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论法藏对《大乘起信论》中“真妄和合”思想的探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廖宫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法藏对《大乘起信论》中“真妄和合”思想的探讨

  作者:廖宫凰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4年
  【文章标题】论法藏对《大乘起信论》中“真妄和合”思想的探讨
  【英文标题】A Study on Fa-tzang’s Ideology “The Harmonization of the True and the Delusive” from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 Mahāyāna
  【文章作者】廖宫凰
  【指导教师】张瑞良|释恒清
  【文章页数】158 页
  --------------------------------------------------------------------------------
  【中文关键词】真妄和合|大乘起信论|法藏|清净和合|真妄|清净心有染
  【英文关键词】the harmonization of the true and the delusive ;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 Mah& ;
  #257 ; y& ; #257 ; na ; Fa-tzang ; the harmonization of purity and defilement ;
  the true and the delusive ; the pure mind contains the delusive
  【中文摘要】
  本论文以《大乘起信论》的“真妄和合”思想为研究主题,通过《起信论》注疏家法藏大师所提出的诠释架构及观点─“真如不变随缘、无明无体即空有用成事”,掌握“真”、“妄”一体两面的关系,进行深入而有系统的探讨与分析;文中包括“真妄和合”观念之探原、“真妄和合”思想成立之基础,与“真妄和合”义理的实际功能,以及其落实在现象层面上的运作方式。最后,再从与《起信论》之相较中,突显出法藏诠释之特色与价值。
  “真妄和合”,顾名思义,涉及真实与虚妄间关系的探讨。此一思想的发展,大略是从早期如来藏系经典《胜鬘经》,以如来藏为对象,提出法身与烦恼之离而不离的关系开始;之后,《楞伽经》结合唯识思想,则提出染、净和合的“如来藏识藏”观念;到了《大乘起信论》更直接以“众生心”为对象,探讨清净自性与烦恼染污之间的关系,而提出“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的“阿黎耶识”观念,继续加以说明。虽然这些说法,都在解释、说明真实清净与虚妄染污之间的关系,但是,各自所强调的方向与重点,则有所不同;其大致的趋向是:从强调染、净分离的主客关系,转换成强调性相不离的和合关系。
  至于法藏注疏《起信论》时,乃特别将“阿黎耶识”释之为“真妄和合识”,并且从本末一体、性相融通的立场提出“真如不变随缘”、“无明无体即空有用成事”的观点,分别由真实和虚妄二个面向来说明“真妄和合”的成立基础。具体而言,由真实面来说,“不变”必须搭配“随缘”,亦即心性不生不灭,而相应于心的相用则是随缘生灭变化:是为“真妄和合”之一义;从虚妄面而言,“有用成事”必须搭配“无体即空”,然后才能成立“妄真和合”的说法。此外,还认为在生灭门中“本觉”之清净功德,可作为“真妄和合识”之功能与作用,得以开展的基础。
  在“真妄和合”成立的前提上,真妄和合之阿黎耶识,中含“觉”与“不觉”的功用,乃皆是真、妄和合之后的结果。所以法藏透过分解之方式,由“真”、“妄”一体两面的角度,分析“觉”和“不觉”所呈现出来的净用和染用:就“依真起妄”的染法形成过程,乃是真如显现、无明为助缘的真如缘起历程;而就“息妄显真”的始觉返流过程,则强调众生内在的本觉熏力以及妄法在息妄过程中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然而,不论是《胜鬘经》、《楞伽经》、《起信论》或是法藏,皆无法圆满说明“清净心有染”的难题。笔者以为,原因是此问题设立的意义和价值,不只在于如何去解释,而在于其乃是众生得以透过思惟而澈悟实相的一个实践方法和路径。
  【英文摘要】
  As in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 Mahāyāna, there is the concept that within all sentient beings lies the mind, a harmonization of the two dualities, the true and the delusiv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and the analyzing structure used by Fa-tzang (an annotator of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 Mahāyāna), the Suchness (tathatā) does not change and yet accords with conditions, and Ignorance (avidyā) is empty in essence, with phenomena constructed within. Based on his methodology, the dualities of the true and the delusive are not only two separate ideas, but are deluded from the same source, the Suchness. The concept of “harmonization of the true and the delusive” will be systematically and meticulously discussed, analyzing its genealogy, basis, and function. Finally, it will be compared with the similar idea within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 Mahāyāna, while highligh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 of Fa-tzang’s ideology.
