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浅析菩提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明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浅析菩提心
    明果
  前言
  菩提心是大乘之所依,成佛之正因,智慧之本。在生活中,处处讲究发心,若不发心,一切将无从谈起。农民发心种田,供给社会,科学家发心研究,奉献社会;教师传播知识,发心培养人才;商人发心销售商品;工厂发心出产商品……这都是为了不同层次生活而互相服务,互相贡献的。同样佛教怪心弘法,才能度脱茫茫业海中的众生。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发心才能圆满成就一切。发心的种类、层次、差别各各不同,在诸发心中,以菩提为最,所以我们对菩提心之内容、修法、功德、胜行等等,皆不可不知,不可不了解。
  一、菩提心唯是大乘法,不共二乘
  发菩提心唯是大乘之所依,是成佛之正因,智慧之本。“菩提”是梵语,译为觉道,觉就是觉悟,道就是佛的道理,觉悟佛所说道理之正智,称为“菩提”。“心”即指成佛的心,即是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长养诸净法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由于菩提心是大乘菩萨所依法门,又是诸佛成就圆满一切善法,所以在大乘佛法中唯有菩萨行者,才能具有菩提心,《菩提道次第广论》说:“佛说二种大第六,谓波罗密多大乘与密咒大乘,除此更无所余大乘。于此二乘随趣何门,然能入门唯菩提心,若于相续何时此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何时离此,纵有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在声闻地,退失大乘……故于最初入大乘数,亦以唯发此心安立,后出大乘亦以唯以心安立。”这段文指出菩提心唯是大乘法不共二乘。又《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在此论中再次确证菩提心唯是大乘菩萨行者所具。因二乘人只发出离之心,求自了脱,厌离三界,视三界如火宅,生死如冤家。住于偏空涅槃,不肯出离。而大乘菩萨自利利他,共证真常。
  小乘发心缺乏悲愿,大乘发心悲愿特深。换言之大乘与小乘的不同,其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发菩提心。如地藏菩萨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又经中说:“若有众生等,欲转于法轮;欲增上菩提,须发菩提心”。即如来真佛子,应发不退菩提心,修诸六度、四摄、四无量等善法功德,超于声闻缘觉及世间一切善法功德,才可称为真正的大乘菩萨行。故菩萨菩提心不共二乘法就区别此。
  二、菩提心的修法
  菩提心的修习方法在《瑜伽师地论·菩萨在发心口》中有载,文中发菩提心具体内容是:“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涅槃以及如来广大智中”。在藏传佛教密宗的仪轨中,却少不了归依发心偈,并且在密宗深、广两种传承均有菩提心的修法。根据藏传主要两种:一是广行派阿底峡尊者所传的七知法;二是深观派寂天菩萨所传彼此交换法。
  (一)广行修——七知法:即是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心、菩提心,这七种是前前为后后作因,故又叫七因果法。
  1、知母:知母者,即能认识一切有情,均是母亲之心。思维今生母亲,不仅今生是我母亲,也曾多生作过我的母亲,由于我人无始以来轮回中流转,所得的的生命无量,故母亲亦有无量。所以这个世界一切有情,无一不是自己的母亲。
