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真禅法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觉 醒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真禅法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觉 醒
  十载弹指顷,岁月一挥间。音容宛然在,回首已惘然。转眼之间,真禅法师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春秋十易,抹不去我们对长老的深深怀念;寒暑更迭,难释怀对一代爱国高僧的丝丝眷恋。
  一、“爱教必须爱国,爱国才能爱教”。
  “爱教必须爱国,爱国才能爱教”;“爱国爱教,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被作为真禅法师对爱国爱教思想的经典阐释而广为传颂。落实宗教政策以来,真禅法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一直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积极参政议政。无论是在佛教界内部,抑或是参加政协会议,或者是接待国际友人,真禅法师都时刻不忘宣传爱国爱教思想。无论社会风云如何变幻,他都坚定不移地站在党和政府一边,模范遵守国家的政策和法规,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支援祖国建设,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主动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爱国的基础上,他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为佛教事业的振兴和发展而奔走和工作。在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无人愿意住持的情况下,他顾全大局,坚决服从中国佛教协会的安排,运用他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将一座千年古刹从杂乱无序中恢复过来,重还其繁荣兴盛的景象。在上海市佛教协会的工作中,他顶着方方面面的压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团结协会的一班人,开辟了当代上海佛教的崭新局面,赢得了四众弟子的广泛称誉和赞扬。
  二、“阿弥陀佛加友好”。
  在住持玉佛寺的十数年间,真禅法师亲自接待了一大批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据不完全统计,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玉佛寺共接待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约有300余万人次。其中有许多是国家首脑、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除此之外,他还频频出访世界各国和港澳台地区。为开展国际友好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先后应邀到日本、印度、美国、新加坡等20余国和港澳台地区弘法访问,多次出席国际宗教和平会议,为弘扬佛法,增进各国佛教徒之间的团结和友谊,为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作出了可贵的努力。他积极践行的“阿弥陀佛加友好”的佛教徒对外交往方针,为当时及现在的佛教徒提供了极好的借鉴模式。他始终认为,佛教寺庙不仅是一个修持道场,也是世界各国人民了解我国的一个窗口。因此,他要求玉佛寺的僧众,要努力做好接待工作。在接待中,真禅法师坚持“在教言教”的原则,主动向国际友人宣传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介绍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他还不失时机,广交朋友,倾听爱国华人、侨胞怀念祖国、渴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心声。
  三、“两爱”与“三懂”。
  绍隆佛种,培养佛教事业接班人,一直是真禅法师孜孜以求的宏伟事业。上海佛学院自1983年创办以来,在真禅法师的领导下,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相当佛教学识,并能密切联系信教群众的青年僧才,为上海佛教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大力倡导的“两爱(爱国爱教)”、“三懂(懂得佛教教理和教史,懂得法务活动,懂得寺庙管理)”的教育理念,至今仍然指导着佛学院的发展。他不仅尽一切力量办好上海佛学院,而且还撰文呼吁佛教界积极重视青年僧人的培养。1992年7月,他撰写了一篇启人心扉的文章,题名《培养青年僧人是中国佛教界的当务之急》。文中明确指出,办好各级各类佛学院校,是中国佛教界目前的当务之急,必须引起整个佛教界的重视。认为:办好佛教院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筹措充足的经费,二是聘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三是编辑统一的教材,四是重视入学僧的质量,五是明确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爱国爱教的佛教事业接班人。他不仅关心上海佛学院学僧的进步和成长,而且也非常关心其他地区所办的佛学院校、僧伽培训班学僧的进步和成长。曾先后于南京栖霞山僧伽培训班的开学和结业典礼、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第二期开学典礼、中国佛学院九华山寺院执事进修班的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勉励学僧们勤奋学习,努力上进,争取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真正能对佛教发展有用的专业人才。
