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声明>> 文学>>正文内容

无忧树、阎浮树及菩提树的故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公元前600一-500年,在横跨亚洲大陆的终年积雪的喜玛拉雅山脉的南麓、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有一个迦毗罗卫国。他的国王被称为净饭王,属刹帝利(武士贵族)种姓,夫人称摩耶夫人,是邻国拘利族天臂国王的女儿。大约在公元前的565年(据汉译《善见律毗婆沙·出律记》;而南传佛教则作前623年或前622年),中国的夏历四月八日(又说为二月八日或三月八日或三月十五日或四月七日),释迦牟尼就诞生于他们中间。这个年代,相当于我国春秋末期,也相当于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老子和孔子的诞生与活动的时期。

传说摩耶夫人在分娩前夕,净饭王按照古印度习俗,派宫女和卫队送她返回娘家。当她路过蓝毗尼花园(即腊伐尼林)时,见花园中有一叫无忧树的大树,其上花色鲜美,香气四溢,便不禁举右手去攀摘那花儿。可是就在这举手之间,释迦牟尼即从她的右肋下生出。现在尼泊尔的蓝毗尼园中还有摩耶夫人寺和释迦牟尼的降生图刻。

唐玄奘在他的《大唐西域记》卷第六里专门有一节记腊伐尼称与释迦牟尼诞生传说。唐玄奘当初西行至此,还看见这里有"释种浴池",其"澄清皎镜,杂花弥漫……有无忧花树,今已枯悴,菩萨诞灵之处。"在自然界中,无忧树的学名叫做姿罗树,是一种高30多米的乔木,长卵形的叶子带个小失,花色淡黄,可供药用或作香料。唐玄奘还记当地传说讲:"菩萨生已,不扶而行于四方,各七步,而自言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随足所蹈,出大莲花。二龙踊出,住虚空中而各吐水,一冷一暖,以浴太子。"

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Sakya)是他的部族名,意为"能"。牟尼(muni)为尊称,意为"仁"、"儒"、"忍"、"寂"、"寂默"。合为"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意即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

赫·乔·韦尔斯的《世界史纲》以及日人池田大作《我的释尊观》,记述了印度人对这位圣人乔答摩创立佛教的神奇传说,讲青年时期的乔答摩太子容貌俊美,精明能干而生活富裕。他19岁跟美丽的堂妹耶输陀罗结了婚,若干年后却没有子女。他狞猎、玩耍,往来于阳光充足的花园、小小的丛林和有水灌溉的稻田里。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中间,他却感到一种莫名的苦恼。这是一个健全头脑无所事事时所引起的烦闷。他生活在富足和美色之中,一切都该满足了,可是他的心灵却没有满足。他尔后大彻大悟以后是这样回首他的宫廷生活的:"我虽然生活富裕,但感受力强。尽管世人自老、自病、自死,尽管这种老、病、死又难以摆脱,但人们总是一看到这种老、病、死的到来,就又恼、又厌、又嘲。这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每当我这样思考的时候,就全然丧失了青春的喜悦、健康的自豪及勇气。"

当他正处在这样的心情中的时候,他碰到了四件事,对他刺激很深。有一次他驾车出游,遇见一个极其衰弱的老人。他似乎从那个贫困、驼背、衰老的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他的驭者车匿说:"这就是生活的道路,我们一定都会那样的。"当着这件事还索回在他的脑海中时,他又碰见了一个身患恶疾痛苦万分的人。车匿又说道:"这就是生活的道路。"他所见的第三个景象是一具没有掩埋的尸体,已经肿胀,没有眼晴,被经过的飞鸟和走兽啄坏和啃烂了,样子十分可怕。

"这就是生活的道路",车匿再一次说。于是,疾病,必死的命运,一切幸福的没有保障和不能得到满足……这些人世的苦恼一下子都涌上乔答摩的心头。后来他和军医还看见一个游荡的苦行僧。当时印度已有很多这样的苦行僧。这些人按照严格的规则生活,用很多的时间去独自思考和进行宗教讨论……这就是传说中的"四门游观"的故事。他说明乔答摩与同时代的不少智者一佯,早已注意到生、老、病、死这一人生的根本苦恼。他决心将全部精力倾注于对人类这一根本性苦恼的探讨上,对人生的真讳或生命的本质的思索与把握上。