  “The harmonization of the true and the delusive” engag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rue Reality (Suchness) and the delusive phenome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concept, the earliest occurrence can be found in the Śrīmālādevī-sūtra, which belongs to the series of sutras regarding Tathāgatagarbha.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harmakāya and vexations, with respect to separation and non-separation within Tathāgatagarbha, are first mentioned in this sutra. Later, in Lankāvatāra-sūtra, the concept of vijñāptimātra is merged to form the concept of the harmonization of purity and defilement, otherwise known as “ālaya-vijñāna”. Up until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 Mahāyāna, the concept of minds being deluded from the Suchness was mainly discussed. In additi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ure self-nature and the afflicted defilements were directly explicated, and then even further elaborated was the concept of ālaya-vijñāna, where the arising and ceasing phenomena are deluded from the essence, which is neither arising nor ceasing and remains unchanged. Essentially, they are still one, the “harmonization” from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 Mahāyāna, which can also be interpreted as “non-difference.” Though they may be one, the delusive phenomena are delusively different from the pure, undeluded essence; therefore, we can interpret the “difference” as “not one.” Though what mentioned above is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rue purity and the delusive defilements, the emphasis varied; the focuses were the same, being the harmonization of purity and defilement, while the ways of explaining were different, a shift from the separation of the two ideas─the purity in essence and defilement in phenomena─to their harmonization.
  When Fa-tzang annotated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 Mahāyāna, he particularly explained “ālaya-vijñāna” as the consciousness of harmonization of the true and the delusive.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harmonizing the essence and the phenomena as a whole, he raised the concepts that the Suchness (tathatā) does not change and yet accords with conditions, and Ignorance (avidyā) is empty in essence, with phenomena constructed within. Then he explained the harmonization in two dimensions, the true and the delusive. In other words, speaking in the dimension of the true, the unchanging essence goes along with conditions. We can also say that our True Mind is neither arising nor ceasing, and functions as the phenomena, with different conditions. It is the meaning of “the harmonization of the true and the delusive.” However, speaking in the dimension of the delusive, “phenomena being constructed” should be based on the Emptiness of the essence. Therefore, the harmonization of the true and the delusive can be constructed. Besides, in the gate of samsāra, he also thinks that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consciousness─of the harmonization of the true and the delusive─to function comes from the undefiled phenomena of the original enlightenment.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concept of the harmonization of the true and the delusive can be constructed, ālaya-vijñāna consists of the functions of enlightenment and non-enlightenment; in other words, it is the result of integrating the true and the delusive. Thus, Fa-tzang uses “the true” and “the delusive” to analyze the pure function of enlightenment, and the defiled function of non-enlightenment, in a deconstructing way.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filement formation, the Ignorance plays the role of the helper to assist the delusive occurrence of the Suchness. The delusive occurs on the basis of the true.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process of returning to nirvāna (actualized enlightenment), the positive function of the defilement and the inner influence of the original enlightenment possessed by every sentient being are emphasized. The delusive extinguishes as the true reveals.