  四、“护国护民,亦是护法”。
  2000年12月1 日,在他圆寂五周年之际,玉佛寺在上海商城剧院举办了一场庄严而隆重的梵乐演唱会,会上,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的孤儿们献演了一出名为“真禅爷爷,我们永远怀念您”的小品,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喊出的“真禅爷爷,您在哪儿?”的充满深情的话语,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和落泪。这是对他一贯热心佛教慈善公益事业,关怀残疾儿童的回报,表达了孩子们对他的深深眷念与热爱。翻开玉佛寺的史料,从1984年起,他就以个人名义或代表玉佛寺向社会有关福利机构及团体捐赠财物。1988年夏,在上海市儿童福利院设立“真禅法师残疾儿童福利基金”,年年进行捐赠。1991年夏季,全国各地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遭受严重水灾,他率领上海市佛教徒向灾区人民捐赠人民币100余万元,其中玉佛寺僧职人员捐赠70余万元人民币,以及崭新棉被1000条,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十多年来,以他个人及玉佛寺名义向社会发出的捐款累计达千余万元。为此,各有关部门给予他以极大的荣誉,纷纷赠以锦旗、奖状和捐赠证书。同时先后敦聘他为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名誉院长、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会长。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还评选他为热情支持普教事业发展的社会活动家。1991年,中国佛教协会和赵朴初会长先后两次来信写道:“法师身体力行,率上海市佛教界为全国范围内的特大洪涝灾害尽心尽力,捐款总数居全国各省市佛教协会之冠,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各界表明,佛教徒对两个文明建设有不可磨灭的功绩。这不但使灾区群众得解燃眉之急,更体现出佛教救世济民、利乐有情之旨,座下功德无量,无任欢喜赞叹。”“上海佛教界救灾热情甚高,既是财施,亦是无畏施,护国护民,亦是护法,无任欢喜赞叹。”,对他率领上海市佛教界捐款赈灾的热情,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五、传统的丛林制和现代民主管理制相结合。
  自1979年就任玉佛寺第十任方丈以来,他一直非常重视玉佛寺的建设。在当时寺院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对寺院建筑进行全面修缮。十年动乱期间不得已转移出去的法器、法物、佛经等,陆续被设法取回。在短短的数年中,不仅整修了全寺的殿宇,还新增设了不少佛教艺术景点,增强了寺院的佛教文化气息,因而受到海内外信徒和游客的青睐。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把寺庙管理得更好,他在玉佛寺逐步建立起一套以传统的丛林制和现代民主管理制相结合的制度。这一套制度,通过不断完善,不断改进,至今在玉佛寺仍然行之有效。
  六、“佛法?社会?人生”。
  真禅法师平生潜心佛典,对佛学深有造诣。他十分重视对佛教学术的研究,常常在修持、弘法之余,伏案写作。他始终认为,看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佛教是否发达昌盛,主要不是看佛教寺院的数量和信徒的多少,而是要看佛学研究者的多少和研究水平的高低。他深深感到,数千年的佛教文化遗产,亟待整理,当代出现的一些新的佛学理论,也值得进行研究。为此,他常在繁忙的法务活动和国际交往中,抽出时间撰写佛学著作。从1979年就任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和玉佛寺方丈那天起,到1995年圆寂止,在短短的17年中,他先后出版了《玉佛丈室集》10辑和《上海玉佛寺丛书》27种。此外,尚出版有《佛法?社会?人生》、《禅宗佛学思想论集》、《真禅禅藻集》和《玉佛禅寺》画册等。这些著述和文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关于阐述佛学理论方面的著作,如《论人间净土》、《佛学?社会?人生》等;也有注释佛教经典方面的著作,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浅释》、《无量寿经浅释》等;既有关于参访、弘法方面的著作,如《玄奘求法之路巡礼记》、《西藏朝圣记》、《云南参访记》等;也有关于国际交往方面的著作,如《澳洲弘法纪行》、《天竺纪行》、《泰国弘法记》、《欧洲七国弘法记》等;既有关于高僧传记方面的著作,如《缅怀禅门尊宿虚云老和尚》、《纪念太虚大师诞生一百周年》、《在亲近圆瑛大师的日子里》等;也有诗词方面的著作,如《真禅禅藻集》等。以上所有这些著作,都贯穿着一条爱国爱教的红线,其中尤以《佛法?社会?人生》一书最为典型。该书共收文章13篇,其中有一篇题为《谈谈佛教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可说是他著书立说的宗旨。在这篇文章中,他对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可能性与现实性,都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佛教一定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结论。
  十载又逢伤心时,音容虽逝精神存。真禅法师朴实的人格魅力和慈爱的长者风范,一生对佛法独特的领悟和实践,以及为当代中国佛教的恢复和发展、为上海佛教的重建和振兴、为玉佛寺的复兴和开创,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他一生爱国爱教、关爱社会、热心慈善、爱好和平的高贵品德和积极举措,必将激励后人,为了佛教的振兴、为了祖国的繁荣、为了世界的和平而继续努力。
  呜呼!大德凋零,高僧日寥,娑婆有愿,祈求再来。一代宗师、仁厚长者——真禅法师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