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临济塔院简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临济棒喝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临济塔院简介
  作者: 临济棒喝
  在河北省正定县城东南,滹沱河北岸,座落着一座千年古塔——澄灵塔,又称义玄禅师塔、青塔,它是保存临济义玄祖师舍利的灵塔,也是临济寺唯一幸存的寺庙建筑,见证着临济寺的千年兴衰。1983年,临济塔院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据《正定县志》记载:“临济寺,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建,在城东南二里许临济村。”由此看来,临济寺最早创建于东魏时期,旧址应该位于正定县城东南的临济村。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义玄禅师住持于临济寺,并在这里广弘禅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义玄尤擅以“棒喝”接引后学,其宗风威猛竣烈,机用全彰,当下令学人息却狂心,入佛知见,生死了毕。天下学子无不慕名而来,如百川同归大海,群星共朝北辰,正法因之盛极,临济由此开宗。自盛唐以降,临济宗龙象辈出,法脉不仅遍布神州,而且远播海外,赢得“临济儿孙遍天下”之美誉。
  千年兴衰
  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义玄禅师圆寂。遗骸火化后,其弟子将舍利分建两塔藏之,一塔建于河北大名,今已不存;另一塔建于正定临济塔院内,唐懿宗赐谥义玄为“慧照禅师”,赐塔为“澄灵塔”。临济寺在宋金战争中毁于战火,唯塔独存。
  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金世宗予以修复,但仍保留了唐代建筑风格。元朝时临济寺再度兴盛起来,海云和尚主持了重修和扩建,新建殿宇巍峨壮丽。据元葛罗禄迺贤所著《河朔访古记》载:“临济寺在真定府城中,定远门街飞云楼之东。其三门下有唐吴道子所画布袋和尚像及摇铃普化真赞、东坡墨竹、绿筠轩诗等石刻,极为精细”。元至元二年(公元1309年),赵孟頫奉敕撰《临济正宗碑》文,立于寺中。
  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21年),临济寺又进行了重修,当时寺内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澄灵塔、祖堂及僧房。到明末清初,寺院荒废。清朝雍正皇帝敕“封唐镇州临济寺僧义玄为真常惠幽禅师”,并拨银重修了寺庙。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总兵舒通阿出资再度重修,并将祖师殿移到大雄殿两侧。抗战时,临济寺除澄灵塔外,有祖堂三间东配殿三间,1947年底,这些殿堂都被拆毁,仅存澄灵塔孤荧而立。1984年,临济寺交给佛教界管理,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开放,这座千年古刹又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远播海外
  临济宗不仅在中国国内传播,还流传到海外。1168年,日本僧侣荣西到我国学习佛法,巡拜天台山、庐山、宁波阿育王寺,后回国将临济宗黄龙派禅法传入日本。其后日本俊芿禅师入宋,传临济杨歧派禅法于日本。清初,福建福清县黄檗山万福寺临济宗隐元禅师赴日建“宇治万福寺”,创立黄檗宗。因此,日本黄檗宗实为我国临济宗的一个支派。目前,临济宗、黄檗宗仍是日本的重要宗派,拥有信徒三百余万,寺院六千多座,其教徒不断前来朝拜临济寺,并捐款维修祖庭。1986年5月19日,以松山万密为名誉团长、盐泽大定为总团长的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访华团一百人同中国佛教徒一起,云集临济寺,隆重举行庆祝祖塔修复落成剪彩仪式和诵经法会。
  澄灵塔
  临济澄灵塔为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30.47米,建在八角形砖砌基台上。台上为石砌基座,再上是砖砌须弥座。束腰正面镶嵌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谕旨石刻。须弥座上由勾栏、斗拱组成一围平座,勾栏上雕刻诸多花卉图案。平座上以三层仰莲承托塔身。塔第一层较高,四正面为砖雕拱形假门,四侧面饰方形假窗,转角刻圆柱,柱头有卷刹。正面有“唐临济慧照澄灵塔”石匾。第二层以上,层高逐减,密檐相接,各开间宽度也相应递减,形成协调轮廓线。塔各檐下均施砖仿木构斗拱,平座和第一层檐下为五铺作出双杪。塔身各檐角梁为木制,檐瓦、脊兽和套兽均为绿琉璃制作。塔顶覆绿琉璃瓦,塔刹由仰莲、宝瓶、相轮、圆光、宝盖、仰月、宝珠等组成。整个塔显得清秀玲珑,稳重挺拔。
  古刹新貌
  自1984年以来,在政府的支持和日本临济宗、黄檗宗的帮助下,临济寺已修复了山门殿、澄灵塔、大雄宝殿、法乳堂、传灯堂和僧寮,使寺院初具规模。
  山门殿为歇山式灰筒瓦顶,面宽呈明五暗七形式。大雄宝殿于1987年落成,位于澄灵塔后,高11米,宽20米,面阔五间,硬山调大脊灰筒瓦顶,额枋绘旋子彩画。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和迦叶、阿难二尊者像以及文殊、普贤、观音像,两侧是樟木雕刻的十八罗汉像。法乳堂位于大雄宝殿东侧,殿内供奉菩提达摩祖师、六祖慧能禅师、临济义玄禅师三位祖师佛像。传灯堂在大雄宝殿西侧,里边供奉日本临济宗荣西禅师、南浦绍明禅师、日本黄檗宗初祖隐元禅师等三位祖师像。
  目前,临济寺正准备修复临济寺旧址,广弘棒喝宗风,以重振祖庭,再兴正法。期兰若正法,重现于正定河畔;棒喝宗风,再振于滹沱河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