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论慧能会通般若与佛性的顿教禅法——《坛经》禅教思想探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平坤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慧能会通般若与佛性的顿教禅法——《坛经》禅教思想探义
  作者:陈平坤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华梵大学,1998年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论慧能会通般若与佛性的顿教禅法——《坛经》禅教思想探义
  【英文标题】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raditions of Prajna and Buddha-dhatu According to Hui-neng''''s Teachings of Sudden Enlightenment——The Ch''''an Thought of 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文章作者】陈平坤
  【指导教师】杨惠南
  【文章页数】258页
  【中文关键词】禅|坛经|慧能|顿教|本心|自性|功夫|实存
  --------------------------------------------------------------------------------
  【中文摘要】
  本论文以慧能的禅教思想为研究对象之中心,旨在从事将《坛经》记载的慧能禅教主要观念及实践方法,置诸“般若”与“佛性”两大佛法教说系统相互比较的问题思维脉络下,探论其中义蕴的研究工作;而其基本目的,在于阐论慧能禅教具有会通般若教说与佛性教说的确实内容与意义。
  缘于此一基本目的,以及解释自心:“中华禅教思想的根本内涵,究竟是倾向于般若教说,抑或是佛性教说”的疑滞,本论文乃首先展开针对般若教说与佛性教说之基本性格为何的追问,而在获致其确实内涵的理解及掌握后,本论文便接着以析论《坛经》禅教思想要义所得研究成果,试图发明在慧能禅教中,具有哲学暨历史双重意义的蕴涵。其间,为要具体掌握慧能禅教得以呈现如本论文所说内涵与样貌的根由,本论文遂不仅对从达摩到慧能的初期禅宗,做了阐明其教说意旨的简要论述;并且,也探问了慧能的禅教思想里,是否更有远为深层的奠基性观念?即循此双重的思维脉络,本论文乃得以分析与抉择出,内含于慧能禅教思想中的“会通”性格,与其它观念特色;同时,对于该“会通”性格及其它特色何以形成的动力和理据,也能有所论明。
  最后,本论文研究者藉由这种哲理思考与研究的工作尝试,也从慧能对于禅教法义的开示中,学得了面对具有价值实现活动之设定的教说思想,一个可以更加相应地理解其观念义涵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态度。
  以上,总说本研究论文的动机及思路;以下,即对本论文各章的工作方法及其成果,做一概要提示,以利其它研究者参阅。
  第一章:《绪论》。本章旨在交待本论文的研究动机、目的,以及论题范围、研究方法等问题。此外,对于“心性论”与“形上学”的同异及其关系问题,本章中也做了一个初步的反思与讨论。
  第二章:《般若教说与佛性教说的基本性格》。本章目的主要在探问般若教说与佛性教说,各别具有之基本性格的确实内涵。在方法上,运用“哲学观念研究法”:分疏教说“基本主张”的理论层次与哲思内涵,并循其“思维脉络”以发见教说“问题意识”的主轴。据此,本章获致:般若法空教说,重视理智思维的修道功夫,而佛性常住思想,则通过情意直感趣证圣境之各别性格内涵的确定。而本章末节,也说明了竺道生融会般若与佛性的思想内容,以及其理论工作的意义,用备与慧能顿教禅法的“会通”成果,参照显义。
  第三章:《初期禅宗教法的一贯旨趣》。本章论究初期禅宗“藉教悟宗”的根本精神,与历代禅宗祖师的禅教方便。研究方法是分论禅宗祖师的教说内容,总括求出初期禅宗的“基源问题”:如何“修心”;而其“修心”功夫,莫不贯彻着“无所住”的般若思想及其精神。这种“无所住”的“修心”传统,对于慧能之所以能够将般若与佛性会通而成顿教禅法,实际上具有一种思维方法论意义的重要启发作用。
  第四章:《慧能顿教禅法要义析论》。本章的讨论内容,是本论得以展开与建立的最重要支点。通过对于《坛经》基本观念与实践方法的分析、比较、归纳与综合论述,本章获致阐释慧能禅教内涵的基本思维进路,那就是相应奠基在“心、性不一不异”关系上,即“无念行”功夫而体见“自性”本体的教说型态,一种“实存式思维”的理解方式。
  第五章:《慧能禅教的会通性格及其它特色》。综合二至四章的研究结果,本章冀求能够发现慧能顿教禅法的本质特征及其它观念特色;并且探讨该本质特征与观念特色的哲理蕴涵,而及于支持该本质与特色的核心观念基础。因此,本章的研究方法,一方面(1)固然不脱现象描述、观念分疏、比较,乃至批判的思想方法;另一方面,(2)也具有思想史方法论意义之问题思维与方法的运作。至于本章的主要结论性观点,则是:顿教禅法在“教理”与“宗行”两个层次,“会通”了般若教说与佛性教说,而成就其“即众生是佛”的本质特征,并因此突出了一种“自性”戒定慧学,“言下见性”、“顿悟顿修”的禅教特色。
  第六章:《结论》。本章不仅整理前述各章的研究成果,并且也针对与“会通”论题相关的一些观念,进行初步思考与反省的工作,而认为:研究者面对禅—佛教等,以要求实现人生价值理想的一类教说思想,应当首先调整面对的态度,然后可望获致相应理解该教说思想真实义涵的研究进路。据此,本论文便总结提出了,面对预设认识活动不断开放与升进的“体证哲学”型态,一种以“实存心性论”、“人体宇宙学”、“功夫论”、“境界论”为问题思维组架的研究方法论观念暨态度。
  关键词: 佛法 禅宗 坛经 慧能 顿教 本心 自性 功夫
  境界 实存 心性论 体证哲学
  --------------------------------------------------------------------------------
  【论文目次】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1
  释 题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论题范围5
  第一项 研究动机6
  第二项 论题范围10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撰进程13
  第一项 研究方法13
  第二项 研撰进程19
  第三节 语词界义与行文说明23
  第一项 语词界义23
  第二项 行文说明30
  第二章 般若教说与佛性教说的基本性格33
  第一节 般若教说的思想与观行33
  第一项 否定实体见的一切法空思想33
  第二项 重理智观思的功夫进路37
  第二节 佛性教说的思想与信行44
  第一项 肯定圣证境的常住不变思想44
  第二项 重情意直感的修行法门52
  第三节 般若教说与佛性教说的初步会通57
  第一项 般若与佛性问题的讨论风潮58
  第二项 般若实相与涅盘佛性的融通62
  第三章 初期禅宗教法的一贯旨趣65
  第一节 达摩禅法与楞伽教旨65
  第一项 《楞伽经》与达摩禅教的“修心”传统66
  第二项 慧可与僧璨承传的安心法门73
  第二节 东山法门与般若观行77
  第一项 道信禅法与般若经教77
  第二项 弘忍禅教与《金刚经》无相行82
  第四章 慧能顿教禅法要义析论87
  第一节 顿教禅法的心性观87
  第一项 《坛经》的“心”字义涵88
  第二项 《坛经》的“性”字义涵94
  第三项 “心”、“性”异同及其关系99
  第二节 顿教禅法的功夫论102
  第一项 定慧等学103
  第二项 无念为宗106
  第三项 无相为体111
  第四项 无住为本116
  第三节 在般若行中见自本性124
  第一项 即功夫见自本体125
  第二项 本性般若之智的客观先验义129
  第五章 慧能禅教的会通性格及其它特色133
  第一节 般若与佛性的会通133
  第一项 “会通”的具体内容134
  第二项 慧能禅教“会通”工作的意义150
  第二节 “慧能禅”教学的其它特色153
  第一项 顿教教学的内容特色153
  第二项 禅法教学的方法特色165
  第三项 “即念明心,识心见性”的成佛观181
  第三节 会通性格及其它特色的义理基础189
  第一项 “缘起平等”的价值论基础189
  第二项 “中道思维”的方法论基础193
  第三项 “心性空寂”的本体论基础197
  第六章 结 论203
  第一节 研究成果的整理205
  第一项 般若性空说与佛性真常说206
  第二项 “会通”的尝试与方法的预备209
  第三项 慧能禅教要义及特色211
  第二节 论题的反省与总结218
  第一项 “会通”问题的反省218
  第二项 实践方法与教说思想223
  参考数据目录229
  --------------------------------------------------------------------------------
  【参考文献】
  壹 佛教三藏文献类
  一 《坛经》版本及其校释
  1. 唐法海 集:《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No.2007。
  2. 元宗宝 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No.2008。
  3. 印顺:《精校炖煌本坛经》,收录于 印顺 编着:《华雨集(一)》,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初版。
  4. 【日】柳田圣山 主编:《六祖坛经诸本集成》,京都:中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5. 杨曾文 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初版。
  6. 半痴居士 编:《六祖坛经敦煌本流行本合刊》,台北:慧炬出版社,1990年,七版。
  7. 丁福保:《六祖坛经笺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84年,再版。
  8. 郭朋:《坛经对勘》,山东:齐鲁书社,1981年,初版。
  9. 郭朋 校释:《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初版。
  10. 潘重规 校订:《敦煌坛经新书》,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1994年,初版。
  11. 谢文治 编述:《六祖法宝坛经探义》,台北:明德出版社,1994年,初版。
  12. 圣印法师 译:《六祖坛经今译》,台北:天华出版公司,1989年,初版。
  二 古代典籍
  (按《大正藏》或《卍续藏》册次、经数排序)
  1. 后(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 译:《长阿含经》二十二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一册;No.1。
