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禅修与心理治疗的迷思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方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禅修与心理治疗的迷思
  方济
  在《中阿含经》里,描述释尊为在家居士说法时的情形是:“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如诸佛法,先说端正法,闻者欢悦`````。”这里的“端正法”即是“说施、说戒、说生天法;毁咨欲为灾患、生死为秽;称叹无欲为妙、道品白净”。另一段经文则提到“是为具善人已,便具亲近善知识;具亲近善知识已,便具闻善法;具闻善已,便具生信。”换言之,要想修学佛法,务先通达做为一个人所必须具足的种种善法,以今日术语来说就是“身心健全”。因此,完整的道次第除了实际修炼的相关法要外,修炼前的心理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无可讳言:每个时代对于人们的道德要求容或不同;过去所看重的,今日则未必。这些或许必须归诸不同时代的观念、习俗、风尚乃至制约使然,但惟一不变的大概就是人们的贪、嗔、痴了。上述所说“端正”、“善人”并非意谓完美无缺的圣人,而是指:对于自己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所扮演的角色、义务具有正确的了解;对周遭人事物能保持正向的心态;能以客观态度审视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等。因此,做为一个身心健全的“善人”,并不就是没有贪、嗔、痴了,毋宁说是能够正视自己的贪、嗔、痴,了解自己局限性的人。若欠缺这样的基础,便很难体会解脱贪、嗔、痴的可贵与必要性。哈佛心理学家安格尔(Jack Engler)曾说:“必须先建立好自我,才能修持好无我。”这里的“自我”并不是刚愎自用、自私自利的意思,而是指趋向健全的人格。事实上,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健康的人较能静心聆听,这样的人在心中自然有著较大的空间去纳受他不尽了解的事物,而非一味地排斥。二十世纪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视心理治疗的时代。这倒引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佛世之际圣弟子证果无数、古来大德成就者亦所在多有,相较今日现况不啻天壤之别!难道说古人心理普遍健全,不需“治疗”?抑或有其他因素?我想,单就“人性”层面而言是没有古今之别的,也绝非古人根器较利。从历史脉络来看,心理学在二十世纪的蓬勃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社会型态之日趋多元性、多样化息息相关。科学昌明的时代固然带来许多便利,却也增加了人们在观念和选择上的盲点,如今人凡事“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就是很好的例子。换言之,心理学发展神速诚然映照出人类身处今日混沌情境的窘况;亦即人们的内在需求召唤了心理学的现身。而可以想见的是:种种“内在需求”是过去古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这些,和“人性”、“根器”````云云毫无关系,或可视为时代的差异性使然。今人和古人在修行成就上的悬殊无疑还能延伸其他值得探讨的课题。但无论如何,现代人诸多的“心理障碍”诚然影响著学佛时的心态,而类似障碍在古人或可假诸传统价值观、信仰系统加以消化;然而在这些价值系统逐一崩解后,人们刹时变得一无所恃。当此之际,心理学遂成为今人通往人性乃至修行的一条虽不理想、但差堪使用的桥梁。美国心理学家肯恩?威尔伯(Ken Wilber)曾说到,“禅修可以协助心理治疗建立起觉照的能力,修复某些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则能在禅修时帮助我们释放被压抑的创痛和心结。除此之外,两者的目标、方法和动力截然不同。”肯恩本身学佛多年,曾有段时期“习惯利用冥想来回避应该解决的情绪问题,我一直都在利用坐禅来逃避避这些心病。”十五年的禅修生涯里尽管有无数次的灵悟闪现,但事过境迁后种种习气涌现,依然故我。到底问题在哪里呢?依照肯恩的看法,人类的心理发展须经过一连串不同的阶段。如果一切都很顺利,“自我”就能正常发展,并晋升到下一阶段;但若某一阶段的发展受到阻碍,就会衍生各种心理病症。因此,人类婴幼孩时期的发展过程尤其重要,因为彼时我们自父母或外界所接收的各种讯息,若无适当引导则往往成为日后压抑、焦虑及各式冲突的肇因。这些心理问题就这么潜入无意识当中伴随我们长大,因此每个成人内在仿佛住著一个小孩,以极微妙的方式影响著我们的起心动念。肯恩认为,各种心理病症随著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呈现不同的症候,如:自恋、焦虑、愤怒、沮丧、低自尊以及各种神经官能症等。再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病症适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不容躐等。同理,禅修和心理治疗分属不同的心灵层面,习禅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发展觉照力,但各种神经官能症却也可能同时并存,干扰著我们的修持。“若你骨折了,禅修无法修补它;如果你的情绪低落,习禅也很难从根本上加以修补。”肯恩如是说。若肯恩所言真实不虚,则只要通过一连串心理治疗后辅以禅修,大概很快就能成就了──但真是这样吗?肯恩的说法更有可能是人类头脑诸多机巧施设里的另一环罢了。而较审慎客观的态度,应该是透过实验方式来验证这样的说法,可惜的是,类似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还欠缺足够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做为评估依据。虽然如此,我们往往带著早年的创伤、心结进入学佛修行的领域,却也是不争的事实。种种未及疗愈的心理创痛扭曲了修行的真义,学佛遂成了另类的避风港。然而,心灵本身即具的自我康复能力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帮助我们转化这些创伤,但前提必须是我们要能如实地面对自己。佛陀常说的“正念正知”,就是一种如实面对的工夫;在正念正知的修持过程里,过去的包袱逐渐浮现,并且当下就被光明炽然的觉性所消融。因此,各式的心理疗法固然能够结合禅修,彼此相得益彰;但我们尤应深信自性光明、善用佛法,如此才能为自己带来根本的解决之道。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