  2、念恩:她曾多生作过我的母亲,皆以慈眼悲心来爱护;令我不饥,不渴,不冷,从住胎出生养育我,不顾自己疲劳,受尽艰辛。所谓推干去湿,求医求药,至心护理,其至彻夜不眠,直于长大成人,亦要为自己学业操心,为寻谋职业焦虑,天地之间唯有母亲的恩情最深。母恩浩荡无有边际,无法说尽《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将其归纳为十种;(1)、怀胎守护恩,(2)、临产受苦恩,(3)、生子忘忧恩,(4)、咽苦吐甘恩,(5)、迥乾就湿恩,(6)、哺乳养育恩,(7)洗濯不净恩,(8)、远行忆念恩,(9)、深加体恤恩,(10)、究竟怜愍恩。总之母亲对子女的恩情同天地厚,一切艰难坎坷皆由母亲来担荷,一切利乐悉皆给予子女,过去、未来的母亲亦复如是,故古德云:“大孝释迦,历劫报亲恩。”
  3、报恩:认识到慈母,从慈母想到慈母的恩情,目的是报恩“知恩不报非人也”弥塞沙部五分律中说:“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云:“假使有人遭饥馑劫,为于爹娘,尽其己身,肉割碎坏,犹如微尘,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云何报恩?经云:“百善孝为先”孝顺就是报恩。此孝顺都是外在所予的种种物质,此物质只能与父母暂享乐,并没有帮助父母跳出生死的牢笼,获得究竟快乐。所以真正报恩是用法雨来滋润母亲的心田。佛在《父母恩重难报经》中云:“欲得报恩,为于父母书写此经;为于父母读诵此经;为于父母忏悔罪愆;为于父母供养三宝;为于父母受持斋戒;为于父母布施修福。若能如是,则得名为孝顺之子。以上报恩生起,才能速疾引发大心慈悲。
  4、慈心:经过前面的“三恩”是作慈心前提实践修习。受母深恩,当图报效。现见母亲不但不懂佛法,就连平常生活也过得很艰难,这就是没有修习善法作福乐之因的缘故。我们应该为他们找到乐因,劝他们皈依三宝。与大众广结善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通过佛教五戒十善具体实践,积聚资粮,培植自己的福报,劝她们发心、念佛,求生西方乐土。
  5、悲心:即是拔众生之苦,诸母有情,过去也曾作过转轮圣王,福尽沉沦,堕落在三恶道,为人子者,见有情母亲长劫轮回,饱受诸苦,当务之急先要把她救出来,予以涅槃之乐,乃能算得上究竟报恩。
  6、增上心:即是增上意乐心,能修知母等慈悲心,进而应当之后思惟,这种慈悲心不仅声闻缘觉有,即便是外道也有。为此,宗喀巴大师指出,必须有超越声闻缘觉慈悲心。发菩提心是为济度一切众生,必须有坚强愿力,慈悲行的不退,不怕坚苦在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道路上,踊跃对度众生没退怯之心。如观音菩萨的三十二愿,“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又地藏菩萨去:“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勇猛大愿,大行为众生赴刀山苦海而入地狱。所以菩萨度化众生应到娑婆果,他完全是大悲愿力的支配为利有情故,无畏三界之苦。《优婆寒戒经》云:“善男子,菩提有三种:一者从闻而得;二者从思惟得;三者从修而得。声闻之人虽从佛所闻以慈悲菩提心,可是意志薄弱,始终厌离三界之苦。不敢跳入生死苦海,只是望洋兴叹,不利众生。缘觉虽自己思惟十二缘起之法,无师自悟,但始终居在深山密林,怖畏菩萨道坚难,不肯出来,利益众生。唯有菩萨不闻不思,从修所证,具有大慈大悲具体足增长意乐之心,故能激起各自实际行动自利利他,为众生实利的慈悲心。
  7、菩提心:发起菩提心的人,其人生观的确会彻底的改变,因为他的心心念念都是在为成佛的目标努力,凡是对众生有何利益,对自己成佛事业有帮助的事,无不竭力以赴,乃至微细施一小屑面包给乌鸦,或是念一个咒子回向众生,这些都是菩萨行。又初必心的菩萨在行菩萨行时,由于对缘起无我的且解力尚未坚固,故在行六度四摄时,并不容易作三轮体空的布施。事实上,若我们能够放宽心胸,而心缘一切众生,我们每一个人皆人佛菩萨的慈悲心,定会感果无量。未来的人生旅途就是我们修行道场。
  (二)深观修——交换法:就是把自己的一切幸福给予众生,把众生的一切痛苦不幸交换过来自己承受的慈悲发心。《入行论》云:“尽世所有乐,悉从利他生;尽世所有苦,皆从自利起。”在观想过程中像慈爱母愿意替爱子承受病疼灾难似的心情,把众生的痛苦灾难想成气体,吸气时吸进自己的体内,叫自己受苦;把自己拥有的幸运,智慧、财气、心爱之物,健康之体想成气体,呼气时发射出去让众生受益。这种彼此交换苦乐的观想法,不但能使人入定,产生他心通的神通,而且通过观想别人的痛苦,产生和增强大悲心,起菩提心。故《入行论》说:“若有欲速成疾,救护自及他,彼就自他换,密胜应受行”。通达以上两种观想修持法,在产生菩提愿心的基础上,按程序仪规发心受菩萨戒,修十善,六度,把愿心变成实践行为才正式进入菩萨道。下面就是探讨世俗提心与胜义菩提心。