  However, neither the Śrīmālādevī-sūtra, the Lankāvatāra-sūtra,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 Mahāyāna, nor Fa-tzang’s idea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e pure mind contains the delusive” perfectly.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value and the meaning in raising the question is not only to solve or explain it, but also to provide sentient beings with ways to cultivate themselves and become enlightened, knowing the Reality.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序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之提出1
  第二节 当代研究成果回顾和相关文献之说明7
  第三节 研究方法、范围与资料 10
  第四节 论文架构说明 11
  第二章 “真妄和合”观念之探原 13
  第一节 《胜鬘经》的“和合”思想 15
  一、如来藏三义16
  二、清净如来法身与烦恼的关系20
  三、生死涅盘依如来藏23
  第二节 《楞伽经》的“和合”思想 26
  一、如来藏之定义及其特性27
  二、染净和合的“如来藏识藏31
  三、流转和转依的问题35
  第三节 《大乘起信论》的“和合”思想 37
  一、“阿梨耶识”之文意初探39
  二、不生不灭之如来藏40
  三、如来藏与烦恼和合?非一非异42
  四、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的阿梨耶识46
  第三章 从法藏的诠释进探“真妄和合”思想之成立基础 51
  第一节 真如:不变?随缘 54
  一、真如不变义55
  二、真如不变与随缘之关系59
  第二节 无明:事用?即空 62
  一、何谓“无明”62
  二、无明“有体”还是“无体”64
  三、无明以“空”为体67
  四、“无明”在“真妄和合”关系中的定位70
  第三节 本觉自德 70
  一、本觉与真如71
  二、觉与法身74
  三、从真如面向解释“本觉”义:翻对妄染显自德76
  四、从无明面向解释“本觉”义:能反对诠示性功德82
  五、“本觉”在“真妄和合”思想中的定位85
  第四章 从法藏之诠释进论“真妄和合”的功能与作用 87
  第一节 根本不觉:真如体上的虚妄法 88
  一、根本不觉与枝末不觉89
  二、从无明面向解释“根本不觉”义:覆真理91
  三、从真如面向解释“根本不觉”义:隐自真体96
  第二节 枝末不觉:真如显现、无明为缘之“依真起妄”历程 99
  一、从无明面向解释“枝末不觉”义:成妄心99
  二、从真如面向解释“枝末不觉”义:显现妄法 106
  第三节 始觉:真如内熏、妄心起净之“息妄显真”历程108
  一、始觉与本觉、不觉 109
  二、从真如面向解释“始觉”义:内熏无明起净用 111
  三、从真如面向解释“始觉”义:能知名义成净用 119
  第五章 法藏诠释思想之特色与检讨123
  第一节 法藏诠释思想之特色123
  第二节 法藏诠释思想之检讨与省思134
  第六章 结论 139
  参考书目 147
  --------------------------------------------------------------------------------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Ι、中文部分
  一、古典文献
  (一)〈大乘起信论〉部分
  马鸣菩萨造 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大正藏》册32。
  ───唐?实叉难陀译《大乘起信论》,《大正藏》册32。
  隋?慧远《大乘起信论义疏》,《大正藏》册44。
  新罗?元晓《起信论疏》,《大正藏》册44。
  ───《大乘起信论别记》,《大正藏》册44。
  唐?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大正藏》册44。
  ───《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记》,《大正藏》册44。
  唐?昙旷《大乘起信论略述》,《大正藏》册85。
  ───《大乘起信论广释》,《大正藏》册85。
  唐?宗密《大乘起信论疏科文》,《佛教大藏经》册67。
  ───《大乘起信论疏注》,收编于《大乘起信论等八种合刊》,台
  南:昱庆出版社,1993年。
  宋?子璇《起信论疏笔削记》,《大正藏》册44。
  明?真界《大乘起信论纂注》,收编于《大乘起信论等八种合刊》,台
  南:昱庆出版社,1993年。
  明?德清《起信论直解》,收编于《大乘起信论等八种合刊》,台南:昱
  庆出版社,1993年。
  明?智旭《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大正藏》册44。
  (二)法藏著述
  唐?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大正藏》册35。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大正藏》册45。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大正藏》册45。
  ───《华严经义海百门》,《大正藏》册45。
  ───着,承迁注,《华严经金狮子章注》,《大正藏》册45。
  (三)佛经和论典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册9。
  ───《大方等如来藏经》,《大正藏》册16。
  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册25。
  ───《中论》,《大正藏》册30。
  刘宋?慧严等编《大般涅盘经》,《大正藏》册12。
  刘宋?求那拔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册2。
  ───《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藏》册12。
  梁?真谛译,《佛性论》,《大正藏》册31。
  后魏?菩提流支译《佛说不增不减经》,《大正藏》册16。
  ───《入楞伽经》,《大正藏》册16。
  后魏?勒那摩提译《究竟一乘宝性论》,《大正藏》册31。
  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册10。
  ───《大乘入楞伽经》,《大正藏》册16。