  2.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 译:《中阿含经》六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一册;No.26。
  3. 刘宋求那跋陀罗 译:《杂阿含经》五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二册;No.99。
  4. 宋施护 译:《佛说法印经》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二册;No.104。
  5.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 译:《增一阿含经》五十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二册;No.125。
  6. 后汉竺大力、康孟详 译:《佛本行集经》二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册;No.184。
  7. 西晋竺法謢 译:《佛说普曜经》八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册;No.186。
  8. 马鸣菩萨 造,北凉昙无谶 译:《佛所行赞》五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册;No.192。
  9. 后汉昙果、康孟详 译:《中本起经》二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册;No.196。
  10. 唐玄奘 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五册~第八册;No.220。
  11. 西晋无罗叉 译:《放光般若经》二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No.221。
  12. 西晋竺法护 译:《光赞般若经》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No.222。
  13. 姚秦鸠摩罗什 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十七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No.223。
  14. 后汉支娄迦谶 译:《道行般若经》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No.224。
  15. 吴支谦 译:《大明度经》六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No.225。
  16. 前秦昙摩蜱、竺佛念 译:《摩诃般若钞经》五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No.226。
  17. 姚秦鸠摩罗什 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No.227。
  18. 陈月婆首那 译:《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七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No.231。
  19. 姚秦鸠摩罗什 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No.235。
  20. 梁曼陀罗仙 译:《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No.232。
  21. 隋笈多 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No.238。
  22. 唐菩提流志 译:《实相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No.240。
  23. 唐不空 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No.246。
  24. 姚秦鸠摩罗什 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No.250。
  25. 唐般若 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No.261。
  26. 姚秦鸠摩罗什 译:《妙法莲华经》七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九册;No.262。
  27. 刘宋求那跋陀罗 译:《大法鼓经》二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九册;No.270。
  28. 东晋佛陀跋陀罗 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九册;No.278。
  29. 唐实叉难陀 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册;No.279。
  30. 西晋竺法护 译:《佛说如来兴显经》四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册;No.291。
  31. 元魏昙摩流支 译:《信力入印法门经》五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册;No.305。
  32. 刘宋求那跋陀罗 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二册;No.353。
  33. 刘宋僵良耶舍 译:《佛说观无量寿经》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二册;No.365。
  34. 姚秦鸠摩罗什 译:《佛说阿弥陀经》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二册;No.366。
  35. 北凉昙无谶 译:《大般涅盘经》四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二册;No.374。
  36. 东晋法显 译:《佛说大般泥洹经》六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二册;No.376。
  37. 姚秦鸠摩罗什 译:《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二册;No.389。
  38. 北凉昙无谶 译:《大方等大集经》六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三册;No.397。
  39. 西晋竺法护 译:《大哀经》八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三册;No.398。
  40. 后汉支娄迦谶 译:《佛说般舟三昧经》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三册;No.417。
  41. 后汉支娄迦谶 译:《般舟三昧经》三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三册;No.418。
  42. 吴支谦 译:《佛说维摩诘经》二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四册;No.474。
  43. 姚秦鸠摩罗什 译:《维摩诘所说经》三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四册;No.475。
  44. 姚秦鸠摩罗什 译:《禅秘要法经》三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五册;No.613。
  45. 姚秦鸠摩罗什 译:《坐禅三昧经》二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五册;No.614。
  46. 东晋佛陀跋陀罗 译:《达摩多罗禅经》二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五册;No.618。
  47. 东晋佛陀跋陀罗 译:《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六册;No.666。
  48. 元魏菩提流支 译:《佛说不增不减经》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六册;No.668。
  49. 梁(陈)真谛 译:《佛说无上依经》二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六册;No.669。
  50. 刘宋求那跋陀罗 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六册;No.670。
  51. 元魏菩提流支 译:《入楞伽经》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六册;No.671。
  52. 唐实叉难陀 译:《大乘入楞伽经》七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六册;No.672。
  53. 唐玄奘 译:《解深密经》五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六册;No.676。
  54. 唐地婆诃罗 译:《大乘密严经》三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六册;No.681。
  55. 唐佛陀多罗 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七册;No.842。
  56. 唐般剌蜜帝 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九册;No.945。
  57. 后(姚)秦佛陀耶舍 译:《四分律比丘戒本》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二十二册;No.1429。
  58. 姚秦弗若多罗、鸠摩罗什 译:《十诵律》六十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No.1435。
  59. 姚秦鸠摩罗什 译:《梵网经》二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No.1484。
  60. 姚秦竺佛念 译:《菩萨璎珞本业经》二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No.1485。