  三、菩提心相
  从所发菩提心的相看,根据修行的深浅层次和觉悟不同,菩提心又有胜义与世俗之别,世俗菩提心含摄愿心与行心。
  世俗菩提心:在《广论》中说:“见佛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得成佛之心”“或又誓愿安立一切有情成佛亦名发心”世俗发心者,谓如有一随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发誓愿言,或言圣者忆念我如是名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从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静虑及慧,一切皆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提故。而愿发此菩提心。
  1、愿心:即对成佛产生希求之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广大宏愿,名为愿心。菩提心愿最初引发,于《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有四种情况:(1)行者由于看见或听见诸佛菩萨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变化的威力;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此发起大菩提心;(2)从说法的法师处听到或读诵到菩萨藏教法;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起菩提心;(3)看到菩萨教法将要冥灭而不忍,心中发起信持正法的大愿。即为灭除无量从生大苦,护持正法,于如来智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而发;(4)看见末劫众生愚痴无智,悭贪嫉妒,被诸烦恼所缠,身心恼乱,于佛法多诸不信,见此情况发此愿心广修六度、四无量、作为发此愿心的积集资粮。菩萨发心不是为了希求名闻利养,而是为救度众生,正法长存。为证菩提果故而发心,唯有此发心才称为正因发心,这是真正的菩提愿心。
  2、行心:有了前愿心资粮,修行就有了方向目标,而不导致误入迷途。但仅有愿而不见于行,方向再正确,目标再好,也等于没用。如播种不施肥,种子虽发,但很脆弱,不能结出饱满的果实。因此行者发菩提心后就要付出行动,发出真实利益众生的实际行国,这种行为就称为菩提行,此菩萨行中指修行者发菩提心后,受学菩萨戒法,并依戒法而做的一切利生事业。菩萨戒主要有六重二十八轻(在家)和十重四十八轻(出家)两种,将其推广而展之可说是八万四千种、归而纳之不出慈悲喜舍四摄六度。由于无量劫来众生惯于利己,习气牢固坚深,所行做到菩萨“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之精神是非常难的。故而要知菩萨道就是得从助人于难、给人欢喜、给人快乐、予人方便、拔人于苦做起,如此常行不懈,渐渐熏习,自可巩固加深悲心大愿,成就菩提大行。
  (二)胜义菩提:又名大圆觉,佛性,要发圆满的胜义菩提心,根本在于大悲的培育,《优婆塞戒经》云:“夫生因(生菩提心之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便能发心。”《无尽意经》云:“当知诸菩萨大悲无尽,何以故?与一切为先导故。舍利子,譬如士夫所有命根,出入息而为先导,大乘法门广大普集,亦复如是,菩萨大悲为先导故。”大悲的精神特质,就是除一切众生的苦难,龙树菩萨在《菩提资粮论颂》中说:“大悲切彻骨髓,为之众生依,如父于一子,慈则遍一切。”这可说是悲心生起的形象写照。但又有悲心而不发菩提心,所修的一切善业,最终只能获得有漏的人天果报。如终仍然在三有中轮转。