尔后,乔答摩抛弃家室(此时妻子已为他生了个儿子——这就是后来成为他的"十大弟子"之@和被称为"密行第一"的罗目候罗)、王位和他的宗族,在他的仆人、忠实的驭手车匿的陪同下去周游印度。那时的印度人总是倾向于相信权力和知识是可以通过极端的禁欲、绝食、不眠、自我摧残等手段来获得的,而乔答摩这时则把这些想法付诸检验。他同五个弟子结伴到文迪亚山脉中的一个峡谷森林中去,在那里结野草为衣,以野果为食,进行苦行与思索。古代印度民族是一个不注重历史记载而属意于思想探索的民族,尤其是喜好于莽莽大森林中的思想探索。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这样描述说:"希腊的文明产生于用粘土建造的传屋里,而印度的文明则产生于森林之中。"池田大作也认为"在森林深遂茂密之处,锻炼思想,研究哲学,这似乎是印度的传统。在恒河流域,时至今日还保存着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在丛林深处,现有也还有不少人为探索哲学而体验着同样的生活。……在古代印度有一个所谓《森林书》时代。这一时代大约要比释迦牟尼时代早300年左右。恐怕上述这种风气便渊源于该时代的前后吧?”

赫·乔·韦尔斯在《世界史纲》里写道,当乔答摩和他的五个弟子进入文迪亚山脉的密林深处修行以后,他的名声很快就近播四方,"如同悬在天空中的一口大钟酌声响"。只是,这并没有使他感到获得了真理。一天,他正在上下徘徊,尽管身体已很虚弱,仍在尽力思索。突然问他摇晃了一下,跌倒在地,人事不省。当他醒来以后,就彻悟到企图以这种半巫式的手段求智慧是荒谬无稽的。于是,他终于决定放弃苦行。他认识到一个人无论要得到什么真理,只有借助于健康身体中的有教养的头脑才能达到。他想起了他作为太子时曾在王都效外的阎浮树下的静坐思维——那使他获益匪浅。阎浮树别名鸟树,是一种高可达七八米的优质乔木,叶椭圆,开白色花;给出的紫黑色浆果大如鸟蛋。又有传说讲,当青年太子乔答摩端坐于阎浮树下,到了太阳洛坡时,其头上的树影却纹丝末移,有如华盖般笼罩于他头上。净饭王见此大惊,忙向儿子行礼。话又说回来,乔答摩的五个弟子得知他们的师父要放弃苦行的想法后,深感失望,于是在苦劝失败后即纷纷离他而去。

此时乔答摩决心已定,他步入尼连禅河(恒河的支流)洗去6年苦行时的…身污垢,接受了一名叫住善生的牧牛文献上的乳糜(即掺入牛乳煮成的粥),便在菩提伽耶城(今印度比哈尔邦伽耶城)郊一座名叫舍那村的一颗大树下结跏跌坐(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俗称双盘),发誓说:不成正觉,决不起来。按佛经咖《方广大庄严经》卷七)所说,此时他结删静坐,集中思索世间诸苫及其解脱万法。而魔王波旬则害怕乔答摩一旦悟出正道,便会毁灭自己的势力,于是率众魔包围了乔答摩,用酷烈的武器与娇媚的女色交相攻击,可是都纷纷败下降来。

经过七天七夜的静坐幂思,乔答摩终于在某一天(按印度历法是2月8日或4月8日,按中国夏历是十二月八日即腊月初八日)天将破晓之时(佛经均记为"金星升起之时")豁然大悟而成道。池田大作在《我的释尊观》里这样描述说:"随着黎明渐至,释迦清澈睿智的慧眼愈加敏锐;而当启明星照耀之时,‘啪’地一声,像受了电击一样,他准确地把握住了自己的生命活动……在那一瞬间,出家人释迦终于获得了正觉;由于那一瞬间的开悟,佛教
这一曾经给予世界历史以无法估量的的影响的宗教便确立了。"乔答摩在下面结跏静坐而大彻大悟的那棵树,就是毕钵罗树。它是一种常绿乔木,卵形的叶子,黄白色的树干;开花时,小小的花若隐若现地寄身于花托之中,很使人怜爱。其树枝通常用来车制念珠。自乔答摩于毕钵罗树下成道,证得菩提(觉悟)后,毕钵罗树便被佛教徒们称作菩提树(这一地方,又被称为菩提伽耶或菩提场)。他们将它视作为佛的象征,每见有菩提树,便要绕树敬礼,焚香散花。
后来,证得菩提的乔答摩在鹿野苑(在今印度北方邦东南瓦腊纳西域西北约10公里处)找到了他的五个弟子
他们仍过着禁欲的生活。有一个记载说当他们看见他走近时还踌躇不前,不愿迎接他,但乔答摩却使他们认真地倾听他的新信念。讨论进行了王天。当他终天使他们相信他这时已得到正觉以后,他们就称他是佛陀(Buddha,简称"佛"),主动皈依他,成为首批弟子。这就是佛教史上所称呼的"初转法轮"。古印度有一种传说,讲凡能征服天下的大王叫转轮王。当大王出生的时候,空中会自然出现转轮,预示他将所向无敌。转法轮,是佛教徒比喻释迦牟尼所说佛法能破除一切邪见。

