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动中禅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恒毓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动中禅研究

恒毓[1]

  【摘要】 动中禅是新兴的佛教禅法,迄今为止,在中国还不为人所知。本文[2]首次从学术的角度对动中禅进行了剖析,以方便人们的了解和把握。本文的论述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动中禅的产生、现状、特点与启示,相信对人们认识动中禅能够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线索。此外,本文还区分了动中禅与传统禅法的区别所在,应当对于禅学修炼者和爱好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动中禅 禅法 修炼 开悟 解脱

  动中禅[3]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禅法,它源于泰国,传播于西方,是当今世界上相当流行的佛教禅法之一。

一 动中禅的产生

  我们说动中禅是源于泰国,是因为动中禅作为一种禅法最早出现于泰国,它的创始人也是来自泰国。

  根据在美国东海岸、西海岸和台湾设有分部的理海佛教会[4]邻虚藏经阁的《隆波田·吉塔苏活小传》记载,动中禅的创始人是泰国的隆波田·吉塔苏活[5]。他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却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1911年,他出生在泰国Loei省;1988年,他虽然患了恶性淋巴癌,但去世时显得非常平静。“On September 13, 1988 at 6:15 PM., he passed away calmly at the age of seventy-seven in a hut on Koh Buddhadhamma, Tabb Ming Kwan, Tambol Gudpong in Loei Province.”[6]这便是后人对他的最后状态的如实描述。

  隆波田·吉塔苏活之所以要创立动中禅,我认为,其中存在着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隆波田·吉塔苏活的佛教背景的原因;其二,是隆波田·吉塔苏活自身性格的原因。

  关于前者,是因为隆波田·吉塔苏活一直同佛教有深厚的缘分。据说,他出生在泰国的一个小乡村,自幼就失去了父亲,一方面没有学校可以读书,一方面也没有钱供他读书,而且,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很小就和母亲一道下地劳动。十一岁的时候,他到村子的寺庙里学佛。在那里,他和自己当和尚的叔父一起度过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是在那个时候,他才开始学习老挝文的经典和当地的古代典籍,同时也开始修学各种禅法,诸如数息观等等。二十岁的时候,根据当地的风俗,他到寺庙里出家,当了半年的和尚。此间,他继续修学禅法。还俗以后,他很快成了本村的佛教领袖,经常带领大家进行佛教实践。他的传记中这样写道:

After returning to lay life, he was married at twenty-two and had three sons. In his village, he was always a leader in Buddhist activities and was highly respected and chosen to be the head of the village on three different occasions. Despite of heavy responsibilities, he continued his meditation practice regularly.[7]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群众基础和持之以恒的有规律的禅修实践,他才能够产生出无尽的动力,促使他不断地进行禅修的探索,以满足群众和自身修行的需要。

  关于后者,是因为他通过自己多年的佛教修行之后发现了当前所流行的禅法的致命弱点:它无法使人真正解脱!该传记中这样写道:

He had opportunities to meet several meditation masters and his enthusiasm in pursuing Dhamma (the Truth) continued to strengthen. Furthermore, he began to realize that many years of being good,making merit, and practicing various methods of meditation had not liberated him from his anger. Finally, he determined to start searching for the way out.[8]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说,他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禅门宗匠,并继续强化自己的禅修活动。但是,这样的禅修最终使他意识到了自己多年来一直奉行的行善、做功德、修各种禅法等等都无法使他真正从暴烈的脾气中解脱出来。于是,他决心自己探索一条解脱的道路。

  探索解脱的道路,这是修行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个佛教领袖,隆波田·吉塔苏活对新的解脱道路的探索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同时也是为了那些信任自己的父老乡亲。而为了探索这样的一条道路,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In 1957, when he was nearly forty-six, he left his home with firm determination not to return unless he found the Truth. He went to Wat Rangsimukdaram, Tambol Pannprao, Amphur Tabon in Nongkai Province (Amphur Srichiengmai at present) and practiced a simple form of bodily movements except that he did not follow the recitation of the words "ting-ning" (moving-stopping) like others did. What he did was only being aware of the movements of the body and mind. Within a couple of days, on the early morning of the eleventh day of the waxing moon, the eighth month of 1957, his mind reached the End of Suffering completely without traditional rituals or teachers.[9]

1957年,将近四十六岁的隆波田·吉塔苏活开始了他的探索。他发誓:如果找不到真理,就一辈子也不回家!

