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声明>> 文学>>正文内容

《心语丛书》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明奘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禅门有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教理又说“三界惟心,万法唯识”,都是强调的一个心字。但是此心长得什么样,是青红花白黑可以描摹?还是大小方圆可以丈量;是人情冷暖可以计度,还是善恶好坏可以耕耘?各种宗教要解决,各种哲学想解决,各种知识必解决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解决之道多途,或有纯粹唯心者,把心推上高不可攀的山顶;或有纯粹认物者,把心打入十八层地狱;或有混淆对立者,泯然心物。各有所宗,也各有优短,不能本然的让心自己出来说话。
  佛法强调心作为生命本体的巨大存储空间,在这颗无比广大的心灵空间里面,装载了人类历史上创造繁衍的一切文明文化,记述了人类历史长河中发生发展的一切变迁和迁流,并且还在继续为着人类的文明文化承担着记载着记述着发生的一切。
  佛法同样强调心的可变化性。此心善时,不忍他人受苦,不堪他人沉沦,不愿他人受罪。于是古往今来,一切以众生困难为困难的菩萨行者们培育他们无尽的慈悲,他们或现身为英雄豪杰整治国家救民于水火;或显化为名医巨贾,救疗救济生死途中的匆匆过客;或现身于本职本分平常庸碌中随缘给身边的人带去希望。同样地,此心恶时,杀生屠戮,窃盗淫邪,欺诈捋掠,陷生命于不义,害他人于水火。于是古往今来,便有种种作奸犯科之辈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便有种种狗盗鸡鸣之徒被千夫所指;更有为非作歹涂炭生灵之人窃家窃族窃国。
  就是源于对心的可变性的洞见和心的运行模式的深刻把握,佛法的教导一切以心为本,一个人无论身体语言怎么美好灿烂,但是一颗心充满了躁动不安,这个人于己无法快乐的享受自己的生命快乐,于他无法真正的与人相处,把自我的躁动被动的分享分担给那些跟他交往的人群之中,而这些被他的不良情绪所伤害的人更多的是他的亲人,他的朋友,他的邻居,他的同事。
  尤其这二十多年从物质贫乏走向物质充裕的发展经营模式,让一颗颗心变得不安,让躁动和焦虑弥漫在乡间的炊烟袅袅中,弥漫在高楼大厦的舒适豪华的办公桌前。物质的丰富可以带给人们更大的生活便利,但是便利的物质生活却不要把我们的心灵赶进沙漠。
  在这个躁动的世间,在这个躁动的时代,在这个躁动的无心的生存状态中,有人不甘心让心从此沉沦,于是他们在各行各业中,在各种媒介方式中,在各种场合下,唤起人们对心的关注,让心成为自己的所有,让心成为它一如本来的样子。对这样的人,对这样的事,我们尊敬,并且礼赞。
  愿他们寻心安心的一切成办,愿安心寻心的他们吉祥。
  2006年10月25日于北京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