后来,乔答摩和他的弟子们在鹿野苑里建立起一个类似学院的组织。他们自道茅舍,开始聚集信徒,初时即达60多人,成立了最早的佛教寺院。当然,那时的寺院既无佛像,也无经卷,只类似于今天的一处集体宿舍外加讲演厅。乔答摩全靠一张嘴在那里讲道说法。

乔答摩最初向五个弟子的讲道说法即"初转法轮"的要旨包含了他的根本思想,这就是四圣谛、八正道及十二因缘。"四圣诵"就是"四谛",其"谛"是真理的意思,因被认为是神圣的"真理",便被称做"四圣谛"。它们分别是苦谛、集谛、天谛、道谛。苦谛,是说世俗世界的一切,本性都是苦。其苦有八种;生、老、病、死、怨憎会(与不喜欢的人或事相会)、爱别离(与可爱的人或事相分离)、求不得(得不到所渴望的东西)、五盛阴(充满各种身心痛苦)。集谛,又叫习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痛苦的各项原因或根据,即佛教通常所说的"业"与"惑";主要表现为对欲乐、生存、权力的追求。灭谛,指断灭世俗的一切痛苦的产生根源,达到最高理想境界,即"解脱"或"涅磐"。道谛,指通向涅磐解脱的正确方法途径,而这些方法或途径又可概括为八种,即"八正道"。

"八正道"指八种超脱"苦"、"集"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达到出世间之"涅磐"寂静的一切理论说教和修习方法,又称"八圣道"等。它们分别是:正见(对佛教"真理"、四谛等的正确见解)、正思维(也作"正思"、"正志",指对四谛等佛教教义的正确思维)、"正语"(不作一切非佛理之语)、正业(住于清静之身业)、正命(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合法的生活)、王精进(勤修涅磐之道,亦作"正方便”)、正念(铭记四谛等佛教"真理")、正定(修习佛教掸定,心专注于一境,观察四谛之理)。佛教认为,按这八种方法修行,便可由"凡"入"圣",从迷界此岸达到悟界之彼岸,所以又比喻为"八船"、"八筏"。

"十二因缘",也名"十二缘生",是佛教"三世轮回"基本理论。释迦牟尼认为,世上的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依赖于某种条件;人的生命过程也依赖于条件,可以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因果联系的环节,名为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12个部分,称为"十二支"或"十二有文”)。若将这十二因缘配合"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说,又可概括为"三世两重因果":过去因造成现在果,现在因产生未来果。因此,任何一种有生命的个体,在末获得解脱前,都要依这种因果规律在"三世"和"六趣"(也叫"六道",指众生依据生前的善恶行为而有六种轮回转生的趋向。六趣是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中生死流转。在这里,释迦牟尼是要教人通过修习最终摆脱所谓十二因缘的束缚,跳出三世"轮回"的范围,实现"涅磐"。

释迦牟尼在鹿野苑的"初转法轮",使得佛教拥有了它的基本教义(即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也使得佛教的佛(指释迦牟尼佛,以后也泛指一切佛)、法(即上述基本教义)、僧(指释迦牟尼"初转法轮"时的首批弟子,以后泛指继承、宣传佛教教义的僧众)三宝俱备。释迦牟尼·悉达多终于创立起使后来干干万万人虚心礼教和热烈投入的佛教。

释迦牟尼35岁正觉成佛,说法传教达45年之久。他在80高龄时,希望返回故里迦毗罗卫。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位于拘尸拉城附近照连若跋提河畔的姿罗林中时,再也走不动了。他自感寿命将尽,便在两棵姿罗树下铺了床塌。这时,床位上突然落满了鲜花。释迦牟尼·悉达多头北脚南,向右侧僵卧于上,左脚置于右脚之上,在鲜花中安静地进入涅磐。此时杯中大棵姿罗树都变成白色,变幻得犹如白鹤,因此姿罗林又叫做"鹤林"或"霜林"。

以后,佛教便将无忧树(姿罗树)、阎浮树以及菩提树视作为代表释迦牟尼一生三个阶段的标志,他在无忧树下诞生,在阎浮树下开始思索人间真理,继而又在菩提树下得道成正果;末了,则在无忧树下圆寂。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