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唯识性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黄忏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唯识性
●作者:黄忏华居士

  识相虚妄,必有实体,故论于第二十五颂明唯识性,即圆成实。此圆成实性者,一切法胜义谛也。所谓胜义谛者。此宗具明世俗胜义二谛,于二谛,又各立世间道理证得胜义四重。世俗四重中,第一世间世俗谛,亦名有名无实谛,谓瓶军林等我有情等假法。此乃隐覆真理之世俗法,故曰世间。但凡流谓有,依情立名,而无实体,故曰世俗。第二道理世俗谛,亦名随事差别谛,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此乃随彼彼事相依彼彼义理所安之,故曰道理。事相差别易知,故曰世俗。第三证得世俗谛,亦名方便安立谛。谓四谛等法。此乃佛为令行人证得圣果方便安立之染净因果差别法门,故曰证得。有相可知,故曰世俗。第四胜义世俗谛,亦名假名非安立谛,谓二空真如。此乃依二空诠门所施设,超前三世俗诸法,圣者所知殊胜境界,故曰胜义。以假相安立,非体离言,故曰世俗。虽依二空诠门施设。非如四谛差别安立,故亦名假名非安立谛。此四称世俗谛者,世谓隐覆真理,俗谓有相显现。又性堕起尽曰世,体相显现曰俗。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虑,名之为谛。
  胜义四重中,第一世间胜义谛,体同第二世俗,即蕴处界等法。事相粗显,犹可破坏,故曰世间。圣者后得智所知,胜初世俗,故曰胜义。亦名体用显现谛,此异初俗,有体有用,事相显现故。第二道理胜义谛,同第三世俗,即四谛等法。此依知断证修因果差别所安立,故曰道理。殊胜无漏智境,胜前二世俗,故曰胜义。亦名因果差别谛,此依染净因果差别施设故,第三证得胜义谛,同第四世俗,即二空真如。依二空门而证得,故曰证得。凡愚不测,圣者所获,胜前三世俗,故曰胜义。亦名依门显实谛,此依二空诠门显实理故。第四胜义胜义谛。即一实真如。体妙离言,迥超众法,故曰胜义。根本无分别智所证,胜前四世俗,诸胜义中,唯此为最,故复冠以胜义。亦名废诠谈旨谛,此不能以言语诠显,须废言诠,旦以正智证会故。此四称胜义谛者,胜谓殊胜。义有二种,一境界名义,二道理名义。谛者实义,事如实理,理如实理,事理不谬,名之为谛。
  以上为三乘合明之二谛。义林章复于三乘浅深门中,分别明三乘二谛。于中菩萨乘二谛者,第一世间世俗谛,谓所安立瓶军林等,我有情等。第二道理世俗谛,谓所安立十六善巧。第三证得世俗谛,谓所安立三性三无性唯识妙理。第四胜义世俗谛,谓所安立二空真如。次第一世间胜义谛,谓所安立十善巧等。第二道理胜义谛,谓所安立三性等理。第三证得胜义谛,谓二空。第四胜义胜义谛,谓非安立二空无我一真法界。
  世俗胜义各立四重者,凡明诸法,有有有无。初世俗为无,遍计所执,体性无故。后四重为有,依圆二性,其体有故。有中,有事有理。第二世俗为事,五蕴等法,浅近相故。后三重为理,三性等法,深远性故。理中,有浅有深。第三世俗为浅,三性等法,差别门故。后二重为深,二空一实,一味理故。深中,复有诠有旨。第四世俗为诠,依二空诠门显真理故。后一重为旨,离言语思虑;直指真理故。如是诸法有无事理浅深诠旨意各别故,二谛之中,各立四重。兹列表如下。

无────────────世间世俗
┌事──────────道理世俗
有┤ ┌浅────────证得世俗
└理┴深────────胜义世俗
┌事──────────世间胜义
有┤ ┌浅────────道理胜义
└理┤ ┌ 诠──── 证得胜义
└深┴──旨──── 胜义胜义

  又四重相对

  有无体异故成第一对┬无体─世间世俗
  └有体─世间胜义
  事理义殊故成第二对┬事法─道理世俗
  └理法─道理胜义
  浅深不同故成第三对┬浅理─证得世俗
  └深理─证得胜义
  诠旨各别故成第四对┬依泉─胜义世俗
  └废诠─胜义胜义

  所谓圆成实性,是一切法胜义谛,依最后胜义胜义说。即胜义谛虽有四重,今所云胜义,非前三胜义,而第四胜义胜义谛也。恐滥前三胜义,故论简之云,亦即是真如。真者,真实义,显非虚妄。此简有漏诸法,有漏虚妄故。又简遍计,是妄执故。如者,如常义,表无变易。此简无漏有为,无漏有为体虽真实,有生灭变易,非常住故。又简依他,有生灭故。圆成实性,真实不虚妄,于一切位,湛然常住,无生灭变易,故曰真如。此圆成实性,即是唯识实性。言实性者,唯识有二种,一虚妄唯识性,即遍计所执性。二真实唯识性,即圆成实性。今是第二真实唯识性,为简虚妄说实性言。又有二种,一世俗唯识性,即依他起性。二胜义唯识性,即圆成实性。今是第二胜义唯识性,为简世俗,故说实性。即所谓唯识实性者,非虚妄及世俗之唯识性,而真实即胜义之唯识性也。此即一切诸法所依实性,而不离识,故曰唯识性。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五重唯识观
下一篇:唯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