  不过,可能是缘分成熟的缘故,他只是留意观察自己的身心活动,用了没几天,于1957年8月第11天的早晨,在没有导师指导和没有宗教仪式作背景的情况下,他突然断除了一切烦恼,达到了功德的圆满!

  最初,他将自己悟到的东西传授给自己的妻子和亲戚。但为了能够使更多的人修学自己的禅法,他决定放弃家庭,并于1960年2月3日又重新获得了僧人的资格。

  有了这个资格和高深的禅法造诣,他的禅法很快就在国内外传播了开来。而他自己,虽然健康状况一直不佳,但他一直非常积极地推广自己的禅法,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His teachings were spreading across the country as well as outside. He devoted his life to the teaching of Dhamma despite his poor health. He was diagnosed to have stomach cancer (malignant lymphoma) in 1982. In spite of his illness he continued his work actively and incisively until the end of his life.[10]

这便是后人对他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 动中禅的现状

  自从动中禅问世以后,它便以相当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

  起初,也就是在隆波田·吉塔苏活于1957年悟道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只是在自己的家人和亲戚中传授自己的禅法。但是,当他于1960年重新获得僧人的资格后,他的禅法的影响范围便形成了燎原之势。如今,在泰国,在北美,在台湾,都有相当数量的信众在修习动中禅。不仅如此,各地还建有动中禅修习机构和专门支持动中禅活动的基金会。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动中禅在各地的活动情况。

  在泰国,为了方便人们的修学,位于首都曼谷附近的南来寺和隆波田·吉塔苏活基金会在每月的第二个星期五都要举办动中禅禅七,免费向所有的禅法修炼者开放。

  在台湾,位于台北的奥克南禅修中心觉有情工作室也经常组织有关动中禅的活动,并设法将动中禅从外文翻译成中文,以便使台湾的修炼者把握和接受。

  在美国,动中禅显得格外活跃。下面的时间表是美国理海佛教会1997年的日常作息安排[11]:

6:00
Wake up

6:30 - 7:30
Meditation

7:30 - 8:30
Breakfast

8:30 - 10:00
Meditation

10:00 - 10:30
Tea and Question & Answer Period

10:30 - 11:30
Meditation

11:30 - 1:00
Lunch

1:00 - 3:00
Meditation

3:00 - 3:30
Tea and Dharma Talk

3:30 - 5:30
Meditation

5:30 - 7:00
Dinner

7:00 – 9:30
Meditation and Private Interviews

在理海佛教会那里,人们除了每天按时修炼之外,还经常举办动中禅讲座和禅七。具体如下表[12]所示:

Date
Program
Contact

June 17
Holistic Arts Studio, 560 Main Street, Stroudsburg

6:00 - 7:15 pm Open to the public. Donation requested.

*Whenever schedule permits.. Luangpor Thong will continue these Tuesday workshops through October

June 27 – 29
Kirkridge Center, Bangor, PA

Fri. June 27: 7:00 pm - 10:00 pm Introduction

Sat. June 28: 7:00 am - 10 00 pm

Sun. June 29: 7:00 am - 4:00 pm
Ann Francois (717)588-9793

July 12
Universal Church, Ridgefield, Connecticut
Mike Bresnan (202)894-8138

July 18 – 25
Cherry Valley Retreat Center, Saylorsburg
Tom Young (717)992-5338 or

Ann Francois (717)588-9793

Aug. 9
Universal Church, Ridgefield, Connecticut


Aug. 16 - 18
Honesdale, PA
Betty Caruth: (717)253-8060

Aug. 22-29
Cherry Valley Retreat Center, Saylorsburg
Tom Young or

Ann Francois

Sep. 8 - 12
Omega Institute, Rhinebeck , New York
1-800-944-1001

Oct. 3 - 5
Kirkridge Center, Bangor, PA

Same schedule as above
Michael Kulick: (610) 588-6434

Oct. 8, 10, 11
Tibet House, New York. Information to follow.