  61. 龙树菩萨 造,姚秦鸠摩罗什 译:《大智度论》一百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册;No.1509。
  62. 尊者世亲 造,唐玄奘 译:《阿毘达磨俱舍论》三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二十九册;No.1558。
  63. 龙树菩萨 造,姚秦鸠摩罗什 译:《中论》四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册;No.1564。
  64. 弥勒菩萨 说,唐玄奘 译:《瑜伽师地论》一百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册;No.1579。
  65. 护法 等菩萨 造,唐玄奘 译:《成唯识论》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85。
  66. 无着菩萨 造,陈真谛 译:《摄大乘论》三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93。
  67. 天亲菩萨 造,梁(陈)真谛 译:《佛性论》四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10。
  68. 元(后)魏勒那摩提 译:《究竟一乘宝性论》四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11。
  69. 诃梨跋摩 造,姚秦鸠摩罗什 译:《成实论》十六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No.1646。
  70. 马鸣菩萨 造,梁(陈)真谛 译:《大乘起信论》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No.1666。
  71. 龙树菩萨 造,姚秦筏提摩多 译:《释摩诃衍论》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册;No.1668。
  72. 梁宝亮 等集:《大般涅盘经集解》七十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No.1763。
  73. 后(姚)秦僧肇 撰:《注维摩诘经》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No.1775。
  74. 唐圆晖 述:《俱舍论颂疏》三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一册;No.1823。
  75. 隋吉藏 撰:《中观论疏》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No.1824。
  76. 唐窥基 撰:《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No.1830。
  77. 隋慧远 撰:《大乘义章》二十六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No.1851。
  78. 隋吉藏:《三论玄义》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No.1852。
  79. 隋吉藏:《大乘玄论》五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No.1853。
  80. 隋硕法师 撰:《三论游意义》,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No.1855。
  81. 东晋慧远 问,鸠摩罗什 答:《鸠摩罗什法师大义》三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No.1856。
  82. 后(姚)秦僧肇 作:《肇论》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No.1858。
  83. 明普泰 补注:《八识规矩补注》二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No.1865。
  84. 唐法藏 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四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No.1866。
  85. 隋智顗 说:《摩诃止观》二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No.1911。
  86. 隋智顗 述:《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No.1915。
  87. 隋智顗 撰:《法界次第初门》六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No.1925。
  88. 隋灌顶 撰:《天台八教大意》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No.1930。
  89. 《少室六门》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No.2009。
  90. 隋僧璨 作:《信心铭》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No.2010。
  91. 唐弘忍 述:《最上乘论》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No.2011。
  92. 唐裴休 集:《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No.2012。
  93. 唐玄觉 撰:《禅宗永嘉集》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No.2013。
  94. 唐玄觉 撰:《永嘉证道歌》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No.2014。
  95. 唐宗密 述:《禅源诸诠集都序》四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No.2015。
  96. 元德辉 重编:《敕修百丈清规》,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No.2025。
  97. 世友菩萨 造,唐玄奘 译:《异部宗轮论》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No.2031。
  98. 陈真谛 译:《十八部论》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No.2032。
  99. 天友菩萨 造,陈真谛 译:《部执异论》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No.2033。
  100. 宋志盘 撰:《佛祖统记》五十四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No.2035。
  101. 梁慧皎 撰:《高僧传》十四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五十册;No.2059。
  102. 唐道宣 撰:《续高僧传》三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五十册;No.2060。
  103. 宋道原 纂:《景德传灯录》三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No.2076。
  104. 宋契嵩 编:《传法正宗记》九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No.2078。
  105. 梁僧佑 撰:《出三藏记集》十五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No.2145。
  106. 唐净觉 集:《楞伽师资记》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No.2837。
  107. 唐杜胐 集:《传法宝纪》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No.2838。
  108. 唐慧能 说:《金刚经口诀》一卷,收录于《卍续藏经》第九十二册,页163上~164下。
  109. 唐裴休 问,宗密 答:《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一卷,收录于《卍续藏经》第一一○册,页866上~876上。
  110. 宋赜藏主 集:《古尊宿语录》四十八卷,收录于《卍续藏经》第一一八册,页157上~835下。
  111. 刘宋竺道生 撰:《法华经疏》二卷,收录于《卍续藏经》第一五○册,页800上~832下。
  112. 晋惠(慧)达 撰:《肇论疏》三卷,收录于《卍续藏经》第一五○册,页833上~896下。
  113. 宋赜藏主 编集:《古尊宿语录(上)》,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初版。
  114. 宋赜藏主 编集:《古尊宿语录(下)》,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初版。
  115. 杨曾文 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初版。
  贰 近代学人著述类
  一 专着及史论
  (按作者姓氏笔画数排序)
  1. 【日】中村元 着,林太/马小鹤 译:《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台北:淑馨出版社,1990年,初版。
  2. 【日】中村元 着,徐复观 译:《中国人之思维方法》,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修订版。
  3. 【日】木村泰贤 着,演培法师 译:《小乘佛教思想论》,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天华一刷。
  4. 【日】木村泰贤 着,演培法师 译:《大乘佛教思想论》,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天华一刷。
  5. 【美】史泰司(W.T.Stace) 着,杨儒宾 译:《冥契主义与哲学》,台北:正中书局,1998年6月,台初版。
  6. 印顺:《中国禅宗史》,台北:正闻出版社, 1989年,六版。
  7. 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社,1990年,四版。