如果仅仅只是希求成佛,不把菩提心落实到大悲上,菩提心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大日经》着重强调指出要想获得一切智智——成佛,必须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也就是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的方便善巧作为最彻底,最根本的成佛方法,这三者不仅是密乘行者所应恪守的根本,同样也是一切学佛之人应时时牢记在心里,要实现自己的成佛之愿,必须使大悲贯穿于整个修持实践之中,在实际生活中通过修六度万行来使福慧圆满。必须一个众生不舍,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利利他的圆满菩提义,也就是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与胜义菩提互相圆融,事理无碍,菩萨发心不受时空限制而遍满一切法界众生,行菩萨道者,可依世俗菩提心坚固,起甚深广大愿行,依此愿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福慧不二,悲智不二,胜俗不二境地,最终成就佛道。
     四、失菩提心过
菩提心是菩萨成佛正因,智慧根本,若退失了菩提心就不名菩萨,行者不但要发菩提心,且要随时随地护持菩提心,无论是遇到任何艰难困苦,也誓不退转。《入菩萨行论广解》云:“如是如来最胜子,已发坚固菩提心,更应恒时无动摇,励力不违诸学处”。又因菩提心不失,才能脚踏实地实践波罗密行,若能这样,则随其所作,工作学习谈说戏笑,皆成出世间之修行,均成菩提之资粮。否则,若菩提心虽发而不真不圆,多所忘失,即使念佛,修密、坐禅、修定均成世间有为法,不能出生出世果报。所以菩萨宁愿破戒,也不舍离菩提心。《大宝积经》卷七十七《富楼那会》说有四种法令菩萨失菩提心。
  1、若发菩提心的菩萨亲近恶友,令其远离佛正法,损坏善根,恶友对菩萨说:“你何用这样发菩提心呢!三界里的生死长远,苦恼无量,修菩菩萨的行,希望成佛,是很艰难的事,劳必受苦;很是长远。你不要再修菩萨行了吧!况且你又未曾经佛授过成佛的记,善根力量很微弱未得决定不退,不能决定得大涅槃,如此轮转五趣,岂不徒劳无益?”菩萨听了恶友这些说话,便心颓意丧,于菩萨行不复乐趣,由此退失菩提心。
  2、由于菩萨不听闻菩萨乘相应法藏,由不听闻故即不能如经所说,不能如经说而学。这种人也不知道作为菩萨,对什么法应亲近,对什么法应远离,对什么法应受持,对什么法不应受持。因为对这些不知道,不能了达分别,所以对于菩萨应该亲近的法而不亲近,不应亲近的法而去亲近。由此菩提善根渐渐损减,内心惶惶,意志衰颓,遂厌舍本愿,退失菩提心。
  3、由于菩萨对于诸法妄生异计,执有实法可得,贪着有我或修行邪见,或堕在边见,或沉没在恶邪行中,难可拔出。偶得听闻无上甚深经教,本应该悔悟,但因妄执深重,违逆不信反生诽谤。以谤法罪故,死堕难处。无复见佛闻法,不复更修大乘。不值遇诸佛所教化众生的正法故,不得善知识故,亲近恶友,与共从事,忘失本念,退失菩提心。
  4、由于菩萨中听闻甚深经典,其心退没,但乐独行,不愿为众生解脱。以此悭惜佛法,不摄众生的不善因缘,失了智慧的正念。不能思维经典法义,与他人共同读诵,亦不堪任受持法分。这种人,到舍身命终,失去了菩提心。
  此菩提是大乘之法,要有愿力坚固,才不退失菩提心,故菩萨宁愿犯舍戒大罪,也不愿意退失菩提心,若退失菩提心,永远宵能成佛道。十方诸佛菩萨都是不退失菩提心,而得坐于菩道场之中,所以我们修学的目的,就是向着成佛的伟大目标一步一步地靠近。一个人从凡夫通过千锤百炼苦修梵行,最终成佛就是一条超越时空的菩提之路。因此众生要究竟圆满成佛之愿,就必须要走完这条漫长的菩提之路。若要圆满此菩提之理,就必须要坚固菩提心。假若退失菩蝗心,纵然修学一切法门都与成佛之愿相违。所以《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可见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菩萨若失去了菩提心,也就失去了作菩萨的资格。
     五、殊胜功德