  唐?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大正藏》册17。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大正藏》册16。
  唐?玄奘译《解深密经》,《大正藏》册16。
  ───《阿毗达磨俱舍论》,《大正藏》册29。
  ───《成唯识论》,《大正藏》册31。
  ───《异部宗轮论》,《大正藏》册49。
  唐?不空译《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大正藏》册13。
  (四)其它佛教典籍
  隋?慧远撰《大乘义章》,《大正藏》册44。
  隋?费长房所编《历代三宝记》,《大正藏》册49。
  隋?法经等编《众经目录》,《大正藏》册55。
  隋?智者《法界次第初门》,《大正藏》册46。
  唐?澄观《华严经疏》,《大正藏》册35。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大正藏》册36。
  唐?窥基撰《成唯识论述》,《大正藏》册43。
  ───《异部宗轮论疏述记》,《卍续藏经》册83。
  唐?宗密述《注华严法界观门》,《大正藏》册45。
  ───《禅源诸诠集都序》,《大正藏》册48。
  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大正藏》册50。
  唐?灌顶《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册33。
  唐?湛然《法华玄义释签》,《大正藏》册33。
  ───《法华文句记》,《大正藏》册34。
  唐?圆测《解深密经疏》,《卍续藏经》册34。
  唐?吉藏《胜鬘宝窟》,《大正藏》册37。
  ───《中论疏》,《大正藏》册42。
  宋?师会述《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大正藏》册33。
  二、学术专书
  方立天《法藏》,台北:东大出版社,1991年。
  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上)》,台北:黎明文化,1983年。
  ───《华严宗哲学(下)》,台北:黎明文化,1983年。
  王海林释译《胜鬘经─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67》台北:佛光文化,1997年。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一)》,台北:正中书局,1968年。
  ───《佛性与般若(上)》,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
  ───《中国哲学十九讲》,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9年。
  吕 澄《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事业,1982年。
  ───《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事业,1982年。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台北:里仁书局,1998年。
  吴汝钧《佛学研究方法论(上)》,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6年。
  ───《佛学研究方法论(下)》,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6年。
  ───《印度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中国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杜继文《大乘起信论全译》,收录于《中国古代哲学名著全译丛书》第二
  册,四川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
  高振农《大乘起信论校释》北京:中华出版,1992年。
  张曼涛编《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
  韦政通编《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台北:水牛出版社,1987年。
  傅伟勋《从创造的诠释到大乘佛学》,台北:东大出版,1990年。
  杨政河《华严经教与哲学研究》,台北:慧炬出版,1980年。
  刘贵杰《华严宗入门》,台北:东大出版,2002年。
  霍韬晦《绝对与圆融》,台北:东大出版,1986年。
  阎 韬释译《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33》高
  雄:佛光出版社,1996年。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台北:佛光文化,1997年。
  ───释译《楞伽经─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66》高雄:佛光出
  版社,1996年。
  释印顺《大乘起信论讲记》,新竹:正闻出版社,1990年。
  ───《以佛法研究佛法》,新竹:正闻出版社,1990年。
  ───《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正闻出版社,1990年。
  ───《印度之佛教》,新竹:正闻出版社,1992年。
  ───《如来藏之研究》,新竹:正闻出版社,1992年。
  ───《摄大乘论讲记》,新竹:正闻出版社,1992年。
  ───《中国佛教论集》,新竹:正闻出版社,1992年。
  ───《胜鬘经讲记》,新竹:正闻出版社,2000年。
  释恒清《佛性思想》,台北:东大出版,1997年。
  释圆瑛《大乘起信论讲义》,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释宝静《大乘起信论演义》,南投:中台文教基金会,1998年。
  龚 隽《大乘起信论与佛学中国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三、翻译著作
  木村清孝《中国华严思想史》李惠英译,收入于傅伟勋、杨惠南主编《现代佛学丛书》,台北:东大出版,1996年。
  田养民《大乘起信论如来藏缘起之研究》杨白衣译,台北:地平线出版社,1978年。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李世杰译,收入于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68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年。
  汤次了荣《大乘起信论新释》丰子恺译,香港:佛典刊行社,1978年。四、博硕士学位论文
  尤惠贞〈《大乘起信论》如来藏缘起思想之探讨〉,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0年。