  8. 印顺:《印度之佛教》,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三版。
  9. 印顺:《如来藏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 1992年,修订一版。
  10. 印顺:《中观今论》,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修订一版。
  11. 印顺:《空之探究》,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六版。
  12. 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七版。
  13 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94年,七版。
  14.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一册)》,台北:正中书局, 1968年,台初版。
  15.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上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1989年,修订五版。
  16.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下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1989年,修订五版。
  17.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初版四刷。
  18. 任继愈 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初版。
  19. 任继愈 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初版。
  20. 任继愈 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初版。
  21. 任继愈 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篇)》,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初版。
  22. 任继愈 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篇)》,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初版。
  23. 【日】宇井伯寿 着,李世杰 译:《中国佛教史》,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公司,1970年,初版。
  24. 李志夫:《印度思想文化史——从传统到现代》,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初版。
  25. 沈清松:《物理之后——形上学的发展》,台北:牛顿出版公司,1994年,新版。
  26.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初版。
  27. 何国铨:《中国禅学思想研究——宗密禅教一致理论与判摄问题之探讨》,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初版。
  28. 杜保諯:《反者道之动》,台北:鸿泰图书公司,1995年,初版。
  29. 【比】杜普瑞(Louis Dupre) 着 傅佩荣 译:《人的宗教向度》,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初版。
  30. 杜继文、魏道儒 合着:《中国禅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初版。
  31. 杜继文 主编:《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初版。
  32. 吴怡:《禅与老庄》,台北:三民书局,1992年,八版。
  33. 林安梧:《存有意识与实践——熊十力体用哲学之诠释与重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初版。
  34. 【日】忽滑谷快天 着,朱谦之 译:《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初版。
  35. 【俄】舍尔巴茨基(Th.Stcherbatsky) 着,立人 译:《大乘佛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初版。
  36. 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初版。
  37. 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初版。
  38. 洪修平、吴永和 合着:《禅学与玄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初版。
  39. 【英】约翰希克(John Hick) 着,何光沪 译:《宗教哲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初版。
  40. 【日】柳田圣山 着,吴汝钧 译:《中国禅思想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二版。
  41. 姚卫群:《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初版。
  42.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台北:水牛出版社,1994年,十二版。
  43.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全集校订版。
  44.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卷一》,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全集校订版。
  45. 高柏园:《庄子内七篇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初版。
  46. 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初版。
  47. 陈沛然:《竺道生》,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初版。
  48. 陈英善:《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台北:东初出版社,1995年,初版。
  49. 陈俊辉:《西洋存有学发展史》,台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初版。
  50. 许国宏:《禅学研究》,台北:文景出版社,1995年,初版。
  51. 张隆溪:《道与逻各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初版。
  52.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台北:三民书局,1987年,增订三版。
  53.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二)》,台北:三民书局,1988年,增订四版。
  54.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三上)》,台北:三民书局,1987年,三版。
  55.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台二版。
  56.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下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台二版。
  57. 汤用彤:《隋唐及五代佛教史》,台北:慧炬出版社,1986年,初版。
  58. 黄俊威:《缘起的诠释史》,中坜:圆光出版社,1996年,初版。
  59.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初版。
  60. 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初版。
  61. 杨惠南:《佛学的革命——六祖坛经》,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四版。
  62. 杨惠南:《惠能》,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初版。
  63. 杨惠南:《佛教思想发展史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初版。
  64. 杨惠南:《印度哲学史》,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初版。
  65. 杨远:《标点符号研究》,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再版。
  66. 蒙培元:《中国心性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初版。
  67. 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年,初版。
  68. 刘贵杰:《支道林思想之研究——魏晋时代玄学与佛学之交融》,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初版,
  69. 刘贵杰:《竺道生思想之研究——南北朝时代中国佛学思想之形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初版
  70.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台北:佛光文化事业公司,1990年,初版。
  71. 【英】罗素(B.Russell) 着,刘福增 译批注:《哲学问题——及精采附集》,台北:心理出版社,1997年,初版。
  72. 顾伟康:《禅宗六变》,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初版。
  二 讲录及概论
  (按著述者姓氏笔画数排序)
  1. 方立天:《佛教哲学(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二版。
