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四川禅派净众与保唐之关系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书庆 杨富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原刊郑炳林、樊锦诗、杨富学主编《敦煌佛教与禅宗学术讨论会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年
  中国史研究网络资源导航
  文章搜索
  学科简介研究成员成果一览唐史文汇史论撷英述文笔谈研究综述最新情报学林侧记鸣沙知闻石室述论莫高漫记学会消息课题巡礼
  近期热点文章
  累计热点文章
  唐宋敦煌墓葬神煞研究 (余欣)
  敦煌回鹘文化遗产及其重要价值 (杨富学)
  晚唐五代敦煌的十王信仰 (党燕妮)
  上古时期的看图讲诵与变文的起源 (伏俊琏)
  敦煌版画中的曼荼罗(图文版) (邰惠莉)
  胡灵太后与北魏晚期佛教 (杨富学 朱悦梅)
  《中国北方民族历史文化论稿》序 (孙 进 己)
  敦煌壁画中的古代妇女饰唇——妆饰文化研究之二 (卢秀文)
  敦煌占婚嫁文书与唐五代的占婚嫁 (黄正建)
  突厥狼图腾文化研究(修订稿) (李树辉)
  (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
  四川禅派形成于唐代,由智诜所始创。由于智诜居于成都净众寺,故其学派被后世学界称为净众派;智诜的三传弟子无住虽继承其禅法,但有重大变革,因其居于成都保唐寺,故而被称为保唐派。净众派师徒以德纯寺、净众寺、大慈寺、菩提寺、宁国寺为道场依法修行,保唐派以空慧寺、保唐寺依法修行。因其不同的禅修方法和特殊的传承关系而引起了学界的热烈讨论,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举其荦荦大端者有杜继文、魏道儒合著《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杨曾文著《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吴立民、徐孙铭合著《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及杜斗城《敦煌本〈历代法宝记〉与蜀地禅宗》[1]、徐文明《智诜与净众禅系》[2] 等。以上诸家学植深厚,皆论据丰富,考述精湛,对本文的形成有很大启发。笔者此前曾就蜀地禅宗的禅法及其特点做过探讨,但限于篇幅,未能就保唐及净众二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论述。[3] 今略陈管见,不当之处,尚祈诸方家不吝赐教。
  一、智诜与净众禅法
  净众禅的创始人智诜(609~702年)系五祖弘忍门下十大弟子之一,在敦煌发现的《历代法宝记》中有传。[4] 关于智诜史实其传云:
  资州德纯寺智诜禅师,俗姓周,汝南人也。随祖官至蜀,年十岁,常好释教,不食熏莘。志操高标,不为童戏。年十三,辞亲入道场。初事玄奘法师,学经论。后闻双峰山忍大师,便辞去玄奘法师,舍经论,遂于冯茂山投忍大师。师云:“汝兼有文字性。”后归资州德纯寺,化导众生,造《虚融观》三卷、《缘起》一卷、《般若心疏》一卷。
  后至万岁通天二年七月,则天敕天冠郎中张昌期,于德纯寺请,遂赴西京。后因疾,进奏表,却归德纯寺,首尾三十余年,化导众生。长安二年六月,命处寂扶侍,遂付信袈裟,云:“此衣是达摩祖师所传袈裟,则天赐吾,吾今付汝,善自保爱。”至其年七月六日夜,奄然坐化,时年九十四。
  智诜自十三岁出家入道场后,有二十三年时间四处参学,《历代法宝记》中对这段时间的活动无载。玄奘法师于贞观十九年(645年)去印度取经回国。智诜从于玄奘法师习学经论当在此年之后,当时他已经三十六岁了。四祖道信于永徽二年(651年)圆寂,五祖弘忍开始正式弘法,名声雀起。自645年到651年共有六年时间,估算智诜在玄奘处习学经论的时间最多也只有三四年。从651年五祖弘忍开始弘法到674年弘忍圆寂,又历23年,其中除却路途耗时等因素,智诜在弘忍处学法时间应愈20年。《历代法宝记》载弘忍圆寂时嘱弟子曰:
  吾一生教人无数,除惠能余有十尔,神秀师、智诜师、义方师、智德师、玄颐师、老安师、法如师、惠藏师、玄约师、刘主薄。虽不离吾左右,汝各一方师也。
  在十大弟子中,智诜位列第二。若将674年作为智诜开始弘法之年,至702年圆寂,弘法时间长达28年,加上674年以前的活动,时间与《历代法宝记》所载智诜弘法“首尾三十余年”基本一致。由于智诜开悟较早,精通经论,又颇具文采,故他在蜀地开创的净众禅派蓬勃发展,影响很大。博采众家之长,以弘忍禅法为基础,结合自身对禅的理解,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禅法体系。
  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把当时的各种禅宗流派分为十室,即谓江西、荷泽、北秀、南侁、牛头、石头、保唐、宣什、稠那、天台等,又统为三宗,智诜在十室中被称为“南侁”(侁即诜之误),与北宗神秀、保唐、宣什禅派同被归于“息妄修心宗”。[5] 该宗认为众生之所以不能成佛,是由于众生心中本来清净的佛性被妄相所染,心存执著而不能自见本性。要由凡转圣,首先要破除妄执,无心于物,无意于事,一切修行,自在无为,只有心中诸妄相清除,清净佛性方能显现。
  依敦煌文献《历代法宝记》、《楞伽师资记》和《传法宝记》所载,智诜的禅法特点大致有三点:一当处依法,想念不生;二生则有欲,不生则无欲;三识心见性,即心如道,即道如心。
  一、当处依法,想念不生。“当处”即指一切地,一切处,“依法”依照佛法来要求自己的言行,一切杂念妄想即不会滋长。
  二、生则有欲,不生则无欲。少欲之人,无欲无求,则心地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善法不断增长,杂念渐渐消除,清净佛性现前指日可待。不生则无欲,则了却生死轮回,不生不灭,达到最后觉悟,便无任何欲望了。智诜虽是弘忍的高足,但生活在世间法之中,离觉悟成佛尚早,可谓“凡夫俗子”,只有正确地对待“欲”,选择适当方法去呵“欲”,才能定其身心。
  三、识心见性,即心如道,即道如心。智诜曾撰《般若心经疏》,其中所注释的正是禅宗的“识心见性”禅法所依据的重要心性禅法。过去诸佛所修种种功德,皆非外寻,唯正求心,是众善之源。常乐由自心生,三界轮回从心起,心为出世之门户,心是解脱之关津。[6]
  智诜始学经论,后习禅法,“兼有文学性”,撰述丰富,这在禅门诸祖师及诸大德中是不多见的。智诜在解释“五蕴”词语时加上“此之五种,皆由妄想,积聚诸业,以成其身,荫盖众生身中佛性,不得显现,名之为荫”等语,可见他所增加的正是禅宗的“识心见性”禅法所依据的重要的心性思想。[7] 有情众生不可能完全脱离欲望,只有死者才会无欲,亦即智诜所谓“生则有欲,不生则无欲”。修行不是要禁绝欲望,不饮不食,而是起善法欲,起出离欲,除贪执欲,除色相欲。修行悟道之关键,不在于绝欲伤身,而是妄念不起。这才是智诜禅法之根本。[8]
  净众派禅法由智诜创立,后传给处寂,处寂传无相,无相传无住,传到无住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无住禅法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净众派的思想体系,另立门庭,于是便出现了所谓的保唐禅派。
  二、无住与保唐禅法
  保唐派创始人无住(714~774年),俗姓李。《历代法宝记》及《五灯会元》对其平生活动与思想有所记载。《历代法宝记》云:
  剑南大历保唐寺无住和上,凤翔郿县人也,俗姓李,法号无住,年登五十。开元年,代父朔方展效,时年二十,膂力过人,武艺绝伦。当此之时,信安王充河朔两道节度使,见和上有勇有烈,信安王留充卫前游弈先锋官。和上每自叹:“在世荣华谁人不乐?大丈夫儿,未逢善知识,一生不可虚弃。”遂乃舍官宦,寻师访道。
  天宝八载(749年),到达五台山清凉寺,度一夏,对明和尚、神会和尚的修习及禅法有所了解。次年到西京长安,往来于安国、崇圣二寺。天宝十载(751年)至北灵州,在贺兰山居住修习二年。在此期间,遇四川剑南商人,得知无相(金和尚)在那里传法,对无相“无忆、无念、莫忘”禅法深感赞佩,于是离贺兰山到剑南拜谒无相和尚,于乾元二年(758年)正月到达成都净众寺。经人引见拜谒无相和尚,接受其教示,无住遂入白崖山禅修。