  朱 莉〈《大乘起信论》二疏比较:《海东疏》与《贤首疏》的对比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系硕士论文,2000年。
  何国铨〈《大乘起信论》之研究〉,香港:香港大学新亚研究所哲学组,1976年。
  岑咏芳〈《楞伽经》如来藏藏识一体二名之辨〉,香港:香港大学新亚研究所,1976年。
  李世镇〈法藏之法界缘起思想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年。
  唐慧敏〈《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之研究〉,台北: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
  硕士论文,1982年。
  孙富支〈《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0年。
  张超雄〈《罗马书》与《大乘起信论》之比较:“罪”和“无明”为中心〉,台北: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
  黄俊威〈华严“法界缘起观”的思想探源─以杜顺、法藏的法界观为中心〉,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3年。
  杨维中〈心性与佛性-中国佛教心性论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1998年),收于《中国佛教学术论典─《法藏文库》硕博士学位论文》册16,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赵仪文〈《大乘起信论》人生论之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74年。
  刘玉荣〈《大乘起信论》“一心”概念之研究:以元晓《海东疏》之诠释为中心〉,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年。
  龚 隽〈《大乘起信论》与佛学中国化〉《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1993年》,收于《中国佛教学术论典─《法藏文库》硕博士学位论文》册31,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五、期刊论文
  (一)中文单篇论文
  尤惠贞〈依“一心开二门”之思想架构看天台宗“一念无明法性心”之特殊涵义〉,《中华佛学学报》第10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7年7月,页341-362。
  牟宗三〈《大乘起信论》之“一心开二门”〉,收录于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9年,页283-311。
  吴汝钧〈如来藏思想〉,收录于吴汝钧《印度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吴言生〈论《大乘起信论》对禅思禅诗的影响〉,《普门学报》第3期,2000年5月,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会,页140-179。
  吕 澄〈起信与禅--对《大乘起信论》来历的探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5册,1980年5月。
  李健生着〈《大乘起信论》的“心”之概念及有关问题的研究〉吴汝钧校订,《谛观》第73期,台北:谛观杂志社,1993年4月,页99-138。
  杜正民〈如来藏研究小史─如来藏学书目简介与导读(上)〉,《佛教图书馆馆讯》第11期,嘉义:香光尼佛学院图书馆,1997年9月,页32-52。
  ───〈如来藏研究小史─如来藏学书目简介与导读(下)〉,《佛教图书馆馆讯》第12期,嘉义:香光尼佛学院图书馆,1997年12月,页37-63。
  ───〈当代如来藏学的开展与问题〉,《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3期,台北:台大佛学研究中心,1998年7月,页243-280。
  杜保瑞〈《大乘起信论》的功夫理论与境界哲学〉,《普门学报》第10期,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2年7月,页177-222。
  ───〈《楞伽经》的知识意义探究〉,《第十二届国际佛教教育文化研讨会专辑》,台北:华梵大学,2002年,页138-156。
  陈荣灼〈“即”之分析─简别佛教“同一性”哲学诸型态〉,刊载于《国际佛学研究(年刊)》创刊号,台北:灵鹫山出版社,1991年,页1-22。
  陈沛然〈《胜鬘经》之空不空如来藏〉,《鹅湖》第20卷,第9期,页2-8。
  郭勤正〈大乘起信论“无明说”给人的启示〉,《慧炬》第234期,台北:慧炬杂志社,1983年12月,页4-8。
  张春波〈心性本净与心性本觉─吕澄先生在佛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文史知识》,1987年11月。
  黄夏年〈《大乘起信论》研究百年之路〉,《普门学报》,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11月,页233-267。
  傅伟勋〈《大乘起信论》义理新探〉,《中华佛学学报》第3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0年4月,页117-145。
  程恭让〈牟宗三《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说辨正〉,《哲学研究》第12期,1999年12月,页59-66。
  智 铭〈谈无明与明〉,《内明》第158期,香港:内明杂志社,1985年5月,页22-28。
  叶阿月〈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比较诸经论的心性清净说〉,《文史哲学报》第 23期,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1974年10月,页117-184。
  杨维中〈本净、本寂与本觉─论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印度渊源〉,《普门学报》第11期,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2年9月,页23-49。
  ───〈论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基本特征〉,《宗教哲学》第1期〈=27期〉,2002年1月,页137-160。
  ───〈论华严宗的染净善恶观与妄尽还源的修行路径〉,《妙林》第12卷4月号,高雄:妙林杂志社,2000年4月,页51-62。