这些数据表明,在美国的许多地方,包括一些美国的大学,人们都能比较容易地接触到动中禅的讲座和有关的修炼者。

  美国动中禅的主要负责人是Mike Bresnan和Ann Francois,但由于动中禅的创始人隆波田·吉塔苏活已经圆寂,目前在全世界最有影响的指导该禅法的导师是一位来自泰国的 Luangpor Thong Abhakaro大师[13]。他经常在世界各地的动中禅修炼基地做报告,回答人们的种种疑问,带领修炼者进行动中禅的实践活动。Luangpor Thong Abhakaro 大师的开示和报告被人们记录以后形成了几篇在动中禅修炼者当中很有影响的作品,诸如《天堂在心中,地狱在心中》[14]和《人与念》[15]等。

  当然,动中禅的典籍还不只是这些,在Luangpor Thong Abhakaro之前,隆波田·吉塔苏活已经有三部作品:《自觉手册》[16]、《导师与教法》[17]和 《超越文字,超越经典》[18]。此外,在动中禅修炼中流传的还有《动中禅入门》[19]、《隆波田·吉塔苏活小传》[20]、《逆流》[21]和《葛拉玛经》[22]等等。以上的这些文字资料便是动中禅的所有文献。

  值得一提的是,几年前,我曾经听过法国一行禅师的报告。他出生于越南,这些年一直在法国传教,并经常到世界各地去讲法。在他的弟子中,为他做翻译的就是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当时,他明确主张行、住、坐、卧不离禅定,提出了各种名称的禅法,诸如水果禅、行路禅等等。他的一部著作,名称就叫《行禅》。行禅的一个特点,是于行走中进行禅观,最终达到开悟之目的。我当时只是觉得他的禅法很简单,所以能够在法国人中流传开来,并不知他的禅法是何人所创。如今我才发现,虽然一行禅师没有说他的禅法是动中禅,但是可以肯定,他的行禅不是他自己所发明的,而应当是流传于法国的一种动中禅。

三 动中禅的特点

  在当今的世界上,人们总是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总想寻求解脱的办法。基于这一现实的需要,各种宗教和各种禅法便有了存在的深厚土壤。仅仅在佛教当中,自古以来,经典所提到的禅法就不计其数。根据佛教的说法,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诸佛有八万四千法门使之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佛教的许多禅法如今都无人问津了。比如,中国佛教丛林基本上都是禅林,传统上都是以禅修为中心的修行场所,可如今却往往连禅堂都没有,喜欢禅修的更是寥寥无几,更不要说有多高的禅法造诣了。与此多数禅法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动中禅尽管才只有不到五十年的历史,但它已经向世人证明了它的价值所在,证明了它的生命力的顽强。这正如《动中禅入门》中所介绍的那样:世界越来越复杂,禅法越来越重要,而作为泰国佛教重要人物的隆波田·吉塔苏活向世人揭示了一条全新的禅修途径。《动中禅入门》[23]说:

In today's complex and hectic world, meditation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for those who seek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balance. Many teachers, mostly from the East, provide many different forms of meditation. Some teachers use breath-counting and breath-concentration. Others teach concentration on a mantra or a koan. Some tell their students to visualize a religious image or some form of light or color. These methods all share the same central theme -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mind.

Luangpor Teean, an important teacher in the world of Thai Buddhism, introduced a new way of looking at and practicing meditation - Dynamic Meditation.

  那么,动中禅究竟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特点呢?