  根据敦煌文献《历代法宝记》、《楞伽师资记》、《传法宝记》和普济《五灯会元》的记载,无住的禅法思想主要有三:无念、心性、一切时中总是禅。
  无念,指无妄念,即正念之异名。无意无念,清净菩提自然现前,若有杂念,清净菩提永难现前。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果,即心便是真如心,只有无念是真念。
  关于心性,无住认为人有两种根本,一是“无始生死根本”,此根本以永不停息的“攀缘心”为自性,即人们正常情况下所存在的“妄心”;二是“无始菩提涅槃原清净体”,是指人们本来所具备的清净真如佛性。由于妄心的存在,使众生本来清净的真如佛性,经常处于有念的状态,有念的妄性覆盖了无念的真如。无住要求信徒努力克制自己心性的正常活动,通过克制心性使自己常处于无念状态,认为只有这样才会达到与真如佛性的高度契合,“见性解脱”。
  最后再说“一切时中总是禅”。无住对按既定程序为坐禅而坐禅持反对态度,称为坐禅而坐禅就是“菩萨缚”,否定带有特定意图的坐禅。因为这样容易使自性受到束缚,清净的真如自性不易现前。在无念的情况下,轻松地坐禅方能真正体会禅悦。[9]
  敦煌文献S. 6631《禅僧四威仪赞》对理解无住的禅法有帮助意义,兹录如下:
  行威仪
  行步徐徐牛顾视,高观下盼不移神。
  纵使触目绕诸境,了了知心不受尘。
  无尘莫未执为宗,心境双亡不住空。
  任运安养到处所,行去行来岂异同。
  不记山河是南北,谁知途路向西东。
  住威仪
  住立端然绝思虑,寂寂不虑亦不缘。
  纵使风尘千遍度,六入无闻玄更玄。
  诸尘所以不来前,良由静虑觉心源。
  念念无依着究竟,真门当自诠。
  坐威仪
  坐等须弥不倾动,事诸纵横心拒生。
  闭目自知心不起,开眼观尘与理平。
  平与无平支可住,于中皎洁息无明。
  明与无明俱不起,贪欲之心自不致。
  卧威仪
  高卧清尘住法印,外示乖慵内精进。
  傍眠侧卧不随尘,展脚横腰绝戏论。
  心中惠剑利如霜,相貌观瞻欲似钝。
  破纳搭肚守真如,曲肘低头看漏尽。
  无住的任何活动总是“活泼泼,行坐总是禅”及“活泼泼,一切时中总是禅”,即是说不要刻意地去坐禅,实际上禅的真正意义充满了时空,涉及行住坐卧各个方面,如果刻意地去做某个事物,就失去了禅的真正意义。这不外是说,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使本来具有清净的心做到“无念”,舍弃一切是非、垢净等等差别观念,自己的身心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处在禅定之中。无住本人不只是形式上的坐禅,他把禅法溶入到行住坐卧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讲究在生活各个方面是否能做到“无念”,只要能做到“无念”,就能体会到禅的快悦。
  无住和尚坚持“无念”、“心性”、“一切时中总是禅”的禅法,反对传统的诵经、礼拜、忏悔、念佛等基本的佛事活动,认为这些活动都是“有念”的活动,不利于心性平静的。某日,成都剑南四川节度使府衙的“幕府郎官侍卿”30多人参访无住,问他为什么“不教人读经书、礼拜念佛?”又为何“不教事相法”。无住说:按照“自证究竟涅槃”的道理,不能把“不了教”,来教导别人。他又说:“大乘妙理,至理空旷。有为众生,而不能入经教。众生本性,见性即成佛道,着相即沉沦……转经礼拜,皆是起心。起心即是生死,不起即是见佛。”易言之,大乘的至高真理不是外在有形有相的事物可以表达的,只有体认自身本来具足的清净真如佛性,才能达到觉悟的境地。相反,一切执着事相、言教和世俗事务的思想行为,都会障蔽清净自性的显现,导致永远沉溺在三界轮回之中。
  无住与慧能、神会等人一样,反对学佛人执着语言、文字。他引用《楞伽经》、《维摩经》等内容,教导门人“真实离文字”,因为“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无有言说是真入不二法门”,故“一切诸文字,无实无所依”。他认为仅凭语言文字无法真正反映佛教的内涵和高深莫测的道理,真正觉悟的境界是心性的认同和默契。只有心性不被执着和烦恼所障,才能够到达真如妙境。他反对刻苦读经和滥用套用经文,在会见来访经师、律师、论师时,用同样的道理进行教诲,以弘扬无念禅法。
