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禅与道的艺术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刘逢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禅与道的艺术
  刘逢吉
  “禅”最早传自印度,即是静虑、瞑思的意思。这是从佛教那里来的,故此了解禅的意义必须从佛陀说法的义理中去领悟。根据记载,释迦说法不吐一字而传心。后来达磨面壁静思,禅宗渐修顿悟,以坐禅静思和言语机锋,无非企图达到一个“空”(清净不染)的境界。禅法的方便施设与演变,正是通往“空”之境的道路。佛经中有一个比喻,有人在旷野中,发现了古道,依古道行去,见到了城邑,古王宫殿,于是回来劝国王迁都古王宫殿,居止其中,丰乐安隐,人民炽盛(“杂阿含经”卷十二)。这是说,佛法是自觉体验的那个真实。即佛陀发现和体悟,而且到达了究竟的解脱自在,为了普渡大家,所以方便摄化,使别人也能到达解脱的境地。正如发现古王宫殿,无论如何向人去说,即使别人承认那是事实,也并不等于亲身经历的发现。从佛陀的自觉境地来说,一切知识,语言文宇都无能为力。说禅理、谈禅味都是不相干的,是不是禅就不能表示的呢?手指月亮,指虽不是月,但确能引人去注意月亮,看见了月。语言文字,概念结构也好,默不作声,此手划脚也好,都不过是用为引人入胜的钥匙。从禅宗各门风的发展历史中,可以考寻各种不同的引导方便,从而认识到丛林、庭园、沙池、一石一木,以及艺术范围中的禅味,都不外乎是引人走向“空”的一种施设。
  引人入胜的不同方便,其实是有一定的原则的,即是无论怎样方便施设,最终还是以进入“空”的境界为目的。所谓“空”,是相对“色”而来的。色就是生起受想行识的质料,佛说:“色生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是五蕴,据原始佛教本义,五蕴就是“心”,一切感受,思惟和行为都因其活动而起。“华严经”云:“三界唯识”,识是依赖外境界物质经过接触而引起的了别能力,所谓世间一切现象(相),美的丑的,好的坏的,长的短的便是由识的分别而产生的。禅说本来无一物,是空的(不是无),只是一切事物(色)、那些差别之相(现象)把原来清净不染(空)的自性蒙蔽了。通过禅定,把心安住下来,好像“大学”所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不同的是如何消除这种染著,保持“空”的心境,回到原来清净不染的面目。那就以“无住”一念,郎是不生心,不起念。“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正是这个意思。慧能门下,摄融了老庄玄学,这是老庄化的中国禅,自此面貌一新,但禅宗强调“自性空”则是一脉相承的。既然“空”是禅的主旨,艺术在其间也不外是一种差别之相(现象)。艺术只是渡岸的木筏,既抵彼岸,便变成没有用的负累。
  老庄的“道以虚无为本”,与佛教的般若空义在魏晋时代便有了融汇,但是玄学在“有无”“体用”、“本末”、“言意”等范畴与佛学有分别。佛教虽有“空有”,毕竟佛教是取消现象的,把现象(相)看作虚幻。玄学承认现象的存在,重“本”,“本”是对现象的概括。玄学家为了摆脱经学的枷锁,主张寻象以观意,得意而忘象,以有知无,以未知本,以使圣人之意与自然之道相沟通。故此,“得意忘象”奠定了欣赏理论的基础,“言不尽意”,“意在象外”成为后人美学的标准。若以上述佛教“空”的义理来阐明禅的涵义,毫无疑问与玄学的“得意忘象”有极大的差异。艺术是一种施设,就拿禅书来说吧,作为引导进入“空”的境界,由画的有形表现而达至无相(没有现象),这是关乎观赏者的般若智慧(空慧),“空”毕竟是清净不染的,只要无念,不住于心才能达到。从这个通过禅去达至“空”和本来面目的义理看来,禅的艺术是十分狭窄的,因为只要导致“空”才够得上禅法。好像日本庭园的沙池,助人进入瞑思,这种艺术性是不大的,禅的艺术施设仅是一种方便。玄学则承认现象的存在,寻象以观意,在形象本身而超出其中。得意忘象,艺术至高境界发挥淋漓尽致,我之于物、物之于我两相忘,体用不离,本末不弃。庄周与蝶是最好的例子,这是物情相应最高的艺术境界。可是,禅最终境界是佛的清净不染,佛是出世间的,本来面目就是法尔如是的“空”,没有五蕴色受想行识。如果仍有画以外的意的纠缠,得意而忘象,因为有所得,既有所意,仍未能出离世间,故达不到“空”的境界,心仍有所住于意(画象之外),禅的境界便沾不上边。禅与道的分别是在于思想上的差异,不能混为一谈,禅与道的艺术亦可以作如是观。
  摘自《内明》第160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禅学英文书目
下一篇:禅与高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