  我认为,除了具有一般禅法的基本功能之外,动中禅的特点应当从这么两个方面来把握:其一,动中求静;其二,不拘形式。

  所谓动中求静,说的是动中禅不像其它禅法那样专门于静中求禅定、开智慧,它不要求修炼者于寂静处独处,相反,它往往需要修炼者自己创造一些动的环境,以此来推动禅法的修炼。

  隆波田·吉塔苏活认为:人们平时都是以种种自幼养成的观念和印象来看待周围事物的,而那样的观念和印象往往就是贪、瞋、痴产生的根源;人人都有贪、瞋、痴,如果用道德规范的力量来阻止人们贪、瞋、痴的外露或者用传统的通过一定形式的禅定功夫而使之保持平静,虽然能够起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事实上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要想使问题真正解决,就必须从根本上着手,念念分明地了知事物的本来面目。他说:

When we see things as they are, outside of thought, the mind changes its qualities completely. At the very moment of awareness, the mind immediately becomes active, clear, and pure. With this active, clear, and pure mind we will realize the law of nature and the freedom of life. And then, we will be free from suffering.[24]

只有当我们不被主观的观念所左右并观察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之时,心的质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变得敏感、清净,从而使我们悟入法性而解脱。

  这里的关键是,如何才能使自己做到念念分明?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隆波田·吉塔苏活在悟道之后提出了动中修禅的办法。

Dynamic Meditation is a form of moving meditation. In Dynamic Meditation the practitioner moves rhythmically with their awareness open to the movement of body and mind. The movements are simple and repetitious, yet Dynamic Meditation is a powerful, deep, and advanced method for self-realization.[25]

这就是说,动中禅是一种以动修禅的禅法。根据这种禅法,修炼者只要使自己的身心保持有规律的简单和重复性的运动,并时刻保持对运动中的身心状态的清楚观照,就可以很快进入甚深禅定,并最终获得解脱和开悟。

  隆波田·吉塔苏活认为,修炼者时刻都要保持身心的动和对动的身心的观照,比如观照自己不停地来回走动等等。下面这十五张图片[26]能够很好地反映隆波田·吉塔苏活创立的动中禅的动的特性:

其动作顺序是:1)将手放在大腿上;2)转动右手,观照;3)举起右手,观照,停止;4)右手下移,置于腹部,观照,停止;5)转动左手,观照,停止;6)举起左手,观照,停止;7)左手下移,置于腹部,观照,停止;8)右手上移,置于胸部,观照,停止;9)右手外移,观照,停止;10)右手移向大腿,观照,停止;11)右手向下置于大腿上,观照,停止;12)左手上移,置于胸部,观照,停止;13)左手外移,观照,停止;14)左手移向大腿,观照,停止;15)左手向下置于大腿上,观照,停止。可见,动是隆波田·吉塔苏活的动中禅的最大特点,所谓“Jittasubho suggested us to move all the time and be aware of the movement. He introduced the technique of cultivating self-awareness which consists of walking back and forth”[27]等等。

  所谓不拘形式,指的是动中禅在修法上与以往的所有禅法不同,它不讲求固定的样式,修行者在什么环境下都可以修。

  这里提到的以往的禅法主要是指四禅八定的禅法和中国禅宗的禅法。根据我们的一般理解,四禅八定的禅法非常注重外在的形式,非常强调于静中求解脱,非常强调打坐和观想。其中,《杂阿含经》所提到的坐禅就有差不多五十处,也很能反映传统禅法的特点。比如:“尔时,世尊说是法已,入室坐禅。”[28]“佛说当觉六入处言已,入室坐禅。”[29]“世尊告诸比丘:‘我不说有人行到世界边者,我亦不说不行到世界边而究竟苦边者。’如是说已,入室坐禅。”[30]“尔时,尊者舍利弗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乞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持尼师檀入林中昼日坐禅。”[31]从《杂阿含经》的这些记述不难发现,传统禅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坐,通过坐而实现内心的寂静,从而为般若观照创造有利的条件。

  至于其中的观法,传统的方法主要是不净观、慈悲观和因缘观:不净观对治贪爱,慈悲观对治瞋恚,因缘观对治愚痴。在佛教看来,众生的烦恼虽有八万四千之多,但其根本则不外乎贪、瞋、痴三毒,只要三毒被清除了,众生也就解脱了。基于这一基本认识,佛教提出了种种法门,比如天台宗的一心三观、三论宗的八不中道观、唯识宗的五重唯识观等等,但根本上则只是这三种观法,其它的观法都只是这三者的不同表现形式。而且,它们最终都集中体现为专注一境,力图从一境的体验中识破天机。所以,汉文佛经对禅的解释就是“心一境性”。[32]

  然而,对于这三者,动中禅都不予强调。换句话说,修习动中禅,这三者也可以同时修习,但不一定必须修习。动中禅所强调的,只是通过对事物的如实观照而了知其本来面目。《动中禅入门》[33]中说:

Dynamic Meditation is a form of moving meditation. In Dynamic Meditation the practitioner moves rhythmically with their awareness open to the movement of body and mind. The movements are simple and repetitious, yet Dynamic Meditation is a powerful, deep, and advanced method for self-realization.

