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灯前禅影(九)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开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灯前禅影(九)无所求与称法行 王开府 台湾师大国文系教授88.3.3
  达摩禅法的“四行”,除前已论及的报怨行、随缘行外,另有无所求行、称法行。《楞伽师资记》引录“无所求行”如下文:
  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及(宜作“反”,据《续高僧传》)。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闇,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于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如(别本作“知”)无求。真为道行。
  前面的报怨行、随缘行,是就过去所造的业,今受苦乐报,而说面对果报之修行原则;无所求行、称法行,则是就现在造新业之活动,而说修行之原则。“求”是指贪求世间的一切。三界的生命,都是苦的。即使有功德,黑闇总是如影随形。世间的存在,本质是空,看清这点,在世间无所贪求。只要贪求,必然带来烦恼;停止贪求,才能快乐安心,这才是真正朝向解脱的修行。
  诸行无常,实无可求,后来中国禅宗更扩大范围、彻底地主张“无求”“无为”“无事”,即使是“佛法”也不可求。这在临济宗,表现得更是明显。如临济宗的祖师临济义玄就说:
  无佛可求,无道可成,无法可得。
  尔若求佛,即被佛魔摄;尔若求祖,即被祖魔摄。尔若有求皆苦,不如无事。
  尔言六度万行齐修,我见皆是造业:求佛求法,即是造地狱业;求菩萨亦是造业;看经看教亦是造业。佛与祖师是无事人。
  若是真正道人,......但能随缘消旧业,任运著衣裳,要行即行,要坐即坐,无一念心希求佛果。(以上见《临济录》)
  这些主张站在缘起性空、法亦非法的立场上,也都如理合法,并非什么异端邪说。这是中国禅师把达摩的禅学,进一步充尽地开展的结果。达摩说:“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临济说:“随缘消旧业,任运著衣裳。”实出自同一机杼。如果“涅槃”与“佛”不是生灭无常的有为法,而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那么它便不是因“求”而生、缘“为”而有。
  事实是,“无明”灭时,即是“明”;超越了生灭、无常、苦的有为法,就是不生不灭、常乐、清净的无为法,这就是“涅槃”或“佛”境界。所以“佛果”是不能直接“求”得的。佛与涅槃,既然不是生灭法,而是永恒常住、本来具足的,因此说“自性涅槃”“佛即众生”“轮回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在众生、轮回、烦恼的有为法当下,佛、涅槃、菩提之无为法始终常住自在,无有生灭。并非离开众生,别有佛;离开轮回,另有涅槃;断灭烦恼,始有菩提。
  其次,《楞伽师资记》引录“称法行”如下:
  称法行者,性净之理,因(=目)之为法。理此(=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则(=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摄(化)众生,而无(=不)取相。此为自(利),复(能利)地(=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度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本段原文错讹不少,括孤中文字是依印顺法师或别本增改。“心无吝惜”之“吝”字,原文从“心”部,是“吝”的异体字,今改。
  前面“报怨行”是遇苦时的修行;“随缘行”则兼顾乐时的修行;“无所求行”是不苦不乐时也需要的修行。“无所求行”是从反面说,于一切法无所贪求;此处的“称法行”则是从正面说,于一切法如理而行。
  “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是说,诸法本性清净,我们应把这样的真理,视为正法。在真理中,一切有为法的实相本是空无自性的,无所染著,也没有彼此的差别。离开我相、众生相的污染,便见一切法是无我、无众生的。有智慧的人相信而且了解这“空理”,就当依于正法、如理而行。
  诸法体性,本无悭吝,所以对身、命、财都能布施。心中无所吝惜,了解能布施的我、被布施的人,以及布施之行为,三方面都是缘起性空的,因此布施时,心无染著。为了清净无染,度化众生时,不取著度众生之相,这样可以自利、利他,而成就觉悟之道。布施(檀度)时能依法如理而行,其他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五度,也如此修行。为了除去心中的妄想,修行六度,却不染著于修行之相,自视无所修行。
  达摩教我们“无所求”,却不是要我们无所事事,大乘的六度修行一样也不能少。但是在修行的同时,仍然是信解空理,无所希求,心中清净无染,不自以为有所修行。这样的修行,就能依法如理了,这就是“称法行”。
  达摩的“称法行”的“摄化众生,而无取相”,正是符合《金刚经》所说的:“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关于达摩的禅法,《楞伽师资记》最后又记载如下:
  大师又指事问义:但指一物,唤作何物。众物皆问之。回换物名,变易问之。又云:“此身有不?身是何身?”又云:“空中云雾,终不能染污虚空,然能翳虚空,不得明净。涅槃经云:‘无内六入,无外六尘。’内外合故。名为中道。”
  达摩藉著这些问答,无非启示弟子:诸法但有名字,实无自性。一切法自性皆空,众物皆无,身亦非有。性空之理,不会被污染;但心若染著于相,不能信解空理,便不能明净。内无六入,外无六尘,没有内外彼此的差别,是为中道。
  中道的修行,虽是无求、无为、无事,但这是自“心”上说,自“理”上说。达摩并非教我们放弃一切修行事为。他正是要我们在六度、万行中,修“不取相”“无所行”的“称法行”。一旦能称法而行,其他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也已具足。契入“性净之理”的“称法行”,虽系“行入”,实亦“理入”。所以达摩“二入”“四行”原是殊途同归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