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寅恪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
  陈寅恪
  神秀、慧能传法偈,《坛经》诸本及《传灯录》等书所载,其字句虽间有歧异之处,而意旨则皆相符会。兹依敦煌本《坛经》之文,分析说明之。
  神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
  有尘埃。
  惠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
  有尘埃。
  又偈曰: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
  染尘埃。
  敦煌本《坛经》偈文较通行本即后来所修改者语句拙质,意义重复,尚略存原始形式。至惠能第二偈中“心’,“身”二字应须互易,当是传写之误。诸如此类,皆显而易见,不待赘言。兹所欲讨论者,即古今读此传法偈者众矣,似皆未甚注意二事:
  (一)此偈之譬喻不适当。
  (二)此偈之意义未完备。请分别言之于下:
  (一)
  何谓譬喻不适当?考印度禅学,其观身之法,往往比人身于芭蕉等易于解剥之植物,以说明阴蕴俱空,肉体可厌之意,此类教义为佛藏中所习见者,无取博征。请引一二佛典原文,以见其例:
  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十四《善达品》第七十九云:
  行如芭蕉叶,除去不得坚实。
  又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百七十二第二分《善达品》第七十七之二(即前经同本异译。)云:
  如实知如芭蕉树,叶叶析除,实不’了得。
  又鸠摩罗什等译《禅秘要法经》中云:
  先自观身,使皮皮相裹,犹如芭蕉,然后安心。
  又沮渠京声译《治禅病秘要经》云:
  次观厚皮九十九重,犹如芭蕉。(中略。)次复观
  肉,亦九十九重,如芭蕉叶。中间有虫,细于秋毫。
  虫各四头四口九十九尾。次当观骨,见骨皎白,如白
  琉璃。九十八重,四百四脉入其骨间,流注上下,犹
  如芭蕉。
  据此,可知天竺禅学观身取譬之例。至于传法偈中所谓菩提树者,乃一树之专称,释迦牟尼曾坐其下,而成正觉者。依佛陀耶舍共佛念译《长阿含经》卷一第一分初《大本缘经》所载,先后七佛自毗婆尸至释迦牟尼,皆坐于一定之树下,成最正觉。其关于释迦牟尼之文句,兹逐录于下:
  我今如来至真坐钵多树下,成最正觉。佛时颂
  曰:
  我今释迦文。坐于钵多树。玄奘《西域记》卷八摩揭陀国上云:
  金刚坐上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
  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
  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茎干黄白,枝叶青翠,
  冬夏不凋,光鲜无变。
  据此,可知菩提树为永久坚牢之宝树,决不能取以比譬变灭无常之肉身,致反乎重心神而轻肉体之教义。’此所谓譬喻不适当者也。
  (二)
  何谓意义未完备?细绎偈文,其意在身心对举。言身则如树,分析皆空。心则如镜,光明普照。今偈文关于心之一方面,既已将譬喻及其本体作用叙说详尽,词显而意赅。身之一方面,仅言及譬喻。无论其取譬不伦,即使比拟适当,亦缺少继续之下文,是仅得文意之一半。此所谓意义不完备者也。
  然则此偈文义何以致如是之乖舛及不具足乎?应之曰:此盖袭用前人之旧文,集合为一偈,而作者艺术未精,空疏不学,遂令传心之语,成为半通之文。请略考禅家故事,以资说明。
  此偈中关于心之部分,其比喻及其体用之说明,佛藏之文相与类似者不少。兹仅举其直接关系此偈者一事,即神秀弟子净觉所著《楞伽师资记》中宋朝三藏求那跋陀之“安心法”。其原文云:
  亦如磨镜。镜上面尘落尽,心自明净。案:此即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叙禅宗之息妄修心宗,所谓
  故须依师言教,背境观心,息灭妄念,念尽即觉
  悟,无所不知。如镜昏尘,须时时拂拭,尘尽明现,即
  无所不照者是也。凡教义之传播衍绎,必有其渐次变易之迹象,故可依据之,以推测其渊源之所从出,及其成立之所以然·。考《续高僧传》卷二十五《习禅六·昙伦传》(江北刻经处本。)石:
  释昙伦姓孙氏。汴州浚仪人。十三出家。住修
  福寺。依端禅师。然端学次第观,便诫伦曰:“汝系
  心鼻端!可得静也。”伦曰:“若见有心,可系鼻端。
  本来不见心相,不知何所系也。”(中略。)异时(端禅
  师)告曰:“令汝学坐,先净昏情。犹如剥葱,一一重
  重剥却,然后得净。”伦曰:“若见有葱,可有剥削。本
  来无葱,何所剥也。”
  据《续高僧传》,昙伦卒于武德末年,年八十余。则其生年必在魏末世。故以时代先后论,神秀、慧能之偈必从此脱胎,,可无疑义。芭蕉为南方繁茂之植物,而北地不恒见。端禅师因易以北地日常服食之葱,可谓能近取譬者也。若复易以“冷夏不凋,光鲜无变”之菩提宝树,则比于不伦,失其本旨矣。盖昙伦学禅故事,原谓本来无葱,故无可剥。本来无心,故无可系。身心并举,比拟既切,语意亦完。今神秀、慧能之偈仅得关于心者之一半。其关于身之一半,以文法及文意言,俱不可通。然古今传诵,以为绝妙好词,更无有疑之者,岂不异哉!予因分析偈文内容,证以禅门旧载,为之说明。在参究禅那之人得知今日所传唐世曹溪顿派,匪独其教义宗风溯源于先代,即文词故实亦莫不掇拾前修之绪余,而此半通半不通之偈文是其一例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