  2. 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年,四版。
  3. 方东美:《中国大乘佛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1年,四版。
  4. 【阿根廷】方迪启(Risieri Frondizi)着,黄藿 译:《价值是什么——价值学导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增订再版。
  5.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4年,再版。
  6.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1983年,初版。
  7. 牟宗三:《生命的学问》,台北:三民书局,1989年,五版。
  8. 【美】休斯顿史密士(Huston Smith) 着,刘安云 译:《人的宗教》,台北:立绪文化事业公司,1998年,初版。
  9. 何秀煌:《思想方法导论》,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初版。
  10. 吕澄:《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初版。
  11. 吕澄:《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初版。
  12. 吴汝钧:《佛学研究方法论(上)》,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6年,增订版。
  13. 吴汝钧:《佛学研究方法论(下)》,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6年,增订版。
  14. 吴经态 着,吴怡 译:《禅学的黄金时代》,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十四版。
  15. 南怀谨:《禅与道概论》,台北:老古文化事业公司, 1986年,台九版。
  16. 【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着,熊伟、王庆节 译:《形而上学导论》,台北:仰哲出版社,1993年,初版。
  17. 【日】桑木严翼 着,余又荪 译:《康德与现代哲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台七版。
  18. 【日】野上俊静 等着,释圣严 译:《中国佛教史概说》,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9年,六版。
  19. 张振东:《西洋哲学导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修订三版。
  20. 劳思光:《哲学浅说》,香港:友联出版社,未注明出版年月。
  21. 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初版。
  22. 【日】铃木大拙 着,李岳勋 译,《禅思想禅行为禅问答》,台北:正大印书馆,1975年,台一版。
  23. 【日】铃木大拙 着,孟祥森 译:《禅与心理分析》,台北:志文出版社,1985年,三版。
  24. 【日】铃木大拙 着,李世杰 译:《禅佛教入门》,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公司, 1989年,七版。
  25. 【日】铃木大拙 着,徐进夫 译:《开悟第一》,台北:志文出版社,1993年,再版。
  26. 杨士毅:《语言演绎逻辑哲学》,台北:书林出版公司,1994年,修订三刷。
  27. 杨白衣:《唯识要义》,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三版。
  28. 赵雅博:《知识论》,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9年,初版。
  29. 韩廷杰:《唯识学概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初版。
  30. 【日】鎌田茂雄 着,关世谦 译:《中国禅》,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四版。
  31. Josef Bleicher 着,赖晓黎 译:《当代诠释学》,台北:使者出版社,1990年,初版。
  参 论文类
  一 论文专集论文
  (按作者姓氏笔画数排序)
  1. 【日】三枝充 :《《般若经》的成立》,收录于 【日】 山雄一 等着,许洋主 译:《般若思想》,台北:法尔出版社,1989年,初版,页97~133。
  2. 方立天:《论竺道生的佛学思想》,收录于 方立天:《中国佛教研究(上)》,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台一版,页299~346。
  3.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思维方式简论》,收录于 方立天:《中国佛教研究(上)》,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台一版,页417~434。
  4. 方立天:《中印佛教思维方式之比较》,收录于 方立天:《中国佛教研究(上)》,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台一版,页435~458。
  5. 方立天:《般若思维简论》,收录于 方立天:《中国佛教研究(上)》,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台一版,页459~480。
  6. 方东美:《道生的“佛性论”》,收录于 方东美:《中国大乘佛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1年,四版,页115~160。
  7. 方东美:《泛论三论宗的中道思想》,收录于 方东美:《中国大乘佛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1年,四版,页371~403。
  8. 方东美:《涅盘经的思想特色与法华经安乐行义的要义》,收录于 方东美:《中国大乘佛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1年,四版,页471~498。
  9. 【日】水谷幸正:《如来藏与信》,收录于 蓝吉富 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68)如来藏思想》,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年,初版,页181~225。
  10. 印顺:《修定——修心与唯心秘密乘》,收录于 印顺 编着:《华雨集(三)》,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初版,页158~159。
  11. 印顺:《论三谛三智与赖耶通真妄》,收录于 印顺 编着:《华雨集(五)》,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初版,页107~126。
  12. 印顺:《宋译楞伽与达磨禅》,收录于 张曼涛 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2)禅宗典籍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初版,页17~27。
  13. 冉云华:《敦煌遗书与中国禅宗历史研究》,收录于 冉云华:《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页97~116。
  14. 冉云华:《论唐代禅宗的“见性”思想》,收录于 冉云华:《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页117~143。
  15. 沈清松:《解释、理解、批判》,收录于 台大哲学系 主编:《当代西方哲学与方法论》,1988年,初版,页19~42。
  16. 杜松柏:《禅宗的精义及其发展》,收录于 杜松柏:《知止斋禅学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初版,页1~25。
  17. 杜松柏:《禅宗的体用研究》,收录于 杜松柏:《知止斋禅学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初版,页27~43。
  18. 杜松柏:《坛经“心”“性”探义》,收录于 杜松柏:《知止斋禅学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初版,页81~96。
  19. 【日】冲本克己:《临济宗研究入门》,收录于 蓝吉富 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61)禅宗论集华严学论集》台北:华宇出版社,1988年,初版,页123~124。
  20. 林镇国:《朝向辩证的开放哲学——从诠释学观点读傅伟勋着《哲学与宗教》》,收录于 傅伟勋:《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初版,页469~484。
  21. 吴汝钧:《达摩及早期的禅法》,收录于 吴汝钧:《游戏三昧:禅的实践与终极关怀》,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初版,页1~27。
  22. 吴汝钧:《如来藏思想》,收录于 吴汝钧:《印度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初版,页165~187。
  23. 吴汝钧:《僧肇与竺道生的慧悟》,收录于 吴汝钧:《中国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初版,页23~37。
  24. 吴汝钧:《达摩与早期禅:清净心性的强调》,收录于 吴汝钧:《中国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初版,页132~158。
  25. 吴汝钧:《慧能禅:无之智慧的开拓》,收录于 吴汝钧:《中国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初版,页159~174。
  26. 吴汝钧:《神会禅:灵知的光辉》,收录于 吴汝钧:《中国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初版,页175~198。
  27. 周中一:《六祖坛经与中国文化》,收录于 周中一:《佛学论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修订再版,页93~105。