  三、净众保唐禅法的差异
  净众派与保唐派之异,通过二派的禅法特点已可明显看得出来。除此之外,在戒律观以及对教团的维护上,也明显可看出二者间的差异。
  佛教之发展离不开戒律,由此规范着僧人的言行,以保持教团队伍的纯洁。比丘有250条戒律,比丘尼有500条戒律。无住对此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用“无思虑”(无念)的道理对戒体进行解释,曾对某位律师说:“戒体”既不是色,也不是心,而是“众生本性”,它本来是清净的,如果有“妄念”产生,就会触犯戒体,污染清净的心性,就是违犯戒律。“妄念不生,即是戒律满足”;如果有意地去持戒,“即破大戒”;实际“戒相”虚空,无相可得;批评当时的律师“说浊说净,说持说犯”是混淆视听。无住无视戒律的存在和重要,声称“见犯重(戒)比丘不入地狱,见清净行者不入涅槃”。如此地忽视戒律,使佛教核心内容之一的“律”在他那里显得已无足轻重了。宗密在《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下中对无住所住寺院收弟子及寺院日常活动有所描述:
  其传授仪式,与金门(即无住之师金和尚——引者)下全异。异者,谓释门事相一切不行,剃发了,便挂七条(七条衣,亦名袈裟,三衣之中上衣,计其条数共七条——引者),不受禁戒。至于礼忏转读,画佛写经,一切毁之,皆为妄想。所住之院,不置佛事。故云教行不拘也。[10]
  这一记载与《历代法宝记》的记载基本一致。如宗密所说,在保唐寺无住门下出家,剃发之后即披袈裟,既无授戒时羯磨等仪式,也无净众禅派的那种“受缘”仪式,在保唐寺修行的僧人是“不受禁戒”的,不像其它寺院那样有转经、礼拜、画佛像、忏悔等诸多佛事活动。这样的修学特点迥异于净众寺和全国其它寺院的修行模式。如果说净众禅派的修行方式具有传统性和保守性,那么保唐禅派的修行方式则采用了开放性和超现实性,这是无住禅法在无相禅法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体现了净众禅和保唐禅二派在戒律观上的区别。
  无住虽然是无相的得法弟子,但对教团的维护却相去甚远。无相每年数度组织弘法大会,为信徒“授缘”,并且使寺庙早已流行的各项佛事活动正常地开展。这些做法在无住那里已荡然无存。无住将大小乘的一切教法统归到他的“无念”上,但又未能对“无念”之概念进行灵活地解释,妥善运用。事实上,佛教徒的日常活动和思维离不开大千世界,不可能做到绝对无念。无住的理论追求的是佛教最高境界——真如佛性,由此可表现出保唐禅法的超现实性,但他忽略了广大僧侣都是三界内的肉体凡胎这一重要因素,按他的主张去修法是根本行不通的。他否定维护教团正常秩序的清规戒律,忽视寺院应有的宗教职能,反对诵经、礼拜、忏悔,在佛事活动和教团经营运作方面放任自流。然而,佛法在社会,离开广大佛徒寻求佛法,佛法就不存在。这又凸现出保唐派禅法超出一般佛教范围的异端性。由于他不注意团结广大信徒,不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求佛法,到头来他所追求的“心性”只能是空中楼阁。六祖慧能曾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寻兔角。”[11] 无住的言行势必会引起僧俗信徒乃至社会各界对他的非议和反对,尽管可以在当权者(如剑南节度使杜鸿渐等)的庇护下风行一时,但因其不合乎现实社会的需求,失去了民心,是不可能长久流传下去的,最终导致了四川禅派的衰落。所以,在无住之后不久,盛行一时的四川禅派便风光不再,很快就销声匿迹了。[12]