Periods of sitting mediation alternate with walking meditation. There is complete flexibility in the amount of time spent on each posture. Even when practicing as part of a group each meditator is free to sit or walk as they so wish.

这就是说,动中禅不要求修炼者一定要坐禅,可以坐,也可以行走,当然,还可以是其它的形式。动中禅所要求的,只是于自己的心念和身体的不断的有规律的运动中如实地了知自己的心念和身体的运动和变化情况,以这种对心念和身体的运动情况的如实了知来认识和把握人生与世界的本来面目,以此来获得对烦恼的超脱、对菩提的证得。

  显然,在不拘形式这一点上,动中禅同中国禅宗的禅法很是相像。那么,二者是否有区别呢?

  我个人以为,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禅法,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二者都是不同的。

  就形式而言,当今的禅宗同其兴盛时的唐宋时期是无法相提并论的。禅宗在中国基本上是名存实亡,禅林中保存有禅堂并且还在发挥作用的寥寥无几,其修炼者也不过上百人,而且,禅宗历史上的那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34]的任运自然的飘逸风貌也早已荡然无存。在当今的中国禅林中,人们所能够见到的,不过是一些拘于形式的禅宗修炼者而已。他们所注重的,与其说是解脱和成佛,不如说是禅堂的规矩。事实上,只要对禅堂规矩了如指掌,或者较别人更为了解禅堂的规矩,就可以而且也必然成为禅堂的主持人,成为大家参禅的导师。这一点,动中禅是没有的。动中禅从来都不注重这些外在的所谓规矩,它所强调的只是能否如实了知自己的身心变化,能否于念念迁流中获得解脱。换句话说,即使修炼者对上面列举的图解掌握得非常娴熟,也不可能因此就成为动中禅修炼的导师。这是因为,动中禅所发挥的基本原则是佛陀所用的原则:形式是可以要的,但形式是极为次要的,至少同解脱的内容来说是如此。根据佛教的一贯原则,只有真正解脱的人才能够做修炼者的导师,否则,很可能产生误导,使大家误入歧途。

  就内容而言,当今的中国禅宗修炼者主要是参话头。其所参的话头主要有:“我是谁”、“哪个是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谁在念佛”,等等。对于这些话头,当前禅宗的基本做法是:一辈子就参一个,不要有别的想法。根据禅堂导师的看法,一个话头参透了,也就开悟了,也就成佛了。其实,参透了一个话头,开悟是真的,成佛却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乘有大小,悟有浅深”,开悟丝毫不等于成佛。在佛教当中,阿罗汉和菩萨摩诃萨都是开悟的圣人,可他们都不被认为是同释迦牟尼佛一样的果位如来,这就足以说明所有的问题。印光大师在《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法语》[35]中说:

  见性成佛是见到自性天真的佛叫做“成佛”,并非是成福慧圆满的究竟佛。为什么呢?因为宗门下的人,工夫用到开悟的时候就知道他自己的真性原来是和佛一样,所以叫做“见性成佛”。但他的粗细烦恼丝毫尚未断,不过能常自觉照、伏住烦恼,举动就和圣人相近,假使是失了觉照的工夫,伏不住烦恼,那造起业来比他人更要厉害。因为他的烦恼里头有开悟的力量夹杂着,就变做狂慧,所以造业的能力也异常的猖獗,者样不但没有成佛的希望,而且还要堕落三恶道。所以,已经开悟的人更要加工进修,时时觉照,等到见、思烦恼断尽了,方是了生死的时候,并非一悟便了。类如前朝的五祖戒和草堂青禅师,因为悟后未证,仍不免轮回之苦。覆辙昭然,是不可不知的。若说真成佛,更加差得很远了。