  28. 【日】阿部正雄:《禅不是哲学,而是》,收录于 【日】阿部正雄 着,王雷泉、张汝伦 译:《禅与西方思想》,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初版,页3~26。
  29. 【日】阿部正雄:《道元论佛性》,收录于 【日】阿部正雄 着,王雷泉. 张汝伦 译:《禅与西方思想》,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初版,页27~74。
  30. 【日】阿部正雄:《禅与西方思想》,收录于 【日】阿部正雄 着,王雷泉. 张汝伦 译:《禅与西方思想》,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初版,页93~137。
  31. 【日】阿部正雄:《非存在与无——东西方否定性的形而上学性质》,收录于 【日】阿部正雄 着,王雷泉. 张汝伦 译:《禅与西方思想》,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初版,页139~154。
  32. 【日】阿部正雄:《大乘佛教与怀特海》,收录于 【日】阿部正雄 着,王雷泉. 张汝伦 译:《禅与西方思想》,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初版,页175~194。
  33. 胡适:《坛经考之一》,收录于 张曼涛 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六祖坛经研究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初版,页1~10。
  34. 胡适:《坛经考之二》,收录于 张曼涛 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六祖坛经研究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初版,页11~28。
  35. 胡适:《荷泽大师神会传》,收录于 张曼涛 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六祖坛经研究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初版,页29~74。
  36. 【日】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的历史与文献》,收录于 蓝吉富 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68)如来藏思想》,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年,初版,页1~81。
  37. 陈鼓应:《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收录于 陈鼓应:《老庄新论》,台北:五南图书公司,1993年,初版,页3~49。
  38. 陈鼓应:《庄子认识系统的特色》,收录于 陈鼓应:《老庄新论》,台北:五南图书公司,1993年,初版,页242~257。
  39. 陈荣灼:《作为模拟推理的“墨辩”》,收录于 杨儒宾、黄俊杰 合编:《中国古代思维方式探索》,台北:正中书局,1996年,台初版,页201~229。
  40. 陈荣波:《从『六祖坛经』看禅宗的生命光辉》,收录于 陈荣波:《禅海之筏》,台北:志文出版社,1993年,再版,页33~42。
  41. 陈荣波:《禅与维根斯坦的前期思想》,收录于 陈荣波:《禅海之筏》,台北:志文出版社,1993年,再版,页176~201。
  42. 陈荣波:《中国禅宗与维根斯坦的后期思想》,收录于 陈荣波:《禅海之筏》,台北:志文出版社,1993年,再版,页233~274。
  43. 劳思光:《哲学方法与哲学功能》,收录于 冯耀明:《中国哲学的方法论问题》,台北:允晨文化事业公司,1989年,初版,序文,页1~8。
  44. 汤用彤:《言意之辩》,收录于 贺昌群 等着:《魏晋思想(甲编五种)》,台北:里仁书局,1984年,初版,页23~45。
  45. 汤用彤:《论“格义”——最早一种融合印度佛教和中国思想的方法》,收录于 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初版,页282~294。
  46. 黄俊杰:《思想史方法论的两个侧面》,收录于 黄俊杰 编译:《史学方法论丛》,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7年,初版,页151~201。
  47. 傅伟勋:《创造的诠释学及其应用》,收录于 傅伟勋:《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初版,页1~46。
  48. 傅伟勋:《从终极关怀到终极承诺——大乘佛教的真谛新探》,收录于 傅伟勋:《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初版,页189~208。
  49. 傅伟勋:《《坛经》慧能顿悟禅教深层义蕴试探》,收录于 傅伟勋:《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初版,页209~242。
  50. 【日】铃木大拙:《悟与迷》,收录于 【日】铃木大拙 着,徐进夫 译,《铃木大拙禅论集:历史发展》,台北:志文出版社,1992年,再版,页107~148。
  51. 【日】铃木大拙:《禅的历史——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收录于 【日】铃木大拙 着,徐进夫 译,《铃木大拙禅论集:历史发展》,台北:志文出版社,1992年,再版,页149~208。
  52. 【日】铃木大拙:《佛教哲学中的理性与直观》,收录于 【日】铃木大拙 着,孟祥森 译:《禅学随笔》,台北:志文出版社,1993年,二版,页89~147。
  53. 【日】铃木大拙:《禅:答胡适博士》,收录于 【日】铃木大拙 着,孟祥森 译:《禅学随笔》,台北:志文出版社,1993年,二版,页148~191。
  54. 杨惠南:《中国早期的般若学》,收录于 杨惠南:《佛教思想新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三版,页117~128。
  55. 杨惠南:《龙树的“空”》,收录于 杨惠南:《龙树与中观哲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2年,再版,页67~89。
  56. 杨惠南:《禅宗的两大思想传承——般若与佛性》,收录于 杨惠南:《禅史与禅思》,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初版,页1~55。
  57. 杨惠南:《坛经中之“自性”的意含》,收录于 杨惠南:《禅史与禅思》,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初版,页209~229。
  58. 杨惠南:《五家七宗之禅法初探》,收录于 杨惠南:《禅史与禅思》,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初版,页119~160。
  59. 杨儒宾:《儒家身体观原型》,收录于 杨儒宾:《儒家身体观》,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年,初版,页27~83。
  60. 杨儒宾:《论孟子的践形观》,收录于 杨儒宾:《儒家身体观》,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年,初版,页129~172。
  61. 杨儒宾:《理学论辩中的“作用是性”说》,收录于 杨儒宾:《儒家身体观》,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年,初版,页293~334。
  62. 邬昆如:《现象学方法——从知识论到本体论》,收录于 台大哲学系 主编:《当代西方哲学与方法论》,1988年,初版,页1~17。
  63. 霍韬晦:《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从思想史上考察》,收录于 霍韬晦:《绝对与圆融》,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初版。
  64. 欧阳竟无:《今日之佛法研究》,收录于 洪启嵩. 黄启霖 编:《欧阳竟无文集》,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年,初版,页282。
  65. 钱穆:《六祖坛经大义——惠能真修真悟的故事》,收录于 张曼涛 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六祖坛经研究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初版,页183~194。
  66. 钱穆:《复兴中华文化人人必读的几部书》,收录于 钱穆:《中国文化丛谈》,台北:三民书局,1986年,五版,页359~383。
  67. 罗时宪:《六祖坛经管见》,收录于 张曼涛 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六祖坛经研究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初版,页293~326。
  68. 【英】罗素(B.Russell) 着,牟博 译:《论指谓》,收录于 涂纪亮 主编:《语言学名著选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初版,页67~84。
  69. 释恒清:《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论》,收录于 台大哲学系 主编:《中国人性论》,1990年,初版,页175~197。
  70. 释恒清:《宝性论的研究》,收录于 释恒清:《佛性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初版,页73~143。
  二 学报论文(含年刊. 学志. 论评)
  (按作者姓氏笔画数排序)
  1. 王柏寿:《六祖坛经的哲学及其道德思想之研究》,刊载于《嘉义师院学报》第6期,1992年11月,页51~87。
  2. 王熙元:《六祖坛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价值》,刊载于《中国学术年刊》第11期,1990年3月,页73~92。
  3. 冉云华:《中国早期禅法的流传和特点:慧皎、道宣所著“习禅篇”研究》,刊载于《华冈佛学学报》第7期,1984年9月,页63~99。
  4. 冉云华:《从智顗的《摩诃止观》看中华佛教对印度禅学的吸收与改造模式》,刊载于《中华佛学学报》第3期,1990年4月,页165~183。
  5. 成中英:《禅的诡论和逻辑》,刊载于《中华佛学学报》第3期,1990年4月,页185~207。
  6. 李志夫:《中国禅宗理事观》,刊载于《华冈佛学学报》第7期,1984年9月,页135~198。
  7. 李志夫:《佛教中国化过程之研究》,刊载于《中华佛学学报》第8期,1995年7月,页75~95。