  耐人寻味的是无住作为净众派的第三代传人,不能依法传承净众派思想及禅法而另立门户。以理度之,其中必有隐情,以笔者分析,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无住是乾元二年(758年)才开始跟随无相(金和尚)学习禅法的,时年44岁,但仅历四年,无相便于宝应元年(762年)去世了,享年79岁。无住虽受无相器重而得授法嗣,但他在教团内是缺乏根基的,况且其宗旨又“教行不拘而灭识”,传授仪式与无相大相径庭,故无相的许多大弟子并不承认无住的法嗣地位。其次,弘忍的十大弟子中有智诜和老安。净众派的传承系统是智诜→处寂→无相→无住。无相继承的是净众宗旨“三句用心为戒定慧”,三句是:无忆、无念、莫忘。引导人们舍弃对往昔的忆念,亦不念未来,保持这种心态,从师受法后,便致力于静虑坐禅和注意团结广大信徒,维护寺庙的日常运作。而无住较早接触的禅法来自陈楚章、明和尚等,陈楚章及明和尚是嵩岳慧安的弟子。慧安的禅法,人称老安禅,是六祖慧能前禅法重要的一支,虽属北宗,但在禅法上有许多又与南宗相似。无住创立的保唐派似乎也与老安禅一样,具有兼容南北的特点,但从总体上说,无住禅法倾向于南宗,他的许多说法与《坛经》所载一致,表明他确实对南宗心法深有研究。无住以“教行不拘而灭识”为宗,不主张奉行固定的教行,出家后不必受戒,也不必礼忏念经等,认为“起心即妄”,以达到“不起心”和“灭识”,为最高精神境界。这些禅法与智诜、处寂、无相所传的净众法门是迥然不同的,于是,自立门户也就成为势之必然。
  --------------------------------------------------------------------------------
  [1] 载《敦煌学辑刊》1993年第1期,第53~63页。又见杜斗城:《北凉译经论》,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83~102页。
  [2] 载《敦煌学辑刊》2000年第1期,第39~47页。又见徐文明:《中土前期禅学思想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8~252页。
  [3] 杨富学、王书庆:《蜀地禅宗之禅法及其特点——以敦煌写本《历代法宝记》为中心》,《周绍良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435~443页。
  [4] 《历代法宝记》在敦煌文献中保留有9个卷号:S. 516、S. 1611、S. 1776、S. 5916、P. 2125、P. 3717、P. 3727、苏Ф. 216和日本石井光雄藏缩编本《历代法宝记》。其中大多为唐代写本,少量为五代写本。以下凡引敦煌本《历代法宝记》者,均不再另注。
  [5] 《大正藏》第48卷《诸宗部五》,No. 2015,页397b、402b。
  [6] 对智诜禅法的论述,详见杨富学、王书庆:《蜀地禅宗之禅法及其特点——以敦煌写本《历代法宝记》为中心》,《周绍良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435~437页。
  [7] 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58页。
  [8] 徐文明:《中土前期禅学思想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4页。
  [9] 对无住禅法的论述,详见杨富学、王书庆:《蜀地禅宗之禅法及其特点——以敦煌写本《历代法宝记》为中心》,《周绍良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439~441页。
  [10] 《续藏经》一·十四·十五。
  [1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卷《诸宗部五》,No. 2008,页351c。这一内容,在敦煌本《六祖坛经》中写作:“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见杨曾文:《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48~49页。
  [12] 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51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