  ───〈本体之性与主体之心如何可能合一 --《大乘起信论》心性思想论析〉,《哲学与文化》第342期,台北:哲学与文化月刊杂志社,2002年11月,页999-1008。
  廖明活〈华严宗性起思想的形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6期,1995年3月,页31-56。
  赵亮杰〈见思、尘沙、无明、同断耶?异断耶?〉,《普门杂志》第18期,高雄:佛光出版社,1981年3月,页19-24。
  赵仪文〈从《大乘起信论》论“无明”之起源〉,《哲学与文化》第23期,页43-47。
  刘嘉诚〈禅宗的藏识思想与体用论〉,《正观杂志》第15期,台北:正观杂志社,2000年12月,页34-59。
  邓克铭〈法藏之心识观的特色〉,《中华佛学学报》第9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6年7月,页243-260。
  霍韬晦〈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从思想史上考察〉,收录于霍韬晦《绝对与圆融》,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页250-274。
  赖贤宗〈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及元晓与见灯的相关述记关于一心开二门的阐释:以法藏,元晓与见灯关于如来藏说与唯识思想的交涉的讨论为中心〉,华梵大学第五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2001年5月,页179-239。
  ───〈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及元晓与见灯的相关述记关于一心开二门的阐释〉,《中华佛学学报》第14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2001年9月,页267-291。
  ───〈《楞伽经》与如来禅〉,《狮子吼》第33卷,第1期,1994年1月,页15-18。
  释印顺〈宋译《楞伽》与达磨禅〉,收录于《中国佛教论集》,新竹:正闻出版社,2002年,页73-88。
  ───〈《起信论》与扶南大乘〉,《中华佛学学报》第8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5年7月,页1-16。
  释恒清〈《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论〉,收录于台大哲学系主编《中国人性论》,1990年,页210-230。
  ───〈《宝性论》的如来藏思想〉,收录于释恒清《佛性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页79-143。
  ───〈《佛性论》的佛性说〉,收录于释恒清《佛性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页148-206。
  ───〈“批判佛教”驳议〉,《国立台湾大学哲学论评》第24期,台北:台湾大学哲学系,2001年1月,页1-46。
  释圣严〈印顺长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论─以《大乘起信论讲记》为主〉,《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2000年5月,页1-12。
  释惠敏〈阿赖耶识之“无明、爱结、有识之身”经证考察〉,《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2000年5月,页105-122。
  释法舫〈阿赖耶识缘起与如来藏缘起之研究〉,收编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5册,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11月,页97-146。
  (二)翻译之单篇论文
  一色顺心着〈华严的真妄说与《起信论》〉梁国真译,《国际佛学译粹》第2期,台北:国际佛学研究中心,1992年5月,页62-70。
  吉津宜英着〈关于法藏的《大乘起信论义记》〉梁国真译,《国际佛学译粹》第2期,台北:国际佛学研究中心,1992年5月,页56-62。
  高峰了州着〈法藏大师及其华严教学之成立〉释慧岳译,《佛光学报》第4期,台北:佛光文化,1979年6月,页113-137。
  铃木大拙著〈大乘佛教与《楞伽经》〉郭昙昕译,《中国佛教》第23卷第5期,台北:中国佛教社,1979年2月,页21-26。
  六、工具书
  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8年。
  台湾教育部编《国语辞典》,台北:教育部国语教育推行委员会,1998年。
  详见(http://www.edu.tw:81/clc/dict/)。
  高观庐编《实用佛学辞典》,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2001年。
  释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光盘版?第二版),台北:佛光文化事业,2000年。
  释惠敏、释齌因编译《梵语初阶》,台北:法鼓文化,1996年。
  II、外文部分
  一、学术专书
  (一) 英文
  Hookham, S. K., The Buddha Within: Tathāgatagarbha Doctrine According to the Shento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Ratnagotravibhāg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1.
  Lai, Whalen W.,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Mahāyāna: A Study of the Unfolding of Sinitic Mahāyāna Motifs, Harvard University, 1975.
  (二) 日文
  (略)
  二、期刊论文
  (一) 英文
  Gregory, Peter N., 〝The Problem of Theodicy in the Awakening of Faith,〞 Religious Studies, Vol. 22, pp.63-78.
  Lai, Whalen W., 〝Hu-Jan Nien-Ch'i (Suddenly a Thought Rose): Chinese Understanding of Mind and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 3, No. 2, 1980, pp.42-59.
  (二)日文
  (略)
  三、工具书
  Hart, George L., A Rapid Sanskrit Method,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