  8. 李昌颐:《坛经思想的源流》,刊载于《华冈佛学学报》第6期,1983年7月,页453~476。
  9. 李朝东:《哲学本体论批判》,刊载于(兰州)《西北师大学报(双月刊)》第32卷第2期,1995年3月,页20~26。
  10. 朱维焕:《“六祖坛经”之禅机大旨》,刊载于《兴大中文学报》第6期,1993年1月,页23~44。
  11. 邢东风:《参究与研究:把握禅的两种方式》,刊载于(北京)《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1996年5月,页87~91。
  12. 林安梧:《象山心学义理规模下的“本体诠释学”》,刊载于《东方宗教研究》第1期,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年9月,页169~187。
  13. 林照田:《禅宗的佛学基础及特色和生死观》,刊载于《哲学年刊》第10期,1994年6月,页185~201。
  14. 林继平:《从禅宗华严论心性理之哲学慧境》,刊载于《哲学年刊》第7期,1989年9月,页121~128。
  15. 吴汝钧:《坛经的思想特质——无》,刊载于《国际佛学研究(年刊)》创刊号,1991年12月,页23~48。
  16. 吴怡:《中国禅宗与儒道两家思想的关系》,刊载于《幼狮学志》第16卷第1期,1980年6月,页99~112。
  17. 【日】松元文三郎 着,许洋主 译:《六祖坛经之研究》,刊载于《佛光学报》第5期,1980年10月,页219~266。
  18. 马融:《禅学》,刊载于《侨光学报》第9期,1991年10月,页19~37。
  19. 陈荣灼:《“即”之分析——简别佛教“同一性”哲学诸型态》,刊载于《国际佛学研究(年刊)》创刊号,台北:灵鹫山出版社,1991年12月,页1~22。
  20. 陈荣波:《中国禅宗的特质》,刊载于《华冈佛学学报》第5期,1981年12月,页309~330。
  21. 黄博仁:《坛经研究》,刊载于《新竹师专学报》第10期,1984年5月,页115~134。
  22. 黄博仁:《慧能对禅定之批判》,刊载于《新竹师专学报》第11期,1985年2月,页75~81。
  23. 【日】黑木哲夫:《从《六祖坛经》谈宗教与人性的发掘》,刊载于《哲学年刊(台大)》第3期,1984年11月,页39~41。
  24. 彭震球:《六祖坛经所启示的自我教育》,刊载于《华梵佛学年刊》第5期,1986年,页59~68。
  25. 杨惠南:《坛经的作者及其中心思想》,刊载于《国立编译馆馆刊》第10卷第2期,1981年12月,页127~146。
  26. 杨惠南:《南禅“顿悟”说的理论基础:以“众生本来是佛”为中心》,刊载于《哲学论评》第6期,1983年1月,页103~123。
  27. 杨惠南:《道信与神秀之禅法的比较:兼论慧能所批判之看心. 看静的禅法》,刊载于《哲学论评》第11期,1988年1月,页205~225。
  28. 杨国荣:《心性之辩:从孟子到王阳明——兼论王阳明重建心体的理论意蕴》,刊载于《孔孟学报》第72期,1996年9月,页153~173。
  29. 郑学礼 着,陈锦鸿 译:《中观与禅》,刊载于《东吴哲学传习录(复刊)》第2期,1993年5月,页25~36。
  30. 郑学礼 着,陈锦鸿 译:《中观对哲学论题的处置》,刊载于《东吴哲学传习录(复刊)》第1(号)期,1992年3月,页61~87。
  31. 蓝日昌:《论隋唐禅教之争》,刊载于《弘光医专学报》第23期,1994年1月,页381~431。
  32. 释恒清:《禅净融合主义的思惟方法——从中国人的思惟特征论起》,刊载于《哲学论评》第14期,1991年1月,页229~248。
  33. 释圣严:《中国佛教的特色——禅与禅宗》,刊载于《华冈佛学学报》第4期,1980年10月,页5~20。
  34. 释圣严:《六祖坛经的思想》,刊载于《中华佛学学报》第3期,1990年4月,页149~164。
  35. 释晓云:《般若思想与中国禅》,刊载于《华梵佛学年刊》第2/3期,1984年,页169~184。
  三 杂志论文(含月刊. 双月刊. 季刊. 半年刊)
  (按作者姓氏笔画数排序)
  1. 方立天:《从对“如何是佛”的回答看禅宗的核心思想》,刊载于(北京)《中国文化研究》第4期,1996年月,页1~6。
  2. 石朝颖:《人类的宗教:禅道的诠释问题》,刊载于《宗教哲学》第4卷第1期,1998年1月,页26~37。
  3. 古天英:《楞伽经中有关禅宗思想探索》,刊载于《慧炬》第262期,1986年4月,页21~26。
  4. 田昌五:《慧能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刊载于(济南)《文史哲》第2期,1997年3月,页31~38。
  5. 牟宗三:《如来禅与祖师禅》,刊载于《海潮音》第76卷第5期,1995年5月,页5~19。
  6. 成中英:《方法概念与本体诠释学》,刊载于《中国论坛》第19卷第1期,1984年10月,页49~54。
  7. 成中英:《原性与圆性:论性即理与心即理的分疏与融合问题——兼论心性哲学的发展前景》,刊载于《汉学研究》第13卷第1期,1995年6月,页61~88。
  8. 李昌颐:《六祖坛经顿教法门的建立与开展(上)》,刊载于《慧炬》第265期,1986年7月,页21~25。
  9. 李昌颐:《六祖坛经顿教法门的建立与开展(下)》,刊载于《慧炬》第266/267期,1986年9月,页32~34,
  10. 辛旗:《慧能与禅宗思想的奠基》,刊载于《中国文化月刊》第189期,1995年7月,页35~45。
  11. 江淑君:《论《六祖坛经》的“明心见性”与“解行双修”》,刊载于《中国文化月刊》第203期,1997年2月,页51~56。
  12. 何国铨:《曹溪与荷泽禅学之比较研究》,刊载于《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20卷第7期,1987年7月,页83~97。
  13. 林继平:《禅宗思想形成之阶段与方法:兼论禅宗与华严天台哲理之会通(上)》,刊载于《东方杂志》,第22卷第4期,1988年10月,页15~23。
  14. 林继平:《禅宗思想形成之阶段与方法:兼论禅宗与华严天台哲理之会通(下)》,刊载于《东方杂志》第22卷第5期,1988年11月,页27~37。
  15. 吴汝钧:《神秀禅与慧能禅》,刊载于《中国文化月刊》第156期,1992年10月,页66~74。
  16. 吴汝钧:《神会禅的概念与实践》,刊载于《中国文化月刊》第187期,1995年5月,页19~37。
  17. 金起贤:《从临济义玄之禅思想看中国禅宗哲学之诸特性》,刊载于《中国文化月刊》第178期,1994年8月,页84~114。
  18. 宗玉媺:《南北禅宗的融合》,刊载于《谛观》第66期,1991年7月,页179~199。
  19. 洪修平:《论佛教的中国化与禅宗研究》,刊载于《中国文化月刊》第142期,1991年8月,页29~43。
  20. 洪修平:《慧能南宗禅学思想辨义与新探》,刊载于(北京)《世界宗教研究(季刊)》第4期,1992年12月,页51~63。
  21. 洪修平:《略论玄学与禅学的相异互补与相通相摄》,刊载于《中国文化月刊》第161期,1993年3月,页40~60。
  22. 洪修平:《从宝志、傅大士看中土禅风之初成》,刊载于《中国文化月刊》第172期,1994年2月,页14~22。
  23. 洪修平孙亦平:《如来禅与中国佛教文化》,刊载于(北京)《中国哲学史(季刊)》第2期,1997年7月,页47~55。
  24. 高柏林:《坛经般若品试探》,刊载于《中国佛教》第29卷第10期,1985年10月,页8~14,
  25. 高柏园:《坛经般若品探义》,刊载于《中国文化月刊》第56期,1984年6月,页87~97。
  26. 高柏园:《坛经顿渐品中的顿悟与渐修》,刊载于《中国文化月刊》第65期,1985年3月,页33~48。
  27. 高柏园:《坛经心性论的哲学意义(1)》,刊载于《中国佛教》第31卷第1期,1987年1月,页4~9。
  28. 高柏园:《坛经心性论的哲学意义(2)》,刊载于《中国佛教》第31卷第2期, 1987年2月,页5~11。
  29. 高柏园:《坛经心性论的哲学意义(3)》,刊载于《中国佛教》第31卷第3/4期,1987年4月。页4~9。
  30. 高柏园:《坛经心性论的哲学意义(4)》,刊载于《中国佛教》第31卷第5期, 1987年5月。页5~10。
  31. 高柏园:《论六祖慧能的修养论——以“六祖坛经”为中心之讨论》,刊载于《中国佛教》第34卷第7期,1990年7月,页4~15。
  32. 祝平一:《从“肇论”、“坛经”论大乘空宗/禅宗的神秘主义:兼评道默林对大乘/禅宗神秘主义的构想》,刊载于《鹅湖》第14卷第10期,1989年4月,页30~36。
  33. 【日】柳田圣山 着,罗丽馨 译:《六祖坛经诸本集成解说》,刊载于《食货月刊》第7卷第4期,1977年7月,页184~188。
  34. 俞梅隐:《禅佛心法》,刊载于《道教文化》第3卷第7期,1983年3月,页26~38。
  35. 陈咏明:《信仰与理性——简论魏晋南朝的学术变迁及社会现象》,刊载于(北京)《世界宗教文化》,冬季号(总第8期),1996年月,页7~11,
  36. 陈荣波:《禅与老庄思想》,刊载于《中国佛教》第25卷第10期,1981年7月,页11~18。
  37. 陈荣波:《中国禅宗构成因素及其特质》,刊载于《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15卷第4期,1982年4月,页14~22。
  38. 陈荣灼:《本是无本》,刊载于《哲学杂志》第14期,1995年11月,页76~88。
  39. 劳思光:《哲学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刊载于《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卷第2期,1991年6月,页3~14。
  40. 黄俊杰:《孟子思维方式的特征》,刊载于《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卷第3期,1991年9月,页17。
  41. 黄伟伦:《论孟子“养气”与“存心”的工夫观》,刊载于 《孔孟月刊》第36卷第11期,1998年7月,页30~35。
  42. 傅伟勋:《胡适铃木大拙与禅宗真髓》,刊载于《海潮音》第66卷第2期,1985年2月,页5~17。
  43. 傅伟勋:《老庄、郭象与禅宗:禅道哲理联贯性的诠释学试探》,刊载于《哲学与文化》第12卷第12期,1985年12月,页2~18。
  44. 程石泉:《禅宗评论》,刊载于《中国文化月刊》第111期,1989年1月,页4~11。
  45. 冯耀明:《禅超越语言和逻辑吗?——从分析哲学观点看铃木大拙的禅论》,刊载于《当代》第69期,1992年1月,页64~81。
  46. 杨惠南:《慧能及其后禅宗之人性论的研究》,刊载于《哲学与文化》第14卷第6期,1987年6月,页24~36。
  47. 杨曾文:《“六祖坛经”诸本的演变和慧能的禅法思想》,刊载于《中国文化》第6期,1992年9月,页24~37。
  48. 温玉成:《禅宗北宗续探》,刊载于(北京)《世界宗教研究(季刊)》第2期,1985年6月,页73~79。
  49. 温金玉:《禅宗伦理思想初探》,刊载于(北京)《世界宗教研究(季刊)》第4期,1992年12月,页64~71。