  发心的菩萨从所求上说,不求人天福报不为声闻缘觉,唯为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从所度众生说,不为一个众生而发心,不为十个百个众生而发心,不为千个众生而发心,乃至为利乐一切世界,一切众生而发心,既上所求者,不所度者,无量无边;以无限量的菩提心,求无限量的无上正等菩提之果,度无限量的众生,故菩提的功德殊胜也是无上无量的。就如满月一样,皎白洁净,普照大地,无有分别,得圆满故。假如欣喜欢乐菩提心,就可以永断三恶道烦恼二障,而得具足诸根清净,都是由于发菩提所得。假若有人发菩提心是人能破疑骄慢,无量智慧而得自在。能为众生巧说善法,众生得此法如见父母,亦如良师益友能疗众生烦恼病,都是菩提所致的。《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说:“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由初发心求菩提故,所摄善法比余一切所摄善法有二种胜:一者因胜。二者是果胜。谓诸菩萨所摄善法,皆是无上正等菩提能证因故,所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此果故,比余一切声闻独觉所摄善法尚为殊胜,何况比余一切有情所摄善法。”《华严经·入法界》说:“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菩提心者,则己出生无最功德,普能摄一切智者。”又有经说;“最初发心坚固菩萨有二种发心胜利:一者,初发菩提心已,即是生尊重福田,一切众生皆应供养。亦作一切众生父母。二者,初发菩提心已,即能摄受无恼害福,由此菩萨成就如是无恼害福,得僧轮王护所守护。由得知是护故,若寝若寐若迷若闷等,一切魅鬼药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娆害”。故发菩提心的人归纳起来不出此二种功德。《大集经·海慧菩萨》又说:“若有能发菩提心,则能胜一切乘,能净一切众生心亦能演说无上道。”在诸在乘经论中,说到菩提心的功德与诸余功德较量胜劣处,都是最胜、最高、最上、最妙、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等来赞叹菩提心。由于菩提心的功德说不可尽,故诸经论中施设譬喻,以显示它少分功德威力。令诸见众生,生起欢喜希求,发起大菩提心。故譬喻施设,大有胜妙作用。这里依《大乘庄严经论》所说二十二,略显菩提心殊。(1)、譬如大地能生长万物,菩提亦如是,于一切佛法能生长摄持故。(2)、譬如净金,色质不坏;菩提心亦如是,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永无退坏故。(3)、譬如新月,渐增圆明;菩提心亦如是,与勤相应,于一切善法渐渐增长故。(4)、譬如增火,火势炽盛,菩提心亦如是,以智火烧诸烦恼,愈修智力愈胜故。(5)、譬如大藏取物无尽;菩提心亦如是,修行布施波罗密多。周济有情亦无尽故。(6)、譬如宝矿,出生种种珍宝;菩提心亦是,修行净戒波罗密多,,出生种种功德故。(7)、譬如大海,能容受一切;菩提心亦是,修习忍辱波罗密多,虽违逆众缘,皆能忍受,心不动故。(8)、譬如金刚,坚不可坏;菩提心亦如是,修习精进波罗密多,勇猛坚牢,他不能坏故。(9)、譬如山上王,无物所动,菩提心亦如是。修习静虑波罗密多,于诸境相,心不散乱故。(10)、譬如善友,不舍友人;菩提心亦如是,修习四无量心,一切时候不舍众生故。……如是此二十一种功德殊胜难言说尽,故应受持此心。
  通过上面的证述可知,世出世生存之法,都不离菩提心。世法来说——学习如何生存之法(包括生活、工作、学习、孝养双亲、培养儿女、利益社会等),需要菩提心甘情愿为前提引导;出世法来说——如何能得解脱生死,而得安祥自在(包括如何处世、修行、弘法、为人天模范、了知生命价值、精神依托、生命尽头得安详等),同样需要菩提心为先导。菩提心如此重要,拙笔虽难尽其广义深行,如果生活中我们好好用心体会,与菩提心相应便不难。希望各位同修道友都能藉此之文,了知菩提心,发心修菩提行,早日成就菩提正觉,弘菩提思想,转人间为菩提净土。
  参考资料:
  (1)、宗喀巴大士、法尊法师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2)、演培法师《劝发菩提文讲记》
  (3)、《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
  (4)、多识洛桑图丹琼排《爱心中爆发的智慧》
  (5)、正果法师《佛教基本知识》
  (6)、幽兰《优婆塞戒经·学习笔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