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禅宗修行与《楞严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禅宗修行与《楞严经》
  《楞严经》与禅宗 :
  中唐至清末间,禅宗系统注疏《楞严经》者不下二十五家,共占此经注家的四分之一强,冠於诸宗。
  禅系注解此经者不乏著名的禅师,如:长庆、延寿、觉范、明本、真可、德清、观衡、圆澄、元贤、天然等人。现存重要注疏有:觉范《楞严经尊顶》、戒环《楞严经要解》、惟则《楞严经会解》、 宏《楞严经摸》、德清《楞严经悬镜》及《楞严经通议》、天然《楞严经直指》、曾凤仪《楞严经宗通》等。 
  《楞严经》与天台宗:
  中唐至清末间,天台宗系注疏《楞严经》者不下十九家,共占此经注家的五分之一。若以注本言,则近四分之一强。
  台系注解此经者不乏具有台宗传承之人,如:洪敏、智圆、竹庵、宗印、怀坦、善月、本无等人。现存重要注疏有:惟则《楞严经会解》、传灯《楞严经前茅》、智旭《楞严经玄义》及《楞严经文句》等。
  《楞严经》与华严宗:
  中唐至清末间,华严宗系注疏《楞严经》者不下十七家,共占此经注家近五分之一。
  严系注解此经之人列於华严宗传承者有:六祖子璇、七祖净源、 宏、怀恩、通润、通理等人。严系疏解此经,以子璇《楞严经义疏》为代表,诸注多依从之。
  《楞严经》与净土宗:
  中唐至清末间,净土宗系注疏《楞严经》者不多,但延寿、 宏、智旭等都是著名的净土祖师。而正相《楞严经科解》、续法《楞严经疏钞》及行策《楞严经章解》等疏则皆专注此经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楞严经》与密宗:
  《楞严经》本自密宗灌顶部录出,「亦名灌顶章句」(卷八),经中「道场建立」的坛仪与「佛顶神咒」(卷七),皆为密法。但密宗在中国,仅於唐代昙花一现,所以在注疏此经方面,未有其人。而密咒向来是翻音不翻义的,此经诸注中唯有怀迪《楞严经证译》中有释楞严咒大义,以及续法《楞严经灌顶》将经中咒语,「通为译释。此经自流传震旦已来,解释咒语者,惟师为第一人也」。此外,日僧空海是得唐密传承者,著有《楞严经开题》一卷。
  《楞严经》与律宗:
  中国佛教史上,律宗远不及台、严、禅、净等宗兴盛。注疏《楞严经》方面,也未见律师;但戒律是佛家的基础学,此经注家中如智旭,便是精严戒律之人。
  《楞严经》与儒家:
  1·宋儒的批判:胡致堂以《易经》批判《楞严经》的世界观,朱熹以「性命之理」批评此经「六用不行」(卷八)的实践法。而宋儒辟佛多是站在意识型态的立场,实则未能深入佛理,所以辟佛之处多未中肯。 
  2·明儒的融通:明儒盛行心学而与佛家交流融洽,至此《易经》与《楞严经》的对立关系终於消灭。而焦 《楞严经评林》即引儒门宗师王龙溪所说:「佛氏所谓虚寂,本吾儒之故物」,陆西星《楞严经说约》也说:「儒门宗旨,何异西来」、「三教圣人,曾二语哉」,可见於明代对此经的诠释中也适量地反应出了儒释道三教同源的倾向。
  《楞严经》与道教:
  道教系统包括道家、阴阳五行、神仙等思想。《楞严经》与道系的关涉,可分为道家的《老子》、《庄子》及五行神仙三点:
  1·会通《老子》境界:苏辙首先将道家《老子》「视之不见.... 故混而为一」(十四章),与《楞严经》中「反流全一,六用不行...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卷八)会通,认为佛、道两家相。但通观《楞严经》,老子实似经中「罔象虚无,巅倒妄想」的「识阴区宇」(卷十),「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有处;识性不动,以灭穷研,於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卷九)即似於《老子》的「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章四)、「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章二一)的道体,而德清即於《梦游全集》中将《老子》与《楞严经》对照论述,认为老子尚差临门一脚,「老子的境界如果得到了释尊的印可,必将晋入无生智的悟境」。
  2·运用《庄子》文词:房融在笔受《楞严经》时,「文同义意(内容、意旨)不同」地运用了一些《庄子》中的特殊字词,如「出指非指」(卷二)出自「以指喻指之非指」(齐物论);「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卷四)来自「技经肯綮之未尝」(养生主);「犹如野马褶褶清扰」(卷十)出处「野马也,尘埃也」(逍遥游)。这些类似的字词,曾引起正负的评价及考据上的臆测。
  3·铺陈五行十仙:《楞严经》中的「世界相续」(卷四)及「十种仙」(卷八)与五行神仙思想显然相关。如德清言:「予昔遇梵僧谓:『《楞严经》盛谈五行之妙。』大慧禅师亦云:『《楞严》世界相续,说五行极详』」。不过,此经是以缘起性空的观点,铺陈五行神仙的思想。
  结论——《楞严经》得为中国佛教诸宗统一的代表经典
  《楞严经》中的统摄大藏,以及注疏中对外教的同源合一之说,便是如此。⑵ 客观统一是指将原义相同而开展不同的诸宗统一,如以真常系一统中国的台、严、禅、净等诸宗,这种统一是客观的,诸宗理当同意,而客观统一的功用则在於显现超越各宗派的基本理论。
  禅宗修行与《楞严经》
  古来有宗门有句名言,“法华楞严,抱本参禅。”法华即是《妙法莲华经》,楞严即是《楞严经》。从古德名训中可知,《楞严经》与禅宗修行之非常关系。为何不立文字的禅宗,还要与经典挂上钩呢?而且又为什么会是《楞严经》呢?