这话再明白不过了:禅宗开悟后所成的根本就不是果位佛,那个所谓的“佛”完全是“觉悟的人”的意思。况且,参禅的人还必须正视这样一种现实:一万个人参禅一辈子,可能连一个开悟的也没有!这不是我危言耸听,禅宗自己就是这么认为的。《五灯会元·卷第四·赵州从谂禅师》中,赵州禅师说:“佛法在甚么处?千人万人尽是觅佛汉子,于中觅一修道人无。”因为“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尽是贴体衣服,亦名‘烦恼’。实际理地,甚么处著!一心不生,万法无咎”[36],要做到一心不生实在是太难了!所以,当人问福州东禅契讷禅师“如何是东禅家风”时,禅师以“一人传虚,万人传实”[37]来回答也就不足为奇了。

  禅宗的上述弊病在动中禅中是没有的,因为动中禅的修法要比禅宗容易得多,其对修炼者的根机也没有特殊的要求。根据动中禅的修法,明心见性也好,悟道成佛也罢,都不需要参什么话头,更不必参究前人的公案,唯一需要的,是如实地观察自己身心的迁流,观察其状态与过程,并从此而获得最终解脱。应该说,动中禅的这一思路完全是佛陀当年修道时所采用的办法:通过对身心变化的如实了知来体悟二空之理,通过对二空之理的证得来成就道业。因为这样的思路是直接面对人生和世界本身而不是去“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地参究什么话头与公案,自然,其悟道的概率无形中就增大了不知多少倍!所以,动中禅的观法在理、事二观中应当属于事观的范畴,它没有理观。

  在动中禅的创始人隆波田·吉塔苏活看来,理观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用的,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Luangpor Teean said that we cannot simply suppress greed, anger, and delusion by keeping moral precepts, nor can we suppress them by maintaining calmness through some form of meditation based on concentration. Though these activities are useful to some extent, we need to go to the root of suffering:to let awareness see through and break through. When we see things as they are, outside of thought, the mind changes its qualities completely. At the very moment of awareness, the mind immediately becomes active, clear, and pure. With this active, clear, and pure mind we will realize the law of nature and the freedom of life. And then, we will be free from suffering.[38]

不要指望简单地通过一些禅定的修炼就能够获得解脱,因为那仅仅是以另外的内容将自己的贪、瞋、痴之心压了下去,并没有真的使贪、瞋、痴得到根除。斩草要除根,我们必须根除贪、瞋、痴产生的根源,必须用智慧的心看破和放下。只有当我们如实地了知了身心的本来面目时,只有当我们切实地看破并且放下时,我们的心马上就会产生质的变化,从而悟入法性而解脱。

四 动中禅的启示

  鉴于动中禅在佛教中的崛起和发展,作为佛学研究人员,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当然,对于广大的佛教信徒和禅法修炼者来说,更应重视动中禅所可能引起的一场佛教革命,应当重视对动中禅的学习和研究。

  从佛教的本意上说,佛教的一切都是为了众生的解脱。之所以要解脱众生,是因为众生基本上是痛苦的,而痛苦是所有众生都不想要的。佛教基本教义为四谛法,它的前提便是苦谛。所谓苦谛,就是世间能够称得上“真实”的只有苦。因为世间是苦的,因为众生都是追求欢乐和幸福的,所以众生要想方设法来求得自己的解脱。佛陀根据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体验提出了痛苦可以根除的主张,并为此而建立了一套修炼的方法,所谓道谛。在佛陀时代,道谛所包括的内容就极为广泛,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但所有的法门都不外乎“止——观”这一基本路线。

众生的根机不同,其从修习止观到解脱和成佛所需要的时间也就各不相同。阿难跟随佛陀多年,号称“多闻第一”,但直到佛陀入灭也没有成就阿罗汉的果位;摩诃目犍连随佛出家不久就证得了阿罗汉果位。弥勒菩萨与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同时发心修道,但释迦牟尼佛已经成佛,而弥勒菩萨还在候补佛位。舍利弗虽然在佛陀的弟子中号称“智慧第一”,但他至今尚未成佛;龙女虽然默默无闻,但却能即身成佛。《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说:

