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漫谈禅与劳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廓然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漫谈禅与劳动
  廓然
  禅宗,虽然大家公认达摩为初祖,但是开辟大规模的道场,领导集体修行,而建立禅宗门庭的,却不能不首推慧能大师。慧能大师是个庄稼汉出身,没有念过书,不认识一个字。在他三岁上失去了父亲,孤儿寡母,过着非常穷苦的生活,完全依靠他打柴过活。自他承受了五祖的衣钵而开堂说法之后,便大批地接引着前来求法的弟子,这些弟子中,大半也都是些劳动人民。他们在从事生产劳动中参究佛祖大意,遂逐渐树立了朴素、勤劳、从事生产的艰苦作风,为后来的禅风奠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祖慧能大师底下的传法弟子马祖道一——创建了共同劳动共同修行的丛林制度,百丈禅师又建立了整套的共修清规——可以说是特树修行和生产结合的一面旗帜。他所领导的学徒成百上千的聚集在一个道场里,过着很有规律的集体生活,都直接的参加农业生产,当时有个专用名词,叫做“坡务”,即在山坡上岩谷中开恳荒地,种谷栽树,在劳动生产中实践宗门生活;因之,那时领导这种生产劳动的,就是所谓“领众行道”,绝不是劳动与行道分开的。他们的生活刻苦淡薄,他们的精神迈逸超脱。他们自己有一句形容这种生活的老话,叫做“衣褐怀玉”。他们在劳动生活中实践真理,充满着极愉悦的禅味,过着“日日是好日”的生活。
  当时百丈禅师有一句流传的不朽名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就是充分表现坚持劳动生活与行道生活打成一片的精神。这些禅师们有一股坚强雄猛的魄力,说到那里,做到那里,做不到的他们就干脆不说。他们的理论和实践都贯澈在运水搬柴种田烧饭的实际生活中去。所谓开山祖师,便标志着他们的是:从漫无人烟的荒山深谷中开辟出丛林的。那时他们很少做法会和化缘的,完全依靠自己劳动生活。到了后来禅风渐衰,才慢慢地购买大量土地,积聚大量资财,以致“财多而道贫”了。
  禅宗僧徒的生活方式,大都是从恳地开山,辛勤劳动中体现禅宗的道业。不过,到了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变化,一部分寺院僧侣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取得了一些的特权,有些丛林对农民也进行着雇佣或佃租的剥削,而自己却退出了劳动,从而禅宗的道业也就日渐衰微了。
  在禅宗语录里,有着这样的一段参学故事,从这个故事里,生动地表现禅宗的朴实家风。一个芒鞋铁钵到处参访的禅和子,一天他经过一所大丛林,在陌间陇上,碰到这一所丛林里面领众的大和尚,在他们一问一答的说了些门外人不知道的禅话以后,那位大和尚却哈哈大笑说:“诸方禅风浩浩,拈椎竖拂,谈玄说妙,何如我这里耕田种地博饭吃!”他的言外之意,就是说佛法就在这日常生活当中,真实的修行,除干活外便无余事。这段公案在今天来说,还是非常新鲜有着现实意义的事情。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