严经、维摩诘经、大明度经等。道行经与大明度经是般若经最早的两种古译,其后般若学大盛,此经之各种异译本繁出,在罗什之前,即有如下几种:放光般若经(据朱士行所得梵本九十章译出)、光赞般若经与小品经(西晋竺法护译,光赞般若为放光大品之异译,小品经已佚)、摩诃般若波罗密道行经(晋惠帝时卫度译)、般若经抄(即长安品,东晋昙摩蜱、竺念译)。因此,对般若经的这两种最早的古译,应加特别注意,一方面由此可以窥觅汉魏时般若学的思想面貌,另一方面,亦可由此窥见晋宋之际般若学发展的渊源。
  如果与安世高系统的“安般守意”的禅观相比较,则支谶支谦系统的“般若”“本无”之学,尤宜虚无,尤重空有兼遣,前者欲从精神之修练,明心净意,以至于成佛,后者更着重心亦非有,佛亦如幻。这两派在兼遣的义理上固可相通,但他们所侧重的实不相同。疽行般若经载有这样一段对白:
  “舍利弗谓须菩提:‘云何有心无心?’
  须菩提言:‘心亦不有,亦不无,亦不能得,亦不能知处。’
  舍利弗谓须菩提:‘何而心亦不有,亦不无,亦不能得,亦不能知处者,如是亦不有,亦不无:亦不有有心,亦不无无心。’
  须菩提言:‘亦不有有心,亦不无无心。’”(大正藏卷八,页四二五一四二六)
  据此,般若学者租“心”为非有非无,即不能对“心”下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如把“心”列为判断对象,则必或为“有”,或为“无”,如是则非“心”之本然,因此,般若学者所侧重说明的不是“心”的微妙仿佛、出入无间,而是“心”之亦不有,亦不无。由此,佛亦不是作为肯定的对象,大明度经中说:
  “诸天子复问:‘乃至佛亦如幻如人乎?’
  曰:‘乃至灭度,亦如幻如人。’
  诸天子言:‘灭度亦复如幻如人乎?’
  曰:‘设使有法过于灭度者,亦复如幻如人矣。’
  善业(即须菩提)告诸天子:‘是幻是人,泥渲皆空,俱无所有。’”(大正藏卷八,页四八三)这样,般若学所否定的乃是一切,如桑敌出“有”,那末这一“有”假该否定,如果说出“无”,那末这一“无”便该否定,如果说出“非有”,那末,这一“非有”便孩否定,如果说出“非无”,那末,这一“非无”便该否定,这种绝对的否定,便是“俱无所有”。在这里,最高的范畴,如心、道、佛都在否定之列。这种无例外的否定,用佛学的术语来说,便是“离四句,绝百非”,下面这一段话,很能表见这一精神:
  “佛无所住,亦不在动摇不动摇处住,亦不不往,亦无无住,一切无是如如来往,当作是住,不当往不住,亦不当住无住,当作是住,学无所住矣。”(大明度经,大正藏卷八,亘四八二)
  甚至归根到底,“我”亦不可明,“道”亦不可知:
  “善业言:菩萨大士,不于始近,不于终近,亦不中近,色无际,道无际,瘀想行识道俱无际,是故菩萨无近无得,无知无明,色,菩萨不知不明,不致不得,痛想行识亦如是,都一切,于一切,无知无明,无致无得,当为何菩萨歌明度无极?尚不旦菩藤,何用觅明度无极?菩萨者但名耳,犹我为我,无可专著,我者空虚不可审明,我不可明,道何可知?如是诸法无有专着。”(同上,页四八一)我们且以这一段重要的文句,储合其他文句从及涩的古注来考察其中所表现的世界观。
  在般若学中,“色”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是表征我们所指的物质世界的一个范畴,大明度趣行品的注文中说:
  “地水火风谓之色。”“色”是无限的,其所从无限,乃是由于按它的本然来说,是空无,亦由于人的执着而才显现为“有”,因此,在上段所引经文的注中眩:
  “色所以无边无极者,色之性本空故。”紧接这一注释的经文便是:对于色与菩萨都是不可知、不可明、不可致、不可得的东西,因为它色本来就是无,接下去的注文便是:
  “色与菩萨于是无有。”因此,按照般若学看来,我们所指的物厦世界是虚幻的、空无的。由此提出二个重要的论题,即“色”与“幻”然异,或色即是幻,幻即是色;不宁唯是,甚至我们所指的主观颁域,亦同为虚幻。所谓“色、菩萨不知不明、不致不得,痛想行识亦如是”,这二个论题在般若翘的下列文句是可从清楚地看到的。我们且把道行狸与大明度经的两种译文兼引于下:
  “(佛言:)‘幻与色有异无?幻与痛痒思想生死识有异无?’
  须菩提报佛言:‘尔天中天,幻与色然异也,色是幻,幻是色,幻与痛痒思想生死识等无异。’
  佛言:‘云何须菩提,所想等不随法从五阴字菩萨?’