  时舍利弗与龙女言:“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直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疾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花,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普为时会人天说法,心大欢喜,悉遥敬礼。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受道记;无垢世界六反震动。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受记,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对于龙女的成佛,修道者自然是羡慕不已,但必须看到的是,在佛陀的弟子当中,能够像龙女那样即身成佛的毕竟没有第二人!也就是说,从佛教的角度说,世间真正的上上根人其实是少得可怜的,甚至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既然上上根人那么少,既然绝大多数众生都是普通的根机,为什么非要提倡什么高深的禅法呢?难道不高深就不能解脱吗?

  佛陀的回答是否定的,隆波田·吉塔苏活的回答也是否定的。在佛陀那里,他演说了被称作“三根普被,利钝全收”[39]的净土法门;在隆波田·吉塔苏活那里,他创立了动中禅的修炼方法,使更多的人能够在高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修炼解脱法门,可谓方便到了极点。

  所以,动中禅在世界范围的产生和发展再一次向世人宣告:其一,世人普遍对现实有苦的感受;其二,解脱不是只有出家才可以做到的;其三,世人普遍欢迎更为易行的修炼方法。

------------------------------------------------------------------------------

[1] 作者恒毓(Hengyucius),《世界弘明哲学季刊》编委会主席,哲学教授,中国南京大学哲学博士。长期以来,作者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佛、道、儒思想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体系的方法论探讨,除了有《般若琐谈》、《金刚经悬解》、《现代佛学文库·印光卷》、《普贤行愿品指归》和《佛道儒心性论比较研究》等近百万字的专著之外,在海内外还有数十篇相关论文发表,并多次在国际佛学论文比赛中获奖。电子信箱:hy@whpq.org

[2] 本文作于1999年初,曾于2000年发表于赖永海教授主编的《禅学研究》第四辑。此次出版时,作者对其作了部分修订。

[3] 最初,其英文的说法为“dynamic meditation”,后来被改为“Mahasati Meditation”,是直接从巴利文译为英文的。

[4] 英文名称:Buddhist Association of the Lehigh Valley

[5] 英文名:Luangpor Teean Jittasubho

[6] 引自 Brief Biography of Luangpor Teean Jittasubho,国际网址:http://www.baus.org/dm/。由于理海佛教会的网址有变动,原先的网址已不存在,而是代之以“http://www.mahasati.org/”。然而,我们这里提到的不少作品尚难以在“http://www.mahasati.org/”见到。

[7] 引自 Brief Biography of Luangpor Teean Jittasubho,国际网址:http://www.baus.org/dm/。由于理海佛教会的网址有变动,原先的网址已不存在,而是代之以“http://www.mahasati.org/”。然而,我们这里提到的不少作品尚难以在“http://www.mahasati.org/”见到。

[8] 引自 Brief Biography of Luangpor Teean Jittasubho,国际网址:http://www.baus.org/dm/。由于理海佛教会的网址有变动,原先的网址已不存在,而是代之以“http://www.mahasati.org/”。然而,我们这里提到的不少作品尚难以在“http://www.mahasati.org/”见到。

[9] 引自 Brief Biography of Luangpor Teean Jittasubho,国际网址:http://www.baus.org/dm/。由于理海佛教会的网址有变动,原先的网址已不存在,而是代之以“http://www.mahasati.org/”。然而,我们这里提到的不少作品尚难以在“http://www.mahasati.org/”见到。

[10] 引自 Brief Biography of Luangpor Teean Jittasubho,国际网址:http://www.baus.org/dm/。由于理海佛教会的网址有变动,原先的网址已不存在,而是代之以“http://www.mahasati.org/”。然而,我们这里提到的不少作品尚难以在“http://www.mahasati.org/”见到。

[11] 引自 Dynamic Meditation Retreat Daily Schedule and Guidelines,国际网址:http://www.baus.org/dm/。由于理海佛教会的网址有变动,原先的网址已不存在,而是代之以“http://www.mahasati.org/”。然而,我们这里提到的不少作品尚难以在“http://www.mahasati.org/”见到。