  50. 郑学礼 着,释若学 译:《禅、维根斯坦与新正教神学:禅宗传达真理的问题》,刊载于《哲学与文化》第15卷第4期,1988年4月,页41~53。
  51. 郑学礼 着,骆一峰 译:《肯定、否定与禅的逻辑》,刊载于《哲学与文化》第15卷第6期,1988年6月,页43~52。
  52. 郑学礼 着,黎登鑫 译:《心理学、本体论与禅的解脱》,刊载于《哲学与文化》第17卷第2期,1990年2月,页154~163。
  53. 翟本瑞:《中国人“性”观初探》,刊载于《思与言》第33卷第3期,1995年9月,页27~75。
  54. 蒋年丰:《禅与心理分析之研究比较》,刊载于《中国文化月刊》第100期,1988年2月,页76~88。
  55. 潘重规:《敦煌六祖坛经读后管见》,刊载于《中国文化》第7期,1992年11月,页48~55。
  56. 潘桂明:《道生、慧能“顿悟”说的歧异》,刊载于《世界宗教研究》第2期,1989年6月,页80~87。
  57. 罗宗涛:《六祖慧能的禅学与中华文化》,刊载于《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12卷第9期,1979年9月,页60~68。
  58. 顾伟康:《评胡适的禅史研究——1969年争论“坛经”的回顾与思考》,刊载于《中国文化》第6期,1992年9月,页62~68。
  四 博硕士学位论文
  (按学位论文完成年度排序)
  1. 叶瑞卿:《从坛经看慧能思想》,珠海大学(香港),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1年。
  2. 胡顺萍:《六祖坛经思想之承传与影响》,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年。
  胡顺萍:《六祖坛经思想之承传与影响》,收录于 《师大国文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三号,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1989年,页3~154。
  3. 程国强:《坛经、慧能、顿悟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台湾),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年。
  4. 蔡琪惠:《百丈怀海禅师研究》,国立政治大学(台湾),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1年。
  5. 柯春銮:《希迁禅师思想及禅法研究》,国立中央大学(台湾),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1年。
  6. 杜保瑞:《论王船山易学与气论并重的形上学进路》,国立台湾大学(台湾),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3年。
  7. 黄俊威:《华严“法界缘起观”的思想探源——以杜顺、法藏的法界观为中心》,国立台湾大学(台湾),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3年。
  8. 程国强:《龙树、智顗、慧能之存在论》,能仁学院(香港),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3年。
  9. 李治华:《楞严经哲学之研究》,私立辅仁大学(台湾),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
  10. 李幸玲:《六朝神灭不灭论与佛教轮回主体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
  李幸玲:《六朝神灭不灭论与佛教轮回主体之研究》,收录于 《师大国文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九号,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1995年,页171~322。
  11. 元锺实:《慧能禅思想》,国立政治大学(台湾),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5年。
  12. 吕凯文:《当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缘起”“dhatu-vada”为中心的省察》,国立政治大学(台湾),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年。
  13. 刘鹤龄:《六祖慧能思想研究》,私立辅仁大学(台湾),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年
  14. 林芳敏:《“大乘止观法门”如来藏思想之研究》,私立华梵人文科技学院(台湾),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
  15. 赖惠芬:《佛所教空——龙树《中论》第十八品研究》,国立台湾大学(台湾),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
  五 研讨会论文
  (按发表人姓氏笔画数排序)
  1.【美】戴维查波尔(David Putney):《神秀、六祖坛经和道元的佛性论》,收录于 佛光山国际禅学会议筹备会 编辑:《佛光山国际禅学会议实录》,高雄:佛光山,1990年,页387~397。
  2. 方立天:《从达摩到慧能:禅法的演变》,收录于 慈光禅学研究所 主编:《一九九八年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台中:慈光禅学研究所,1998年10月,页75~86。
  3. 成中英:《六祖坛经之三十六对及其哲学意义》,收录于 佛光山 主编:《佛光山国际禅学会议实录》,高雄:佛光山,1990年,页365~369。
  4. 杜保瑞:《坛经的功夫观念》,收录于 华梵人文科技学院工业管理系 主编:《第一届禅与管理研讨会论文集》,1995年5月,页205~216。
  5. 杜保瑞:《功夫理论与境界哲学》,发表于 北京清华大学 主办“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1995年12月,北京。
  6. 杜保瑞:《禅宗功夫哲学的方法检讨》,收录于 财团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会 主编:《1996年佛学研究论文集(4)佛教思想的当代诠释》,台北:佛光文化事业公司,1996年,初版,页283~312。
  7. 高柏园:《由《齐物论》论儒佛会通的基本态度》,收录于 华梵大学哲学系 主编:《第三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年12月,页243~257。
  8. 【美】约翰乔金森(John Jorgensen):《南阳慧忠和坛经邪说》,收录于 佛光山 主编:《佛光山国际禅学会议实录》,高雄:佛光山,1990年,页314~324。
  9. 涂艳秋:《僧叡对空、有二说的会通》,收录于 华梵大学哲学系 主编:《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12月,页69~99。
  10. 郭朝顺:《“佛性”概念中的“有我论”与“无我论”》,收录于 高雄道德院 辑印:《1997年台湾青年宗教学者“宗教与心灵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7月,台北:国家图书馆,页97~122。
  11. 张月娥:《“模拟思维”与“析判思考”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之探究》,发表于 台湾哲学学会、东吴大学哲学系 主辨:“第二届博. 硕士研究生论文研讨会”,1997年12月。
  12. 杨士毅:《惠能禅学之分析与批判》,收录于 世界传播新闻学院共同科 主编:《中国人文思想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世界传播新闻学院,1993年5月,页106~133。
  13. 刘嘉诚:《《大乘密严经》判释》,发表于 高雄道德院 主办:“第二届宗教与心灵改革研讨会”,1998年12月,台北:清华大学月涵堂。
  14. 谢大宁:《佛教诠释的“语言转向”》,收录于 财团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会 主编:《第一届宗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高雄:财团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会,1996年1月,页191~222。
  15. 释济群:《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收录于 慈光禅学研究所 主编:《一九九八年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台中:慈光禅学研究所,1998年10月,页131~142。
  肆 其它类
  (按编著者姓氏笔划数排序)
  1. 丁福保 主编:《佛学大辞典》,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四版。
  2. 【德】布鲁格(W.Brugger) 编着. 项退结 编译:《西洋哲学辞典》,台北:华香园出版社,1992年,增订第二版。
  3. 吴汝钧 编着:《佛教思想大辞典》,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初版。
  4. 韦政通 主编:《中国哲学辞典大全》,台北:水牛出版社,1983年,初版。
  5. 【日】望月信亨 主编:《望月佛教大辞典》,台北:地平线出版社,1979年,影印二版。
  6. 陈兵 编着:《新编佛教辞典》,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4年,初版。
  7. 陈荣灼:《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名家vs.墨辩》,台北: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1992年,NSC80-0301-H-029-12F1。
  8. 【日】驹泽大学禅学大辞典编纂所 编:《禅学大辞典》,日本:大修馆书店,1977年,初版。
  9. 蓝吉富 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台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初版。
  10. 释慈怡 主编:《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初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