  须菩提言:‘如是,天中天,菩萨学欲作佛,为学幻耳,何以故?幻者当持此所有,当如持五阴,幻如色,色六衰五阴如幻,痛痒思想生死识作是藉,字六衰五阴。’”(道行经,大正藏卷八,页四二七)
  “佛言:‘云何幻与色异乎?’
  ‘不也,世尊。’
  ‘幻与痛想行识为有异乎?’
  ‘不也,世尊,色犹幻,痛想行识犹为幻。’
  ‘云何善业,明是中想知立行五阴而为菩萨?’
  对曰:‘菩萨学如幻人,是中持如幻者即五阴,所从老何?
  如佛说敲如幻,若此识六根亦然,何者?意幻为三界耳!如三界即六根,即五阴。’”(大明度经,大正藏卷八,百四八○)据此看来,般若学之主旨即在于论证物质世界为虚妄,客观与主观俱为虚妄,色、三界、痛想行识、五阴、佛、道、俱为虚妄,一切皆是虚妄。于是佛与菩萨,皆是“名”而非实有,其至“名”亦不可得:
  “善业白佛言:‘吾以为菩萨者其不可见,名亦不可得。又所匡政,皆不可见、不可得者。当何为菩萨说法?如是世尊,所疑有著,吾与佛也。斯不可得,赀货费耗,皆非有得,但从名为菩萨,至于佛亦名也。然不住不住,所以者何?名不可得,是故名者,非住非不住。’”(同上,亘四七九)由摒耦“有”、“无”而至否定佛为实有而至佛之名亦不可得,其最后所得的最高范畴,即为“本无”。大明度粗本无品中说:
  “如法无所从生,为随教,是为本无。无来原,亦无去迹,诸法本无,如来亦本无,……一切昔本无,亦复无本无,等级异子真法中本无,诸法本无,无过去当来现在,如来亦尔,是为真本无。”(同上,页四九四)叉行品注文中论及“本空”说:
  “师云:一切人自然无有作者,是谓生死亦空,道法亦空,如空者无有从生死中来得佛者,佛空、法空,故无有出灭诸法者,一切人本空故,亦无有造作众生者也。”(同上,页四八一)据此看来,真“本无”之涵义实为绝对意义的对“有”“无”的兼遣,而不是指“有”生于“无”的“无”。就当时贵无一派的玄学家讲来,“有”生于“无”,但这种“无中生有”之说,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是没有的事实。般若学之“本无”,和“无中生有”不同,此派对此种“有”“无”都予以否定,视一切事物为“无本原”“亦无去迹”,“无过去当来现在”,无作者,无生灭,这种“无”乃是超绝时空的“无”,而不是显现于时空中的“无”。
  此处我们更须指出:“本一阵”还不仅是单纯对“有”“无”的否定,如果“本无”是对低一层次的“有”“然”的否定而为高一层次的“无”,则此“无”必仍与高一层次的“有”相对立,而仍具有相对性,但“本无”的涵义则并此相对性而排斥之,即所谓“一切皆本无,亦复无本无”,其意为:若寻求此“本无”,则“本无”亦不可得,即“本无”亦不过为一名,犹说佛为一名,而此名亦复不可得。
  洞察这一“本无”的道理,即为“明度无极之行”,然其摒绝主观意识与客观世界言,又与“安般守意”之义相接近:大明度经中说:
  “以不取色,不取痛想行识,所以者何?色无彼受,痛想行识无有彼受,若此色无彼受为非色,痛想行识无有彼受为非识。明度之道,无有彼受,所以者何?吾受如取影无所得,是为明度无极之行也。”(大正藏卷八,页四七九)
  又在另一处注文中说:
  “师云:观明度为不起色,故言不近也。”“不取色”,即为摒绝客观世界,“不取痛想行识”,即为摒绝主观意识。这样的“色”、“识”就成为“非色”“非识”,其所以如此,以“色”“识”本空故。由此可见,“不起色”与“安般”于义为近,“不取痛想行识”与“守意”亦可相通,只是提法有些不同:前者归结于“识”亦本无,后者偏于“意”有可守,“心”有可明。安世高康僧会一派的禅学,侧重精神之修练,侧重息意去欲、数息行观的宗教实践,而支谶支谦一派的般若学则侧重义解,侧重直探“本无”,于空有兼遣虽有甘义繁说,而于数息行观则不甚注意。因此,就佛学思想之本身而言,此派禅学接近于渐悟,而般若学则接近于顿悟,就其与中土学术思想相比较言,前者接近于道术,后者接近于玄学。
  魏晋之世,玄学盛行,般若学亦随之而兴,成为佛学思想的主流。佛学与玄学的合流,也就于此时开始。唯心主义最后总是通向神学,而神学的教义总是凭借于唯心主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