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禅是一盏灯不污染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杜松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禅是一盏灯不污染
  杜松柏
  污染一诃,最近突然极为流行,如河川污染、空气污染、璟境污染等。以上属于生态污染,固然影响我们的健康,甚至这一代和下一代的生存,诚极为可怕。但人心污染,更极为可悲,那是日趣下流,是文化道德整体堕落下降的恶兆。故建立“心防”,力挽狂澜,从人心的不污染做超,应是最迫切的事。
  禅宗的马祖大师示众时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人性本善,道心本有,扩充原有的善性,到达极致,可以为圣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具道心,由此向“向上一路”发展,便可成佛,成佛悟道的最佳方法,不是打坐念佛诵经的修这,而是莫污染这颗道心。所谓不污染,最基本是保持此心的光明纯洁,不陷溺在欲望世情的泥淖里;更上一层,就是不思善,不思恶,不存生死的分别念头,也不用打坐诵经的有心做作,更不要超强求悟道的趣向心,时节因缘一到,如击石出火,就有悟道的可能。马祖所云,似极简单,却不玄妙,然而境界极高。世界上不超忮求妒害的机心的巳极少:看破名缰利锁的人更少;破除我执,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更如鳞角凤七,可见在人生的历程中,此心不受污染,是何等的不容易。出家求道的方外人:便是求了生死,以图超越生死,可是马祖却戏以有生死心就是污染;求道修行:要有方法,如打坐、诵经、观心等,马租斥为有“造作”的污染;悟道专在一心向道,马祖却认为是“趣向”的污染:口此看来,不污染的境界,确实是极高远了。
  不污染是如此的难,是马祖示众的话有谬误吗?是又不然。“道不属有为,不属无为。”以打坐、诵经等“有为法”去求道,则不打坐、不诵经时,则此心如何?会有散了、乱了的危险,所以造作、趣向都是污染了。求道如果存了生心,是为了超越生死而求道,则仍然是贪的一念在作祟,落在恶死乐生的层次上,当然不免于污染了。所以要以一颗无喜无嗔,无得无失,不思不虑的平常道才能合道,才能不污染。
  心有了污染,就是一种陷溺和堕落,笑贫不笑娼,公然为盗贼,是受了欲利欲货的污染,好色、好名等等,无一不是污染,于是产生了正当和不正当的追求行为,不正当的贪求,往往是陷溺和堕落,陷溺愈深,堕落愈甚,为了欲利,可以白昼公然扨金,原因是只见黄金不见其他,于廷沦为强盗而不自觉,可见心灵污染的可怕。宋儒认为这种陷溺和堕落,是由于人的人欲在作祟,所以主张“窒欲”,因为减得一分人欲,便复得一分天理,方法是不错的。清人往往以“逆性” “矫情”诋之,可是“窒欲”,并不等于“无欲”,“人欲”并不等于“人性”,平心论之,“窒欲”不失为一种防止心灵污染的好方法,只是手段太霸道了一点,有的甚至将父母的像挂在卧杨之上,以求窒减情欲,而成为笑话。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澄心得静,以求寡欲,不免枯寂了些,可是又被诋为落人佛禅一途;最直接的是省心减欲的方法,立功过簿,自反自省,起一善念、行一善事,则为有功,起一恶欲,行一恶事则为有过,逐日反省登录,日求进步,以自我惕惧,求去恶归善。二日以蔽之,三者都是去掉心灵污染的方法。最有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人的器根禀赋不同,不妨用各种的方法,来减少污染,磨去污染,防止污染,以致于不污染,则是成佛作圣的地步。至于这一方法是佛是儒,又何必拘泥呢?
  “身似菩捉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造有埃窿。”是神秀大师的渴语,前人解释为渐修的显示,其实是防止污染的最好说明,垢去则镜明,污去则心明,“勿遗有埃尘”,正是以镜喻心:不受污染的最佳释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慧能大师的作和伪语,前人认为是顿悟的境界,实际上是不能污染的写照,悟道之后,本自清洁,本无污染,才说“何处惹尘埃。”
  “从心所欲不逾矩” 、“四十不动心” 、叶不欺暗室” 、“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封人言”,是儒家不污染境界的显示。儒佛的目的不同,一是就理性发展,成为圣人:一是就道心的本有,悟道成佛,可是均以心灵的不污染,为直接的门径。做到不污染,也谷有法门。均似易而实难。人没有不照镜子的,在揽镜自照的同时,也用心灵的镜子自我衡监吧,此心污染了没有?要如何防止污染?要如何拂拭污染?如果一任污染,就是陷溺和堕落的恶兆典开始。(转载新生报)
  《海潮音月刊》第65卷第11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