[12] 引自 Study the Mind Through Awareness of Body with Dynamic Meditation – 1997,国际网址:http://www.baus.org/dm/。由于理海佛教会的网址有变动,原先的网址已不存在,而是代之以“http://www.mahasati.org/”。然而,我们这里提到的不少作品尚难以在“http://www.mahasati.org/”见到。

[13] 华人通常将其译为“阿姜通”。

[14] 英文名称:Heaven in the Mind, Hell in the Mind。

[15] 英文名称:Man and Thought。

[16] 英文名称:A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17] 英文名称:Teacher - Teaching。

[18] 英文名称:Beyond Text, Beyond Scriptures。

[19] 英文名称:Introducing Dynamic Meditation。

[20] 英文名称:Brief Biography of Luangpor Teean Jittasubho。

[21] 英文名称:Against the Stream。

[22] 英文名称:Kalama Sutra。

[23] 引自 Introducing Dynamic Meditation,国际网址:http://www.baus.org/dm/。由于理海佛教会的网址有变动,原先的网址已不存在,而是代之以“http://www.mahasati.org/”。然而,我们这里提到的不少作品尚难以在“http://www.mahasati.org/”见到。

[24] 引自 Introducing Dynamic Meditation,国际网址:http://www.baus.org/dm/。由于理海佛教会的网址有变动,原先的网址已不存在,而是代之以“http://www.mahasati.org/”。然而,我们这里提到的不少作品尚难以在“http://www.mahasati.org/”见到。

[25] 引自 Introducing Dynamic Meditation,国际网址:http://www.baus.org/dm/。由于理海佛教会的网址有变动,原先的网址已不存在,而是代之以“http://www.mahasati.org/”。然而,我们这里提到的不少作品尚难以在“http://www.mahasati.org/”见到。

[26] 引自 Against The Stream,国际网址:http://www.baus.org/dm/。由于理海佛教会的网址有变动,原先的网址已不存在,而是代之以“http://www.mahasati.org/”。然而,我们这里提到的不少作品尚难以在“http://www.mahasati.org/”见到。

[27] 引自 Man and Thought,国际网址:http://www.baus.org/dm/。由于理海佛教会的网址有变动,原先的网址已不存在,而是代之以“http://www.mahasati.org/”。然而,我们这里提到的不少作品尚难以在“http://www.mahasati.org/”见到。

[28] 《杂阿含经》(一○九)

[29] 《杂阿含经》(二一一)

[30] 《杂阿含经》(二三四)

[31] 《杂阿含经》(二三六)

[32] 永明延寿禅师《宗镜录·卷第九》说:“云何菩萨得奢摩他毗钵舍那善巧?谓:此菩萨心善巧已,观察诸法如幻如梦,思惟诸法‘此是善法’、‘此非善法’、‘此出离法’、‘此不出离法’。谓:诸菩萨观一切法皆依于心,心为自性,心为上首,能摄受心,善调伏心,善了知心,故能摄此一切诸法。既善调伏,又善了知,由此因缘,便能修习奢摩他法,如是系心,如是止心及安住心。勤修如是奢摩他故,便能安住心一境性。”

[33] 引自 Introducing Dynamic Meditation,国际网址:http://www.baus.org/dm/。由于理海佛教会的网址有变动,原先的网址已不存在,而是代之以“http://www.mahasati.org/”。然而,我们这里提到的不少作品尚难以在“http://www.mahasati.org/”见到。

[34] 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含蓄》

[35] 引自 恒毓博士《现代佛学文库·印光卷·下编·第四章 随机开示篇》。

[36] 《五灯会元·卷第四·赵州从谂禅师》

[37] 《五灯会元·卷第八·东禅契讷禅师》

[38] 引自 Introducing Dynamic Meditation,国际网址:http://www.baus.org/dm/。由于理海佛教会的网址有变动,原先的网址已不存在,而是代之以“http://www.mahasati.org/”。然而,我们这里提到的不少作品尚难以在“http://www.mahasati.org/”见到。

[39] 印光大师《净土指要》(见恒毓博士《现代佛学文库·印光卷·下编·第二章 专论杂著篇》)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