  禅宗古有心宗之称,亦为佛法之心髓。自六祖始,“唯论见性成佛,不论禅定解脱”,流行于世。后人抓住六祖这句合头语,变成万劫系驴橛。究六祖大师学佛之经历,从黄梅五祖处得法后,于猎人队中十五年。六祖大师还是遵从师父的教诲“佛法难起,不宜速说”。和光同尘十五载,佛光普照数千年。
  “佛法难起,不宜速说”有当时政治环境上的原因,也有得法人本身修行上的原因。按照佛法三身四智之教理,初见性之人见法空性,只得三身之法身,未得三身之报、化身,四智之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从此理说,悟后还需起修,圆满三身四智。
  有人要问了,六祖大师都说“唯论见性成佛,不论禅定解脱”,他老人家都说了,只要见性就可以了,其它的可以不管了。
  六祖大师的徒孙,马祖大师有句名言“平常心是道”。修道之人保持一颗平常心即是修道。这句话如何讲呢?见性之人能在日常行住坐卧、二十四小时保持一颗平常的心这就是修道。让我们设想一下,行住坐卧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与休息。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在法性之中,保持一颗平常心。
  无量法门,百千三昧。见性之后,并非只有禅定才能解脱。三昧有百千,非禅定一种。每种法门有各自的三昧,日常生活中要真能象马祖大师所说保持平常心,这不就是三昧吗?这不就是在定中吗?这不就是解脱吗?何必还要头上安头再去求一个“禅定解脱”呢?
  旁边又有人问了,你说了一大堆,只寥寥数语禅宗宗门之事,未见其与《楞严经》有何关系?
  从上所说,禅宗之见性,不离实践修证。
  我们盖一幢房子,需要一个懂得建筑学原理的人来设计一个房子的结构图,工匠们再按照这个结构图来添砖加瓦把房子盖好。《楞严经》就是佛亲口所说,修证的原理、方法、程序以及各种岐路。
  《楞严经》全称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我们知道,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的名字跟它内容的关系。大佛顶表其尊贵殊胜,如来密因表如来之知见、宇宙之实相,修证了义表修证而趋圆满,诸菩萨万行表行菩萨道之人当效仿之。我们从经题已可看出,佛亲口所说,修证之路。先要具佛之知见(禅宗见性),次要修证而趋圆满(宗门悟后起修),次要行道于世(自觉已圆而能觉他)。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楞严经》之结构,宿德科判如下。一、本经之缘起。二、七处征心与八还辩见。三、《楞严》之宇宙观与人生观。四、根尘解脱与二十五位圆通。五、教理行果。古来经典,不分句读章节。一部文章,自是浑然天成。科判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把文章内容分类,分成章节,标上题目。科判后之题目各家不同,但其内容不差。
  第一章之本经缘起。佛为什么说这一本《楞严经》。是不是他老人家吃饱了,打坐休息的时候闲着慌,没事干弄一本经来说说呢?阿难早上没吃饭,出去化缘。没想到碰到了宿世的天魔星------摩登伽女。摩登伽女非要阿难不可。念了一个不知是不是的天魔咒,把阿难给迷惑了。正要非礼阿难的时候,阿难他表哥,佛他老人家知道了,赶快教文殊菩萨一个克制天魔的咒子。文殊菩萨把阿难给救了。阿难回来后,痛哭流涕,殷勤启请,这是为什么啊?天魔星为什么要害我啊?
  第二章之七处征心与八还辩见。佛受阿难的启请,开始说法了。七处征心,阿难问佛七次,心在这里,心在那里等等七个地方。佛老人家,眉毛扫地,不厌其烦地七次告诉阿难不在这里,不在那里等等七个地方。八还辩见,为什么能看见,把能看见的因素还给其自身。最后告诉阿难,“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能使看见的因素都还掉了,那个还掉了的,肯定不是你吧!还剩下那个还不掉的,不是你那又是谁呢?
  第三章之《楞严》之宇宙观与人生观。这个好理解了。宇宙的组成结构及原理,人生的意义及目的。
  第四章之根尘解脱与二十五圆通。根即六根,尘即六尘,解脱即不受其束缚。不受六根六尘之束缚。解脱之方法,即二十五圆通。也就是修证的方法。从此处也可知,解脱非禅定一门,有二十五种方法。当然最合适我们的方法,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所说的闻思修入三摩地。有文殊菩萨所说为证,“此方真教礼,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第五章之教理行果。教理者何,修行之原理也,行果者是,修行之境界也。佛说三无漏学之戒定慧。“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佛说修行之四根本戒的意义及护戒神咒,此为教理也。五十五圣位及略说五十阴魔,行果者也。没有这些境界说明,修行在哪里我们知道吗?
  从上楞严科判,见性修证行果,何其历历。与禅宗之悟后起修,“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何其异异。《楞严经》的结构,不就是禅宗的修行之路吗?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