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声明>> 文学>>正文内容

诗韵钟声——永远的寒山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清景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诗韵钟声——永远的寒山寺
  文 / 清景
  是因为枫桥,毗邻的寒山寺才格外有名?还是因为寒山寺,其附近的枫桥才得以彰显?或者,只是因为张继的一首诗,便使得寒山寺和枫桥融为一体,千古流传?当诗人张继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将船停泊在枫桥岸边,在月落乌啼的子夜时分,愁思满怀的旅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远远传来,于是,一首不朽的诗篇随着缭绕的余音从诗人口中喷涌而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故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当我低诵着张继的七言古诗,沿古驿道北行到寒山寺的时候,内心深处的那份悸动正仿若“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再回寒山,也许,只是赴心中一个冥冥之约吧,又或者,只是为了那萦系千年缭绕不绝的千古钟声。
  于是,脚踏娴静缭绕的烟纹,手捧燃香净手后的虔诚,我漫行在寺里的每个角落。眼观,心听,面肃然,每多行一步,我心灵的祈约仿佛就多了一份圆满。
  和诸多寺庙一样,寒山寺有着佛寺应该有的一切建筑格局。步得寺来,经过一片开阔地,便是天王殿,殿里端坐着弥勒佛,袒胸露乳,笑口常开,令众人心生欢喜。依次下来便是大雄宝殿,罗汉堂,藏经楼等等,这些殿宇楼堂皆法相庄严,古朴肃穆,令游人香客肃然敬畏,不敢大声语。
  寒山寺不仅有着诸多佛寺应该有的建筑格局,还有着别处寺院不一定有的钟楼、诗碑、碑廊和历代文人的题咏,及高僧,以及由此而衍生的文化底蕴。
  提及高僧,寒山寺里有一座寒拾殿,堂上高悬“寒山拾得”金字匾额,匾额前则是一对金身塑像,这便是“寒山拾得”二位高僧了。关于寒山拾得的像,两人皆“袒胸赤足,童颜留发”,寒山右手持荷枝,左手握丝绦,拾得双手擎净瓶,与寒山作嬉戏状。民间传说中,这两位蓬头笑面的僧人便是和合二仙了——传说中象征夫妻恩爱的神名。也因了此,凡是到过寒山寺的未婚男女,都要手燃柱香在寒拾像前拜了再拜的,以祈求和谐合好,爱情美满。
  在寒山寺中,碑刻堪称寒山一绝。1906年,江苏巡抚陈夔龙重修寒山寺时,有感于寺中碑刻置放散乱,损毁严重,于是将寺中碑刻集中在今碑廊。南北向的廊中,依次陈列着宋明以来的碑刻十余方,然而碑廊地方较小,不能置放寺中所有碑刻,并且有些碑刻有更适宜的置放地,于是,在寒山寺的长廊之壁,群钟之间,殿亭之地,花坛之侧,均有碑刻措置其间。其风大多雄浑,启禅悟性,令人叹为观止。
  书法是寒山寺的又一特色。寒山寺中,我们可以在多处看到性空法师的题字。性空法师擅长行草,其书法笔力酣畅浑厚,拙扑而又恬静淡雅,观其书法,颇富禅境,涤荡心胸,见性见真,可谓“书中有禅,禅中有意”,徜徉其间,仿若置身世外,万物皆空。
  是梦里的呼唤?还是记忆的溯洄?抑或只是为了千百年前那萦荡心头缠绕着不去的七言古诗?当我沿着碑廊登上钟楼,敲响那座流传千古的大钟时,我不知道响彻云霄的三下钟响是否真能为我祈得福禄寿?导游小姐说只能敲三下,多敲一下便是贪得无厌而转为四大皆空了。其实,三下也好,四下也罢,来次一观的游客们也许只是为了释心头一份积累多年的文化情感吧。来听听钟响,感受一下张继半夜听钟的意境,或许才是人们来此的最终目的。
  枫桥近了,渔火远了,张继远了,寒山近了,在绵延了一千多个春秋之后,深沉洪亮、清越悠扬的寒山钟声,依旧以无可阻挡的魅力回荡在新旧交替的岁月,回荡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房!
  这——便是永远的寒山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